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07-01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康德 页数:735 译者:韦卓民(译),邓晓芒(校订)
Tag标签:无
前言
卓民先生逝世已有十多年了,他是我父亲的同窗好友。少年时父亲曾以卓民先生手不释卷的好学精神勉励我勤奋读书。他说,卓民先生每逢假期都定下阅读计划,读书之多令人惊佩。30年代初,卓民先生在武昌华中大学主校政,那时我刚进中学,适值长城抗战,局势日紧,北平谣诼纷传,一夕数惊,我们举家南下暂避,整整一个暑假就寄居在华中大学校舍中。这时我第一次见到了卓民先生,当时他曾利用余暇授我们几个孩子《大学》和《中庸》。暑假后,北方局势暂告缓和,我们全家回到北平,从此一别就是三十多年。60年代初期,卓民先生利用暑假来沪探亲访友,重新见面时我已进人中年。那时我对黑格尔兴趣正浓,提出要向他请教,他慨然应允,并约定通信讨论。他回武汉不久就按约定开始实行了。我们大约十天左右就通一次信,书札来往颇为频繁,十年浩劫曾一度中断,并将那些信件全部销毁,直到19r73年才又继续通信。这些信我保存下来了。几年前,我曾从中选出几封以《关于黑格尔(小逻辑)一书的通信》为题,发表在《上海师大学报》上,以表示我对卓民先生的悼念。 卓民先生素重康德,他曾向我谈过,他对康德的评价远远驾凌于黑格尔之上,并要我攻读康德著作。解放后,他的近三百万字的译著,其中有关康德的就占了绝大的比重。他逢译的康德著作,就国内来说,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在质量上也堪列上乘,比如,《判断力批判》这部书的上卷原是由别人译述的,后来出版社改请他续译下卷,就是因为编者认为他更能胜任的缘故。他早年留学美国,在哈佛获硕士学位。
内容概要
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韦卓民先生,以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卓有成就而为人推崇,享誉学术界。他翻译的这四种康德名著和海外康德哲学研究名著,是有志于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的学人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曼努尔·康德 Immanuel Kant(1724—1804),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书籍目录
韦译《纯粹理性批判》序言中译者前言英译者序言引用题句献词第一版序文第二版序文第一版目次导言I.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区别Ⅱ·我们具有某种验前知识乃至常识也绝不缺乏这种知识Ⅲ·哲学需要有一种科学来确定一切验前知识的可能性、原理及其范围Ⅳ.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V·在理性的一切理论的科学中都包含有验前综合判断作为原理Ⅵ.纯粹理性的一般问题Ⅶ·枥;题为“纯粹理性批判”的这门特殊科学的理念与划分一、先验原理论第一部分先验感性论导言第一节空间第二节时间关于先验感性论的一般意见第二部分先验逻辑导言先验逻辑的观念I.一般的逻辑Ⅱ.先验逻辑Ⅲ.普通逻辑之划分为分析论与辩证论Ⅳ.先验逻辑划分为先验分析论与先验辩证论。第一编先验分析论第一卷概念分析论第一章知性的一切纯粹概念发现的线索。第一节知性的逻辑使用第二节知性在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第三节知性的纯粹概念即范畴第二章知性的纯粹概念的演绎第一节任何先验演绎的原理任何先验演绎的原理(一三)向范畴先验演绎的过渡(一四)第二节知性纯粹概念的先验演绎(A)第三节知性和一般对象的关系以及验前知道这些对象的可能性第四节知性纯粹概念的先验演绎(B)第二卷原理分析论导言一般的先验判断力第一章知性纯粹概念的图型法第二章纯粹知性一切原理的体系第一节一切分析判断的最高原理第二节一切综合判断的最高原理第三节关于纯粹知性一切综合原理的系统陈述1.直观的公理2.知觉的预测3.经验的类比A.第一类比实体的永恒性原理B.第二类比时间按照因果律前后相继的原理c.第三类比按照交互作用或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并存原理4.