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炳银 页数:214
内容概要
《顺口溜初探》一书非一般书斋作者之作,它是作者刘炳银多年来以业余时间和精力,满怀兴趣地采录当代“顺口溜”,并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从方方面面寻根求源、思索探究而成书的。既有专章论述“顺口溜”的起源及流行,“顺口溜”与民谣、打油诗、快板、谚语等体裁的异同,也有专章论及“顺口溜”的社会价值。对“顺口溜”的五个基本特征:时效性、匿名性、广泛性、随意性、边缘化以及真、直、精、辣四项艺术特色更着力开掘,时露新见。
书籍目录
一、顺口溜的起源及流行1.顺口溜的“出身”2.顺口溜出生的时间及地点3.顺口溜的流行4.顺口溜的演变及形成5.在逆境中成长二、顺口溜的基本特征1.时效性2.匿名性工3.广泛性4.随意性5.边缘化三、顺口溜的艺术特色1.真2.直3.精4.辣四、与民谣、打油诗、快板、谚语的异同1.顺口溜与民谣的异同2.顺口溜与快板的异同3.顺口溜与打油诗的异同4.顺口溜与谚语的异同五、顺口溜的社会价值1.有比较直接的多种实用功能2.在文化艺术方面有较高的价值3.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六、问题及思考1.问题和矛盾2.不成熟的思考附录一 婚恋择偶100首民风时尚100首理想职业附录二 当下民谣的意识形态后记
章节摘录
一、顺口溜的起源及流行 1.顺口溜的“出身” 很多人都认为顺口溜即民谣,它们到底是不是一码事暂且不论,这里要说的只是“顺口溜”的出身。 说来多少有些令人遗憾,顺口溜的出身不像“打油诗”、“三句半”那样有时间、地点、人物,能说个来龙去脉。著名作家蒋子龙先生在互联网上的一篇《聊聊“顺口溜”》中就曾感慨地说:“我翻遍了手边的工具书,却查不到关于‘顺口溜’三个字的出处。”这是实情。现在,要想找出谁对顺口溜拥有发明专利权,十有八九是不可能了。笔者经过多年搜寻、求证,发现老舍先生1952年刊登在《北京日报》的《学习民间文艺》和1954年在《文艺学习》第4期上发表的《诗与快板》,其中有几段话颇能说明问题。前一篇文章说:“从前,快板是乞丐们求钱乞食的‘顺口溜’。”后一篇里他又说:“快板的‘出身,的确有点寒碜,难怪有人不火看得起它。我还记得:三十年前,街上常有手持两片牛骨或竹板的,沿门乞讨,顺口溜出快板来——那时候叫做‘数来宝’。”“那大概是心中本来没有诗,而只有快板的形式,而且是顺口溜的快板形式……心里本没有诗,两只希望用文字去堆砌成篇,那么顺口溜正是最容易堆砌起来的东西。”这里,老舍先生虽然讲的是快板的“出身”,但实际上也说出了顺口溜的“出身”。由此可见,“顺口溜”三字,最初是人们对乞讨者唱“词儿”时的一种“创作状态”的描述——不假思索顺口就溜出来了。 老舍先生“出生于北京—个贫民家庭。……大杂院的日常生活,使他从小就熟悉车夫、手工业工人、小商贩、下等艺人、娼妓等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城市贫民”,是一个“通俗文艺最热心的鼓吹者和实践者”(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第363页和第365页)。他写过不少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且他生活、写作的时间与顺口溜“出生”的时间最接近。现在看来,他关于顺口溜“出身”的简略论述应当是可信的。目前比其更细、更具体的说法尚未发现。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