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怎么了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庞跃辉,史银  页数:257  
Tag标签:无  

前言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文明进入了一个快速化、多元化、整合化的发展新时期。在如此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教育牵动着社会的神经,教育的水平和成效,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状态的重要标尺,也是展示社会文明进步成果的重要平台。因此,教育历来备受人们高度关注。  饱经沧桑的中国教育,虽然经历了曲曲折折、坎坎坷坷的发展道路,但不抱成见的人都能体认到,中国教育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五”时期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国民受教育水平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到2005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95%以上,进入全面普及的新阶段。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继续增加,在校生达4031万人。职业教育在改革中加快发展。

内容概要

饱经沧桑的中国教育,在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中发展。    如今,人们站在新的时代高度,面对世界现代教育的巨大冲击,怀着焦虑与希冀之情,开始对中国教育进行新的审视。    著名科学家、思想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切中了中国教育的时弊中国的教育还存在着极大误区,身陷极大误区的中国教育,能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吗?    求解,钱学森之问,必须冲破教育大误区,只有当教育真正步入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轨道时,人才辈出的局面才有可能出现。    2006年11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一个教育座谈会上对与会的教育专家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作者简介

庞跃辉
  重庆交通大学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优秀人才。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美学、教育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史银
  河南省驻马店市人,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

书籍目录

序引言  反思“钱学森之问”第一章  教育观念有偏颇第二章  教育管理过度行政化第三章  幼儿教育超前成风第四章  小学教育负担过重第五章  中学教育陷入文理分科的泥淖第六章  大学教育步入单向度误区第七章  继续教育有名无实结束语  教育的真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特别强调,“对于没有考好的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继续努力,不要因此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在教育活动中,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质量,注重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从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中可以看出,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得以解放,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得以有效缓解,按照教育规律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党的第三代领导也同样重视“减负”工作。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针对“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由此而造成许多恶性事件,深刻指出:过重课业负担“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要从根本上解决“减负”问题,就必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要“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教师教书育人的心情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钱学森

编辑推荐

  求解之一 一个值得追寻的沉重历史问题  求解之二 应从认清“文化之不足”入手  求解之三 没有真正一流的大学  求解之四 大学精神没有真正确立起来  求解之五 大学没有核心竞争力  求解之六 学术行政化和大学衙门化  求解之七 应当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求解之八 科研创新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求解之九 学生被培养成“奴才”或“愤青”  求解之十 教育问题与政府决策关系很大  求解之十一 轻视教学而导致教学效果差  求解之十二 高等院校“高耗低产”现象严重  求解之十三 必须深入改革高考与录取制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教育怎么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这本书深刻全面地剖析了中国教育的症结,作者深度思考,文笔犀利,从国人都存在但是都不愿点破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倾向阐释剖析了现下中国教育制度的局限和片面,但是,解求出了,该如何代入原式进行很好地验证呢?这是比求解更为困难的事情!
  •   曾经鼓励自己在教书育人的事业里,能睿智、淡定、思考、激情影响着学生,所以坚持读教育改革的书,充实自己,改变自己教育观,做对人类真正有意义的事,最起码尽自己微薄之力,影响一些后世之人,现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有谁能真正听别人说教,或是静下心了自己读书充实自己,现在学生还是有一方净土,学校总就会让他们适应未来,但教育者要宁静、不功利!
  •   中国教育问题很大,不能再做这样的牺牲了。
  •   这本书抓住了社会热点 分析的很透彻 语言犀利 值得每位教育人士阅读!
  •   这本书深刻的揭示了当前中国各个教学阶段的问题,值得推荐
  •   振聋发聩,直击要害,望政府能采取有效的措施
  •   内容还好,印的太差。
  •   不要耽误自己的孩子
  •   谁知道《中国教育怎么了》

    中国教育有问题,问题很严重,严重到了所有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有问题,所有的校长都知道教育有问题,所有的教育官员都知道教育有问题,所有的家长都知道教育有问题,甚至社会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教育出问题了,而且问题相当严重,而且越来越严重,可是所有人都对此束手无策。找不到根本的解决办法,只是做点表面的功夫。

    中国教育怎么了,很多人把这个问题归因于高考,的确高考作为中国教育的一条准绳,的确应该为此负责。可以说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在为高考做准备。可是高考能改革吗?可以看看现在高考中的自主招生,高考中的每一种加分,高考中的志愿申报,高考中的各种国防生特长生,每一种改革都会带来大面积的问题,使得高考变得更加不公平。对于我们这些没有钱没有权没有信息和资源的老百姓来说,高考还是不要改才好,现在考入重点大学中的学生有近一半的学生都是享受了加分,特招,保送等等方式进入的。也就是说他们使得本来就非常紧张的教育资源变得更紧张,使得靠分数考试变得更困难。高考由过去的凭分数变成了分数加门路,还好没变彻底抛弃分数。

    可是我们的教育真的就只能怪高考吗?什么样的社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制度,把责任都推到教育身上其实是很不公平的。教育问题首先是社会的问题,在教育内部永远也解决不了中国的教育问题。

    社会保障跟不上,所以我们必须让自己的孩子进国企或是事业单位或者高薪的外资,当然最好是政府。否则你怎么能放心呢?社会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你舍得让你的孩子去为打工当服务员吗?税收负担太重,民营小企业能够给出的工资非常有限,能力相同的人,做同样的工作,但是因为一个在民营单位一个在事业单位,工资和福利待遇就会相差巨大,这还不都是一张大学毕业证书造成的吗?所以你凭什么阻止中国人玩命让自己的孩子牺牲童年去学习,还不是为了一个稍微有点保障的饭碗吗!可是这样的饭碗现在越来越少,逼得你必须去考重点大学。

    在这本书中从教育观念开始,到教育管理的行政化,然后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和继续教育,罗列出无数教育的问题,然后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可是谁都知道那些问题只是表面的问题,那些方法也仅仅是表面的方法,靠那些方法就能够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呵呵,估计没有人能够相信。中国教育的问题,还需要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解决。相信有一天这样为分数为高考的教育早日成为历史,而且永远不会重现。
  •   朋友推荐的书,关于中国教育这也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实质的每一位家长、每一个中国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   教育部的领导的专家们,好好研究中国的教育。
  •   从幼教、初教、中教及高教和高校行政等多层次的视角展示教育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事例及分析挺深刻的,能够拓展读者的思考视角,总体来说还是挺值得一看的。
  •   看了很沉重,把教育各方面的弊病都说到了。只是揭露得多,出路分析的少。还是引人深思的好书。
  •   理论上的东西还是多
  •   我一直很想看的书,谢谢!
  •   书名好听,但没什么内容。根本没有解答出实质性的东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