一般经验性思维的公准观念论的驳斥关于原理体系的一般注解第三章所有一般对象区分为现象与本体的根据附录反思概念的歧义反思概念歧义的附注第二编先验辩证论导言I.先验幻象Ⅱ.作为先验幻象所在地的纯粹理性A.一般的理性B.理性的逻辑使用c.理性的纯粹使用第一卷纯粹理性的概念第一节一般的理念第二节先验理念第三节先验理念的体系第二卷纯粹理性的辩证推理第一章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第一版论谬误推理第一谬误推理第二谬误推理第三谬误推理第四谬误推理纯粹理性的谬误推理第二版的修正文第二章纯粹理性的二律背驰第一节宇宙论的理念体系第二节纯粹理性的二论冲突先验理念的第一种冲突先验理念的第二种冲突先验理念的第三种冲突先验理念的第四种冲突第三节理性在这些冲突中的利害关系第四节纯粹理性的先验问题解决的绝对必然性第五节四种先验理念中宇宙论问题怀疑的表述第六节先验观念论是解决宇宙论的辩证论的关键第七节理性宇宙论的自相冲突之批判的解决第八节纯粹理性在运用于宇宙论的理念中的限定性原理第九节关于一切宇宙论的理念中理性的限定性原理的经验性使用(一)“宇宙全体中的出现所组成之总体”这一宇宙论理念的解决(二)“直观中所予的一全体的分割之总体”这一宇宙论理念的解决关于数学的先验理念解答的结束语和关于力学的先验理念解答的前言(三)“一切宇宙事件都是从其原因而来的这个总体”之宇宙论理念的解决和自然必然性的普遍规律相融洽而通过自由的因果性的可能性关于自由在其与普遍的自然必然性相联系上的宇宙论理念的说明(四)“一切出现就其一般存在来说的其依存性的总体”这个宇宙论理念的解决关于纯粹理性全部二律背驰的结束语第三章纯粹理性的理想第一节一般理想第二节先验的理想第三节思辨理性证明最高存在者的存在的论证从思辨的理性证明上帝的存在只有三种可能的方法第四节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之不可能性第五节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之不可能性关于在“一个必然的存在者之存在的一切先验证明”中辩证幻象的发现和解释第六节自然神学证明的不可能性第七节对于根据理性的思辨原理的一切神学之批判先验辩证论附录纯粹理性的理念的限定性使用人类理性自然辩证性质的最终意图二、先验方法论导言第一章纯粹理性的锻炼第一节关于纯粹理性独断使用的锻炼第二节关于纯粹理性争辩使用的锻炼纯粹理性在它内部的种种冲突中怀疑的满足之不可能性第三节纯粹理性关于假设的锻炼第四节纯粹理性关于它的证明的锻炼第二章纯粹理性的法规第一节我们所有理性纯粹使用的最终目的第二节至善这个理想作为纯粹理性最终目的之起决定作用的根据第三节意见、知识、信念第三章纯粹理性的建筑术第四章纯粹理性的历史索引英汉名词对照表整理后记校订版跋
章节摘录
一双父母到其世世代代的子孙,这条世系的下降线是可以无止境地进行的,而我们尽可以把这条线看作在世界上是实际如此继续下去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绝不要求有“系列的一个绝对整体”,因为它并不预先假定那个整体为一种条件以及为所给予的东西,而只作为受条件限制的东西而预设,而这某东西是容许作为可以给予的(dabile),并且可以继续无止境地增加的。 可是,就下面的问题而言,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问题是:当在一系列中从某种作为受条件限制者而被给予的东西回溯并上升到其条件时,这种上升的回溯能扩张到多远。我们能说这回溯是无限的吗?或者只能说,它是不确定地扩张的吗?例如,我们能够从现在还在世的人,通过他们一系列的祖先无限地上升吗?或者是否我们只能说,在我们回溯的限度内,我们绝没有遇见一种经验性的理由把这个系列看作是在任何一点上受到限制的,因而我们就有正当的理由,而且同时又不得不就每一个祖先去追寻更远的祖先(虽然事实上,我们没有预先假定他们)?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答复说:当全体在经验性的直观里被给予出来时,其内部条件的系列中的回溯是无限地进行的;但是,当这系列之中只有一项被给予出来时,而从这项出发,回溯又要进行到绝对的整体,那么这种回溯就是属于“未确定的性格”。据此,我们就必须说,一个物体的分割,即在一定界限内所予的物质的一部分的分割,将要进行到无限。因为这部分的物质是作为一个全体在经验性的直观里被给予出来的,因而就连同它的一切可能的部分在经验性的直观里被给予出来。既然这种全体的条件就是这全体的一部分,而这部分的条件就是这部分的部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