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传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德】彼得-安德列·阿尔特  页数:732  译者:张荣昌  
Tag标签:无  

前言

弗兰茨·卡夫卡的现实是一个广阔的想象力的空间。“我头脑中的一个广阔无垠的天地”,1913年6月他在日记中记下了这句话。卡夫卡的现实生活少有例外地发生在波希米亚省城布拉格一带地区,而虚幻帝国的经验却是无限的和无边无际的。赋予他的文学创作以灵感的,只有一小部分来自这一外部现实的各个地区。他的幻想世界奇怪地似乎没有受到风云变幻的近代历史的触动。20世纪初决定欧洲命运的各个重大事件对卡夫卡的生活看来没起什么作用——他的书信和日记均未对它们给予较大的重视。俄国1905年革命在短篇小说((判决》中出现,就好像这场革命是一个文学上的事件。1912年和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写信人好像是透过一层白日梦的迷雾看到的。1914年8月的战时动员日记作者是在一则简短的附言中顺便记下,简直令人感到惊讶。1918年10月28日导致捷克共和国诞生的奥匈帝国的崩溃他几乎只字未提。他作为其公民继续生活在其中的这个新国家的存在不值得他作进一步的评论,唯独对在战后时期的欧洲作旅行时觉得遭受到的官僚主义阻力他时有抱怨之声。当他1923年迁往柏林时,他像一个为了更好地懂得他的求知欲对象而不得不避开它们的研究人员那样,从一旁观察通货大膨胀的冬季的社会变革:“(……)所以我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在布拉格时少得多。”    后辈人觉得卡夫卡是个没有历史感的幻想者和没有现实感的神秘人物。然而,这个孤独的布拉格禁欲者,这个用梦幻作品表现其个人恐惧和强迫观念的人的形象却不可以使我们分心,让我们看不到这个形象也还有另外一面。它让观察者看到一个以复杂的方式卷进时代之中的人,此人在他的时代的社会现实面前没有闭上眼睛。作为在公共事业中任职的法学家,他了解波希米亚国家官僚主义中办公室日常事务的全部细节。对工业时代的工厂,对现代技术灾难中的那些可怕的地方,他,不同于20世纪的大多数作家,在任工伤事故防护鉴定人作视察的过程中有着十分深切的了解。他作个人旅行经过中欧各国,进入瑞士,到了法国和上意大利。对这些欧洲大都会他怀着被城市生活的神经脉搏吸引住了的观阴癖者的好奇心进行侦查。这个时代的全部重要的知识思潮他已经留意到,不过却没有让自己随波逐流。凭着保持距离的观察者的锐利目光,他感觉到犹太复国主义和心理分析,妇女运动和和平主义等时代现象。他把他的知识隐藏在幼稚的门外汉的假面具后面:这个门外汉在赞赏专业演员们在精神生活的舞台上扮演其角色时的那种优越稳健。    谁看穿这种自导自演是伪装,谁就看见了一个十分清醒地生活着的同时代人,一个从未对自己的文化环境漠不关心的同时代人。在特奥多尔。赫尔茨的犹太复国主义和马丁·布贝尔的宗教哲学的教导下,卡夫卡用日益增长的敏感性反映了自己的生活在布拉格的德意志犹太人的特殊身份。犹太人的民族同化时代的波希米亚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决定性地影响了19世纪末他的童年时代和青少年时代。这里,在——犹太人的宗教文化的——一种蒙上阴影的传统的背景下,并且以技术及文化的现代精神为依据,存在着他的审美创造性的先决条件。即使他的作品往往只是间接地加工处理了时代的痕迹,它们也不脱离这个时代的政治、社会和知识的标志。即便是沉浸于个人矛盾冲突中的作家,卡夫卡也是一位具有当代史烙印身份的艺术家:这位艺术家在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纪的社会条件下从事文学创作。    这本书以这一观察为出发点:卡夫卡的外在的和内心的生活虽然逐一激励了他的作品,但是反过来文学也确定了他一生的脉络。卡夫卡并不罕见地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预先说出了自己的生活状况,换句话说,他在生活中模仿了文学。这一结论就适用于譬如短篇小说《判决))中的订婚主题,它预先推定了与菲莉丝·鲍尔的关系,但是同样也适用于《乡村医生》中少年的致命伤口,这伤口似乎是肺结核突然发作的前奏。这是卡夫卡生活的一种基本模式:这种生活在文学的适用范围内进行并从本质上对他作出了解释,这一点在他日记和书信所发表的许多看法中有着反复的强烈的反映。所以这本书的中心任务是,描写这种生活通过文学创作中想象的世界及其内部秩序的形态感受到的种种特征。只有认识到了文学对经验的去芜存菁,也只有这一认识才展示出这个秘密的——不是神话式的,而是有意制造出来的——法则,这个强有力地支配了卡夫卡的一生的法则。在卡夫卡的一生中不存在简单的解决办法,而只存在悖谬辩证的纠葛,传统的神话和苦行主义的、生存恐惧的作家的形象也好,有计划地解除悖谬和纠葛的魔力也罢,都应对不了这些悖谬和纠葛。    人们可以鉴于这样的悖论称卡夫卡为“永远的儿子”,这个儿子怀着强制的兴致培养他对父亲的恐惧,因为这种恐惧对他来说构成他生存的条件。这一状况表明了一个生活原则,它既阐释了卡夫卡的艺术家身份也阐释了他的——被他自己这样感受到的——现实中的失败。卡夫卡从来也没有——虽然他意识到自己在文学上的地位——摆脱踌躇着不肯长大成人的晚辈的角色。他的爱情故事一波三折,因为进入丈夫或父亲的角色会破坏了他儿子的身份。而他的儿子身份却构成了他写作的前提,这种写作活动按他的信念只有在绝对的孤独中才能进行。