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聂珍钊 主编 页数:38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部教材是在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史》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需要而编写的。该教材将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融为一体,打破一个概述、一个代表作家、一部代表作品的教材写作模式,充分吸收国内外外国文学教材的优点和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研究的新成果,采用新的观念、方法和体系,通过对外国文学全面系统的研究和介绍阐述文学创作的发展历史,揭示文学思潮的嬗变过程。该教材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原则,集文学史、思潮史、文论史于一书,体例新,内容丰富,既适合用作高等学校外国文学课程的教材,也适合广大外国文学爱好者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七编 19世纪中后期文学 第一章 法国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斯丹达尔 第三节 巴尔扎克 第四节 福楼拜 第五节 自然主义小说 第六节 前期象征主义诗歌 第二章 英国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维多利亚时代诗歌 第三节 狄更斯 第四节 勃朗特姐妹 第五节 乔治·艾略特 第六节 托玛斯·哈代 第七节 王尔德 第三章 俄国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果戈理 第三节 屠格涅夫 第四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五节 列夫·托尔斯泰 第六节 契诃夫 第四章 美国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亨利·詹姆斯 第三节 马克·吐温 第四节 艾米莉·狄金森 第五章 欧洲其他国家及地区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安徒生 第三节 斯特林堡 第四节 易卜生和比昂逊 第六章 亚非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埃及文学 第三节 印度文学 第四节 日本文学后记
章节摘录
受社会文化发展思潮的影响,从19世纪30年代起,欧美文坛的古典主义几乎绝迹,浪漫主义退居次要地位,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迅速扩散到各个国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思潮。除了现实主义这一主流思潮之外,19世纪中期也陆续出现了唯美主义、自然主义、前期象征主义、新浪漫主义等众多文学支流,初步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学样貌,对20世纪的世界文学格局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亚非地区,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各国先后萌生了近代化的启蒙运动,亚非文学于19世纪中后期步人近代文学时期。这一时期的东方文学基本上是属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或半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学,它们在继承各自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借鉴西方先进的文学艺术技巧,在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民族独立与人民民主运动中逐渐复兴,为20世纪亚非文学的充分发展打下了基础。一、欧洲文学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了代表金融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183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改革选举制度的法案,工业资产阶级参加了政权。这两个事件标志着资产阶级在欧洲范围内的胜利。其他国家的发展虽与英、法相比较为缓慢,但也陆续于19世纪40年代末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过渡。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学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继续发展的浪漫主义文学、占据主流的现实主义文学、其他文学如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前期象征主义文学和早期无产阶级文学。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848年后的欧洲逐渐衰微,然而这一思潮的影响和浪漫主义作家作品并未从此销声匿迹,在法国、俄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浪漫主义文学仍继续发展。如雨果的浪漫主义小说《悲惨世界》就发表于1862年。
编辑推荐
《外国文学史(3)(19世纪中后期文学)》是文学史系列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