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宋改敏 页数:190
内容概要
本书内容简介:目前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成长的过程、阶段和具体内容;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方式与保障措施。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上,大多是教师专业发展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范式下的微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关注教师成长中内部因素的发展和相互影响,而对环境因素与教师作为专业主体的发展和互动影响的生态取向研究较少。
基于以上认识,本书以北京S小学为发起学校的“学习和发展共同体”(Learning and Developing
Community,简称LDC)为研究对象,确认了教师生存于其间的生态环境及其建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价值,以“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研究”为研究问题,提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取向之路径,即在强调实践一反思取向倡导的同伴互助交流,群体协商,以及重视反思过程、体验和发展反思技术、方法等基础上,更加强调学校“文化”和教师“群体”的作用,重视通过“环境”“氛围”“合作文化”等的营建,达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之目的。
本书的基本结论是:①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是由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之间所整合形成的环境。各系统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不仅互动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围绕教师发展的理论、实质理论和方法论之间的融合也会影响研究的效度。②学校生态环境中的各系统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大系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着外力推动作用;外系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起着自助作用;中间系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系统,对教师专业成长起着直接的互动作用;而小系统作为即刻的环境,对教师专业成长起着实质的内部形塑作用。③教师专业成长的状况,不是单一系统作用的结果,而是多个系统协同整合构成的学校生态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在系统之间,由外到内形成了一个波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环境系统影响链。
作者简介
宋改敏,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师教育,教育研究方法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自治区课题11项,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篇,曾获得兵团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撰稿人,“创业杯”兵团第二届大中专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园丁奖等多项奖励。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进入研究
第一章 选题的确定
一、选题的诞生
二、研究现象的明确
第二章 研究文献述评和理论基础
一、文献述评
二、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第三章 研究设计和过程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过程
第四章 问题陈述和概念界定
一、研究问题陈述
二、重要概念界定
第二部分 大系统: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力
第五章 课改浪潮
一、新课改的影响
二、教师追求专业化的实践呼吁
三、结语
第三部分 外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第六章 新建学校
一、新建学校和新校长
二、专家研究团队的组建
三、结语
第七章 LDC的活动
一、让教师走向前台
二、在研究中学会研究
三、共享的技艺库
四、聚焦课堂
五、结语
第四部分 中间系统: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
第八章 LDC的环境
一、脱域之LDC
二、LDC之“光
三、LDC的社会意涵
四、结语
第九章 教师的合作文化氛围
一、来自领导的合作
二、师生之间的合作
三、教师之间的同伴关系
四、家校合作:共赢共好
五、结语
第十章 校长的引领
一、校长印象
二、校长的信念
三、道德领导
四、合作文化下的人文学校
五、结语
第五部分 小系统:从“教书匠”到“研究者”
第十一章 教师的职业认同
一、教师对职业自我的认识
……
第六部分 研究者的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所感觉到的学校及个人之间的诸多不同。就坐在学校操场的健身器材上,我略带惊奇地听她讲着乡村的孩子,郊县的小学,讲着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故事;让我惊喜和高兴的是,她的讲述不仅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教师成长案例,也打开了我的研究思路和探究脉络,让我看到了乡村的、郊县的、城市的这些不同环境和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反哺和互动,看到了不同的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于是,在之后的一个周日,我按照她给我的线路图乘坐公共汽车来到她在门头沟的家里。当天下午,在她家对面公园的小溪旁,听着她娓娓道来的幸福感: 我原来不知道有S小学,对校长也不是很了解。当时看到她觉得这个人很有磁性,因为我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校长。原来也有女校长,也有男校长,有时候校长可能都很好,但是她的那个劲跟别人一点也不一样。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我的简历上写的是硬笔书法很好,当时她就问我,你的简历上说硬笔书法很好,我说还行吧,她说那你就写给我看看,当时我不知道紧张还是怎么的,手都打哆嗦。后来她说没事儿,你在这儿写,我出去,她觉得她在这儿可能影响了我。我想,校长怎么这么好啊,我说如果能跟这样的校长在一起工作,我觉得肯定很幸福。 王老师初次接触校长,就觉得如果能跟这样的校长在一起工作,她肯定很幸福”。所谓的“如果……肯定……”的假设句,一方面表达出王老师希望应聘S小学能够成功的愿望,也反映了具有十几年教龄的王老师对教师幸福的看法,就是要有“这样的校长”,而“这样的校长”看到王老师“当时不知道紧张还是怎么的,手都打哆嗦”,觉得自己在这儿可能影响了老师而说“没事儿,你在这儿写,我出去”。校长对一个应聘者,一个生人,能够体谅“被选者”的紧张,随机为老师创造一个能自然表现自己小小才能的环境,让王老师感受到了“校长怎么这么好啊”,这种“他总是为着高尚[高贵]和有益的目的而努力使人快乐而不使人痛苦……有这种适度品质的人,如果再具有一份感情,就是我们说的‘好朋友’了”(亚里士多德,2009:24)。正像亚里士多德所言的幸福也显然需要外在的善,诸如朋友、财富和权,利等,而在这样的初次接触中,这样类似“朋友”的校长,自然会使王老师产生“如果……肯定很幸福”的信念。 后来学校要出书,李主任让我写篇“每周一得”的收获,我说行,确实我很有收获。通过每周一得,一方面积累了很多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自己通过‘每周一得,也在成长,跟它一起成长。我觉得真的挺感谢的,特别是每次李主任给你认真批阅,捡出几篇文章跟你交流,那种感觉是原来从来没有过的。所以现在回想,我觉得来S小学是一种缘分,再一个,到S小学来真的是很幸福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