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怡 页数:184 字数:178000
前言
批评丛书“刀锋文丛”,是一套主要针对当下中国文化现象(包括文学、大众文化、影视、音像、传播媒介等)进行批评的丛书,作者为备领域的学者和新锐批评家,他们都受过良好的人文教育,学有所专,在批评技术上训练有素,以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取胜,并力图借此实现批评的独立价值。他们对其批评对象,不做一般意义上的“解剖学分析”,而是更加关注作为批评对象的符号系统如何潜入当代文化,以及潜入过程中产生的怪异踪迹。 对于文化批评而言,其批评对象是一个巨大的疑问。文献意义上的传统符号体系与文化商品意义上的新符号体系,早已在全新的传播媒介中胜利会师,并拉帮结伙地向人示威。它们在街道上招摇过市.在电视节目中口水四溅,在策展会上沐猴而冠,在各种叙事建构中钻头觅缝。通过对其他文化DNA的吸纳和重组,它们已经具备了高度的变异能力,是一种可怕的文化 “异形”。它们以新的宿主为掩体,摧毁传统意义上的解剖学和阐释学。要将它们从新媒介这个宿主之中剥离出来,使之原形毕露,是文化批评的重要任务。 因此,作为“微观意识形态”的一根敏感的神经,文化批评不再是书斋里的解剖学,批评者也不再是历史的建筑师和形而上学的幻想家,更不是神话和象征的合谋者。他们应该是文化相面师,是经验分析的数学家,是新的(或者其他文化现象)的话,就是要将研究对象转化为公共领域的话题.成为公共领域话语批判的对象。 有学者将文化批评的特点总结为:一、注重当代文化而不是历史经典;二、注重大众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三、注重边缘文化和亚文化群体(比如女性文化、少数族裔文化、青少年文化、打工族文化等)而不是主流文化;四、注重文化与社会密切的互动关系,而不是封闭的、象牙塔式的、静态的分析研究;五、提倡跨学科超学科的、综合思维的研究方法。…我认为这个总结比较全面。它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当代的、大众的、边缘的、动态的、综台的。换一个说法,作为传统文学的“文学『生”,已经像碎片一样消散在另一个新主流文化(市场和消费)之中,文化批评就是要在这种新的文化语境之中重新发现“文学性”,在“现代『生”中寻找那些“可以挽回的部分”,在市场的垃圾堆里寻找“文学性”的碎片。 我们知道,在20世纪80年代也有过所谓的“文化热”,但与这里所说的“文化批评”关系并不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翻译了大量的“文化批评”理论著作。但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批评,还正在探索的途中。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没有自己的文化理论,所有文化批评的方法,都是“拿来”的外国货。一些概念是否适用于我们的文化批评,需要甄别;文化批评中对中国经验的把握。需要探索和实验。这些都需要通过长期的批评实践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复杂『生还在于,它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传统符号作为历史经典的出场,往往成为常态。我们的文化批评,还面临着对历史符号进行解码的艰巨任务。无论理论还是方法,都应该从写作实践中来。我们不要被那些貌似严密的仿西化理论吓住。我们应该对批评写作的中国化实践表示敬意,哪怕它的创造是点滴的! 我大致从2000年前后开始文化批评的探索性写作,2003年完成第一本显得幼稚的文集《文化的病症》。在2004~:开始筹备文化批评丛书“刀锋文丛”的出皈事宜。第一辑于2005'年出版.收入了朱大可等人的文集。第二辑于2006~E出版,收入了陈晓明等人的文集。由于出版社改制,丛书原责任编辑调离,“刀锋文丛”出了两辑就停下来了,我感到非常遗憾。这一次有缘与重庆大学出皈社合作使“刀锋文丛”重获新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第三辑“刀锋文丛”不是没有遗憾,但总的来说基本符合我的设想。 期待更多朋友的加入!
内容概要
《被围与突围/刀锋文丛》编著者李怡。
《被围与突围/刀锋文丛》内容提要:本书表达了一位资深文学研究者的当代文化忧思。作者指出,在始终强大的环境中,“被围”注定了陷落的命运,它让人们在茫然中自失,在平庸中满足,磨损理想,剿灭信仰,滋长狡黠。而这种境况的改变,只能以人们原本敏锐的感受力的恢复为前提。因此,“突围”也就是使人们恢复对世界的原始感受。但是,世界是被各种假象遮蔽的,只有通过批判和清厘才能使它恢复。本书就是试图化知识经验为工具理性,给读者廓清一面澄明通透的大众文化之镜。
作者简介
李怡,1996年生于重庆,祖籍湖北,文学博士。曾任教于西南大学,现为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相关文化现象的研究和批评。著有《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1994)、《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1995)、《七月派作家评传》(2000)、《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2002)、《为了现代的人生》(2004)、《现代性:批判的批判》(2006)、《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2009)等,合著多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书籍目录
总序
自序
国学与软实力
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答人民网记者问
启蒙告退与国学昌盛——“国学热”观察之一
“国学”之有新与旧——“国学热”观察之二
对抗思维与国学——“国学热”观察之三
软实力与硬道理——“软实力”讨论的观察之一
“软”中如何“硬”——“软实力”讨论的观察之二
我们如何讨论“软实力”?——“软实力”讨论的观察之三
文学与人文
现代与传统:为什么被误读?——我的一段学术遭遇
“寒冷”的真相
语文与我的人生快乐
完善我们自己的“知识社会学”
世界知识与地方性知识
为什么需要中国现代文学?
