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巴黎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乔治·摩尔  页数:444  译者:孙宜学  
Tag标签:无  

前言

  乔治·摩尔(George Moore,1852-1933)是一位被忽视的文学天才。他生于爱尔兰,早期接受的是天主教教育,但他在学校读书时并没有按照老师和家长的期望成为一个好学生,而总是被老师分在最差的班级,又总是班里最差的一个,颇感无奈的校长不止一次给摩尔的父亲写信说:“乔治的情形确实很糟糕。”但他同时也想让摩尔的父亲帮他弄清楚一个困惑:摩尔是学不会(could not),还是不愿学(would not),因为只要是与书本无关的事,摩尔都表现出很高的天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摩尔能够学好任何一种他想学的东西,但任何一种别人给他选择好的东西他都学不好。他对知识的渴求来得快去得也快,像田野里倏忽而逝的风。这是一种谁也不能理解的性格。他父亲常常把他关在卧室里让他专心学习拼写,但这一切努力最终都证明无济于事。他父亲最终放弃了对他的努力,并对妻子说:“乔治只是个Chrysalis(蝶蛹),我们不知道他能不能变成一只飞蛾或蝴蝶。”但令他震惊的是,他的儿子虽然不会拼写,却对“平庸的诗”很感兴趣,如雪莱的诗。他天生不会按照别人给他安排好的道路循规蹈矩地走下去,而是不受任何成规的羁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展自己的天才,从这一点说,他显然和王尔德一样,是天生和整个时代不合拍的人物。  实际上,摩尔所缺少的就是对一切约定俗成的东西的接受能力,而就是这种缺乏成就了他这样一个独行不羁的天才。摩尔是个自然的文学家,也是个富有想象力的作家。他有一颗处女般的心,一颗优美绝伦的心,他生命的能量来自生生不息的大自然。

内容概要

本书是乔治·摩尔的一部逼视内心和社会的自传性作品,主要是以他本人在巴黎和爱尔兰的学艺经历为线索,回忆了其本人与巴黎各类性格迥异、艺术观千姿百态的艺术家的交往,并涉及巴黎艺术界的风风雨雨,逸事典故,不同艺术风格之间的冲突;其个人化的评述,也使本书堪称19、20世纪世界艺术的一部个人断代史。人们就是通过这部作品发现了巴尔扎克、福楼拜、左拉、屠格涅夫、于斯曼、马拉美、魏尔伦、马奈、德加、瓦格纳等。

作者简介

乔治·摩尔(George Moore,1852--1933),19世纪耒20世纪初爱尔兰著名作家,对唯美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意识流、现实主义等都有所探索;创作有诗、小说多部,主要有诗集《情欲之花》、《异教徒诗集》,小说《现代情人》、《演员之妻》、《爱洛伊丝和阿贝拉》以及传记《我的死了的生活的回忆》、《致敬和告别》等。他主张一切都应返回自然,自然才是艺术的源泉,自然才是最伟大的艺术:人只有先与自然接触,与鲜活有力的自然生命相接触,才能触到艺术的真正源泉,才会创作出真正的文学艺术作品。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宣言 第一章 小说家(一) 第二章 小说家(二) 第三章 卫道士的恐惧 第四章 名字的妙用 第五章 托尔斯泰(一) 第六章 托尔斯泰(二) 第七章 托尔斯泰(三) 第八章 地方色彩与艺术 第九章 佩特的面具(一) 第十章 佩特的面具(二) 第十一章 佩特的面具(三) 第十二章 巴黎寻梦(一) 第十三章 巴黎寻梦(二) 第十四章 巴黎寻梦(三) 第十五章 什么是艺术第二部 一个青年的自白 前言 第一章 巴黎,巴黎 第二章 朋友(一) 第三章 朋友(二) 第四章 朋友(三) 第五章 女人和书 第六章 30岁的女人 第七章 巴尔扎克 第八章 新雅典娜 第九章 一封女人的来信 第十章 英国人,法国人 第十一章 体面毁灭了艺术 第十二章 书海探珠 第十三章 19世纪的理想 第十四章 与良知的对话 第十五章 奇特的出版商 第十六章 决斗 第十七章 永远写不完的小说 第十八章 人生的盛宴已经结束

