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孝道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叶光辉,杨国枢  页数:401  
Tag标签:无  

前言

  为了对二十年来在“孝道”这个主题的心理学研究成果有个交代,我们筹划将过去陆续出版的相关文章汇集成册出书。这个心愿早在五年多前就已经提出,但其间由于种种因素耽搁,直到一年前才付诸实行。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华人的孝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仍在持续进行。如此一来,到底应该把最新的研究观点呈现出来呢,还是只须将过去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收录进来即可?虽然有时最新的观点不见得必然比过去的想法好,这种情况在社会科学界中尤其常见,况且若讨论的是不同层面的问题,新旧理论观点间更是不能比较了;然而人们总是急迫地想把自己现在关注的新观点与别人分享,并期待得到别人的回馈、认同及肯定,因此新旧文章如何取舍就变成令人困扰的问题了。或许有人会说,把它们全部都出版不就好了,问题是将全部的文章汇总出书,就一本书的分量而言实在是太多了。最后的决定是,先将早期的文章汇集成一本书的分量出版,等后续文章累积到足够篇幅后,再规划出版第二册。  对于为何会一路持续地从事孝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而不间断,这里倒有个小插曲值得提出来与大家分享。记得1985年,本书的作者之一(叶光辉)从军中退伍下来,回到台湾大学心理学系跟着指导老师杨国枢教授攻读博士学位。

内容概要

本书集结两位作者多年来有关华人孝道的系列研究,以心理学的观点,将原本以文化色彩著称的孝道概念,由人文学的研究范畴,引介到华人本土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中。本书分从“社会态度”与“认知发展”两种不同取向切入,探究孝道如何在日常生活运作中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前者主要针对孝道的静态组成内涵进行检验,进而探讨各成分间的关联及其作用;后者则强调由动态的认知思考历程,分析影响个人孝道行动的各项认知特征,以探讨各项特征是否组合成不同认知组型,并据以界定不同的孝道认知发展阶段及其影响效果。本书不仅有助于从事本土心理学研究者的理论思考,对于关切家庭与亲子互动、华人社会文化变迁等议题的其他人文社会学科者,亦可提供研究取向上的互补与联结。

