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石亚军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8-07出版) 作者:石亚军 编
前言
2006年,由中国政法大学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正式获批立项。2007年,本课题组第一次对我国五级政府构成的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进行了全国性大规模的调查工作全面展开。这一课题无论对于政府管理和改革、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是一项基础性、实证性、开创性、创新性研究。课题组试图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抽样调查,对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总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体系和结构作出状况描述,从中系统地总结出多次改革的成绩及其经验、不足及其结症,继而明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这对于当前及今后不断深化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于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效应。按照本课题的总体计划,本课题总体上分为“调查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6月)、“实地调查阶段”(2007年7月—2008年6月)、“资料整理阶段”(2008年1月—9月)、开展研究阶段等四个阶段。其中,调查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前提,实地调查阶段的工作是基础,资料整理阶段的工作是关键,开展研究阶段的工作是核心。作为基础的实地调查,显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效度,将决定研究成果和结论的信度。实地调查能否顺利实现预期目标,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是否采取有效的调查方式。在广泛深入地进行文献综述和相关基础性研究后,2007年2月5日,课题组举行调研指标讨论会,初步确定调研的一级指标包括9个。3月27日,课题组再次开会,对初稿框架中的“多”、“缺”、“叠”、“泛”等四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保证指标体系的完整性、逻辑性,最终将指标体系确定为由政府职能、政府结构、府际关系、运行机制、政府方法(政府工具)、财政体制、人事制度、法律保障、行政文化、专门领域的行政体制和社会自治11个一级指标和50余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4月28日,课题组邀请政府、学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对调研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和完善,课题组全体专家以及中央编制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专家、教授,共同讨论并修定了指标体系。依据指标体系,课题组拟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体座谈和索取政府文件资料四种方式开展调查。7月10日~15日期间,课题组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进行封闭式集中研究,编制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调查问卷》(通用问卷),各个子课题组根据本子课题组的研究,还制定了《财政体制调查问卷》、《法律保障调查问卷》、《公安行政体制调查问卷》、《公共人事调查问卷》、《劳动和社会保障调查问卷》、《社区居民调查问卷》、《土地管理调查问卷》、《农业行政体制调查问卷》、《公民与公共行政问卷》、《行政工具问卷》、《行政文化问卷》等11类专项问卷。为保证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编制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调查工作手册》,对调查流程、成果标准、资料汇总进行了规范化约束规定。2007年8月1日—9月5日期间,由100余名教师和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13个调查组分赴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四级政府开展调查。东部包括上海市、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天津市,西部包括重庆市、青海省、甘肃省,中部包括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山西省,东北部包括辽宁省、吉林省,加上预调查的内蒙古自治区,共计15个样本。调查小组分别利用通用问卷等工具开展调研,同时,在湖南省开展了农业管理体制专项调查,在湖北省开展了土地管理体制专项调查,在福建省开展了公安管理体制专项调查,在广东省、上海市开展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监会专项调查,在辽宁省开展了财政体制专项调查,在江苏开展了公民与公共行政专项调查,在山西省和重庆市开展了行政工具与行政文化专项调查,在江苏省开展了公共人事专项调查,在吉林省开展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项调查等。每个省份的调查工作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配合,他们普遍反映这一课题设计到位,推出适时,意义重大。各个省份派出了办公厅、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法制办、编办等具体部门和部门负责人全程负责协助调查小组的工作,各个省份人民政府专门编制调查小组的行程表,许多省(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红头文件安排调查事宜。