而且在含义的海洋中作无止境的航行的他的作品的逻辑性也在儿子的角色中变得清晰起来。卡夫卡的文学作品受一种圆形美学的约束,这种美学反映出永远的儿子的自我结构形式:如他所说的“犹豫着不肯出生”,固执于过渡、阶段、断编残简、近似相像。这个不长大的儿子在跟他的个人经历一样无法完结的作品中反映了他心理上的自我组织。所以,“永远的儿子”的自我设计是给卡夫卡的写作涂上底色的艺术家心理学的秘密。它像跨过门槛那样,跨过外在生活的偶然事件,通向那个人们可以称之为生活的魔力的区域,通向规定作家卡夫卡戏剧性自导自演的神秘纠葛的奥秘。    卡夫卡不是一颗带着其作品自一个没有历史的天空向我们降下来的流星。他其实很自觉地置身于一种综合的流传过程中,而他无疑是善于使用讽刺、讽刺改写和讽刺模仿的手段并往往在消极辩证的支持下,间离这种流传过程。展示这种流传过程的两个主导观念是“神话”和“现代”。神话:这对于卡夫卡来说主要是其宗教传说、故事和行为指南原本都是口头流传下来的犹太教的世界。通过与胡戈·贝格曼、马克斯·布罗德、费利克斯’韦尔奇、吉茨夏克·勒维、马丁·布贝尔和吉里·朗格这样的熟人和朋友的交谈,卡夫卡了解到了犹太人的宗教的故事天地。这些故事的范例给《乡村医生》卷、长篇小说((诉讼》和晚期作品打上了烙印,这是确凿无疑的。在卡夫卡加工改编的神话传奇素材中,同时还掺和进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作品。战斗的、家庭冲突的以及他所作的旅行的神话与这有关联。本书将追述卡夫卡的文学作品所依循的神话系列。在这些神话系列中聚集着来自各个不同文化史时段的材料,当然是在改变其原来的形态的文学实验的范围内。卡夫卡续写着西方的伟大神话小说,他对它们作出新的解释并以令人激动的方式使人切记它们提出的没有解决的矛盾。    现代:这一方面是对准口头流传过程的文字体制,还有德语文学,卡夫卡不系统但认真地注意到了的、从歌德(他所阅读的当代最久远的作家)到他的同时代人的这一时期的德语文学;另一方面就是各种传媒,他几乎比同时代的任何一位作家都更仔细地观察这些传媒。电影院、口述录音机和打字机常常在他的个人材料中被论及,但是对现代传媒技术的热烈讨论也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以隐蔽的形式被采纳和继续进行。作为作家,卡夫卡受到无声电影的激励,无声电影的快速的运动过程直接转化为《失踪者》中的一些情景。短篇小说《在流放地》显示出一种对文字技术的研究:一如致菲莉丝·鲍尔的信以类似的方式,当然在另一个层面上,所揭示的那样。现代性这—概念在卡夫卡那里得到双重证明:文学和用技术手段制作的形象在这里属于一个整体。瓦尔特·本雅明注意到了口头流传的宗教特性和20世纪的世界对他的创作的双重影响:“卡夫卡的作品是一个椭圆体,它的远远分离的焦点一方面由神话的体验(主要是对传统的体验),另一方面由现代大城市人的体验所规定。”    自20世纪60年代中以来,文学理论就批评了这一观点:作家是自己作品的万能主宰。卡夫卡的情况表明,现代主义必须像告别阿多诺①的《美学理论》(1970)曾最后一次坚决维护的断然的原作概念那样告别作家虚构。卡夫卡的注意力不是放在作品上,而是放在写作上,放在创作的逻辑性上。虽然他了解一部自己的作品发表所带来的那种乐趣,然而他还是被创作过程本身所触发的那种极度兴奋所压倒。这一特征反映在他的散文的下意识的未完成的结构中。卡夫卡的写作活动即便在其作品已交付出版之时也没终止和完结。他的作品的无穷尽性基于这样一,种情况:它们在结尾之处不让人得出有约束力的结论,所以始终无法对之作出简单的释义。在诉讼式的文字媒介中,而不是在一部作品的具体人物形象中,卡夫卡提高了自己的艺术家的认知能力。而文字则又实施一种连续不断的接近,接近他想体现的现象,一如雅克‘德里达所表述的那样,它永远不会终结,因为它总是面临着它所描述的东西。与这相称的是,卡夫卡把成功写作想象为没有任何阻力可以阻挡得了的不断流动的大河。在一个没有清晨的夜晚,没有任何干扰,超然生活节奏之外,他希望“流入”他的作品中。这符合他的写作理想:沉入文字的海洋并在这个过程中强烈地体验着自我。这样一种文学创作模式并非一定会把对出版完善的、尽可能完美的“作品”的兴趣排除在外,然而这在卡夫卡的符合艺术标准的作家身份构想中并不处于中心地位。    作为传记的基本力量,文学把卡夫卡的经验世界变为一个幻想和现实再也不能分开的空间。所以生活和写作在这本书里,有一种建设性的关系,它与那种想象中的机制的关系相同。两者既不是相辅相成,也不是彼此一直视而不见。更确切地说,生活甚至像文学上的虚构那样起作用,因为生活服从其文学虚构的舞台演出艺术和导演艺术。卡夫卡的一生表明:生活吸收了文学的动机和印象,它的突变、反抗、阻塞和摒弃,它的狂喜、幸福瞬间和越界,它的激情和它的活力,它的震惊和冲动、喜剧和小品,这样生活就能够听命于文学。对于卡夫卡来说生活首先是原料,被语言媒介塑造的原料。所以把握住人生的社会和私人背景就意味着了解了用特有的含义装载在卡夫卡作品中的基本材料。    历史和社会,环境和文化,政治和科学,家族角色和家庭在这本书里作为可从历史角度作解释的、动态上可变的领域出现,这些领域里都存在一些有待重新阐明的含义。它们构成近来每一项历史研究都试图实施的理解行动的对象。只有再现产生一部文学作品的文化环境的原貌,才能领会作品的手势语的中心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在作品进入一个与其时代的社会常规交流的过程之处被发现。这一关系将被误解,如果人们把它看做社会对文化体制“影响”的过程的话。