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曾珍 页数:108 字数:13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野草,吃的人多了,就成了野菜。 野菜,吃的人少了,就成了野草。 好多野草都可以当菜吃,我打小就知道。 我爸是个野菜迷,每到春夏季节,他就驱使我和表哥表弟漫山遍野给他挖野菜。然后做成各种菜肴,威逼利诱我们吃。我是不爱的。小时候,所有野菜我都不喜欢,不理会对身体有益的劝告,坚决不吃,还摆一脸和“敌人”抗争的死硬表情。 长大后看(《蜡笔小新》。看到小新把讨厌的青椒包在嘴里不嚼,乘美伢不注意时朝窗外吐出去时,忍不住哈哈笑。估计所有的小朋友都做过类似的事,对象是各种各样自己不爱的食物。 长大后,我偏偏又迷恋上野菜的清苦味。觉得自己小时候,完全就是一俗娃,只爱甜的,越甜越好。 野菜的味道,细细品,清苦中是有浓香的。韧性十足的枝干虽然在尘世烟火下变得绵软,但内里还是真性情,一嚼,便知不是普通青菜。那纤维的挺拔感哪里是大棚菜能及? 长大后,走在石头森林里,会突然怀念被爸爸驱使挖野菜的日子一一 阳光照耀,在野草过膝的山地,三个孩子肆无忌惮地走着,笑着,说着话。那算不算完美的逃离呢?逃离陈旧的房间、逃离灰尘跳舞的街道、逃离满是脏手印的课本,逃离邻居家那一天到晚的狗叫…… 我们用小布袋提着面包和汽水,袖子和裤管里装满了风,走很远的路来到熟悉的山岭。我们把石块扔进被蝉声伪装成交响乐团的树林,用野花把自己摆弄成一个完全没有搭配感的大花篮,我们愉悦不已,笑到肚子痛。这新鲜的感觉,像一把阳光利剑,把整天生活在晕头练习本、重复动画片和焦躁奥数题里慢慢凝固的我们刺透,融化……我突然觉得心情大好,觉得什么都爱…… 那些长在大自然里的野菜——滑溜的野苋菜、清香的马兰头、清凉的薄荷叶、鲜脆的苣荬菜……它们靠天光和雨水长成,它们的纯洁和干净并不比深海的贝类和游鱼差。通过它们,我们和大自然无限亲近。 最关键的是,我由此学会了此生第一道“麻瓜魔法”——不管走到哪里,我面前的寻常草地都会迅速变幻,那些拖着泥土,挂着露珠的野菜,纷纷现身出来,像海面上的鱼群一样迅速聚拢,匍匐在我脚下。 我喜欢我生活的城市有漫长的夏天。我幸运地有一个认识各种野菜的爸爸。漫长的夏天给了我更多接触野菜的机会,而我爸爸教会了我“麻瓜的魔法”。
内容概要
本书是《自然随笔丛书》之一《野菜志》,内中具体介绍了:薄荷、水蓼、马齿苋、紫苏、柴胡、马兰、藿香、鸭跖草、野苋菜、黄荆、清明菜、商陆、薇菜、车前草、兔儿菜、鱼腥草、蕨菜、苣荬菜、萎蒿、堇菜等野菜相关的故事……
作者简介
曾珍,女,1982年生,现供职于重庆某报社。曾出版《果壳里的村寨》一书。
书籍目录
薄荷水蓼马齿苋紫苏柴胡马兰藿香鸭跖草野苋菜黄荆清明菜商陆薇菜车前草兔儿菜鱼腥草蕨菜苣荬菜萎蒿堇菜灰菜野百合
章节摘录
薄荷 每年夏天,我都会收到一罐干燥的薄荷叶。 是妈妈细心晒制的夏季凉品,给她那长时间呆坐在电脑前的女儿提神醒脑。 盛夏时节,我喜欢光着腿在空调不停歇的房间里泡薄荷茶喝。 不记得是看了哪篇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后,我开始只喝农夫山泉。在印满小猫的瓷杯里放进几片干薄荷叶,浇进烧沸的水,姿态僵硬的叶片慢慢舒展,打着旋儿坠落杯底。 我爱从滚烫的状态开始喝。小口一小口,抿在嘴里。先是灼人的热,再是轻微的凉。这凉,并非舌头的温度降低,而是薄荷里的某种成分刺激到了神经末梢的冷觉感受器。 通常是从清淡的薄荷水开始喝,然后不断加入柠檬切片、红茶包、糖块……喝完这些,一个下午也就过去了,工作效率出奇地高,一点困倦也没有。 每次有朋友来我家,总会大惊小怪,这薄荷是哪里采的? 有人认为它与鹅掌楸般罕见稀少,有人则以为它产自热带岛国……咳咳,这些生活在水泥森林里的可怜的孩子们,殊不知薄荷乃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野草。 待看清楚它鲜活的草本模样后,朋友们纷纷惊呼:见过的,见过的。其实它一直都在我们身边,在马路边的荒草丛中,在池塘边的瓦砾缝里,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周围……只是君不认伊而已。 薄荷的生命力极强。完全不用担心土质的恶劣,文具盒大小的土壤,只要够湿润它就能长得蓬蓬勃勃。你走出家门,往积水处一瞥,就可以觅见成丛成堆的薄荷。 我爸把它利用得非常好,我家附近的薄荷都被他收集回来,泡茶泡酒。有时候熬肉排,扔一把洗去尘土的鲜薄荷叶子进去,马上就成了一锅勾魂摄魄汤。 其实在中国人的菜肴里,薄荷是不多见的。生活用品倒是离不开它。香皂、牙膏、洗涤剂、口香糖,薄荷的味道绝对是主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