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石磊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1出版) 作者:石磊 页数:264
Tag标签:无
前言
每个孩子都有天生胜出的特质,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天才。爱迪生小时候被同学和老师认为是“白痴+糊涂+耳聋”,结果在他长达84岁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为人类作出一项发明创造。这说明即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在儿童时期也不易被人识别。 科学家如此,政治家、音乐家、作家、哲学家及各个领域的天才,也都是如此。他们在幼年时期,都可能表现平庸,甚至极其愚笨,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据统计这些人在天才中约占70%。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取得惊人的成就。成为真正的天才,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就像爱迪生的母亲任其在家里“胡弄”、“瞎闹”。有的需要呵护、有的需要磨炼或挫折,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培养方式。有的孩子可能需要父母更多的爱,就像溺爱;有的孩子可能需要特殊的关心,比如放任、更多的自由。总之,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爱、关心、培养和教育。但如何去爱孩子、如何去关心孩子、如何去培养孩子、如何去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学问。对孩子的爱有多少都不嫌多,但不等于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溺爱,也不等于都不需要溺爱。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我们去关心,有多少关心都不嫌多,但不等于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同样的关心。有的孩子需要管得多一点,有的可能需要教得多一点,有的孩子可能不需要管,有的孩子可能不能不管,这其中有很深的学问,但绝非是用做学问的方式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必然超越我们,无法完全为我们所理解的生命,而不是一个数学的猜想。 每一个成才的孩子,都是父母极富原创性的艺术作品。没有一个方法能保证所有的孩子都成才。每一个孩子都具备成功的特质与潜能,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独特的培养方法,这需要科学的依据,更需要艺术的方法。古代人早就明白,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但这种思想在历史上被各种各样的制度,五花八门的思想学说所歪曲,包括现代科学。它们都在不同的程度上,背离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思想。即使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伟人辈出的19世纪、20世纪,我们也不能认可那些时代的教育是成功的。因为我们所处的21世纪,或者说是今天的儿童所处的21世纪,不仅需要更多的科学家、政治家,还需要大量的艺术家、宇宙探险家、网络奇才、生命科学家、金融家、思想者。 未来的人类社会,几乎需要每一个人都是天才,就像是由各行各业的明星组成的人类社会。就这样的明天而言,我们今天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离时代的要求相距太遥远。我们不敢设想一个没有作为的孩子,在将来的人生是个什么样子。 总结历史的经验,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理解对孩子教育,是我们的必然。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的“苗子”,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是历史交给我们的任务。“三类天才”的思想,正是对传统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总结。机遇属于每一个孩子。这个现代版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理论和方法,决不仅仅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专业天才和天才首领,而是借助于对不同类型儿童相对优势的理解,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天才,让他们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多方面的发展,帮助他们塑造注定成功、完全成功的品质,同时,也帮助父母们去理解孩子的特质与天赋。 我们对这“三类天才”情商、智商、财商孩子的分类,是根据孩子早期表现的性格特征及兴趣爱好来划分的。情商刚好与特立独行的艺术天才孩子相吻合,智商恰好与全面发展的专业天才孩子相暗合,而财商更与完全自立的天才首领相对应。虽然人的才能远非眼下我们所言的这三种,但这三种才能的划分基本满足了我们目前的认识,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人类对自身才能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划分也将随之越来越细。 