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重庆大学 作者:杨晓林 页数:138
前言
做这本书,是我的梦想之一。 邀请了六十多位师从名门、学艺大家,来自全国数十所高校的年轻学者,在“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的旗帜下听将令,我也有种自豪感,因为我明白,他们中的许多人,学养深厚,硕果累累,堪为我师。要让大家唯余马首是瞻,除非我的计划,我的意见有道理。大家各自选了自己最为熟悉和热爱的作品,尽平生之所学,探幽发微,道人所未道,洋洋洒洒,挥笔成文。本书集学院派各路青年学者的新锐观点,同时在表述上力求温柔敦厚,讲究学术文章的以理服人,或华美,或平易。或雄辩滔滔,或娓娓道来,皆才情四溢,机杼自出。在集萃成书、审阅统稿的日子里,我的确是怀着一份春华秋实的喜悦。 说心里话,我对自己能完成这样的“分析伟业”也暗自佩服。曹丕说: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贵寸阴,惧乎时之过己。在当今时代,蹉跎岁月,甘心碌碌无为者稀矣!所有人都是忙人,在学苑、在职场、在家里,为生存、为生活、为梦想在打拼。以余为例,俗务如山:各种应酬、会议、约稿、策划、写剧本,还要每天在篮球场上过两个小时的篮球瘾,闪转腾挪,抢截扣投,度过人生那大汗淋漓的美妙时光,沾沾自喜于竟然还有二十岁的体能。夜阑上网,环顾朋辈,成绩斐然者多矣!于是又不得不扬鞭奋蹄! 我们常在问自已:我是谁?我在干什么?何时才能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我要达到什么目标?再过五年我是谁?再过十年我又是谁?常这样问自己的人,活得很累很累……我和本书的所有撰稿者一样不能免俗,也不能不自省。但大家累并快乐着,虽然每个人都为各种事情所扰,也都有过忧心如焚、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光,但是我们所热爱的电影会让我们对生活充满热爱。虽然这个世界的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却是绝对的。但只有自己不抛弃自己,人先自救,方有天救。要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本书的文字就时间而言,不能说是引导观众消费的“劲片热评”,也与投资方、制片方的市场需要完全无关,完全是八十多部电影大热大卖,尘埃落定几年几十年之后,在春夜听雨,向壁品茗的心境中,静心静气地著述。重翻历史旧案,拂开尘封故事,道其短长,辨其是非,点一烛之明,存一家之说,为中国的电影人和电影爱好者赠一份言论,为中国电影的繁荣添烛光之辉。 学术乃天下公器,人皆不可得而私之。电影好坏,公道自在人心,做这本书的目的,就是拿奥斯卡最佳影片来说我们六十多位青年学者自己想说的话,唱我们自己想唱的歌。也是有意想为中国电影批评家挣回些面子,因为中国的批评家有自己的苦衷,真正的电影批评很多都是滞后的。 余曾撰一文《批评家的苦衷与滞后的电影批评》,发表干《人民论坛》2011年9月(下)。后被《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电影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求是理论网》《中国日报网》《文化发展网》《前线网》《新文网》《同济大学新闻网》等全文转载。文章分析了中国电影批评家进退失踞的尴尬状况,现将未删减版原文转附如下: 2009年编剧程青松接手主编《青年电影手册》杂志,在采访中他说:“有了大片以后,很多人写公关稿宣传稿,还有组织很多博客写手写宣传稿,跟影片本身混在一起。每当大片一开始出来都是被吹捧,我觉得就像电视广告一样,难免里面会形成一种欺诈。大家觉得中国电影不容易,而这种没有底线的吹捧,反而是对中国电影的损害。”针对许多影评人为金钱而评论、沦为“皮条客”、“批评,失语与失身太久了”的现象,程青松表示,《青年电影手册》坚持独立性和非依附性,发展独属于自己的批评话语系统,要以电影批评影响电影创造乃至推进电影创造。 程青松的愤慨以及想有所作为的精神令人尊敬,但是,中国影评人有自己的苦衷。 中国电影自2002年的商业巨制《英雄》后,经过近十年的发愤图强。终于跃出了曾经所谓的“深坑”。2010年票房过百亿,这标志着中国已开始向电影强国迈进,而本土大片对中国电影中兴居功至伟。对于大片的宣传问题,历来备受争议,每每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投资人要收益,就会花钱请人为其宣传造势,而有名的理论工作者的声音,就成为宣传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政府和制作方的招待会、研讨会、媒体,自然就成了讲坛和阵地。