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重庆大学 作者:郑立君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中国美术史上,汉画像具有特殊的地位。从万年前的原始陶器及其后的彩陶、三代青铜器、秦汉漆器到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刻,先民们是以造物和设计的方式记录生活、表达诉求、寄托理想、抒发情感。直到纸张和丝帛一类作为绘画载体出现和使用之前,艺术的造型和纪录大多依赖于造物、依附于器物,这种依赖和依附的基质大多是立体的,不仅陶器、青铜器、漆器一类的器物如此,集中反映和表现汉代绘画和装饰艺术水平的汉画像也依附在石质建材上,准确地说是建筑与绘饰艺术结合的产物,是平面图像与立体石质结合的产物。其实,更早已经有平面基质(丝帛类)上的绘画和书写了,为什么汉代人还要将图像镌刻于石头上呢?这种选择实际上是一举两得的事:既建造又装饰,既实用又审美,既建筑又绘画、既构造又言说。墓因石材(砖材等)而构筑,意因图而表达。汉代这种大规模地在石质建筑上以壁画的形式表达历史和愿望的方式前所未有,但陶器上的刻画、绘饰,青铜器上的凿刻、镶嵌足以为此提供经验,因为在汉画像石刻兴起之时,中国人在陶器上镌刻、绘画以及在铜器上书写记录已经有数千年历史。而另一个至今仍没有引起重视并获得结论的是石刻的外来制式、影响。若有,似乎两河流域、埃及的石刻工艺和表达方式是其借鉴。是否如此,仅为猜测而已。在我个人的关联中,张道一先生长期致力于汉画图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受业于张先生的我,受其影响对汉画图像也产生了很大兴趣。20世纪80年代曾沿江苏徐州北上山东、北京,后南下南阳、四川诸地,睹画像风彩,聆研究者之言,并与山东嘉祥的朱锡禄、济南汉画馆的蒋英炬诸先生相识。
内容概要
本书研究立足于汉代画像石的本体即从民间雕刻工艺与民间美术成像方式角度切入,以它的雕刻工艺过程、图像建构方式和汉代的经济、政治思想、忠孝观念、神鬼迷信、升仙信仰和厚葬社会风气,以及豪族阶层(也包括一些平民百姓)生活方式与雕刻工艺与图像建构的关系等为经线;以它的雕刻工艺技术与思想,人物、衣冠服饰、动植物、车舆、建筑和装饰图案等成像特点与思想,以及它的雕刻工艺、人物的衣冠服饰、车舆、建筑图像和装饰图案等反映和折射出的汉代和中国古代工艺设计思想等为纬线,展开论述。
作者简介
郑立君,安徽颍上人,先后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学、设计艺术学(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理论教研室主任,浙江大学聘任副教授,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人才。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场景与图像——20世纪的中国招贴艺术》等3部教材、著作和译著。2008-2009年,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杭州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以及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第1节 汉代画像石研究的历史线索与现状 第2节 本书的主题与研究方法 第3节 工艺与民间工艺 第4节 汉代画像石:一种特殊的民间丧葬雕刻工艺第2章 材美工巧:汉代画像石的雕刻工艺程序 第1节 雕刻工艺程序的不同阐释 第2节 雕刻工艺程序第3章 雕绘满眼:汉代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与彩绘工艺 第1节 雕刻技法 第2节 彩绘工艺第4章 经营位置:汉代画像石图像的题材内容与布局方式 第1节 题材内容 第2节 布局方式第5章 正侧两面:汉代画像石的人物成像 第1节 人物成像特点 第2节 人物成像思想 第3节 人物成像传承第6章 冠服自然:汉代画像石的冠服与动植物成像 第1节 冠服造型 第2节 动植物成像第7章 冠盖相望:汉代画像石的车舆、建筑与装饰图案成像 第1节 车舆成像 第2节 建筑成像 第3节 装饰图案设计第8章 粉本依托:汉代画像石图像的流传方式 第1节 粉本与汉代画像石的粉本设计 第2节 粉本中的外来艺术形象第9章 物以载道:汉代画像石雕刻工艺与成像的社会思想 第1节 经济基础与政治思想 第2节 神鬼思想与升仙信仰 第3节 汉代画像石与豪族生活方式 第4节 汉代画像石的工艺思想第10章 剔图刻像(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选择与开采上等石料是制作汉代画像石的最基本步骤,也是汉代画像石雕刻工艺技巧的体现。