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丽英 页数:271
Tag标签:无
前言
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心,珠江水系东、西、北三江交汇处,内可与长江和黄河流域等中国腹地连为一体,外可经南海达东、西两洋,通往世界。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广州自古至今,不仅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大港,且为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秦汉时期,广州(史称番禺)已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史记·货殖列传》载:“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及至隋唐,广州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贸易大港。港内舟楫交击,百舸争流,蔚为大观,不仅世界各国商贾云集于此,而且各地宗教亦在此传播。在明清之季长达四五百年时间里,封建统治者对海外贸易采取“时开时禁,以禁为主”的政策,而广州不仅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而且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它不断吸纳和消化各种异质文化,使之在这块土地上兼容、共生与发展;同时又不断地将西方文化传递到中国内地,使其逐渐融汇于中华文化之中。至19世纪中叶,广州这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又在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太平天国运动、黄花岗起义、国民革命、广州起义……中国近现代几乎每一段历史都深深地烙上了广州的印记;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许多革命先驱和文化名人都在广州留下了他们活动的踪迹。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神州大地涌起时,广州又以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和兼容并蓄的人文环境,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创造了世界为之惊叹的经济奇迹,也创造了富有新时代特色的广州城市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与历史传承中,广州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风格鲜明、多姿多彩的人文遗迹和历史景观,也留下了许多意蕴深长、可歌可泣的民间故事与英雄史诗,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多元、兼容、开放、务实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探讨广州历史渊源,追忆广州前尘往事,发掘广州文化内涵,从而缅怀前人、激励来者,无疑成为广州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有鉴于此,广州市委宣传部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重点突出的要求,于2006年初批准成立了广州市人文历史重点研究基地,以期通过基地建设,“扶持有广州地方特色的研究,推出有广州特色的研究成果”。
内容概要
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与历史传承中,广州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风格鲜明、多姿多彩的人文遗迹和历史景观,也留下了许多意蕴深长、可歌可泣的民间故事与英雄史诗,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多元、兼容、开放、务实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探讨广州历史渊源,追忆广州前尘往事,发掘广州文化内涵,从而缅怀前人、激励来者,无疑成为广州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简介
王丽英,1963年10月出生,广东广州人,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广州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届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罗浮山文化研究会顾问,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广东历史学会、广州历史学会会员,获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首届十佳教师、广州大学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作者长期从事高校历史学专业中国古代史、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岭南文化与道教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独著)、编著4部(独编、参编),在《中国宗教》、《宗教学研究》、《史学月刊》、《中国道教》、《历史文献研究》、《历史教学》(高教版)等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的被全国高等院校文科学报转摘。已独立完成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广州市人文历史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项、广州大学科研项目1项、广州大学教育教学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2006年被全国哲学社会规划办公室聘请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2008年受广州市政协特邀作为专家代表参加专题调研。目前承担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俗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1项、广州市重点研究基地十三行研究中心项目1项。
书籍目录
序前言上篇 广州人(含寓居)道书一、三国两晋(一)鲍靓《晋鲍靓施用法》一卷(三)嵇含《南方草木状》三卷(三)葛洪1.《太上感应篇注解》2.《太上感应篇图说》八卷,卷首一卷3.《太上感应篇集注》4.《抱朴子内外篇》5.《葛仙翁肘后备急方》6.《肘后备急方》7.《元始上真众仙记》一卷8.《枕中书》不分卷9.《枕中书》一卷10.《神仙传》十卷11.《梦林玄解》12.《太清金液神丹经》13.《登涉符录》一卷14.《抱朴子佚文》15.《抱朴子骈言》一卷16.《麻姑传》一卷17.《抱朴子别旨》一卷18.《大丹问答》一卷19.《抱朴子养生论》一卷20.《神仙金沟经》三卷21.《金木万灵论》一卷22.《太清玉碑子》一卷23.《还丹肘后诀》三卷24.《稚川真人校证术》25.《汉武帝内传》26.《葛氏丧服变除》一卷二、隋唐五代(一)苏元朗《太清石壁记》三卷(二)钟允章《云华御室记》三、宋元(一)张励《宋张励五仙观记》(二)陈楠《翠虚篇》(三)白玉蟾1.《海琼玉蟾先生文集》2.《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3.《玉蟾先生诗余》一卷,续一卷4.《道德宝章注》5.《指玄篇注》6.《玉隆集》7.《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8.《海琼问道集》9.《海琼白真人语录》四卷10.《海琼白真君语录》11.《上清集》12.《武夷集》13.《玉蟾先生诗余》14.《木郎祈雨咒》15.《白先生金丹火候图》16.《快活歌》二首17.《谢张紫阳真人书》一卷18.《大道歌》19.《紫清指玄集》20.《金华冲碧丹经秘旨》二卷21.《海琼传道集》(四)邹师正《罗浮指掌图记》四、明代(一)邓羽《观物吟》(二)孙黄《五仙观记》(三)李秩《堪舆秘诀》不分卷(四)庞尚鹏《二氏测》(五)德清1.《老子道德经解》二卷2.《老子道德经解》二卷,首一卷《观老庄影响论》3.《庄子内篇注》四卷(六)杨起元1.《诸经品节》二十卷2.《胎息经》一卷(七)袁了尘《了尘公集》(八)黄相《摄生要义》一卷(九)光鹫《道德真经序》……下篇 广州版道书
章节摘录
戴鹤龄序:《庄子辩正》一书,乃吾邑金竹先生所手著也。然则曷不名笺解而名辩正?日:辩之使一归于正也。《庄子》穷高深幽窗之思,为离奇变幻之文。故其所言,时有合于正者,亦多有戾于正者,令人眩惑惝恍而不可解。先生为之训释,悉奉尧舜周孔之理,为指归于其言之。合于正者,详细辩析;戾于正者,指摘辩驳。使《庄子》之醇疵俱见,读《庄子》者,亦得因以取其醇,而去其疵焉。盖自有先生之辩正,是书犹然。《庄子》之书,其理非复《庄子》之理矣,则谓先生有功于《庄子》也,即谓先生不独有功于《庄子》也可。嘉庆甲戌岁秋七月既望同里后学戴鹤龄松涧氏题于古冈未雨草堂。 是书内容:首为戴鹤龄序,全书分六卷,卷之一内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共27页);卷之二内篇,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共44页);卷之三外篇,骈拇、马蹄、脑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共61页);卷之四外篇,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水、田子方、知北游(共66页);卷之五杂篇,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共57页);卷之六杂篇,寓言、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共54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