影评人为人情所困、为场面所逼,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感想,在影片上映前铺天盖地地说一些政府、制片方和发行方需要的话语,亦势在必然。但长此以往,这些所谓的“电影评论”就会失去公众号召力了。 按理说,电影批评家属于社会精英阶层,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不媚权、不媚钱、不媚世,说自己想说的话,唱自己想唱的歌。但是,在这种场合中,你不和大家“唱同一首歌”,而要另展歌喉,显然就很“跑调”。 实事求是地讲,对于大片,我们需要多一种的声音,多一种与政府和投资方不同的声音,但这种声音,显然不适合那种场合。好在,这种声音往往在时过境迁之后就会发出来,存在于学者的专著中,在喧闹后的沉寂中发出,只不过离开了影片沸沸扬扬热映热议之当时,在时间上滞后了一点而已。 在中国,被冠以“电影批评家”头衔的人,大都是高校的教授或社科院、电影研究所的研究员。由于都是体制内的人,难免不为体制讲话。其赖以存身的环境决定了他在建构自己的批评话语时的主流性,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个电影批评者应有自己的话语标准。 早在1926年,影评人连筱痴就明确地谈到了作为一个电影批评家所要具备的条件:“高尚的人格”“坚决的意志”和“丰富的鉴赏性”。具体地说,有高尚的人格,写出的文章必然高尚,必然能成为民众思想的总汇聚;有坚决的意志,他的主张就一定不是朝三暮四,而是始终一致的,也一定不会为人收买或豢养;有丰富的鉴赏性,也可以说是博学多闻,就能真正了解什么是批评,就能使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帮助电影的发展。其实,中国的影评人在我看来,不是不说真话,而是在“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时间段”不说真话。只要“事过境迁”,他肯定会说,且言辞犀利、切中要害,每每多诛心之论。在闲聚的饭桌上给朋友说,在课堂和论坛上给学生说,在著作中给读者说。有心的电影人会在自己作品掀起的飓风尘埃落定后,听到很多,学到很多,想到很多。 当面不说,背后猛说,说了还不行,还要出书泄恨,这就是中国的电影批评家。话说回来,中国人是要面子的,当着人家的面骂人家的孩子丑,心里还要人家有足够的涵养和博大的胸襟来容忍你,那似乎只有不通世故者才偶尔为之。 中外电影史上,对电影批评目的的理解和阐释,可归纳出以下几点:移风俗,正人伦;为政治服务;让影视创作者反省;让观众深度理解影片的价值。而电影评价的标准则可分为:政治标准、道德标准、艺术标准、技术标准、商业标准。其实具体到批评的实际操作层面上来,由于电影是综合艺术,各个目的和标准之间难免相互打架、拆台,以致战端一起,硝烟滚滚,成就了一段又一段影史逸事。 中国电影需要辉煌,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盛世图景是国人的理想。我们既要娱乐至上的商业大片为民族电影的繁荣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也要具有先锋性、探索性的艺术片为其前驱,为商业大片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不断创新提供新的养分。我们需要商业娱乐片为我们提供精神的休憩,提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见的梦想和人生,也要艺术片去探讨人类生存的困境,让我们回到现实,直面惨淡的人生,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 作为一个影评人,对于曲高和寡的艺术片,应该放下身价,引导观众去消费、去思考、去阐明其价值,不要或者以票房为准绳,对其口诛笔伐;或者自封为神,对普通观众的口味冷嘲热讽。对于商业片,要冷静地分析其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原因,而且对这些原因要区别对待。对其商业卖点要归纳总结,使其向叫好又叫座的路子上走。 其实,我们既不能一顿乱棍子狂扁,将孩子打伤打残打死,也不能摩挲着、宠惯着,明摆着有了过失还在翘大拇指,凡做过父母的都知道,这不是教子成才之法。其实我们很多电影评论人也都明白这个理,也是这么做的。 程青松先生说将在影评环境和电影发展环境日趋恶劣的情况下。携手二十余位国内知名影评人对中国电影展开锋芒毕露的批评。他认为“需要来自民间的,站在观众立场上的电影评论。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批评就是给中国电影打的疫苗,可以防止它在一个真空里面,看起来全部是无限好的一种环境里面,防止有更大的疾病到来”。 这种心忧天下,爱中国、爱电影的心当然是好的,电影圈当然需要这种慷慨激昂的,或者是愤怒的声音,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温柔敦厚的、中庸的学院派的声音了,在恹恹欲睡的昏聩状态中我们需要有人来振聋发聩。但是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许多批评的声音早就存在于专家学者的著作和文章中了,我们如何让广大电影人看到它,看懂它。 2012年3月于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 杨晓林