确切地说,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符号、象征和图像在其中循环,必然会致使被信以为真、的社会和历史的客观性的消散。历史现实本身是由文学和艺术直接参与的、不断改造含义形成的过程创造。但是这个事实只有通过诠释工作才可被阐明,而这种诠释则能够从其生气勃勃的相互作用上把握住社会制度和文化的特殊联系。    在这方面指出的是,卡夫卡的现实生活从不以未经人工塑型的形态,而总是已经在语言上,往往在文学上塑造好了以后向我们迎面走来。如果我们隔着历史的距离审视它,我们一般就研读文本:书信、日记、原始资料。生活中的素材对于卡夫卡来说只有经文字的媒介才获得意义:目光和手势,观察和反映,梦幻和阅读体验,强烈的情感如痛苦、厌恶、憎恨、热爱和恐惧,在他那儿常常通过日记传达出来,它们移人写作的规章之中并在那里获得它们自己的清晰形象。生活和文学在一场无止境的对话中连在一起。如果说本书试图再现这一场对话的话,那么这并不意味着“作家”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在传统的传记文体中起着相互解释的作用。倒不如说是对想象力的共同依赖把文学创作和生平,文字和经验结合在一起了:它们的结盟在卡夫卡那儿只能用想象的无限威力去理解,这种想象力就像划分一个梦景那样划分经验的活动范围。    如果今天,在他死后80多年,人们读弗兰茨·卡夫卡,那么很容易就会忘记,眼前也有一套他的遗作的校勘本,这可不是一件理所当然、不言而喻的事情。在30年代还引起早期作用史①见证人热烈讨论的东西,这时看来好像自身构成了一个正在沉陷的传说层面:事实就是,马克斯‘布罗德1924年无视卡夫卡的遗嘱并违背他的意愿(但意识到他内心的同意)——在此后的15年间发表了所有遗作,其中包括三部长篇小说、随笔和日记。这件事情的内在逻辑符合卡夫卡做事的那种逻辑。在1921年秋表达了不经阅读销毁他手头的每一行文字的愿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长达几十年之久的(始终还没有结束的)出版进程,在这过程中他手头的每一行文字都发表了,并附加上了详细的评注,其私人的和历史的相互关系也被加以阐述。然而这是卡夫卡心理素质的特有的法则之一:他十分精确地控制了辩证的倒转过程。当他委托马克斯·布罗德消灭自己的作品时,他分明知道,这位几乎比任何人都更欣赏他的作品的朋友是不会满足他的愿望的。所以销毁手稿的请求披露了对生前身后名的隐蔽思念,这种思念在这里并未明确,而是以一种否定的辩证法的形式表述出来了。卡夫卡希望别人读自己的作品,却对此不予以承认。所以他的遗嘱是要求拯救遗稿的一种伪装:一篇说明文字,其决疑法来源于他的几部长篇小说。    在本书跟踪卡夫卡不停地寻找真实的写作的作家生涯之前,我们应该听一听“最后的请求”的话语。这是一种抹去了实质和现象、肯定和否定、真实和虚假的界线的语言。一种语言,它——像犹太教法典的讲道——同时含有许多意思,因为每逢人们想抓住这种滑动的语言信号时,它们便总是逃避。在造就这种语言的佯谬的逻辑性的后面,隐藏着卡夫卡的文学世界的秘密:“亲爱的马克斯,我的最后的请求:不要阅读就彻底烧毁我的遗稿(在书箱、衣橱、写字台里,在家里和办公室里,或者已经被发送到了别的什么地方并且被你发现了的)中的日记、手稿、书信,以及别人和自己的绘画等等,同样也烧毁你或别人有的一切文字和绘画,你可以以我的名义请求别人将其烧毁。不愿意把书信交给你的,至少应该自己保证将其烧毁。你的弗兰茨·卡夫卡。”

内容概要

弗兰茨?卡夫卡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作品至今一直被认为是摸不透、含糊不清、既吸引人又令人毛骨悚然的事物的化身。这部传记把卡夫卡的生活和文学创作放在1880至1920年时期各重要文化思潮的相互联系之中加以考察。它展现的是游手好闲者和孤独者,旅行者和胆怯者,禁欲者和爱恋者,心醉神迷者和怀疑者,恐怖专家和讽刺大师……人们可以从其犹太神话和欧洲现代派之间的特殊地位中对卡夫卡的艺术特性获得新的认识。
本书将卡夫卡性格的多面性与独特性跟其作品的深奥性与神秘性放在20世纪欧洲波澜壮阔的现代主义思潮中加以考察,并结合现代心理学和民族学以及布拉格的地域文化传统,描绘出一个立体的、轮廓鲜明的、背景清晰的完整的卡夫卡。

作者简介

彼得–安德列?阿尔特(Peter-André Alt),柏林自由大学校长、教授,以写《席勒传》出名,曾获马尔巴哈席勒奖。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在关系网中
赫尔曼 卡夫尔,一个屠户的儿子
疯癫的勒维家族
妇女时髦服务饰用品
政治上的作用与反作用
布拉格市容
第二章〓幼年时代和学生时代(1883—1901)
长子的孤独
三个妹妹
家庭女教师和女佣人
德国的男童学校
在犹太教会堂
一个中学生的噩梦
通向世界的门户
第三章〓大学学习和终身友情(1901—1906)
化学和日耳曼学
锯末当精神养料
《卢浮宫》圈子里的哲学
知己的朋友:
布罗德、韦尔奇、鲍姆
性欲巡礼
考试的烦恼
第四章〓早期散文(1900—1911)
中学生的写作尝试
《艺术守护者》中的吸引力
自我观察和阅读
战斗的神话
没有新娘的婚礼筹备
日记作为实验室
第五章〓最初的在职时期(1906—1912)
在地方法院
从“Assicurazioni Generali”到“保险公司”
公务员的日常生活
夜生活
咖啡馆文学社团
第六章〓寻找踪迹(1908—1912)
旅行者
自然疗法和人智学
在电影院
临近犹太复国主义
依地语剧院
第七章〓观察的艺术
渴望出一本书
访问魏玛
一位优雅的出版商
