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长敏 编 页数:400 字数:43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创办至今,中国政法大学已经走过了60年的不平凡历程。和世界上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学相比,甚至与中国的许多大学相比,中国政法大学的历史都是很短暂的。
尽管法大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她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与风格。60年来,一代又一代法大人孜孜不倦地奋斗在中国法治建设的道路上,为推动中国的法治昌明、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而不懈努力。可以这样说,中国政法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始终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也始终与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随着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政法大学有过辉煌,也历经坎坷,先后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政法学院第一代创业者的艰苦努力下,学校得以创立并稳定发展,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政法专业人才。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文革”的开始,学校遭到了破坏,办学也陷入停顿,最终还被撤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法治建设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北京政法学院顺理成章地恢复重建。在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下,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学校办学自此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学校不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印证了分一点。
书籍目录
总序
主编的话
导言 政法教育的开端
一、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政法教育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法教育
上编 艰苦创业:北京政法学院时期(1952~1972)
第一章 初创与奠基:北京政法学院的创立(1952~1957)
第一节 筹建北京政法学院
一、北京政法学院的筹备建立
二、四校精英和华北革大干部
三、开学第一堂课
四、隆重的成立典礼
五、毛泽东手书“北京政法学院”
六、首任院长钱端升
第二节 建院初期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新校舍建设:从沙滩红楼到学院路41号
二、“党委的全面领导”:组织机构的完善
三、专修科与调干班: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科学讨论会”:科研工作的成绩
五、思想改造: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
六、青春风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三节 在探索中求发展
一、“全面系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二、四年制本科生教育的开始
三、研究生教育的尝试
四、《教学简报》与《政法院讯》
五、自力更生,劳动建校
第二章 曲折前进:政治运动中的艰难办学(1957-1966)
第一节 从整风反右到大跃进
一、贯彻中央关于整风的指示
二、反右扩大化及其严重后果
三、教学改革:教育“大跃进”
四、生产劳动与教学科研
第二节 跻身全国重点高校
一、“大中小并举,师生结合”
二、短暂的春天:《高校60条》
三、双重领导和组织建设
四、进入全国重点高校行列
第三节 庆祝建院10周年
一、多事之秋迎院庆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三、“半工半读”的日子
第三章 停滞与中断:文化大革命中的北京政法学院(1966-1972)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中击
一、“文革”之火烧到北京政法学院
二、政法红卫兵
三、“砸烂公检法”
第二节 安徽“五·七干校”
一、北京政法学院被撤销
二、“五·七干校”的岁月
中编 涅槃腾飞:中国政法大学的崛起(1978-2000)
第四章 浴火重生:北京政法学院的复办(1978~1983)
第一节 艰难的复办工作
一、来自中央的复办指示
二、复办工作快速推进
第二节 良好的开端。优良的学风
一、复办后第一届学生
二、坐着马扎听课
三、办学工作渐入正轨
第五章 历史机遇:中国政法大学的成立与建设(1983-1987)
第一节 改革创新,开始新纪元
一、“政法教育的中心”
二、中国政法大学成立典礼
三、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发展历程
四、一校三院和组织机构设置
第二节 整党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整党和彻底否定“文革”
二、狠抓政治思想建设
三、工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四、各民主党派组织的恢复
第三节 多层次教育的起步
一、“法学为主、多学科综合性办学”
二、立足本科生教育
三、研究生教育的突破
四、第二学位和成人教育的尝试
四、从单一办学模式到综合办学模式
五、迎接司法部教学评估
第二节 在改革中壮大
一、全国法学教育工作会议
二、两校-中心合并
三、处级干部竞聘和后勤改革
四、专业调整与院系变更
五、对外办学:首次招收留学生
第三节 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新进展
一、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重视实践。扩大就业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四、“三讲”教育进校园
第四节 法学研究的繁荣
一、日渐扩大的学术交流
二、为法制建设贡献力量
三、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交流频繁
四、三大中心的建立和诉讼法学科的突破
第五节 欣欣向荣的校园
一、加强对外交往,提升影响力
二、成人教育的整顿与发展
三、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
四、建设“花园式”校园
五、各项荣誉纷至沓来
下编 迎来辉煌:战略转型与跨越式发展(2000-2012)
第八章 开拓进取:新世纪新起点(2000-2005)
第一节 在新的起点上
一、整建制划归教育部
二、新的领导班子
三、独具特色的国际儒学院
四、科研立项屡获突破
五、“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的启动
六、停办自考班和按人口比例招生
第二节 以评估为契机推动发展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二、“党建新体系”
三、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评估
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第三节 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一、温总理的关怀和希望