内容概要
《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1991-2012)》的文字就时间而言,不能说是引导观众消费的“劲片热评”,也与投资方、制片方的市场需要完全无关,完全是八十多部电影大热大卖,尘埃落定几年几十年之后,在春夜听雨,向壁品茗的心境中,静心静气地著述。重翻历史旧案,拂开尘封故事,道其短长,辨其是非,点一烛之明,存一家之说,为中国的电影人和电影爱好者赠一份言论,为中国电影的繁荣添烛光之辉。
作者简介
杨晓林,笔名搏子,陕西宝鸡人,复旦大学博士后。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编剧、硕士生导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数码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影集团主办的《电影文学》杂志“动漫研究”论坛主持人。 在《电影艺术》等国家核心期刊和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全文转载。创作和改编的剧本有: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直道》、电影《生死诺言》、电影《守护灵魂》、电影《上海1925》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好莱坞动画电影研究》等4项课题,作为骨干参与教育部及国家社科课题3项。 专著有《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与动画研究》、《动画大师宫崎骏》,主编教材《影视鉴赏》、《世界影院动画精品解读》、《世界动画电影名片分析》、《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分析》、《世界电视动画名片分析》等,参与译著《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待出版专著《迪斯尼动画电影研究》、教材《当代热播电视剧名片读解》。
书籍目录
《与狼共舞》:拓疆者的罪与功《沉默的羔羊》:现代人的心灵病态与精神创伤《不可饶恕》:反西部片的西部片杰作《辛德勒的名单》:由纳粹分子到救世基督《阿甘正传》:商业文化与大众文化合谋的“好莱坞童话”《勇敢的心》:不自由,毋宁死《英国病人》:如驼铃与月光般的爱《泰坦尼克号》:梦幻爱情与西方人的“创伤记忆”《莎翁情史》:寓严肃神圣于轻松戏谑《美国丽人》:生命中开满的蔷薇《角斗士》:在生命边缘处坚守理想《美丽心灵》:爱与天才的传奇《芝加哥》:杀人成为艺术,丑闻带来名利《指环王3:王者归来》:幻觉的博弈《百万美元宝贝》:生如夏花,百味杂陈《撞车》: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无间道风云》:残酷的现实,命定的悲剧《老无所依》:暴力与命运拨弄下无处容身的老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印度底层生活的快节奏回放《拆弹部队》:战争的狂飙与自我繁殖《国王的演讲》:还至尊以凡俗《艺术家》:缅怀辉煌,重温鸳梦附录1:奥斯卡金像奖的规则附录2:奥斯卡金像奖的“潜规则”
章节摘录
1880年美国西部的堪萨斯州,威廉·芒内曾是一个令人胆寒的杀手和抢劫火车的强盗,自从与漂亮的富家小姐克劳迪娅结婚并生下两个孩子后,芒内弃恶从善,过上了一个正常的农民生活。不幸妻子因病而死,芒内一直生活在对妻子的思念和对过去罪恶的忏悔中。 两年后,怀俄明州大威士忌镇发生了一桩醉酒牛仔伤害妓女的恶性事件。妓院老板恨不得吊死两个牛仔,但警长“小比尔”达格特只让他们赔了7匹马就草草了事。妓女们十分愤怒,纷纷捐出钱财,以1000美元悬赏杀死两名牛仔。 “斯科菲尔德小子”来找芒内一起去“揭榜”。为了那为数不少的赏金,为了能让年幼的子女过上富裕的生活,告别杀手生涯11年的芒内违背了对亡妻作出的不再参与杀戮的承诺,决定重操旧业。“斯科菲尔德小子”、芒内和老搭档洛根一起追至大峡谷,先后结果了两个牛仔的性命。不幸的是,洛根却被警长“小比尔”的手下抓去折磨而死,暴尸酒吧间外示众。 芒内愤怒至极,雨夜中单枪匹马进入大威土忌镇,杀死了“小比尔”及其开枪的手下,为朋友复了仇。芒内带上他的两个孩子。从此销声匿迹,传说他去旧金山经商去了。 