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余伟 页数:332 字数:4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这是一个关于寻宝的故事。宝藏的内容涉及华夏民族近万年的上古历史,包括姓氏、图腾、神话起源与演变,蕴含着部落长老制向国家制、母系传统向父系传统过渡的大秘密,当然还有山川河流的分布与物产。这份藏宝图称为《山海经》。华夏族历代长老们小心翼翼地延续着这个文明的种子,历经了漫长的磨难与积淀,约在夏朝创始人大禹手中,《山海经》终于以图文的形式被整理记录下来。现存最早的版本是西汉刘歆父子校刊而成的。历经战火的《山海经》早已残缺不全,能解读它的巫师们早已化成了历史的尘埃。尽管后来的学者不断加以标注与解读,它却始终以一种暧昧不明的态度躲在历史的迷雾中,成为一个令历代学者跃跃欲试,却难以穿越的秘密之海。这份不完整的藏宝图,每个人都可以轻易获得,仅仅是版本与注释者的不同。三年之前,在鸡鸣寺旁边的一个公园中,对着一份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山海经译注》,我开始了拼图游戏。《山经》部分记录了山川河流的分布与物产,《海经》部分则是一堆几乎不知所云的部族联姻记录。但《山海经》中最吸引人的无疑是那些形态各异的怪兽与神人,他们围着黑暗中的篝火跳舞,留下一个个巨大的身影,嘲笑着那些在远方观察的研究者们。在随后的半年里,编撰了数万字的资料,试图就《山海经》的作者、成因、物产、图腾与民俗方面进行解读,但基本徒劳。也曾在一幅小型中国地图上标注,与《山经》中的山川河流进行对照,结果总是牵强。看起来,这份藏宝图残留下的不是碎片,而是流沙了。继而发现有记载的上古历史,基本可以溯源到《竹书纪年》、《帝皇世纪》、《史记•五帝本纪》、《路史》、《尚书》中。尽管这些记载相互矛盾,并在很大程度上对历史进行了篡改与修饰,但对于复原《山海经》的原貌却有不可取代的价值。相对而言,《竹书纪年》记载的历史更可信。对山川河流的注释,郦道元的《水经注》尤为可贵。而历代《山海经》的注释者中,最佳的无疑是风水学始祖郭璞。在宗教与民俗的解读方面,以弗雷泽、列维•斯特劳斯、河合隼雄的著作为参考。除了这些资料外,散落在中国各民族的神话与传说,也是拼图的最佳材料,而巴蜀文化又是其中的焦点所在。进行拼图游戏的半年之后,有一段漫长的犹豫期。《山海经》中出现的怪物与神明,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形象。比如“旋龟”,就是现在鸟首蛇尾的鹰嘴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而“九尾狐”则是大禹妻子涂山氏的图腾,应该是对狐狸形象的一种夸张。那些融合了多种动物特征的神明,似乎也标识了其一定的部落属性。第二年春天,才有时间继续这份拼图的兴趣。原来从《山经》入手的想法显然不可行,须另辟蹊径。某天突然想到了用过的社会网络方法。社会网络都围绕着重要的节点人物来构建,不同节点之间的联系把所有人联系在一起。这些联系可以是联姻或合作关系,关系有轻有重。那么复原《山海经》原图时也是如此,首先得提取出重要人物,然后以时间与事件为经度和纬度,这样就形成了一部大致的上古历史。其他的解读就可以围绕这个框架来绘制了。《山海经》中的重要人物,无疑是历代帝皇。这就是本书第一部分的最初构想。从伏羲成为华胥族首领,到启建立夏朝,成就了“华夏”之称。华夏民族之所以能在历史中繁衍驻足,凭借的是坚韧而绵延的文明力量。上古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文明的“黎明”与“初晨”两个时期,以黄帝的出现为分水岭。黄帝之前,因为文字的不发达以及其他原因,完全是一种浑沌的状态,《山海经》中的记载也是零落而散漫的。黄帝到夏启这段历史,文献记载相对较多。这些部族联姻的记录大都见于《海经》部分,特别是《海内经》,就是炎帝族与黄帝族的帝皇谱系。须把“黎明”期与“初晨”期分开对待,采用不同的复原方法。本书基本完成了对《海经》的解读工作。《山经》部分的工作则有待地理学与生物学工作者来进一步考据。本书的第一部分帝皇秘史占有四分之一篇幅,是本书的大纲所在。把次要神人的解读归入第二部分诸神传说。