闲逛者和暗中观察者
幸福的傻瓜,孩子和骗子
消极辩证法
第八章〓一个通信情人:菲莉丝 鲍尔
像一个女佣人
布拉格柏林两地书
引人注目的媒介
文学方面的反感
靠不住的奇迹
从维也纳到加尔达湖
格蕾特 布洛赫介入
约请保护人
第九章〓夜班文学写作
心理分析的秘密
半睡半醒状态印象
充分敞开身体和心灵
在父亲面前
一则令人恶心的故事
文思涌流和文思阻塞
第十章〓失踪者(1912—1914)
大型体裁的魔力
精选的美国
卡尔 罗斯曼的兄弟们
主人公和他的教育者们
讽刺的技巧
世界剧院里的狂欢节
第十一章〓诉讼(1914—1915)
订婚和柏林开庭日
夜间的极度兴奋
罪责的辩术
男人的幻象——女人的身体
法官、律师和被告
传奇
刽子手作为男高音
第十二章〓没有决断的战争年代(1915—1918)
和菲莉丝一起在布登巴赫和卡尔斯巴德
犹太复国主义政治
想当兵
面临现实
再一次制定婚姻计划
第十三章〓疾病和新的逃跑之路(1917—1918)
头和肺的谋反
一个乡间冬季
克尔恺郭尔研究
自相矛盾的拯救幻想
1918年:大变革
第十四章〓恐怖的记录(1914—1919)
带“血腥味”的朗诵晚会
法律的机器
文字的致命痕迹
炼丹术士街上的安静写作
梦和电影
夜间铃声的误响
文学猜谜游戏
虚幻犹太教
第十五章〓尤丽叶 沃吕察克和米莱娜 波拉克(1919—1921)
一个教堂杂役的女儿
米莱娜,一个有夫之妇
在爱情之后
在马特里亚吕疗养
旧的负担并且几乎没减轻
第十六章〓自我勾画和譬喻(1917—1922)
童年幻觉
在意义的漩涡中
神话的滑稽模仿
异国色彩的面具
东犹大人的灵感
第十七章〓城堡(1922)
赴锭子磨坊
一个陌生人
村庄作为密封的守秩序之地
无意识的喜剧
女人的学识
欺骗和避难
上帝许与阿伯拉罕之地的语言
第十八章〓退休以后(1922—1923)
在普拉纳奥特拉家作客
一个阴暗的布拉格之冬
上帝许与阿伯拉罕之地的诺言
闪现出的巴勒斯坦计划
第二个孩子气的相好:多拉 边阿曼特
第十九章 晚期的短篇小说(1922—1924)
马戏团里的演员
挨饿作为强制
动物的音乐
在迷宫中
约瑟菲妮和犹太民族
第二十章〓倒数第二次旅行(1923—1924)
只有一个目的地,没有路
格林讷森林中的一种田园生活
通货膨胀的冬天
在疗养院里和医院里长途跋涉
又进入黑暗的避难所:基林,1924年6月3日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在关系网中    赫尔曼·卡夫卡,一个屠夫的儿子    “一代一代人的链条不是你的性格之链,而各种关系却是存在的”,1918年冬弗兰茨-卡夫卡在曲劳写道。他忧伤地添上一句:“一代一代人像你的生命的各个瞬间那样死去。”卡夫卡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做有家庭观念的人,书信和日记里一再强调对祖宗们的故事和祖先们的传奇的兴趣。“亲戚关系对我来说是重要的”,这是1920年6月写下的话。年纪轻轻卡夫卡就已经在决定性地影响他的家庭传统的范围内阐明自己的性格和角色,这种家庭传统的神话和传奇神秘地吸引着他。在作这种阐明时,对出身和历史的思考与他对自己的犹太人身份的根源的研究相似。在两种情况下他都感知到了自己的子孙身份:这个子孙已经不再能够出于自愿继承这些弥散的、只是零零碎碎传承下来的传统。这个自我幻象包括永远也不能独立自主地走出家庭和宗教权威的禁区的这种感觉。这样一种模式的逻辑服从这个反差原则:为了让儿子能够恰如其分地担任生存能力弱的局外人的角色,父亲必须身强力壮。他小时候“对什么事都没有把握”,并且总是需要“新的证明书”证明自己的“存在”,这一点36岁的卡夫卡还在回首往事时强调指出。作为一个“事实上被剥夺了继承权的儿子”,他没有希望主动闯入这传统的关系网络并摆脱子孙的角色。父亲是儿子作自我评价的显眼的象征:这个儿子感觉到自己在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所有中心的另一边。谁隐藏在弗兰茨·卡夫卡的作家生活中这第一次和最重要的臆造的后面呢?    1852年9月14日,赫尔曼·卡夫卡出生于施特拉科尼茨附近南波希米亚的沃塞克村(奥赛克)。当初那儿居住着20户犹太人家庭(总共将近100人),人们拥有一座小犹太教堂并过着平和的堂区生活。雅各布’卡夫卡,他的父亲,1849年在35岁上结了婚。他虽然已经和他的配偶——比他年轻两岁的弗兰齐丝卡同居了几年,可是起先他却不能正式确定他们的关系,因为国家有一个犹太人不可与异族通婚的禁令,只有各家的长子可以例外(1813年出生的兄长萨穆埃尔享有这一“特权”,他1836年结的婚)。随着年轻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推行新的、有利于犹太人解放的立法,这一自1726年便存在的规定才于1849年3月被废除,这时这对夫妇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菲利普和安娜,赫尔曼的哥哥和姐姐。    在不多几年内,这个家庭就增加到八个成员:1850年海因里希作为家庭的第三个(同时也是第一个婚生的)孩子出世,在赫尔曼之后,1855年、1857年尤丽叶(她长着“一张所有父系亲戚的那种大脸”)以及路德维希相继诞生。一家人住在只有三个小房间和一所紧挨着的杂用建筑物的犹太人街35号宅子里。雅各布·卡夫卡当屠户,给沃塞克村和周围地区供货维持全家的生计。这位犹太屠户的工作受到尹格宗教仪式规章的约束。按照一项以摩西第三经17章10节为依据的宗教法令,只有洁净和流尽血的肉才是可以吃的。