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年8月份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赶秋 页数:28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无论你是冲着《诗经》翻开这本书;还是因为喜欢动物,或者只是好奇于《诗经》里的动物与自己见识、接触过的走陆飞空潜水的虫鱼鸟兽究竟有何同异之处,你的举动都是有益的、有意义的。 当你无暇顾及文学的时候,你多半在忙于工作、忙于社交、忙于娱乐,而这一切忙碌的终极目标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最优质的生活无非就是“诗意地栖居”,人们不再愁吃愁穿、担心失业,不再为了养车供房而牺牲尊严和健康,朝朝暮暮与鲜活的动植物、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和平共处,和爱人、亲人、友人一起慢慢变老。
作者简介
林赶秋,民间学者,自由作家。本名朱建波,祖籍重庆涪陵。1996年开始在纸质渎物上发表作品。有文章被节选人大学语文教材,与人合著中国传统文化随笔集《繁华世》等,即将在台湾出版个人自选集《天涯孤旅》。
书籍目录
绪论鸠睍皖黄鸟萧萧马鸣螽之羽跃跃毚兔潜有多鱼灵鹊兆喜雀无角猫和老鼠沉默的羔羊呦呦鹿鸣狗吠非礼壹发五猪燕燕鸡唱东方明鸿雁狐狸暴虎莫黑匪乌象牙圣人鹑居螓首蛾眉对牛弹琴肃肃鸨行凫鹥在沙蝇营狼跋蟋蟀促织君子豹变(鸟穴)彼晨风振鹭鸱鹗.寄蜉蝣于天地鹈鹕淘河《七月》物候历《东山》动物群像兄弟如脊令炰鳖隼飞戾天鹤鸣九皋《斯干》的飞动蜴与鼍螟蛉子交交桑扈匪雕匪鸢蟊贼雄者为鸳雌为鸯猱升木鹙占鹤粱肇允桃虫四灵《诗经》里的疑似动物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诗经》是美的,然而当下的不少读者直面它时却是痛苦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诗歌作品中的许多东西都不为我们所理解了(与当时情况有关的思想和语法,对事件和人物的影射);许多东西变得毫无光彩,索然寡味;渊博的注释决不能使后代感到一切都明白而生动,如同当时的人所感到的一样;而且,渊博的注释与美的欣赏是两个互相矛盾的东西;更不要说,有了注释,诗歌作品就不再为大家所易诵了。尤其重要的是,文明的发展和思想的变迁有时会剥夺诗歌作品中所有的美,有时竟使它变为不愉快甚或讨厌的东西。”(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不过,理解的缺乏却保证了重新阐释的经常出现。为了让读者能愉快地去附庸“风…雅”,欣赏出二“南”三“颂”的美,我便试着用超文体的笔调从动物的角度来切入并重绘古老的《诗经》,尽量复兴它的光彩与趣昧。这并不是一项轻松的工作,我几乎调用了所有我所能掌握的有效材料,包括深层的记忆、往年的摘抄本、家中极其有限的藏书和网络与纸媒间的图文。由于部分动物只是作为静态的修饰语才出现在诗句中的,我不得不添油加醋,有节制地采取了一些《诗经》之外的、出土的甚至是异域的动物文化来辅助我的描述。这样的离题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围绕《诗经》里的动物打通古今与中外、历史与现实,使我们和先民前辈有了更多的产生共鸣、达成共识的机会。当然,分歧与冲突也是难免的,该纠错的时候我决不会饰非,该从善的时候我决不会掠美。注释也是非常必要的,如同考证的不可或缺一样。
后记
本书的初稿是在2006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的工作间隙创作完成的,共63篇,都很短很随意。当时,我边写边选发了一小部分到天涯虚拟社区里,结果除了被众多网站、博客纷纷转载以外,还被《四川日报》报道为第十三个世界读书目前夕某BBS“最火的专栏”。嗣后,我又用2007年1月12日至2月3日、3月20日至24日的闲暇时光在那63篇的基础之上大刀阔斧地写就了一个52篇的版本(本书的正文即在此基础上修改而成),总的篇数虽然减少了,但字数却整整翻了一番。记得脱稿之际是这样的一种环境与状态:街巷中已有人在叫卖“春分馍馍”,厚重的衣裤仍旧不敢离身,然而料峭的春寒还是抵挡不住盎然的春意,户外的柳眼梅腮笑了,郊外的人面桃花开了,我终于可以远离电脑坐在杨柳岸边听梁下燕来燕回、看天外云卷云舒了。此时此刻,我真想谢天谢地。如果没有天覆地载,又怎会有这温山软水?山水之间又怎会有各种各样的蛹飞蠕动?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你要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才可以将《诗经》读懂,……你不仅要懂些古典文学的基本常识,还最好成为一个业余的动植物学家,才有可能对《诗经》的了解达到登堂入室的境地。……我惊叹于年轻的林赶秋兄,在如今这浮嚣的世事里,如此淡定坚执,他特出的艺术赏鉴能力和求真的科学精神在本书里可谓相得益彰。他在说到苍蝇时对周作人的不同意见,尤其令我欣赏。 ——著名学者冉云飞
编辑推荐
《诗经里的那些动物》:中国第一本全面解读《诗经》动物的趣味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