我们在介绍“三类天才”的理论时,讲的是情商优先发展型、智商优先发展型以及财商优先发展型。情商优先发展型,并不等于他情商总是优先,在一定的年龄段,也可能变为智商优先发展型或财商优先发展型,智商优先发展型和财商优先发展型同样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关键在于父母的努力。我们出这套书的目的就是帮助父母在理解孩子天生胜出的特质基础上,按照孩子的性格特征来培养天才的孩子,这样天才的孩子才能早一天诞生。 情商型天赋孩子的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感知敏锐,多愁善感。情商型孩子一般在2~3岁就能区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辨别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能识别红、绿、黑、白等基本颜色,甚至能分辨汉字偏旁部首间的结构等细微差别。由于感知敏锐,他们观察的条理性和周密性较好,能有效地接受外界刺激,善于同中找异、异中求同,具有较强的观察力。 情商型孩子易多愁善感,同情和怜悯的情感在他们身上显现得很早,他们即使在看到画上被锁链锁着的人在哭泣时,也会难过得哭泣。他们对弱小的动物特别怜爱,想象力也很丰富。 2.注意集中,思维敏捷。情商型孩子的常常注意既有广度又能高度集中。他们往往能够独立阅读或独自玩积木达两小时之久,即使有诱人的电视或游戏也可以不看不玩而沉醉在吸引他的事物之中。他们的艺术才能,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比普通儿童好。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记忆的组织和监控,从而能够轻松而牢固地记住所学、所听、所看到的内容,并且识记迅速,保持长久,在需要时,能有效地进行检索和回忆。比如有音乐天赋的孩子的一个早期迹象,就是能把听过的歌曲准确地唱出,这种能力来源于非凡的音乐记忆力,许多人认为,这种记忆力是音乐才能中最重要的能力。 情商型孩子的思维一般非常敏捷,对问题的理解极快,能迅速而准确地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并能据此进行有效的类比推理。同时,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很强,较早地表现出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一般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能认真分析,重视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出系统。此外,在遇到难题时,往往一种方法不行,能立刻换用另一种方法,直接求解不行,便会迂回包抄求解。这种锲而不舍的毅力和完美主义的精神,是智力超常的最核心表现。 3.能力高超,艺术表现力强。情商型孩子通常还具有一种或几种特殊才能,表现出能力超群。但在同时,又会对另一些课目的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在所钟情的艺术领域能力早熟,如在绘画方面,其核心能力是视觉一空间一运动能力早熟,这种能力可使他们在二维平面上捕捉到三维物体的轮廓线条,这种能力同时也使得他们的画作与成年美术家的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 有音乐天才的情商型孩子的核心能力包括对音乐结构——调性、主音、和声和节奏的敏感}生。这种敏感可使孩子记住乐曲并轻而易举地弹奏或演唱出来。此外,这种对结构的敏感还能使孩子将一主题转换成别的调演奏,或根据给定的主题即兴演奏及创作新曲。音乐天才儿童对音乐结构表现出的敏感性极强,我们对此深感震惊,因为这实属罕见。 许多伟大的演奏家和作曲家一两岁时就已展露出音乐天赋,而且几乎无一例外都在6岁前展露出这种音乐天赋。莫扎特3岁时就可在钢琴上分辨出各种音调,6岁即开始作曲。钢琴家洛林·霍兰德说,他3岁半时听完海顿的一次四重奏彩排后,有人把乐谱拿给他看,他在4分钟内便认识了音符、谱号和所有的一切。一项对17位音乐家进行的调查表明,他们的音乐才能在平均4岁零9个月时就显露出来。世界上大多数伟大的小提琴家小时候都是音乐神童。 4.争强好胜。抱负远大。情商型孩子一般都有强烈的好胜心,他们有一种不服输、不甘落后的进取心,甚至力求超过别人。他们特别喜欢带有竞赛性的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在求知欲方面,其发展速度、强烈程度和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同龄常态儿童。他们一般从小就有广泛的兴趣,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索的积极性,并经常提出一些成人也难以回答的问题。这种广泛的兴趣是他们不断获取知识并使智能得以超常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力。 情商型孩子一股都有远大的抱负,他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向往和追求会成为他们早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激励其前进。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们往往有坚强的意志,他们不仅能够在正常情况下较长时间地保持旺盛的精力,自觉地、主动地、坚持不懈地学习,而且在身体不舒服、心境欠佳、环境不好时,仍能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奋发学习。我们遵循这一思路,将对情商型孩子智力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本书作了概括的介绍。