犹太人习惯不用麻醉的屠宰法便是由这一原则推导而出:用快刀一刀将未经麻醉的牲畜的颈动脉、气管和食管割断,以便牲畜能够流尽血。残留在组织中的余血经过腌渍而被吸收。适宜食用的是分叉蹄、偶蹄目和反刍动物(那就是牛),而猪和肉食禽的肉则一直是禁止食用的。(摩西第三经ll章7节)作为独立经营的屠户,雅各布·卡夫卡既是犹太人的也是基督徒的肉类供货人:犹太顾客得到洁净的肉,而基督徒则从他那儿购进猪肉。    屠户雅各布-卡夫卡在村里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在一张1880年摄制的照片上,他身材高大、脸部线条分明,摆出一副有时代特征的保护人姿势站在他的坐着的妻子的身旁,他的一身衣服证明他过着小康的生活并且具有中产阶层的趣味爱好。弗兰茨-卡夫卡曾多次在自己的作品中顺便提及祖父。在《豺狗和阿拉伯人》(1917)中,豺狗们所信奉的纯净信条就这样令人想起犹太人的屠宰牲口;而在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1922)中,表演饥饿者的看守人员“通常都是屠夫”。后来他从坚定的素食主义者的观点出发,怀着一种混杂着厌恶、讽刺和钦佩的情感看待祖父的工作。“我不必吃他所屠宰的这么多的肉”,1920年他这样声言。这位老雅各布在世时,他的孙儿卡夫卡还曾见到过他,却没有获得长远的印象。当他1889年12月逝世时,6岁的孙儿和全家一起去沃塞克参加葬礼。    依照乡村的习俗,雅各布·卡夫卡的孩子们都得早早地帮父亲干活,尤其得推着手推车给邻近主顾们送肉。那是一个非常匮乏的青少年时代,没有任何发展个人爱好的余地。物质上的负担是日常生活的一个主要特征:家庭不是生活在贫困之中,却有赖于全体成员的共雅各布和弗兰齐丝卡·卡夫卡,祖父母同工作。1911年12月底卡夫卡在日记中记下,父亲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多么痛苦地折磨着这个过着舒适的中产阶层生活的儿子:“没有人否认,他持续好几年由于冬衣不够导致大腿上的伤口一直没愈合,他常常挨饿,他10岁就得在大冬天一大早推着一辆小车走村串巷——但,他不愿意理解的是,与另一个正确的、我没有遭受过这一切苦难的事实相比,这些正确的事实丝毫也不能让我得出这个结论:我比他幸福……”    赫尔曼·卡夫卡在犹太人街上的小学上了六年学,他在那里学会了读书、写字、计算和几篇希伯来语的断编残简。可靠的有教养的中产阶层人士的基本知识直到他长大成人后也没拥有。学校里正式的课堂用语是德语,而口语却是捷克语:赫尔曼·卡夫卡一生都是一个有着一种对波希米亚来说典型的语言上的双重身份的人,不过这种双重身份却受到提高社会地位的抱负和与这联系在一起的对捷克成分的抑制的掩盖。在一个男孩13岁生日后的安息日,通过在犹太教会堂里第一次朗读图拉经来庆祝巴尔米茨瓦节,按传统习俗,这标志着宗教上的法定年龄已经达到,从而也就标志着赫尔曼·卡夫卡的童年时代已经结束。他被送进邻近的皮塞克村,在一位亲戚家当学徒,学做纺织生意。1872年他被征召服三年兵役,他在一支捷克军队中服完这次兵役。他在回忆往事时认为服兵役的这段时期是人生的有益时期,它使他获得市民角色的身份,将他纳入一种牢固的秩序体系并使他具有——透过制服显现出来的——社会声望,这满足了他追求虚荣的需要。服完使他晋升中士(领导一个有35人的排)的现役后,他在布拉格及其周围地区当了七年——直至1882年8月底——日杂用品代理经销商:一如当时行话所说的“兜售小贩”,挨家挨户兜售自己的商品。“一个兜售小贩,”约瑟夫-罗特写道,“背着一只装着肥皂、裤背带、橡胶制品、裤纽、铅笔的筐子。他带着这家小铺子造访各家咖啡馆和客栈。”1882年6月,赫尔曼·卡夫卡经一位媒婆介绍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尤丽叶·卡夫卡,从此——因当局的严格规章而变得困难重重的——兜售小贩生涯便宣告结束。1882年9月3日的结婚开启了他以中产者的成功为标记的人生阶段:在新娘嫁妆的支持下,他在旧市区北环(929—1号房)开了一家小商店,经营布料和时髦服饰用品,并在既是丈夫又是企业主的双重意义上成家立业了。个人的和商务上的觉醒在这个地方何等紧密地相联,这一点可以从下述情况上看出:赫尔曼·卡夫卡把他的店铺安置在他们举行婚礼的那家饭店所在的房屋建筑群里。P9-12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世界和我的自身在难解难分的搏斗中,看来非撕碎我的躯体不可。  ——卡夫卡    目标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谓之路者,不过是彷徨而已。  ——卡夫卡

编辑推荐

以卡夫卡今日之名声,他的传记还不算多,迄今见到的除他的朋友马克斯·布罗德写的那一部外,主要还有三部:英国人海曼、美国人帕威尔和德国人宾德尔各写了一部。这三部传记虽各有特点,但都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的写法,即“作家生活+作品分析”。阿尔特的这部《卡夫卡传》则是一种崭新模式。    彼得-安德列·阿尔特编著的《卡夫卡传》将卡夫卡性格的多面性与独特性跟其作品的深奥性与神秘性放在20世纪欧洲波澜壮阔的现代主义思潮中加以考察,并结合现代心理学和民族学以及布拉格的地域文化传统,描绘出一个立体的、轮廓鲜明的、背景清晰的、完整的卡夫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卡夫卡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5条)

 
 

