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郝方昉 页数:344
内容概要
郝方昉所著的《刑罚现代化研究》是关于刑罚现代化的研究,对刑罚现代化的历程进行了独到的梳理,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推动刑罚现代化的动力,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进而尝试性地描绘了刑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刑罚现代化研究》共分四章,其中,第一章描述了刑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重在描述;第二章是刑罚现代化的逻辑分析,第三章是刑罚现代化的未来走向,这两章重在分析和推断;第四章是恢复性刑罚的制度设计,重在建构。 《刑罚现代化研究》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对刑罚现代化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走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总体看来,是一部研究刑罚现代化的上乘之作。
作者简介
郝方昉,男,山西绛县人,1982年生,国家法官学院教师,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恢复性司法研究中心学术秘书。1999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在该校依次取得法学学士、刑法学硕士、刑法学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译文二十余篇,主要译著是《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父权本位到人民本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是刑法方法论和刑法社会学。
书籍目录
序
绪论研究对象与研究进路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进路
第一章刑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西方刑罚现代化的第一阶段:监禁刑主导阶段
一、前监禁刑时代的刑罚及其困境
二、监禁刑取得主导地位的历程
三?监禁刑的困境
第二节西方刑罚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开放性刑罚主导阶段
一、开放性刑罚取得主导地位的历程
二、开放性刑罚的困境
三、20世纪70年代后:刑罚向何处去?
第三节中国刑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近代以西方为模板的改良
二、党领导下刑罚实践的第一阶段(1927~1978)
三、党领?下刑罚实践的第二阶段(1978至今)
第二章刑罚现代化的逻辑分析
第一节经济分析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刑罚现代化的经济分析
二、对中国刑罚现代化的经济分析
第二节政治分析
一、福柯:权力技术与刑罚变迁
二、对中国刑罚现代化的政治分析
第三节文化分析
一、史毕伦伯格:民众感受与刑罚变迁
二、加兰:刑罚文化与刑罚变迁
第四节社会分析
一、涂尔干的基本立场
二、涂尔干对刑罚现代化的社会分析
第五节评议:刑罚现代化的多重动力
一、对四种分析进路的评议
二、本书的主张
第三章刑罚现代化的未来走向:恢复性刑罚
第一节多?动力的共同指向:民主法治国
一、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民主法治国的建构
二、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
特征
第二节恢复性刑罚与民主法治国的契合
一、恢复性刑罚的核心要旨
二、恢复性刑罚符应民主法治国的需求
三、民主法治国符应恢复性刑罚的需求
第三节恢复性刑罚的现状分析
一、恢复性刑罚的主要模式
二、恢复性刑罚的运作机制
第四章中国恢复性刑罚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中国恢复性刑罚的基本立场
一、基本立场:在刑罚实践中落实民主法治
二、已有尝试及其误区
第二节恢复性刑罚视野下的制刑
一、限制死刑,扩展生刑
二、将社区服务的内容纳入管制刑
三、将损害赔偿的内容纳入财产刑
第三节恢复性刑罚视野下的量刑
一、恢复性量刑:职业化与民主化的结合
二、“被害人谅解”作为量刑情节的合理运用
三、缓刑作为量刑制度的合理运用
第四节恢复性刑罚视野下的行刑
一、确立使犯罪人重新融入社会的行刑目标
二、累进处遏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三、社区矫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人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章节摘录
刑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本书讨论刑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着重的是刑罚逐步具备现代性的变迁过程,因此并不拟追溯到刑罚诞生的原初状态,而仅仅从“刑罚现代化”开始之前的一个时期谈起即可。笼统地讲,这个时期在西方是18世纪,在中国则是晚清时期。这两个时期的刑罚传统分别是最初的西方刑罚现代化和中国刑罚现代化的基础和变革对象,本书对这时期的刑罚将予以简要介绍,并把从这一前现代化时期向现代化时期的变迁,以及现代化开始之后的变迁作为文章讨论的重点。在忽略历史枝节的前提下,本书把西方刑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概括为两个大致的阶段:一是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叶,监禁刑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阶段(第一节);二是19世纪中叶之后,开放性刑罚逐步取得主导地位的阶段(第二节)。在讨论西方刑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后,本书设专节讨论中国特殊的刑罚现代化进程(第三节)。 第一节 西方刑罚现代化的第一阶段: 监禁刑主导阶段 18世纪晚期是西方刑罚现代化的开端。本书把在此之前的西方刑罚笼统地称为“前监禁刑时代”的刑罚。虽然监禁刑在这一时代已经存在,但并不占主导地位。在18世纪时,前监禁刑时代的刑罚之困境已经有充分地暴露(第一小节)。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