把风俗人情的考据归入第三部分上古风情。接着进入《海经》的注解,结合前三部分,进行更为细致的工作。这四部分完成时间,约为二年。其后的一年,是文本整理与配图工作。配图力图反映出民俗与文化,参考了各民族服饰,饰之以一定的图腾形象,虽在形象上有些前卫,但与古籍中那些光怪陆离的形象相比,相信已有了一些进步。书后所列的参考文献共分为山海经考据、史书、杂记、姓氏学、神话传说、词典五大类。完成此书共历时三年。在解读完的非现实世界中,似乎可以看见那些神人在中华大地上起起落落,犹如潮水之奔涌与退却。其时学校晚樱已落,但鹅掌楸却嫩绿一片。心力憔悴之后,终有一种欣喜。余伟2012年4月于南京北大山
内容概要
《山海经真相(白话插图本)》是一个关于寻宝的故事。宝藏内容涉及华夏民族久远的上古历史,包括姓氏、图腾、神话起源与演变,蕴含着部落长老制向国家制、母系传统向父系传统过渡的大秘密,当然还有山川河流的分布与物产。记载这个宝藏的藏宝图被称为《山海经》《山海经真相(白话插图本)》以《山海经》中的帝皇谱系为架构,以民族神话做拼图,揭开关于史前帝皇、远古诸神以及民俗风情等的真相,展现不同寻常的上古秘史。
作者简介
余伟,笔名余慕兰,专栏作家,现任教于南京林业大学。已出版《云上的日子》、《玩的格调一一中国休闲文化全史趣谈》。
书籍目录
主要人物及大事件介绍
引子
第一部分 帝皇秘史
有巢氏建树屋
燧人氏钻木取火
弁兹氏结绳记事
玉帝建都昆仑山
西王母掌管刑罚
帝俊建立汤谷
女娲补天
伏羲画八卦
风之五大部族结盟
炎帝烧山开垦
黄帝治天下
少吴执掌东夷
蚩尤争天下
夸父逐日
颛顼掌九黎
帝喾复辟
共工触倒不周山
盘古杀混沌
尧帝迁都
后稷播百谷
后羿射日
丹朱学围棋
舜平三苗之乱
鲧化黄龙
大禹治水
夏启立国
嫦娥奔月
有易杀王亥
第二部分 诸神传说
海神
山神
天地祭司
十日族
十二月
独眼人与纵目人
双生子与连体人
大耳族
黄金家族
兄弟排行榜
灵山十巫
战争与谋杀
巴人白虎
蚕丛开蜀国
巨人族
小人族
女人国
男人国
四大凶神
五方之官
四方神
第三部分 上古风情
神木
不死药
神孕
帝皇葬礼
息壤
驯兽
独角兽
龙生九子
发明与创造
春秋战国考
黄帝十二姓
姓氏与联姻
帝皇执政时间考
龙迹迷踪
昆仑圣地
第四部分 《山海经》注解
《山海经》卷六海外南经
《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
《山海经》卷八海外北经
《山海经》卷九海外东经
《山海经》卷十海内南经
《山海经》卷十一海内西经
《山海经》卷十二海内北经
《山海经》卷十三海内东经
《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
《山海经》卷十五大荒南经
《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
《山海经》卷十七大荒北经
《山海经》卷十八海内经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失落的远古藏宝图很多人把《山海经》当成奇谈来看,书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怪物和神人,乃是后来神话故事的最佳来源。就怪物和神人的形象而言,现在及未来的生物技术完全可能制造出融合各种已知生物特征的新生命体来。造物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完成了这个使命,比如融合老虎与狼特征的袋狼,具有鸭子和海狸特征的鸭嘴兽等。但《山海经》中的形象远没有如此简单,怪诞的形象既可能是消失的史前物种,也可能是抽象的部落图腾、祭祀面具、神像,甚至是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象形文字等。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各种传说、部落、图腾、物产、注解的混乱交织,使《山海经》几乎成为一部天书。传说为《山海经》创作者的大禹为治水走遍万水千山,对当时各山川的物产、各河流的走向、各部落的起源传说了如指掌,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他。