作者简介

叶光辉,台湾大学心理学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助研究员、副研究员。现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合聘教授。曾获颁台湾心理学会苏芗雨博士论文奖、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最佳论文奖及研究贡献奖、国科会杰出研究奖等。研究兴趣为华人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主要课题包括华人孝道观念、代间交换、孩童的社会化历程、青少年自主性、亲子冲突与消解、渴望父爱情结、家庭中的循环性冲突以及华人家庭文化特征。至今已发表中、英文期刊及专书论文五十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孝道之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发现杨国枢、叶光辉 第一节 有关孝道的以往研究的检讨 第二节 两个孝道研究的取向:社会态度与认知发展 第三节 未来孝道研究的方向与课题 第四节 结语:孝道研究的展望与意义第一篇 孝道的社会态度取向研究 第一章 现代社会的新孝道杨国枢  第一节 传统孝道与泛孝主义  第二节 孝道的社会心理学观  第三节 孝道为后天逐渐习得  第四节 新孝道不同于旧孝道  第五节 以新孝道来实现自我 第二章 孝道的社会态度与行为:理论与测量杨国枢、叶光辉、黄嘱莉  第一节 概念架构  第二节 目的与方法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台湾民众之孝道观念的变迁情形叶光辉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第五节 总结 第四章 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学研究:孝道观点的探讨叶光辉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文献探讨  第三节 第一阶段的研究方法及样本组成  第四节 第一阶段的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五节 第二阶段的研究方法及样本组成  第六节 第二阶段的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七节 总结第二篇 孝道的认知发展取向研究 第五章 孝道的认知结构与发展:概念与衡鉴叶光辉、杨国枢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孝道研究的回顾与探讨  第三节 研究取向与概念架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结果与讨论  第六节 总结 第六章 孝道困境的消解模式及其相关因素叶光辉: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文献探讨与研究架构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第五节 总结 第七章 亲子互动的困境与冲突及其因应方式:孝道观点的探讨叶光辉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文献探讨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进行步骤  第四节 结果与讨论  第五节 总结 第八章 孝道概念的心理学探讨:双层次孝道认知特征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孝道概念的七个争议性论题  第三节 孝道概念的七个心理学认知向度与其特征  第四节 双层次孝道认知特征的发展历程  第五节 结语结语 孝道之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叶光辉、杨国枢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孝道观念的双元意义架构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与课题附录 附录一 孝道认知量表(Fc) 附录二 孝道意愿量表(n) 附录三 孝道行为量表(FB) 附录四 孝道情感量表(FA) 附录五 孝道个别施访问卷 附录六 孝道两难情境测验 附录七 个人基本资料调查表作者简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现代社会的新孝道杨国枢  本文由传统孝道与泛孝主义的关系谈起,强调台湾社会转变为现代工商形态后,传统孝道势必转变,形成一种特别适于现代工商社会的新孝道。另外,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提出一套分析孝道概念、内涵及成因的理论架构,并以此架构为基础,指出新孝道与旧孝道(传统孝道)的主要特征,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第一节 传统孝道与泛孝主义  传统的中国不仅是以农立国,而且是以孝立国。自古以来,孝是最重要的善行与德行。在诸善之中,孝最具有超越性;在诸德之中,孝最具有普遍性。为了强调孝的超越性,孔子曾在《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的来源。为了强调孝的普遍性,又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意思是说,孝可充满宇宙之间,能贯通天、地、人三才而为一。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孝道是如此的重要,俨然成为事亲、治家、治国、平天下的极则(李国良,1973)。时至今日,我们甚至可以说: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孝何以如此重要?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传统中国社会的特征说起。从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的观点来看,传统中国社会所处的生态环境,主要是适合于务农的经济生活。中国的文明最早发源于仰韶文化的核心地区(包括陕西、山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的渭水盆地)。此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气候多变、降雨量低、植物稀少,但其土壤皆为肥沃的黄土。此种土壤不须另加肥料,即可长久耕种而仍丰收(Rumpelly,1908)。在此类生态环境中,靠耕种谋生似乎是一种最为适宜的办法。考古及其他数据显示,早在公元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此一地区即已出现自给自足的农业系统。此后,农业经营及活动的地区逐渐扩展,及至最近两千多年,淮河以南的地区也形成了多产而有效的农业系统(HO,1976)。总之,自古以来,传统中国社会的生计经济(subsistenceeconomy)主要是农业。  农业是以土地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而土地的保护与耕种及作物的照料与收获,均为个人能力所不逮,须靠持久而稳定的小团体来共同运作。比较持久而稳定的小团体当然是以血统为基础的家族,于是家族乃成为传统中国社会内最重要的运作单位。由于家族是农业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核心,家族的保护、延续、和谐及团结自是非常重要,因而形成了中国人凡事以家为重的家族主义(familism)的想法与做法。家族既是传统农业社会内主要的团体或集体,自小生活其中的强烈经验与习惯,乃使中国人养成一种很明显的心理与行为倾向,那就是将家族以外的团体或组织予以家族化,即将家族中的结构形态、关系模式及运作原则推广概化到家族以外的团体或组织。