虽然目前有关汉代画像石制作和其他石作的情形,在汉代有关文献中没有记载其具体过程,但通过后世关于石作形成制度的描述,也可窥其一斑。如宋代李诫在《营造法式》卷三“石作制度”之“造作次序”中说:“造石作次序之制有六:一日打剥;二日粗搏;三日细漉;四日褊棱;五日斫砟;六日磨砣。”打剥是“用錾揭剥高处”;粗搏是“稀布錾凿,令伸浅齐匀”;细漉是“密布錾凿,渐令就平”;褊棱是“用褊錾镌棱角,令四边周正”;斫砟是“用斧刃斫砟,令面平整”;磨珑是“用砂石水磨去其斫文”。李诫记载的“这六道将石料加工成坯的程序,无疑对画像石的雕刻来说,也是完全适用的”。据当代民间石刻艺人介绍,这些由粗到细的画像石加工的工艺过程,就是把开采来的不规则石头用墨线、三角尺等工具测量好后用錾子等金属工具凿裁成较规则的石块,使之成为方料,在此基础上再精打细凿。如磨珑这道工序,“古代不像现代人可以用机器、电动的砂轮切割石块,打平石面,而是用废弃的、磨面用的磨石或磨油用的小磨石(一般比磨面用的小),绑上两根木棍,由两个人像拉大锯一样来回磨。磨得很平时,就可以在上面画图像了”(图2-13)。前举东汉“永寿三年”许安国祠堂盖顶石题记,其中的“琢砺磨治,规矩施张”应该指的是石料加工中的这些过程与要求。但汉代画像石的“琢砺磨治”的方法、光滑程度应该是多样和有区别的。因为每一个地区的民间画师、石刻艺人的工艺造物方法、手段以及石料质地等都是有区别的。在磨石过程中有的人可能用“淋水研磨”,也可能用油等其他的方法,磨出来的石面有的较为光滑。如徐州汉画像艺术馆中藏有两块《墓窗》画像石,其中一块上部是镂空的菱形窗户,下部是凹下去的磨制较光滑的平面。该块画像石应该是一个半成品,即这个平面可能是还没能雕刻成某种图像或图案而索性把其磨光,也可能是磨光后没来得及雕刻某种图像或图案而留下这个平面(图2-14)。
后记
作者对汉代画像石艺术产生兴趣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在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曾思考过写一本关于汉代画像石方面的著作,但忙于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写作而埋藏于记忆。“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博士毕业至今一晃三年有余,其间虽然忙忙碌碌,不见其果,但对汉代画像石艺术的兴趣却也一直未减。闲暇之余和偷空多次到江苏、山东、河南等省的汉代画像石出土较集中地区的墓室、祠堂和馆藏中的画像石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并寻机采访了民间石刻艺人和查阅了众多关于汉代画像石的文献资料,由此也增长了见识,增添了兴趣。2007年初夏杭州的第一场酷热中,重庆大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张菱芷与蹇佳女士来杭约稿,经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课前短暂交流,基本确定了本书的研究视角与框架。2008年本人先后主持申报的“汉代画像石的工艺设计思想研究”等省厅级课题获准立项,参加了“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并在闭幕式上发言等,不仅对汉代画像石艺术有了进一步地认识,而且也坚定了认真写作本书的信心。当然,要说认真写作未免自夸其能,然而,总觉得人生如梦,岁月无情,四十而不惑:得也好,失也罢,人活着就应该有一个好心情!因此,本人对汉代画像石艺术的兴趣与本书的写作和付梓出版,也算是一种好心情吧!鲁迅先生曾说:“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王朝闻先生曾说:“(南阳)汉画像石是难以匆匆理解的文化现象”等等,不仅高度概括地说明了汉代画像石雕刻工艺的复杂性和图像内容的丰富性、深奥性,而且道出了要深入系统地研究汉代画像石艺术非朝夕之工夫而能为之。
编辑推荐
《剔图刻像:汉代画像石的雕刻工艺与成像方式》是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