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阿利,曹小晶 主编 页数:186 字数:176000
内容概要
《读电影(中国电影精品赏析1980年前)》由张阿利、曹小品所著,本书选入百余年中国电影史上1980年前的优秀作品33部进行解读分析,由于篇幅有限,难免存在诸多遗珠之憾。内容包括影片背景资料(影片出品或摄制的单位和时间、编剧、导演、摄影、主演及其所饰角色、获奖情况)、剧情简介、读解分析。
书籍目录
劳工之爱情(1922)
桃花泣血记(1931)
姊妹花(1933)
渔光曲(1934)
神女(1934)
桃李劫(1934)
新女性(1934)
大路(1934)
夜半歌声(1937)
十字街头(1937)
马路天使(1937)
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
太太万岁(1947)
万家灯火(1948)
小城之春(1948)
我这一辈子(1950)
白毛女(1951)
平原游击队(1955)
祝福(1956)
上甘岭(1956)
五朵金花(1959)
青春之歌(1959)
林则徐(1959)
林家铺子(1959)
红色娘子军(1961)
大闹天宫(1961、1964)
早春二月(1963)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小兵张嘎(1963)
舞台姐妹(1965)
创业(1974)
闪闪的红星(1974)
小花(1979)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主创袁牧之,原名袁家莱,浙江宁波人。袁牧之自幼喜欢表演艺术,后又进入电影领域,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电影戏剧事业。他是位全才,作为戏剧明星,他凭借自己的演技,在20世纪30年代曾被誉为“舞台千面人”;作为电影艺术家,他集编、导、演于一身,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第一”,堪称杰出的电影大家。他曾出任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厂——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后来又任中央电影局局长,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34年,袁牧之编剧并主演的《桃李劫》,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成为30年代左翼电影的经典,尤其在声音的运用方面成就突出;1935年他自编自导的《都市风光》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1937年,他编导的《马路天使》同样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认为是中国有声电影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桃李劫》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力作。通过对陶建平夫妇毕业后生活遭遇的真实、细腻表现,向人们深刻地揭示了胸怀纯洁理想、真诚、无私的青年学子,是如何不同流合污、与现实抗争,最终却被无情、腐败之现实毁灭、吞没的人生悲剧。建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主要体现为不唯金钱是图,不出卖自己的良心,力图在工作中保有善良、正直、坦诚的人格;丽琳作为一个年轻的女性,她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也同样具有普遍意义,她善良、纯洁,不唯金钱是图,爱自己清贫、正直的丈夫,力图勤勤恳恳,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吃饭,不愿沦为掌有职权的男人的花瓶和金丝鸟。然而他们的努力和挣扎都失败了,不但纯洁的理想惨遭破灭,就连最低程度的生活都出了问题,最终丽琳惨死、建平被判死刑,而他们的孩子被送进了育婴堂。 该片没有空洞的说教,将对腐败现实的揭露建立在真实、可感的具体细节和生活情景的建构之上,令人感慨良多,尤其是开头和结尾以老校长的探视和悲叹作为首尾呼应,更具有一种强烈的震撼力。今昔对比,人世沧桑、社会磨难、青春理想、生命之陨灭,令人悲从中来。该片在对现实深刻、犀利的批判方面,视角独到、别开一面。
编辑推荐
《读电影•中国电影精品赏析(1980年前)》选入百余年中国电影史上1980年前的优秀作品33部进行解读分析,选片独特、读解独特,尤其注重在社会文化历史的坐标中分析与评价作品的价值与意义是《读电影•中国电影精品赏析(1980年前)》的突出特点。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