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作者:崔健,孟柱亿 主编 页数:437 字数:46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第二届和第三届汉韩语言对比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两届会议分别于2007年8月23日~24日和2008年8月23日~24日在北京和首尔召开,来自韩国、日本和国内各高校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经过编委会的评选,入选的论文共计35篇,内容涉及语言对比的诸多方面,既有语言对比的理论研究,也有语法、语音和特殊句式对比的专项研究,又有偏误分析及汉语教学研究,同时也不乏翻译、语言文化对比及语言测试研究。论文总体上呈现出内容全面、角度新颖、论证深入、服务教学的特点。
书籍目录
理论研究语法对比句式对比语音、词汇对比语用与篇章对比习得与偏误分析对韩汉语教学研究翻译与其他
章节摘录
通用性是指所用的语祛学框架不仅同时适合被比较的两种语言,而且可以用来比较任何人类语言,因此也可以用来进行两种语言各自与其他语言的比较。显然,无论从科学的概括性看,还是从语言教学的效率看,具有通用性的框架都比只适合单一语言或只适合两种语言的框架更有价值。 那么,是否存在这样的通用框架?这样的通用框架在哪里能找到? 以跨语言比较和寻求人类语言共性为己任的语言类型学就使用这样的框架来调查描写世界各地的语言,这种框架也是比较各种语言的适宜框架。Comrie & Smith(1977)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就是这种框架的一个代表。而现在某些教学语法所依据的框架,多半基于单一语言的视角,并且很大程度上受到欧洲传统语法的影响。遵从印欧语传统语法和遵从语言类型学框架(尽管也发源于西方)是完全不同甚至是很对立的两件事。语言类型学的宗旨就是要打破单一语言(尤其是单纯印欧语)的眼光,将语言学理论建立在尽可能广阔的语种基础和语言事实基础之上。把立足于语言类型学的框架混同于基于印欧语的眼光,是具有误导性的观点,这是语言比较时必须首先澄清的。 通用性语法框架基于在大量描写和研究中获得并积累起来的人类语言的句法共性,同时辅以常用的语义语用范畴的出发点,以发现同样的范畴在句法实现方面的异同。相比之下,传统的六大成分句子观和基于印欧语的少数形态范畴就存在较多的局限。下面择要介绍一些现代通用性语法学框架的基本要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