内容概要
情商是开启心智的钥匙,是激发潜能的要诀,也是获得成功的力量源泉。它决定着一个人心智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走向与成就。 一个没有良好的情商的人,即使再聪明,也不会有大的发展。 情商型孩子一股都有远大的抱负,他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向往和追求会成为他们早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激励其前进。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们往往有坚强的意志,他们不仅能够在正常情况下较长时间地保持旺盛的精力,自觉地、主动地、坚持不懈地学习,而且在身体不舒服、心境欠佳、环境不好时,仍能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奋发学习。我们遵循这一思路,将对情商型孩子智力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商老师》作了概括的介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发现孩子身上的情商潜能 善于开发孩子的潜能 揭秘“艺术细胞” 环境是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 孩子的培养应该循序渐进第二章 如何把握孩子的内心 孩子都有一颗敏感的心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快乐在左,孩子在右 形象的表达靠直觉 内在比外表坚强得多 丰富的内心世界第三章 情商教育让孩子受用一生 情商教育让孩子受用一生 引导孩子成长要注意“寻根” 父母是孩子的保护伞和过滤器 天才的境界和高度 其实我们未必了解孩子 关注、学习和交流很重要第四章 小事儿也是大事情 关心不够的父母就是渎职 持之以恒见成效 追求艺术的灵魂魅力 与现实生活脱节的人生 慧由爱始,慧缘爱终 天才的保护问题第五章 情商型孩子审美心理的发展阶段 天生的艺术审美潜质 审美态度、趣味、感兴力的发展 审美心理向艺术性的审美水平过渡 审美偏爱与理想的发展第六章 情商型孩子的情感心理剖析 游戏中的宇宙世界 世界上没有办不到的事 用饱含着情感的知觉去认知万物 儿童的独具慧眼 童心即真心第七章 情商型孩子的专业教育问题 艺术教育遵循的参与方针 艺术教育遵循的愉悦方针 艺术教育遵循的融合方针第八章 未来音乐家的训练技巧 揭秘音乐启蒙教育 听力技能的培养 节奏感的培养 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风格第九章 未来舞蹈家的训练技巧 协调动作的训练 善于利用器材 游戏与创造结合 小手的灵巧训练第十章 未来演员、主持人的训练技巧 语言能力 语言训练技巧之一 语言训练技巧之二 语言训练技巧之三 语言训练技巧之四第十一章 未来画家、文学家的训练方法 儿童画的特征和启蒙训练 儿童画画的训练技巧 儿童的早期文学启蒙训练附录 家长艺术能力测试 音乐的感受能力测试 视觉的观察和鉴别能力 文学能力测试
章节摘录
人们常常把母亲的子宫比做孩子生存的第一片沃土,那充满羊水的子宫好像在重演生命最初源于大海的历史。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细胞减数分裂后,精子、卵子融合为受精卵,产生出一个新生命的时候开始。 多少年来,人们在婴幼儿的教育上一直在犯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对胎儿、初生儿的能力不予承认,把幼儿教育的起点放在不恰当的年限,认为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任何接受教育的“感受性”或“学习能力”。 苏联已故的著名小提琴家列昂尼德·科根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有一天,列昂尼德·科根决定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奏一位作曲家创作的新曲,于是在妻子的伴奏下练习这支曲子。当时,他的妻子临近产期,不久后便生下一个男孩。 这个男孩长到4岁时学会了拉小提琴。有一天,他突然奏出一支从来没有人教过他的乐曲旋律,而这支曲子正是科根在那次音乐会上演奏的乐曲,而且这支曲子仅在音乐会上演奏过一次,后来未再演奏过,也没有制作成唱片,他的儿子出生后理应没有听过这支曲子。 这在不相信胎儿具有感受与记忆能力的当时,确实是一件令人感到奇怪的事情。不过,还有许多人亲身体验过这种事情,并且为胎儿的能力感到震惊。 一个4岁的法国女孩患有“精神分裂症”,不听父母的话,也不听周围人的话。可是有一次,当担任治疗的一位医生无意中用英语同她搭话时,这个女孩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后来,人们尽可能地用英语同她说话,她的那扇一直关闭着的心门才逐步向人们重新敞开。 女孩的父母都是法国人,这孩子也一直在法国生活,自幼听法语、说法语,直到4岁为止几乎从未听过英语,但是她为什么会对英语做出反应呢?医生感到奇怪,就去找她的父母,了解她同英语有什么关系。开始的时候,父母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后来,母亲想起了怀这个孩子时,曾经在一家贸易公司里工作过,在那里天天听英语、讲英语。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在母亲体内时,就一直同母亲一起学习英语。 不难看出,胎儿超出人们想象地吸收与学习了许多知识。应该承认,胎儿在神经系统形成后,有些感受能力尤其是听觉感受能力已经初步具备了。