二、中欧法学院落户法大
三、黄进教授出任校长
四、国际化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五、比较法学研究院的成立
第四节 走向未来:60周年校庆
一、法学实验班:法学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二、迎来恢复招生30周年
三、日益美丽的校园
四、“十二五”基本建设规划
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董事会的成立
六、第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七、走过60年
附录一:中国政法大学校训
附录二:中国政法大学标识
附录三:中国政法大学历任校领导名录
附录四:中国政法大学60年大事记
后 记
章节摘录
2001年10月8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所、当代德国法学名著编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中德法学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孙琬仲、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先后致辞。本次会议旨在促进中国和德国法学交流,增强两国法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研讨范围涉及法理学、刑法学、法律史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等诸多范围。来自德国汉堡大学、波恩大学、图宾根大学、弗莱堡大学的教授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我校的专家学者15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二、为法制建设贡献力量 1992年6月,为满足社会对诉讼证据鉴定的需要,经司法部授权,中国政法大学民政部鉴定中心成立。 1992年12月1日,宪法教研室举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十周年讨论会,江平、许清等校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到会并发言。讨论会积极评价了宪法实施10年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就有关条款的修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陶髦、王启富等人出席了会议。 1993年1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我校江平、巫昌祯等8位专家享受1992年政府特殊津贴。怀效锋博士被评为1992年度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技术、管理专家。4月27日,国家“八五”重点出版项目,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法律百科全书》被评为“全国十佳经济读物”。6月,由徐杰教授主持的“中国技术合同法制的研究”课题荣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3年10月,陈光中教授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委托,支持起草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参加起草研究小组的有严端等多位我校教授和老师。1994年7月,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起草完成,送交全国人大法工委审议。该建议稿中的大量条款被吸收采纳,对1996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994年11月14-16日,陈光中教授主持召开刑事诉讼法学国际研讨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司法部部长肖扬、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顾昂然、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杨永林参加了开幕式。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9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7位海外教授、专家,与内地近百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陈光中教授在会上作了“国际刑事诉讼法发展趋势与中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展望”的主题发言。此次国际研讨会,对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法修改起到了推动作用。 1994年5月10日,校庆42周年“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学术研讨会在昌平校区召开。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陶髦教授主持了研讨会,有关方面专家学者270多人参加了会议,共提交论文40多篇。 1995年6月1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公司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国有企业公司化与国外证券市场研讨会”在学院路校区隆重举行。国家体改委、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全国人大法工委及各大律师事务所、首都高校法律院系代表及我校部分师生参加了研讨会。 1995年10月30日,张晋藩教授在人民大会堂作了题为《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化的开端》的讲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副委员长田纪云、王汉斌,全国人大秘书长曹志及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各工作机构负责人听取了张晋藩教授的报告。11月1日,张晋藩教授应邀为在京的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所属各机关的.500多名干部又作了一次讲座。从11月9日开始,张晋藩教授开始接受地方人大的邀请,到全国各地作关于宪法和法律知识的讲座。 12月29日,中国政法大学期货法律研究所举行成立典礼。司法部副部长张耕,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董辅扔教授,江平教授及杨永林校长出席典礼。中国政法大学期货法律研究所是由中国政法大学与北京金鹏期货法律事务中心联合创办的,由江平教授任管理委员会主席。 1996年3月29日,“张佩霖教授学术思想座谈会”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马原,最高人民法院民庭副庭长周贤奇,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崔洪夫,中国政法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启富、法律系负责人和民法教研室的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学校的学者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