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施咏 页数:210
内容概要
《乐理与文化》主要内容经过了十年的使用,其阅读对象定位主要是大学音乐专业的理论教师、高等艺术院校中的研究生,或至少已学过传统《基本乐理》这门课程的中高年级的本科生,以及有志于提高自身音乐修养与开阔艺术视野的音乐爱好者们。《乐理与文化》也可作为《基本乐理》课程的课外补充读物和乐理专题知识性讲座的参考讲义。如果拙著能够对那些遨游乐海并正力图跨入音乐艺术之门的莘莘学子们助上一臂之力,那也就遂了笔者的初衷心愿,即“冀望‘基本乐理’能够真正成为整个音乐大文化的理论基础,而不是音乐技艺化的‘操作手册’”。
书籍目录
导读(自序)第一章 "休止"休矣一、此时无声胜有声二、此时无"绳"胜有"绳"三、无声之处情亦浓第二章 音乐时速一、速度的本质与表现作用二、速度记号的表情含义三、节拍器及其使用四、速度的选择与确立方法第三章 节奏漫谈一、节奏是一切运动的秩序二、节奏现象无所不在三、小节性节拍的类别四、小节解放--隐伏节拍五、节奏对位--交错拍子六、流动建筑--等差数列七、固定节奏型八、中国节拍体系中的板眼论第四章 弹性节拍一、弹性节拍的起源二、Rubato在西方音乐中的应用三、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弹性节拍第五章 音乐散文一、自由节拍的应用范围二、中国音乐中的散板体系三、散节拍的文化内涵四、散板的形散与神凝第六章 美音求源一、音色的心理属性二、音色的物理构成三、音色的艺术表现四、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音色表现五、音色的多元拓展第七章 强弱"相对论"一、物理心理与强弱相对二、风格流派与强弱相对三、听觉差异与强弱相对四、力度表现与强弱相对五、文化背景与强弱相对小结第八章 音程协和论一、协和本质论二、协和演化论三、协和相对论第九章 音程应用论一、一度音程二、二度音程三、三度音程四、四度音程五、五度音程六、六度音程七、七度音程八、八度音程九、八度以上音程十、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音程表现应用第十章 声无定高一、音准的尺度二、音准的律制影响三、文化背景的影响四、声无定高的普遍意义第十一章 五音大成一、五声起源说二、五声简约说三、五声全球说第十二章 从宫观念一、从宫观念源远流长二、从宫观念与"中和之美"三、"从宫"与传统乐学理论四、"从宫"与调式和声理论第十三章 调式思维一、调式的形成与发展二、宫角主宰音程的效用性三、非主音结尾四、调式的色彩及其影响因素五、调式隐伏六、转调中的多元文化第十四章 旋法魔术一、旋律的民族性二、旋律的地域性三、旋律的语言性四、旋律的变奏性附录:多元文化视野下基本乐理学科体系构建一、传统与现代二、民族与世界三、技术与文化四、逻辑性与科学性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乐理与文化》的理论价值与意义还在于: 于国内首次对基本乐理的学科划分、课程内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提出与以往音乐理论界、教育界所不同的创新观点与教学研究方法模式: 1.反对将乐理一味划归技术理论系列的观点,提出乐理也是一门以人文学科为内涵的课程。 2.将课程的教学目的提升到开发音乐专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的高度,使得乐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3.体现多学科综合的理念,在部分章节分别涉及到文学、美学、律学、乐学、史学、声学等学科相关知识的渗透,以加强对音乐文化的全面考察与深层认知。 4.重视母语教育,加强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体现中国民族乐理特色。 5.在写作中除了规范性、知识性、学术性的要求以外,还体现了一定的趣味性、可读性与实用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