当人们了解到胎儿在母亲体内就有了感受能力后,接下来需要继续研究的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必要的,什么样的教育是可行的。 中国早在汉朝就有了“胎教”之说;在日本,从江户时代起,“胎教”之说也广为传播。“胎教”同人们的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以种种形式在民间流传着。 日本的幼儿教育学家井深大先生所主持的幼儿开发协会,在爱育医院的协助下曾经做过一次胎儿听到声音以后是否能够记住的实验。 他们请录音员录制了小林一荣的俳句:“秋风扶枝摇,飒飒落叶遍地飘,猫儿追逐跳”。并把这个录音带交给一位怀孕的母亲,让她每天听两次,每次3分钟,以便让母亲体内的胎儿多次受到相同声音的刺激。选用俳句做试验是因为日本的俳句有一种日常讲话和音乐所没有的独特韵律,便于验证胎儿是否有记忆力。 婴儿出生后,在第2~6天进行了实验,并与在母体内和出生后没有听过俳句的婴儿做了比较,结果发现了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从未听过俳句的婴儿对所有的俳句都做出了相同的反应。而那个曾经在母体内听过俳句的婴儿在听到胎儿期多次听过的俳句时,反应比较稳定,但对初次听到的其他俳句却作出了意想不到的强烈反应。 由此可以推断,婴儿能够把听过的俳句和未听过的相似又不相同的俳句准确地区别开来。这说明,胎儿在母体内就已经开始具有记忆的能力。当他听到另外一首韵律相同而内容不同的俳句时,也许会发生疑问:“这是什么呀?” 各种能力的产生要靠外界的不断刺激。当纠正了胎儿不具备能力的谬论后,人们便开始寻求科学教育胎儿的办法与方案。目前,已经开始采用胎教音乐,它借助现代音响培育孩子的音乐细胞。 还有一些美术教育家呼吁孕妇走出家门,多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自然美的真谛,经常到美术馆欣赏雕塑、绘画等。 在怀孕期间,母亲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会给胎儿创设一个优雅的体内环境,他会原封不动地接受母亲的感情。脐带不仅是生命的纽带,也是胎儿与母亲交流感情的纽带。胎教的内容宽广,现在正在研究、开拓中,初做父母的青年男女不要错过胎教的机会。 即使是遗传因素相同的双生儿,如果把他们放到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养育,也会得到不同的教育结果。如同在肥沃的田地里才能生长出茁壮的植物一样,只有在充满艺术情趣的环境中,才有可能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 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一些孩子的“音痴症”并不是遗传造成的,而是由环境造成的,并认为想了解父母,只要看看孩子就知道了。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反映着父母的思想与能力水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环境,家庭是孩子的第二环境,大自然是孩子的第三环境。假如父母的艺术情趣比较高尚,那么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就会是充满艺术情趣的“小天地”。第一环境是孩子产生兴趣的关键所在。而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构成的第二环境将为推动孩子兴趣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客观条件。第二环境为孩子成才、走上什么样的道路、具有什么样的理想、做什么样的人,造成最初的意识环境。如果第三环境充满着天地的灵气、山水的秀媚,无形中会为孩子的心灵提供广阔的艺术想象条件,为铸造艺术的纯真、陶冶艺术情感奠定质朴而又深厚的基础。 许多父母认为,给孩子一个艺术天地,便是在家里摆架钢琴,墙上挂着小提琴,地上支着画架或乐谱架,每天不停地督促孩子学琴、练画、写毛笔字。实际上,这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活动追求。 给孩子一个艺术天地,是通过美的环境,给孩子一个美的心境、美的理想、美的感受与美的追求。也许,这个孩子将来不会成为音乐家或画家,但他长大后会是一个具有较高层次审美情趣的人,他会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懂得纯真的、道德的是非标准,谁能说这与懂得“人类之美”没有关系呢?P14-17
编辑推荐
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有潜能。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理解、关心和保护他们,发掘他们的天赋,最终促使他们获得成功。 情商型孩子一股都有远大的抱负,他们对未来有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向往和追求会成为他们早期学习的方向和动力,激励其前进。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们往往有坚强的意志,他们不仅能够在正常情况下较长时间地保持旺盛的精力,自觉地、主动地、坚持不懈地学习,而且在身体不舒服、心境欠佳、环境不好时,仍能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奋发学习。我们遵循这一思路,将对情商型孩子智力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商老师》作了概括的介绍。本书由石磊编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