  •   初读书,往往会觉得一些人神圣。因为这些人能进教科书,因为这些人很时髦,因为这些人与另一些同样“神圣”的人相关或为其周边,因为这些人被反复传诵……在拿起书的同时,他们的光环便先笼罩上来。不要讲怀疑或说“不”,这样的光环甚至让人无法正视其文,无法搞明白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就好像基督教徒隔着教堂的烟雾仰望上帝,虽然知道他也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睛,长着两撇小胡子,但就是怎么都看不清楚他的脸。上帝是神圣的,慈爱的,但也是威严的,不可亲近的。而这些被认为“神圣”的作家亦是一样,因为其神圣而从一开始就无法理解。     以前喜欢卡夫卡的时候,翻他的小说,爱不释手,并且找他周边的内容来看。但无论是卡夫卡,还是尼采,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福楼拜,我记得自己统统看不明白。卡夫卡说他总要翻《情感教育》,于是我就努力地从后者中查找理解作家的途径。其实现在看,卡夫卡就是卡夫卡,福楼拜就是福楼拜。重看《情感教育》的时候才发现,卡夫卡当年实在是一个可爱的读者。他几乎把自己带入了作品当中,反复验证着自己的懦弱和孤独。     当年的卡夫卡恐惧婚姻,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说: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和克尔凯郭尔,这些人我觉得亲近,但只有福楼拜是结婚的,其余都是单身汉(大意如此)。他选择与自身气质相似的作家阅读,并用这种相似为自身行为找到证据。由此卡夫卡得出结论:要将自己放置于一个地洞里,由专人定期为他送来水和食物,并且他将不与来人接触。他要过一种与世隔绝的,完全孤独的日子。其实当初的卡夫卡渴望婚姻,但他说“如果我结婚,那么烦扰的婚姻生活将干扰我的文学的创作。”如果将卡夫卡视为“神圣”,那么无疑这种选择将把他的形象神化,使其成为佩戴着苦修带的圣徒(马克斯·布洛德在为他的好友作传时便犯了这个错误,为后人所诟病)。但假若把他从圣坛上拉下来,他便立刻变成了一个普通人,并且是个人格不太健全的普通人。     从卡夫卡对《情感教育》的迷恋,以及他恐惧婚姻这两件事实看来,卡夫卡其实是懦弱的。像小说的主人公一样,他的内心里永远汹涌澎湃,翻动着热烈的感情、新奇的想法,但他缺乏的是行动力。卡夫卡习惯于自我否定,并且不断地自我否定。从效果上看来,这种行为代表了一种对于外界的拒斥。这种拒斥或许并不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源于他对父权的无限放大造成的恐惧,以及他从文学的孤独中品尝到的快乐。如果将卡夫卡放入他生活的圈子当中看,这种拒斥的来源更多的来自他对某种契约关系的恐惧。联系到他的《审判》和《城堡》当中充斥的荒诞和对权力的批判。无论是政府、机构、权力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契约都是维系其运作的基本要素。卡夫卡是法学博士,而法学里充斥着的便是契约。试想他每天接触到的都是一些在契约关系之中被伤害的人们(他曾经在日记中记述了他的一位出了工伤的代理人,并形容自己对这个案子产生了恐惧),再将这样的现实与他小说中的荒诞感进行对比——K永远到达不了的城堡,其实就是人永远无法走出的契约关系网。卡夫卡恐惧这种契约关系,拒绝将自己放入任何一种关系之内,并且这种契约关系给他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压力,并让他产生了与世隔绝的想法。这种对人生存的基本原则的拒斥构成了卡夫卡性格当中的懦弱,同时也是他小说中荒诞感的来源。所以他永远不会结婚,永远不会走出父亲的阴影。这里的卡夫卡并没有无奈,他并非不能走出来,而是不愿。     所以卡夫卡不是什么“在文学道路之上匍匐前进的圣徒”(虽然他对宗教,尤其犹太教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只是一个被自身性格缺陷统治着,并且全力反抗着这种统治带来的绝望,同时在潜意识里又依赖着这种性格缺陷的矛盾综合体。在这种背景之下,卡夫卡的荒诞和黑暗似乎能得到更好的理解。他无意批判社会,无意享受哲思,也无意将自己神圣化。他只是利用文学作为反抗自己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对他而言,是私人化的,所以他才会交代布洛德在他死后焚毁他所有的手稿(他是不希望自己的缺陷被不断解读的)。我们今天读到卡夫卡,认为其神圣,是现代主义的开山鼻祖,同时也认为其晦涩,无法弄懂其作品要表达什么。然而卡夫卡的伟大恰恰在于他的非神圣。当他作为一个人格有缺陷的普通人出现时,他的缺陷折射出了生活中的阴暗。他的懦弱导致他容易将恐惧和绝望放大,而正因为这种放大,才使我们看到了一张无边无际并且杂乱无章的契约网。这张网让我们绝望,让我们发现生活的荒诞,发现自身存在的可笑。卡夫卡是能够让人冷静和理性的作家(尽管他的创作是非理性的),他的伟大即在于此。而这样的伟大,却不是“神圣”所能代替的。     刘小枫在《这一代人的怕和爱》的末尾说,卖旧书是一种自我调整,真正卖掉的是过去的读书兴趣,算是对自己思想的自我清场。这句话当初读的时候,我同样觉得神圣,然而今天将它拉下神坛,才发现这原不失为一种方法(或者可以说是警醒)。读书是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清场”的。对我而言,不是卖掉旧书,而是定期把那些曾经供奉在神坛上的神圣们拉下来,拉到和自己相平的位置上,让自己不再仰视。当你不仰视他们的时候,他们的伟大也就显露出来了。究竟什么才是应该记住的;谁才是值得放在书架上,隔一段时间就要翻一翻的;而哪些人又是可以尊敬,却与自身气质不太相符的……这一切都要待到先人们走下神坛才能够辨明。当你不觉得他神圣时——我现在才感觉——他就开始伟大了。