章节摘录

  摩尔:现在我又想到一点:正是奥斯汀小姐的处女之身才使她在现代客厅里发现了维纳斯山…。  戈斯:我想我没能弄懂你的话。  摩尔:我们到社交场所不是为了寻找谈话的快乐,而是为了直接或间接性的快乐。一切安排都是为了这一目的:服饰、跳舞、美食、醇酒、音乐,都是这样!现在我们都意识到了这一事实,但没有奥斯汀小姐的帮助,我们能发现这一真理吗?显然正是她第一个发现了这一真理,她的书里充满着这一真理,就像华滋华斯的诗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神性的意识一样。  难道不正是这种深层的本能认识使她的客厅似乎比其他任何人的客厅都更真实?玛利亚娜的爱超出了朱丽叶或伊索尔达的力量。使我们对她的激情更加惊讶的是,即使在客厅里陪伴未婚少女的年长女人之间,这种爱也能表现出来。  书落到我们膝上,透过寂静,我们喃喃自语:手段多么简单,结果却又多么可笑。我在这里所说的很多话都是重复我们最近一次的谈话,博罗引发的那次谈话,在博罗的书里,从未出现过客厅。他骑马驰过维纳斯山,却既没看到它,也没听说它。我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不停工作的吉卜赛世界和争夺奖金者、马贩、盗马贼之间,以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之间。博罗的思路转换很快,却从不混乱,而一个因受到瓷杯、瓷碟上的中文的启发而学习中文的中国瓷器经销商也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另一个同样有趣的轶事我一时想不起来了,我很快会想起来的。  在《威尔士荒野》里,我们遇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里面生活着真实的人。在穿过山丘时,博罗将他的妻女抛在身后,他与旅人的谈话令我们迷醉。他书中的人物数不胜数,来来去去就像《圣经》中的人物一样多。戈斯:他多么喜欢自己的啤酒,上等的啤酒在他的记忆里固定成了一幅绚烂的画面。我敢保证这是真的,我曾到过威尔士,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博罗的观察是否准确,因为我也记得在某个城市的小酒馆里喝到过一杯上等的啤酒。摩尔:那个威尔士城市叫什么名字?戈斯:你问我这些问题就太不客气了。你知道我不幸的记忆力就是记不住名字和日子,但有一些东西你可能还没想到。我们在博罗身上看到的那种几乎可以说是荷兰人式的严肃可能就是来自荷兰。他是诺福克郡人,而诺福克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受荷兰影响,特别是在博罗生活的时代。  他生于18世纪,我应说他是瓦尔特.司各特爵士的同代人,就像你的朋友告诉你的那样。因为你的命题,或命题的大部分,是说为金钱而写出来的作品从美学角度,几年后从每一种角度讲都毫无价值,我认为博罗正是你需要的例子。  他所有的书,除一本之外,都是失败之作,商业上的失败,而这一例外就是《圣经在西班牙》。人们阅读《圣经在西班牙》并不是因为它的文学价值,人们是因为宣传才读它的。  如果它写得更差一点,它的读者群可能会更广泛。  如果你想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一个人的名字决定着他的生命进程,你可以说乔治.博罗是个会被他的崇拜者赞扬的名字,如果他的书是匿名出版的话。这样的话你可以任意说很多,因为这个名字清楚、直接、没有任何隐晦或逃避,与一个人的文学风格和倾向完全一致。听你说这是个诚实的英国名字,一个随着种族的出现而出现,可以经受一切时代的名字,就像我们的家园一样。你能比我更好地将这些名字分门别类。  摩尔:这个名字(就像他写的书一样)在我看来似乎非常鲜明地代表了人的性格的一方面,但人的性格一定还有另一方面,一个在他生命的喜剧中起着巨大作用的一方面,否则他不必费心地将它这样彻底地隐藏起来。

编辑推荐

  巴黎、文学、艺术、郊游、友情、背叛、执着、  忏悔、放浪形骸、光怪陆离……  人生和文学交融的既晦暗又绚丽的那些时光,  那些内心,那些情感,  其魅力穿越一个世纪到达今天而不衰,  这些,构成了我们今天阅读乔治·摩尔的非常充足的理由。  洁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巴黎,巴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巴黎永远洋溢着梦幻般的色彩,虽然现在无法踏上那片浪漫的土地,但是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非一般的历史和文化。
  •   很文艺的一本书,包括封面设计,内容什么的,都很美,很有艺术感。真心推荐。
  •   带着轻松的心情阅读 感觉灰常不错 嘿嘿
  •   有点点压皱了 印刷一般 整体还不错 希望内容不会失望
  •   还未开封,不过看到包装和封面设计就已经有信心了!期待中
  •   这个城市充满想象,充满爱情,以及,对生命的意义
  •   封皮共三层,都很清爽漂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