这种将家族结构、家人关系及家族伦理的形式与内涵推行到非家族性团体或集体(如社会性、经济性、宗教性或政治性团体或集体)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可以称为家族化(familization)历程。经由家族化历程,将家族以外的团体或集体视为类似家族的心态与观念可以称为泛家族主义。有关家族主义、家族化历程及泛家族主义三者的关系见图。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内,在强烈的家族主义的影响下,为了维护家族的和谐、团结及延续,晚辈必须要对长辈依顺服从,必须要传宗接代,必须要奉养父母,必须要随侍父母而不远游。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要使子女养成这些观念、意愿及行为,必须提倡一套兼含这些要素的意识形态,这便是孝或孝道。所以,从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孝或孝道是一种复杂而精致的文化设计,其功能在促进家族的和谐、团结及延续,而也只有这样的家族才能有效从事务农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达到充分适应适农的生态环境,孝既有如此重大的功能,其重要性自必超越其他诸德与诸善之上。尤有进者,经由家族化作用的历程,孝道伦理还会推广到家族以外的团体或集体,如行号、社团、郡县、国家、天下。例如,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内,常将国家比作家,君比作父,而有“以孝事君则忠”(《孝经·士章》)与“臣事君犹子事父”(《汉书·李广苏建传》)的说法。在家族化作用的影响下,孝的运作范围已不限于家族,进而扩及家族以外的领域。这便形成了泛孝主义的心态(见图1-1)。泛孝主义不仅有助于家族内权威式结构(强调上下关系或阶层排比)的维护,而且有助于家族外权威式结构的维护。这便是为什么当家者要提倡“以孝治家”,当政者要提倡“以孝治国”。总而言之,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促进家族及其他社会集体的和谐、团结及延续,以有效适应务农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在此类社会里,以泛孝主义所表现的孝之意识形态,不仅是家族主义的重点,也是中国式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的基础。  中国式的集体主义,事实上是以家族主义为主,因而是一种家族主义式的集体主义。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内,家族是最主要的集体或团体,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甚至也是唯一的集体或团体。在经济的、社会的及政治的生活中,主要的运作单位是家族,而不是个人。例如,土地是属于整个的家族,而不是其中的任一个别成员;耕作土地及其他的收人是属于整个家族,而不是任一成员。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绝大多数的民族都是一生不离家族,因而对他们而言,家族(集体)为重、个人为轻的家族主义,实即一种集体主义。而且,即使是那些生活范围超乎家族的传统中国人,经由家族化历程所形成的泛家族主义,也会促使他们以家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重集体(家族以外的团体)而轻个人。也就是说,对所有的传统中国人而言,其集体主义都是以家族主义为基础,所以是一种家族主义式的集体主义。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传统孝道之所以重要,即在它能促进家族主义式集体主义社会的和谐、团结及稳定。  但是,当前及未来的台湾社会,已经不再是家族主义式的集体主义社会了。经历三十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台湾已经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的工商社会(杨国枢,1981,1985b)。这不仅是一种量的变迁,而且是一种质的变迁;不仅是一种程度的变迁,而且是一种类型的变迁。在此彻头彻尾的变迁中,最基本的是生计经济形态的转换。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民众赖以维生的经济形态是从事务农活动;在现代工商社会中,民众赖以维生的经济形态是从事工商活动。前者主要是依赖土地作物,后者主要是依赖科技智能。  在现代工商社会中,工商机构的组织不管如何庞大,工业生产与商业活动的历程不管如何复杂,其中的工作主要是以个人为单位而设计的。所有权与工作权的分离,来自不同家庭的人互相习于共同工作。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个人的可被取代性很高,只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人,都可担任该项工作。在大多数情形下,工商工作的获得决定于个人的专业智能及身心特质,与其家庭的背景关系不大。同时,个人为追求较好的工作及较高的待遇,常会不断转换工作类别及工作地点,因而成为逐工作而居的现代“游牧民族”。于是,现代工商社会的民众不只从土地疏离出来,而且从家乡疏离出来。  上述这些生计经济形态的基本转换,衍生出种种崭新的社会特征,创造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杨国枢,1981,1985b)。基本而言,现代工商社会是以个人为主要运作单位,而不再以集体为主要运作单位。在经济的、社会的及政治的生活中,个人是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单位,是加以褒贬与评价成败的重心。也就是说,生活价值与意义的中心,不再是集体,而是个体。在这一不可抗拒的潮流下,家族主义与集体主义式微了,取而代之的是强调个人自主、价值、尊严及幸福的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孝道的主要社会功能是在家族主义与泛孝主义的意识形态下,促进集体主义化之家族与社会的和谐、团结及存续。三十多年的变迁既已使台湾转型为现代的工商社会,则随着家族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没落,传统孝道的上述社会功能自将因而逐渐减弱或消失。传统孝道的功能既失,其本身势必产生重大的演化,逐渐转变成一种以个体主义为基调的新孝道。从集体主义的传统孝道蜕化而来的个体主义的新孝道,会强调亲子(女)双方的价值、尊严及幸福,会尊重亲子(女)双方的独立、自主及自动。与传统的旧孝道相比,这种新孝道究竟有何主要的特征,是下文所要讨论的主要课题。为了便于此一课题的讨论,下节中将先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孝道的内涵与性质,从而提出一套理解孝道的概念架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人的孝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这本书很经典,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同时又是对中国人孝道的研究,有很多量表,后附的问卷很有参考价值
  •   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一些研究结果的陈列,但是有逻辑,而且添加新内容。值得购买。
  •   可作研究参考
  •   這套書很值得一讀,各國文化有各國的特殊性,心理學本土化很重要。
  •   还不错吧,不过感觉书本有些旧,书页偏黄
  •   台湾学者在心理学研究方面要领先大陆至少二十年,心理学毕竟是“舶来品”,文化的差异,对词的理解存在中西方的差异,学习起来,总犹如隔靴搔痒,心理学本土化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使命,而作者在这方面作出贡献。
  •   对我写论文很有帮助!
  •   帮别人买的,据说相当不错哦!
  •   买的有点匆忙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