如果以严肃的学术眼光来看,《山海经》是融山川志、河流志、矿物志、动物志、植物志、部落志、图腾志、姓氏志、民俗志、神话志、文字志于一体的,是远古历史中衔接从伏羲女娲时代到黄帝一统中原时代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更可能的解释是,《山海经》作为中华上古各族文化的结晶,记载的主体是华胥族的历代长老。在燧人氏的风之五部的后人中,中风是以文明的力量最终取胜的。这种力量虽然不一定比战争的力量来得强大,却更绵延。中风的伏羲氏以一画开天,开创了文明的新时代。华胥族的历代部族长老都以掌握稀缺的知识而立足,并以薪火传承珍贵的文明,最终促成了夏朝的建立。华胥族的各族长老掌握不同的知识,并小心地共享这些知识,以此获得“部落长老制”的投票权,并轮流分享华胥族的统治权。到大禹时期,利用帝位继承人的有利位置,以及走遍天下的治水雄心,大禹最终把这些知识汇编成了《山海经》。以后还有一些对民族、神话的注解被大臣们添加到《山海经》中去。但这部记载华夏族以文明独立、传播,以及与其他民族的联姻关系史,是一部皇家秘史,能解读的只能是极少数的部族长老。大禹的父亲鲧作为黄帝的后裔,不但没有被华胥族的长老推为部落盟主,更被舜以治水不力的借口处死。但大禹则凭坚韧的毅力治水成功,更掌握了能统治天下的《山海经》,重新被推举为华胥族首领。其子启建立了强大的夏朝,结束了延续万年之久的部落长老制,即从部落“禅让制”过渡到了世袭的君主制,华胥部落也成了华夏民族。其后华夏族与四海——“戎狄蛮夷”的融合,终成为今日之中华民族。《山海经》再次以完整的面目出现,已是西汉时期。从夏代到汉代,不说远古的三皇五帝,就是五霸闹春秋,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继而刘邦以汉朝取而代之,其中的起起落落,风云际会何等热烈。各种远古典籍在战火中散失,远古部落各自发展而造成的文化隔阂也越来越深。《山海经》的本来面目更有次序、内容上的大变化。《山海图》已不见原貌,后人注释补充的《山海经》,加上按各种理解补录的《山海图》,更给人光怪陆离,不知所措之感。唯到今日之信息时代,各部落传说的可得性与语言文化的开放性,才为复原《山海经》的本来面貌提供了拼图的可能。大禹所谓的九州,华夏民族占据中间,因而称为中华、中原,其后的历史则是四周各少数民族与中原部落在血缘和文化上不断冲撞融合的涅槃过程,最终形成了今日统一之局面。《山海经》记载的中华各民族在远古时期频繁联姻,可谓一家。以民族血缘而论,难以从历史上断定出现的先后,所谓的“华夷之辩”也只是文化形式的争论。比旧石器时代更古老的人,有北京的山顶洞人、南京的汤山猿人,是否有血缘的先后,无据可考。《山海经》记载的无论是草原部落还是山林部落的文明,都系出同源。远古时代及秘密黄帝以前的历史实难求证,把甲骨文作为上古文字考据,进而确定殷商文化的存在,也只是近百年来的事情。这里从旧石器时代的有巢氏开始,到周文王建立周代,划分为几个远古历史时期。(1)《山海经》记载的时代旧石器时代,代表人物有巢氏。距今约两万多年。新石器时代,代表人物燧人氏、弇兹氏。距今约一万五千多年。原始林业时代,代表人物伏羲氏、女娲氏。距今约一万两千多年,以史前大洪水为标志。原始农耕时代,代表人物神农氏炎帝。距今约七千多年。改良农耕时代,代表人物轩辕氏黄帝。距今约五千多年。这也是有据可查的中华文明五千年说法的由来。大禹之子建立夏朝,距今约四千多年。原始商业时代,代表人物商汤。距今约三千五百多年。初始封建时代,代表人物周文王。距今约三千多年。《山海经》记载的历史主要涉及从神农氏到夏启的时期,即距今七千多年到四千多年的历史。而绝大部分上古帝皇与皇族的历史、传说则集中在从黄帝击败蚩尤,到大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为止的几百年之内。(2)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演变从有巢氏到启建立夏朝为止,是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部落中占据话语权的多为女性,在联姻产生的后代或衍生的新部落多随母系姓氏,或重新创造具有母系部落特征的姓氏。但母系社会的代言人可能是男性,这是为了战争和交际方便的需要。一般来说,文明形态越原始的部落,母系的地位越高。