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叔骏 页数:262
前言
在语言学研究乃至一般人文科学研究中,总会遇到一组组二元对立的现象:传统与现代、共性与个性、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广义与狭义……这些对立概念,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理论研究视角;既是范畴归类,也是方法分野。这些对立的概念或范畴并不是决然水火不相容的,在研究中也是可以加以综合的。总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些对立概念体现了不同的研究思路。 现代语言学(1inguistics)是以20世纪初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为标记的,一般认为之前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philology)。就我国而言,传统语文学即“小学”,包括训诂、文字、音韵,没有语法;而在西方传统语文学中,语法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者必须具备的“七艺”(sevenliberalarts)之一…。由此可见,语言学与语文学就研究的内容来看并不是完全分割开的。传统“小学”包含的汉语文字、词汇、语音诸语言要素,研究路子当然与现代语言学大相径庭。在我们的语言学研究中,虽然是“井水不犯河水”,但也难做到绝对不相往来,尤其是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例,与一般的语言教学不同,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因素除语音、词汇、语法之外,还要加上汉字,汉字“一直被看作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也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瓶颈,如何教授汉字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汉字教学必然牵涉到汉字学,汉字学与汉字教学如何接口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一线的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很多意见、想出了很多办法,如强调对外汉字教学应注重结果而不要纠缠过程,就是不要在乎学生的书写笔顺;教学中为便于学生记忆随意拆解汉字……面对这种情况,有专家强烈反对这类“戏说汉字”的做法,要求按文字学规范进行教学,坚决维护正字法。实际上,无论在语文学研究还是在语言学研究中,“正”与“俗”、“体”与“用”的矛盾一直就存在,此消彼长。汉字学之外有“俗汉字学”,是“正”与“俗”的关系,也关乎“体”与“用”。
内容概要
现代语言学可以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门语言学,后者以某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如汉语语言学就是。普通语言学不以某种具体语言为对象,研究一般语言现象的性质、规律、结构,等等,着眼语言的共性,于是语言学研究就有“普遍语法”之类的说法。对应到宏观微观,普通语言学宏观研究就会比例高,反之,专门浯言学微观考察就会多,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在具体或局部问题上两种方法都会用到。专门语言学,像汉语语言学,以汉语言为对象,自然以汉语的个性勾主要观察角度,而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是汉字,这就注定汉语的很多特性与作拼音文字的汉字特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语的构词、句法等结构方式都与汉字有关。汉字作为汉语的语素组合排列在一起,并不是简单·平列。,我们认为四个意义接近的汉字组合成一个短语,其关系不一定是平等的,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是很微妙的,可能会呈现出多种层次,这些是将汉语的本来面貌描写清楚的重要内容,也nr能是印欧语言所不具备的。同样,在汉语篇章语用上,因为汉字的特殊性,也造成汉语篇章不同于印欧语言的特点,无论是话语结构方式、组织特点还是表达方式,都具有鲜明的汉语特色。
书籍目录
汉字篇 第一章 俗汉字学 第一节 俗汉字学界说 第二节 俗汉又字学的形成 第三节 俗汉字学的内容及其应用 第二章 中日汉字使用情况比较与统一简化字 第一节 汉字字量与日文汉字 第二节 中日汉字使用情况比较 第三节 “统一”简化汉字的问题词汇篇 第三章 几种四字格短语的结构与语义 第一节 “诟谇谣诼”之类的语言结构 第二节 异形成语解析 第三节 “溜之乎也”等短语结构分析 第四节 “X而X之”格式结构与减缩问题 第五节 “爱屋及乌·莺飞草长”类成语的语义与结构 第六节 成语语序与意义 第四章 词语语义及辨析 第五章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述评 第六章 字母词语知晓度语用篇 第七章 汉语修辞学的现状及走向 第八章 语境 第九章 话语结构 第十章 话语组织的原则 第十一章 话语组织的方法 第十二章 汉语的特点与语言的表达 第十三章 公关语言质朴清新的风格后记
章节摘录
(2)言语交际学1986年,刘焕辉《言语交际学》的问世,从一个新的角度代表了对汉语修辞学革新的又一次探索。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刘焕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对汉语修辞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检讨,着重阐述了从修辞学转向言语交际学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依据。他认为,修辞现象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成功的言语表达现象,因此,修辞原是言语交际的产物。人们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的,完成预定的交际任务才去进行修辞活动的。但以往的修辞研究却长期停留在就修辞论修辞的阶段,未能自觉地把修辞现象放在言语交际的广阔背景中来考察。《言语交际学》共分三部分十四章。第一部分是言语交际学总论,主要阐述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学的任务、言语交际的主要矛盾和交际环境;第二部分是言语交际的基本规律,主要讨论制约着言语表达的交际目的、交际对象、具体场合、社会环境诸方面因素;第三部分是言语交际的语言组合手段,主要讨论语义、语音、结构、话语等方面的语言组合手段。《言语交际学》对汉语修辞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它强调了语言的运用与评价对语境的依赖关系,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第一和第二两部分中。第三部分用语言组合的观点去解释如何达到最佳表达效果,虽然作者力图突破过去选词、炼句、辞格的模式,而从语音、语义、结构三方面的组合形式去概括语言交际的表达手段,但其内容从本质上说并没有离开汉语修辞学的传统框架,新意不多,影响也不大。1991年王绍龄主编的《言语交际》和刘焕辉的思路完全相同,但此后这方面的书就没有再出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