  •   书后厚厚的参考文献让这本书看起来更加立体和厚重,这是我见过的纬度最全面的对卡夫卡一生进行展现分析的作品,它并不枯燥,因为这不单纯是干巴巴的生平、生活,而是放到二十世纪的欧洲思潮中来考察的一部作品,来自德国的彼得·安德烈·阿尔特
  •   大概十年之前读过布罗德的卡夫卡传记,这十年在尘世之中沉浮颠簸,那本传记始终陪在身边。卡夫卡是少数文学意义超出其文本的伟大作家,对其人生的探索将成为作品的必要补充。阿尔特传记的优点之处在于描绘了一个时代的舞台,然后让卡夫卡置身于那个诡异荒谬的时代,一如我们当前生活的悖谬之中,其呈现出的反讽意味出人意料的无比契合。同时,这不仅仅只是一本传记,作者平缓舒畅的笔调娓娓道来,未尝不是一部上佳的文学作品,译者张荣昌先生是口碑不错的卡夫卡译者,在本书中较好的保持了原作的叙述风格。
  •   对于卡夫卡的了解仅限于课本里的《变形记》,但这个短篇是卡氏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也算是读到他的精粹!据了解,卡夫卡是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但是现在很多人研究他和他的作品,对于后代影响真的不小!很厚的一本传记,感觉要好几个月才能肯完呢~ 阅读名人传记,对于我们多少有影响! 这本书相当实惠,因为当当促销,十三元抢购到的!希望当当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这样国民阅读的氛围才逐渐养成,呵呵~
  •   购买乔布斯传记的时候,顺便看到了卡夫卡的传记,对卡夫卡了解真的不多,估计还不如乔布斯有人说,有空应该多读读人物传记,因为里面有故事我却想说,别人的故事是别人的,只有自己领悟了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不过能从别人的传记里面,读到别人的经历,也算聊表安慰
  •   上次世界大战后,对英美文艺青年影响最大的是爱略特和乔伊斯,而在目前,那是里尔克和卡夫卡了。卡夫卡在现代文学既有如此影响,而在我国,他的名字却是全然陌生的,这未免是件遗憾之事。
  •   卡夫卡的传记出版不少了,我几乎见一本买一本,这本角度很怪,是人格分析性传记,读来有趣,是一本文学怪才的怪异传记。
  •   一日逛万圣书店,偶遇一位清华教授正在给身边一对父女推荐书,他特意拿起这本书告诉他们,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传记,太值得一读了,想必这位大学教授也一定很喜欢卡夫卡,这个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传记的确应该拜读一下
  •   这本书是印象中国内出版的最厚实的卡夫卡传记,由国内著名的德语翻译家张荣昌教授翻译,很值得购买阅读。书里不少传主的生平图片,只是图片太小了点,如果书前添置几幅较大的彩色的图片,那就更令人满意了。
  •   卡夫卡,孤独的象征,如同湖边孤立的小树,不管世间喧闹,只是静静的
  •   传记作品,只买了两本,一本是卡佛的,一本是卡夫卡的。不想窥视其私生活,只想了解其精神
  •   我太牛了。这本书是特意给我准备的了。卡夫卡的最好的传记,居然是如此的特价,真是上天的恩赐,所以毫不犹豫就买了。书非常好,太值了。超值了。
  •   比较权威的卡夫卡传记之一,另外还有北京十月文艺版的不错!
  •   这本传记做的很详尽,看了前面的部分,感觉很好,对于深入了解卡夫卡有帮助,前提是在阅读了卡夫卡的小说之后。很好。
  •   内容详实的卡夫卡传记,平装,简约朴素,7百多页,资料扎实。好极了,推荐。
  •   卡夫卡的传记,值得认真阅读
  •   稀饭卡夫卡,很厚重的传记
  •   卡夫卡的书是无法抗拒的,他的传记也无法抗拒
  •   多年前觉得卡夫卡的书很难读但当你把角度放在权利、规则去读的话,发现《城堡》也很好懂有次对卡夫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卡夫卡的名字,各种媒体上的出现机率都很高。对他的作品,人们或是赞赏有加,或是呵斥批评。而卡夫卡本人,更是演绎了精彩的人生。这本书无论是装帧、排版、印刷、翻译,都很出色。活动价格很超值。书的封皮,那一支眼睛,仿佛能够透视而直达内心。这本书值得!慢慢品味,慢慢欣赏!
  •   一直喜欢卡夫卡的书,自然也想了解一下作家的生平。
  •   卡夫卡,这个文学巨匠的文学作品反映出来的和他本人的特质如出一辙
  •   记得大学时,一度迷上了卡夫卡,他的小说随笔相关评论看了不知有多少。这本书是大作,有六十多万字,译者也很有名,喜欢卡夫卡的朋友不可错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么厚的书居然很便宜,没人看了吗?希望不是这样的。
  •   一直对卡夫卡很有好感,也看了一些作品,这次的活动价让我总算一了心愿
  •   卡夫卡,一个充满特色的作家,值得读!