无论是周代以后的草原部落,还是现代存在的原始部族,依然可以见到这种文明形态。(3)从部落长老制到国家制的过渡《山海经》中记载的各部落起初实行的是部落长老制。各个有血缘关系的小部落组成大部落,大部落组成部族,比如华夏族等,各部落因实力不同而推出人数不等的长老,组成长老协会,进而推举出部落首领。中原和东方部族推举出的首领必须具有如下特征:为燧人氏“风”姓之后,所在部落实力强劲。首领本身最好是与其它实力部落的混血后代,这样容易获得联姻带来的好处,实现强力部族的轮流执政。当然首领也是同时期有创造力和活力的优秀人物。这种“禅让”制度并没有刻意回避父传子的情形,但这和夏启建立的“家天下”世袭制不同,部落长老联盟拥有可以随时终止父传子的权利。(4)文化中心从西北到东部、中部的转移有巢氏应该起源于西北的山川丛林之中,即先天条件十分优越的昆仑圣地,燧人氏和弇兹氏联姻的嫡系后人一直居住在昆仑山,拥有名义上的天下,即《山海经》最早的天帝。具有次一级地位的是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之旁。天帝也是后来玉皇大帝传说的最早来源。成为各部落以至大部族首领的往往来自实力强劲、拥有相对先进技术和文明的部落。但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又崛起了在汤谷定居,擅长天文、农时的东方帝俊族,以及在中部以农耕为主的炎帝族、黄帝族。夏朝以后,形成了华夏族被草原上的戎狄,东夷和南蛮包围的局面。西王母部落则保留了对西羌和部分草原部落的控制力。昆仑山上的天帝在西王母族崛起之时,就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在史前大洪水过后,风之五部结盟推出新的共主伏羲氏,并被西王母族承认。昆仑山天帝的称号渐渐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5)姓氏的演变姓氏作为一个部落最初的文明烙印,它的出现宣告该部落告别了最原始的状态,而开始为这个文明世界所接受。《百家姓》中的诸多姓氏,最远只能追溯到黄帝时期。但《山海经》中记载的历史则可把姓氏的繁衍再向前推演一万年之久。最早的姓氏为代表草原部落的“允”姓和山林部落的“风”姓,其后的姓氏则因繁衍的需要,由这两个姓衍生出来。那些原来在文明的黑暗中挣扎着前行的部落,通过与这两个部落或其后人的频繁联姻,获得了自己的姓氏,从而得以在文明的演化中占据最基本的位置。黄帝成为共主后,姓氏的繁衍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也代表着更多部族打上了文明的烙印。《山海经》的《山经》部分记录了山川物产,《海经》部分记录了华夏族与其他部落之间极为复杂的联姻关系。而这种联姻关系以华夏族为主体,基本是从“风”姓演化来的。(6)图腾的演变在获得一个伟大的姓氏之前,部落首领往往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强力的图腾。该图腾和姓氏合在一起,不但反映了其母系和父系部落的特点,也显示了新部落的特征。最早的图腾体系中,草原的游牧部落以犬、羊为主要图腾,山林部落以兽类、鸟、蛇类为主要图腾。燧人氏与弇兹氏的后人中,夷族图腾以鸟为主,蛮族图腾以蛇为主,戎狄以犬为主,羌以羊为主。但草原上的部落,因居住环境的关系,又衍生出牛、马、狼等图腾来。华胥族在向中部迁徙的过程中,华族以山神和神木为图腾,胥族以兽类为图腾,这也包括了后来炎帝和黄帝的共祖少典氏的熊图腾。其后的炎帝因为农耕的需要,与羌族联姻而建立了牛图腾。黄帝族则因为农耕的需要,选用水族中的龙作为图腾。最初的龙图腾可能具有鳄鱼、蛇的多重形象,也可能指某一类已经灭绝的远古动物。龙图腾的演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综合了多种动物形象的龙图腾终于出现,成为华夏族当之无愧的终极象征。
编辑推荐
《山海经真相(白话插图本)》编辑推荐:解读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探索司马迁都“不敢言”的山海经真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