各个省份调查小组分别对省级人民政府、地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四级政府开展问卷调查和其他三种方式的调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来自各级政府工作一线的数据、事实和文献,以及各类政府工作人员的思考、诉求和建议,课题组由此大量采集到关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第一手客观实证资料和主观评价素材,奠定了课题研究科学性的高信度调研基础。课题组立项并开展调查以来,引起了政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初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是对行政管理体制研究领域的影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大学的专家学者认为,课题组对行政管理体制内容的把握比较全面,除了对制度关注外,还凸显了研究的学术性和基础性。比如,将行政文化专门列为一个子课题不仅是该课题的亮点,而且开阔了研究视野。他们预测,课题除了既定的理论和实践效应之外,对形成行政管理学和行政法学的中国学派,将可能产生推动作用。二是对行政管理实务部门的影响。来自中编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法工委,以及许多省市领导,表示对课题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认为,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并进行有着强烈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深入研究,必将对我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建设法治政府产生积极影响。他们主动为全国性调查提供各种支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三是对调研地区的部门实际工作的影响。许多省(市)政府部门还结合此次调研活动,对本单位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着手对本单位的规范性文件、文献资料等进行了整理,并表示要加强网络等现代化行政工具的建设。多个省的政府部门还加入了课题组的调查和研究。为推动课题组下一步的研究,为将调查的实证资料惠及于各级政府、各类高等学校、研究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我们拟出版系列调查成果。作为第二部的成果是《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专项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展示的是涉及政府内部管理和外部关系11个方面通过问卷采集的第一手资料(基于剖析1至2个省市样本),提供了分析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状况的特定角度资讯。如果说第一部成果《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汇集了通过问卷获取的我国行政管垣体制的整体状态数据,第二部成果则汇集了通过问卷获取的我国行进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大规模调查,是一项挑战性极强的工作,这一成果和将陆续问世的其他成果,是课题组全体成员辛勤劳作和共同智慧的结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薛刚凌、刘俊生、潘小娟、施正文、孙选中、何兵、朗佩娟、马建川、王成栋等,副教授李程伟、李环、鲁照旺、翟校义、梅燕京、王冬芳、张永理等,博士生潘波、唐东生、赵鹏、耿云、林靖维、李驰等,硕士生于江、张志强、夏瑛、孙璐、李秀萍、姜耘时等分别在其中担当了程度不同的重要责任,郑真江老师在调查前期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调查过程中做了很多协调和参与工作,在调查告一段落后,做了繁重的统计工作并起草本成果初稿,在此,我一并向他们致谢。
内容概要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专项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总体上分为“调查准备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6月)、“实地调查阶段”(2007年7月—2008年6月)、“资料整理阶段”(2008年1月—9月)、开展研究阶段等四个阶段。其中,调查准备阶段的工作是前提,实地调查阶段的工作是基础,资料整理阶段的工作是关键,开展研究阶段的工作是核心。作为基础的实地调查,显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调查数据和资料的效度,将决定研究成果和结论的信度。
书籍目录
序言(1)第一章 总体情况(1)第二章 社区居民问卷统计报告(5)第三章 财政体制问卷统计报告(37)第四章 行政工具问卷统计报告(65)第五章 行政文化问卷统计报告(98)第六章 公民与公共行政问卷统计报告(128)第七章 公安管理体制问卷统计报告(134)第八章 农业管理体制问卷(省市县问卷)统计报告(144)第九章 农业管理体制问卷(乡镇问卷)统计报告(159)第十章 农业管理体制问卷(普通群众问卷)统计报告(172)第十一章 土地管理体制问卷统计报告(184)第十二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问卷统计报告(196)第十三章 金融管理体制问卷(银行)统计报告(212)第十四章 金融管理体制问卷(保险)统计报告(218)第十五章 金融管理体制问卷(证券一)统计报告(224)第十六章 金融管理体制问卷(证券二)统计报告(231)第十七章 公共人事管理体制问卷统计报告(238)附录一 社区居民调查问卷(257)附录二 财政体制调查问卷(264)附录三 行政工具调查问卷(273)附录四 行政文化调查问卷(280)附录五 公民与公共行政调查问卷(286)附录六 公安管理体制调查问卷(290)附录七 农业管理体制(省市县问卷)调查问卷(297)附录八 农业管理体制(乡镇问卷)调查问卷(308)附录九 农业管理体制(普通群众问卷)调查问卷(317)附录十 土地管理体制调查问卷(325)附录十一 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调查问卷(332)附录十二 金融管理体制(银行)调查问卷(336)附录十三 金融管理体制(保险)调查问卷(339)附录十四 金融管理体制(证券一)调查问卷(342)附录十五 金融管理体制(证券二)调查问卷(346)附录十六 公共人事管理体制调查问卷(350)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专项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