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孟宪范 页数:1472
内容概要
《中国社会科学》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综合性权威学术期刊。我们这份期刊,沐浴思想解放的春风,蒙受杂志社先贤故人的泽惠,背负学术界同仁的厚爱,自1980年创刊以来的24年间,刊发了大量一流学术成果,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在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的甚至具有学术发展的界标性地位。 有鉴于此,为便于学术史的回顾和文献检索,我们将《中国社会科学》自1980年第1期至2003年第6期共24年144期中刊发的属于综合编辑室所负责学科(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教育学、人口学、生态学、文献学等)的文章蔸集成册,编辑成《中国社会科学文丛》出版。《文丛》共有5卷,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文丛·法学卷》、《中国社会科学文丛·政治学卷》 《中国社会科学文丛.社会学卷》、《中国社会科学文丛·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卷》、《中国社会科学文丛·综合卷》。 在编辑工作中,我们本着尊重历史的立场,除纠正个别的文字差错外,一律保持文本原貌,而在具体的排序上,则不拘于时序,将选题相类,或具有相关性的文章相对集中,以方便读者。 学术期刊的编辑,是对学术成果首先进行学术评价的社会角色,也是和作者携手同行的朋友。以这种身份,蔸集、编辑144期的文章,感受中国社会科学24年来的脉动,不禁感慨系之。 首先强烈撞击我们心灵的是,我们作者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离世,而他们的文章还散发着理性的光华。重读这些文章,心中泛起对他们的追念:他们在生命富于活力的阶段为本刊所撰稿件体现的使命感,对国家、民族及至人类命运的关切,对真知的追求,以及巨大的热忱,高度的智慧,严谨的作风,都使我们追怀不已。这样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理性力量熔铸而成的宝贵学统,远接先哲,后被来者,成为我们共享的财富。每念及此,对他们的敬意便从心中升起。
书籍目录
前言民族学·人类学 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 马克思和文化人类学 论民族学之发展为科学——纪念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发表一百周年 战后西方民族学的变化 当代英美人类学的发展趋势 评《民族学概论》 中国民族学十年发展述评 社会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认识论范式的概观与评介 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 格尔茨的“深度描绘”与文化观 考古学新理解论纲 论民族概念和民族分类的几个问题 民族定义与汉民族的形成 斯大林民族学著作中的HapoдHocTъ中文译法考辨 斯大林的Haция定义评析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 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 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 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兼评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nation)理论 摩尔根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 附:实事求是地对待摩尔根模式 评林耀华主编的《原始社会史》——兼谈对原始社会史研究的两点意见 人类思维的发生和幻想思维形式 图腾的起源 生殖崇拜文化略论 论群婚宗教学
章节摘录
二、学科建设的速成、补课和队伍建立 经过了20年,事实告诉我们,一个学科挥之即去一时是做得到的,要呼之即来却不那么容易。至今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在中国还不能说已经站稳。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其中重要的原因仍在于恢复和重建这一学科当初是作为一个紧急任务提出来的,所以不得不采取应急的措施,教师和研究人员大多是短期培训和边学边干中培养起来的。本来学术最忌“速成”,但在重建时又不得不用“速成”的方法,因此基础不够扎实和深厚也就难于避免了。这个问题我在当时就看到了,所以一直认为帮助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实践中充实提高是一个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认为只有到他们能投身到社会调查工作中去,联系相应的理论研究,用切实的从中国社会中观察到的事实和实践经验来完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充实教学内容的时候,才可能真正提高社会学的理论和应用水平。 虽然多年来大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如果与形势要求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一直感到担心和有压力。去年6月,我们乘北大一百周年的东风,从国外和港台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界邀请一批当前比较活跃的学者,有些是我们的老朋友,大多是较年轻的新进,莅校讲学,形成一系列学术讲座。我们的目的是想为我们的学科打开一些窗户,建立一些流通渠道,放进一些新鲜空气。在这系列演讲结束后,接着就举办了第三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想趁热打铁,让这学科的东西两头接上。 在研讨班结束时,我做了一次即席发言,提出了这一段时间里常在我头脑里打转的“补课”问题。 20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学等学科“需要赶快补课”,20年后的今天,“补课”有了新的含义:从事重建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人也需要补课,主要是重新补一补社会学的基础课。 北大的百年校庆迎来了深化改革和更加开放的新时期,风气更加开放更加活泼了。我听了那么多学者的讲演,感想很多,譬如我们可以感觉到社会、文化的变化一直在进行着,从过去到现代,各种文化间不断接触,一直在进行分分合合,其中就有很多的现象需要研究,而现在我们对这些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和思考功夫下得还不够,往往讲不清楚。就说我们常常说的具有中国的特点,它具体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特点,它今后又会怎么样,并没有讲清楚。这说明我们的认识能力还不够。所以要好好学习,要多看多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靠我们自己,新一代学者要有自信。 对于国外和海外学者的讲演,我们应当花些时间,钻研一下,看看我们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在认识社会和文化问题上,有什么不同,存在什么差距,差距有多大,从中想到我们的学科能否跟上时代的要求。必须看到时代和历史对我们的要求。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