  •   好厚的书,最完整的卡夫卡了
  •   卡夫卡的小说很有深意,他的整个人生更是透着让人惊叹的意味。推荐阅读。
  •   你能从中读到的不仅仅只是卡夫卡的生平 还有更为宏观的历史背景下 如何对卡夫卡的创作产生影响。值得!!!
  •   认识卡夫卡的内心世界
  •   通过这本书可以很好的了解卡夫卡的艺术人生,对于自己有很好的借鉴及警示作用。
  •   还没有读,据说这本书是卡夫卡的朋友写的,应该还是比较全面描写的。
  •   曾读过他的短篇和长篇小说,特别喜欢,卡夫卡传。
  •   很厚的一本书,对于卡夫卡的生平比较全面细致,对于喜欢卡夫卡小说的人一定要看。
  •   看过一本(卡夫卡和旅行娃娃)很温暖的一个故事 更加了解卡夫卡
  •   在了解与接近卡夫卡的过程中也在接近那个时代。作者做了很大工夫。
  •   全面了解卡夫卡。
  •   应该不错的,冲着卡夫卡的名头。。。
  •   卡夫卡的才华是公认的,但更喜欢他的丰富想象力,喜欢妓女也不是坏事
  •   好书,更加了解卡夫卡呵呵
  •   非常厚实!很详尽,有助于研究卡夫卡。装帧纸质都没问题。三折买的!
  •   喜欢卡夫卡,喜欢他的冷峻,喜欢他的脆弱,想了解他的人生,他的成长
  •   喜欢,期待已久的卡夫卡
  •   卡夫卡,不解释,好,真的好,
  •   还没读,但是在学校就老听老师说到卡夫卡,很想拜读,现在希望也不晚把
  •   这么厚的卡夫卡传,活动期间这么便宜,真太划算了。
  •   冲着卡夫卡买的
  •   迷人的卡夫卡
  •   二十多年了,能经常读的就是卡夫卡。
  •   首先,我承认我看不懂卡夫卡
    看《乡村医生》后,莫名其妙地想到了鲁迅。
    我以前是看鲁迅的文章为主的,所以感觉《乡村医生》要表达的东西跟鲁迅的《药》之类感觉很像,但是,鲁迅的《药》到结尾还有一点曲笔,但《乡村医生》是彻彻底底的绝望,我想,这就是鲁迅和卡夫卡的区别之一吧?


  •   迄今为止唯一的20世纪天才作家人格传记???还不至于吧,但是还是值得收藏的,很厚,内容很丰富,12元到手,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
  •   期待与孤独对话,非常厚一本
  •   传记文学,很久没读这类书了,感觉很好
  •   一本值得阅读的人物传记!
  •   这么厚的人物传记,不知道能不能看完。内容还好,不是流水账。
  •   很少去看名人传记类的书,除了《名人传》、《拿破仑传》及卢梭的《惭悔录》外,就真个儿没看过其他什么传纪。好吧,读传记,从此书开始。书是软精装的,还未拆封去看,应该不错。
  •   很好的书 这是这一次所买的书里最满意的一本 包装很好 印刷和字迹都很清晰而且感觉书很有质感
    很厚 但是纸张稍微薄了些
    不过总体十分满意
  •   据说这个作家心里比较黑暗,我就买来读读
  •   了解天才的一生
  •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   一直想买这本书,但是犹豫了很久,后来看便宜就买了,还没看
  •   了解大师的生平
  •   超赞的一本书,写的好,排版也好!!!
  •   都一起评价了,这本很好
  •   写的有点平庸
  •   很好的书,喜欢他的人都会读的。
  •   人的伟大不在于他是否成功…也不在于精神的高度。在于救赎,在于一代心灵纯洁的人对他的追忆…
  •   非常厚的一本书。很详细,很具体。满意吧
  •   挺厚的一本书 ,纸质还好,印刷也还可以。
  •   这本书读着有感觉
  •   好啊,喜欢,虽然我没看这本书啊
  •   很厚的一本书,需要仔细看一下
  •   价格不错,纸质也很好,活动有了这本书增光不少
  •   这本书质量很不错!!装帧和内容都是上乘之作!!!
  •   非常厚的一本书.
  •   好厚重的一本书啊
  •   书没毛病,很厚,正版,快递也到位,包装有点磕碜!
  •   卡夫卡的传记很多,我只读马克思.布罗德那本《卡夫卡传》,作者是卡夫卡的朋友,对卡夫卡了解较多。其次,我只读卡夫卡的谈话录,是一个毛头小子记录的,里面很多关于卡夫卡的生活细节及卡夫卡喜欢的作家和书等。别的都是虚构,资料整合,不行的时候就靠虚构去丰富。这样的传记,读起来估计就不那么那么那么了。
  •   搞活动秒杀的,还没看、准备抽时间看
  •   打折时候买的,只要几块钱,特别便宜,呵呵
  •   这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好书!
  •   搞活动买的 还没看呢
  •   内容还没看,挺厚的一本,性价比不错
  •   书的质量很好!但是还没来得及看呢!看了封面感觉很凄凉!
  •   很是便宜!暂没看!
  •   书的质量还不错,值得阅读!
  •   不错的一套书,书后小地图非常有用,有很多小灵感 赞。
  •   搞活动的时候买的,很好,同学很喜欢
  •   质量很不错,关键是真的很厚啊,1折买的,很值了。
  •   还没看,等心静下来了再慢慢看
  •   发货很快,还没开始阅读
  •   看了评价不错买的,同事也看过了,说不错!
  •   估计要慢慢看才能看完
  •   1折入手 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赫赫
  •   瞬间感觉文艺起来了。。打折的时候购入的,价格很给力
  •   粗略的翻了一下,纸质还不错。
  •   简单看了下,内容还可以。值得一读
  •   书是正版的,而且快递也挺给力的
  •   还没看,应该不错,好厚呀!
  •   当当这次打折真是太给力了!十几块钱买了定价六十几的说
  •   一本很不错的书,值得阅读,值得入手,书很厚一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