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姚运先 主编 页数:191
内容概要
环境化学是环境学科的基础之一,也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之一。本书共分为六章,重点介绍了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与固体废物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产生、性质、危害与迁移转化规律,简要介绍了放射性物质的环境行为及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等内容。 本书为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化工和农林等专业的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污染 一、环境和环境问题 二、环境污染和环境污染物 第二节 环境化学 一、环境化学的定义 二、环境化学的特点 三、环境化学的分支学科 四、环境化学的任务与研究内容 五、环境化学的发展方向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二、大气污染物与大气污染源 三、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四、大气环境标准 第二节 气溶胶化学 一、气溶胶粒子成核过程 二、气溶胶的分类 三、气溶胶的源与汇 四、气溶胶的粒径分布 五、气溶胶粒子的化学组成 六、气溶胶的危害 第三节 大气光化学反应 一、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二、污染大气中的重要光化学反应 第四节 光化学烟雾 一、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二、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化学特征及其危害 三、光化学烟雾的控制 第五节 酸雨 一、降水的化学组成 二、酸雨pH的界定 三、酸雨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四、酸雨的危害 五、酸雨的防治 第六节 大气中的碳化合物 一、C0 二、c02和温室效应 三、其他温室气体和地球气候的变化 第七节 室内空气污染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定义 二、室内空气污染及其特征 三、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四、室内主要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第八节 臭氧层破坏 一、臭氧层形成与耗损的化学反应 二、臭氧层的平衡与破坏 三、臭氧层空洞危害及其防治 第九节 汽车尾气污染 一、汽车尾气的危害 二、汽车尾气排放治理措施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第一节 天然水的组成 一、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组成 二、天然水中溶解的金属离子 三、天然水中溶解的重要气体 四、水生生物 第二节 我国的水资源 一、我国水资源状况 二、我国的江河湖库水质 三、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 第三节 水体污染 一、水体与水体污染 二、水体污染源 三、水体中主要污染物 第四节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一、水质指标 二、水质标准 ……第四章 土壤与固体废物环境化学第五章 放射性物质的环境行为第六章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环境、环境污染及环境污染物的概念,环境化学的定义,环境化学的特征、任务、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污染 一、环境和环境问题 1.环境 环境是指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相适应)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中心事物是指被研究的对象。对人类社会而言,环境就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能量、社会、自然因素的总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自然环境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简称为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的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把环境定义为:“本法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一定义把环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的自然因素总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环境,其特点是天然形成,无人工干预;另一类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即在天然的自然因素基础上,人类经过有意识的劳动而构造出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例如,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称为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成因的不同,又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即自然力引发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类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灾等。次生环境问题,即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也称第二类环境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