我们为什么接受了这样的文学格局?——文学史教育与多民族文学问题
神马都是传统
何处的汉学?怎样的慌张?
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三大难题
什么诗歌?谁的社会?——困惑于“诗歌与社会”的讨论
近三十年中国新诗“伪问题”
十七年文学研究:为什么如此“热”?
巴蜀经验与本土文学
“中心”北京与“外围”巴蜀——中国文化结构一瞥
“巴蜀学派”可以期许否?
巴金逝世与五四的终结?
百年艾青与中国新诗的精神传统
在“合川”讨论路翎的意义
白沙码头 重庆性格 莫怀戚
古琴与画梦中的自我迷醉 ——张于《手写体》
历史现场与民间记忆
为什么是“二十世纪”?——严家炎先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另一种意义的“重返八十年代” ——《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 现代卷》
西方还是本土:中国诗学研究的世纪性命题——谭桂林《本土语境与西方资源》
是什么打动了我们?——浓妆淡抹的《第一最好不相见》
共和国历史中的民间记忆——《我的一生 跋》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所以,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这种依托地方生存感受与乡土时政经验的思想表达分明不能被我们简单视作是“外来”知识的移植和模仿,更不属于所谓“文化殖民”的内容。同样,在新时期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在重点展示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的“方法热”的同时,也出现了“文化寻根”,虽然后来我们对这样的“寻根”还有诸多的不满;1990年代以降,文学与区域文化的关系更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走向。竭力倡导“走向世界”的现代学人同样没有忽视中国文学研究的地方资源问题,在“后现代主义”质疑“现代性”、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质疑西方文化霸权的中国影响之前,他们就理所当然地发掘着“地方性”的独特价值。198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苏州年会就以“中国现代作家与吴越文化”作为议题之一,在学者看来:“20世纪中国新文学是在西方近代文学的启迪下兴起的。但就具体作家而言,往往同时也接受着包括区域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濡染,有时则是相当自觉的追求。”在中国当代批评家的眼中,引入“地方性”视野既是一种“丰富”,也是一种“尊严”,正如学者樊星所概括的那样:“在谈论‘中国文化’、‘中国民族性’、‘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这些话题时,我们便不会再迷失在空论的云雾中——因为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给了我们无比丰富的启迪。”
后记
这是我的一些批评文字的汇集,较之于那些所谓的“论文”,篇幅短些,但文字也灵活自由一些,因为张柠兄编辑“刀锋文丛”的雅意,也因为重庆大学出版社的慷慨,得以面世,算是为自己平时零星的感受作一总结。 在出于职业需要完成某些长篇大论之余,我自己其实是喜欢这些短小迅捷的感受的,虽然“当代批评”的声誉未必就佳,但直面当下的“批评思维”无疑是保持我们精神健康的方式之一,只要批评者能够适当远离那些觥筹交错的筵宴,坚守一种孤独的冷静。 当坚守孤独也不容易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回到半世纪以前的“民国”,借助历史的距离稍微远离尘嚣,在长篇大论的历史叙述中保留一点真性情,因为,穆旦、冯至、徐志摩与沈从文都不可能跳出来宴请我们了,他们无法通过细致的“策划”影响我们的态度和文字了。 即便如此,坚守也并不容易。读着本书的清样,揣摩着责任编辑李金正先生为了它的顺利出版而付出的种种苦心,那些婉曲的文字处理过程,令我感叹,也令我感动。如何坚守我们自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再一次感谢重庆大学出版社,感谢陈晓阳博士,感谢李金正先生,他们为这些文字的面世付出了相当的努力。
编辑推荐
《刀锋文丛:被围与突围》是一套主要针对当下中国文化现象进行批评的丛书,作者为备领域的学者和新锐批评家,他们都受过良好的人文教育,学有所专,在批评技术上训练有素,以敏锐的艺术感觉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取胜,并力图借此实现批评的独立价值。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