奥斯卡金像奖似乎是为了弥补在评奖史上对作为“典型的美国电影”的西部片的冷遇,在《壮志千秋》(1931年)获奖60年之后将大奖接连颁给了《与狼共舞》(1991年)和《不可饶恕》,再次确认了作为类型片的西部片在美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倘若说《与狼共舞》的获奖归功于它在艺术上之于传统西部片的突破,那么《不可饶恕》的获奖就应得益于它在内涵上对传统西部片的反叛与颠覆。 《不可饶恕》一反传统西部片的固有逻辑。颠覆了传统西部片的英雄神话,赋予西部片更加复杂的道德和人性内涵。传统西部片的深层实际是神话,其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是代表正义的牛仔、代表法律的警长,英雄永远是威武彪悍、行侠仗义的西部牛仔。而《不可饶恕》不缺少传统西部片的任何视觉元素,但却对传统西部片的精神元素大胆反叛,影片中没有一个纯粹的正义英雄,有的只是伤害妓女的牛仔、为了酬金而内心充满矛盾的杀手、以法律的名义强行个人意志和暴力的警长,而且几乎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善与恶的两面冲突,背负着原罪般的罪恶。片名《不可饶恕》寓意丰富,到底是谁不可饶恕?是伤害妓女的两个牛仔?还是凶狠的警长“小比尔”?还是包括芒内在内的杀手?抑或是男主人公芒内对于自己过去的不可饶恕?不能按照传统西部片的英雄神话模式去解读影片中的人物,不能简单地将他们划分为善或恶、正或邪,英雄或歹徒。 片中的3个杀手,都不是纵马奔驰、持枪格斗的英雄,甚至有些外行和搞笑:老迈的芒内枪法锈钝,甚至连上马都很费力,遭到毒打时更是无力还手;洛根失掉了杀手的果断,不忍心向目标开枪而中途退出;“斯科菲尔德小子”则是个连目标也看不准的近视眼。他们杀人的目的,不是扬善惩恶、除暴安良,而是为了1000美元的赏金,这种世俗的目的使得人物的道德性模糊不清,也主宰了他们矛盾的心理和行为。主人公芒内就是一个充满内心矛盾和道德模糊性的人物,他过去是一个恶名远播的强盗和杀手,甚至连妇孺也不放过,可是一个女人的爱情使他改过自新。他在身体上忠于亡妻,但是在行动上为了获得赏金(甚至主人公的名字munny与money音近)违背了对亡妻的承诺:他对受到伤害的妓女怀有怜悯之心,却毫不手软地剥夺了两名牛仔的生命;他为了给老搭档报仇,毫不留情地杀死了小比尔及其多名手下。芒内获得厂赏金,却永远背负上不可饶恕的忏悔。洛根举枪瞄准了目标,却不忍心下手,目睹了牛仔的惨死后中途退出。“斯科菲尔德小子”杀人后,惶恐而痛苦地复述着杀人的情景,想到了应该抵死。由此可见,传统西部片快意恩仇的英雄神话褪色了,而个体内心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在对英雄神话的颠覆中浮现出来。 这种在内涵上对传统西部片的反叛与颠覆。尤其表现在影片对暴力的处理上。影片保留了以往西部片暴力宣泄的特点,但不是展示暴力美学,而是为了揭示暴力本质和弊端,整体上达到了以暴力否定暴力的艺术效果。影片以妓女大利拉被牛仔用刀凶狠地割破脸庞破相这一暴力场景开始。而且在情节进展中暴力镜头不断出现,包括小比尔以法律的名义滥施暴力、对英国杀手的痛殴、对洛根的鞭笞和杀害示众、对芒内拳脚相加,以及两位牛仔被枪手杀死的惨烈场面,直到影片末尾芒内对小比尔及其手下毫不留情的射杀,影片始终充斥着刀、枪、皮鞭,以及鲜血、伤痕和死亡,充满着暴力,片中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暴力链条上的一环,比起传统西部片中的暴力宣泄,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与传统西部片不同的是,影片中的暴力失去了正义的光环,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成为追逐赏金和复仇的工具。情节进展中的每一场冲突均需暴力解决,但是每一次暴力解决又有几分悲剧色彩,也使得片中的人物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芒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洛根不忍心向目标开枪,“斯科菲尔德小子”杀人后的忏悔式的痛哭和心理恐慌,都表达了导演对暴力的反思。尤其影片将几场暴力戏置于暗夜的滂沱大雨中发生,以晦暗的视觉风格增强了暴力的悲剧和抑郁色彩。与人物的心理矛盾和道德状态互为隐喻,使影片中充满了忏悔悲怆的气氛,以灰色的暴力展示,收到反暴力、否定暴力的艺术效果。P14-16
编辑推荐
《:由纳粹分子到救世基督》、《:商业文化与大众文化合谋的“好莱坞童话”》、《:不自由,毋宁死》、《:如驼铃与月光般的爱》……《读电影(百年奥斯卡最佳电影品鉴1991-2012)》(作者杨晓林)介绍了数十部近百年来奥斯卡最佳电影。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