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现代事情-中国语新干线-下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作者:冯富荣,杜英起 著  页数:148  

内容概要

  《中国语新干线:日中现代事情(下)》可供日本大学本科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学生用作文化类选修教材。全书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中日两国的不同,即围绕同一个问题,先写中国的情况,再就这一问题描写日本的情况(均为中日对照的课文)。每篇课文后有生词、词语注释、练习、思考题。《中国语新干线:日中现代事情(下)》的话题涉及励志、生活、人口、家庭、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

书籍目录

第七课 励志1.课文1 身残志不残2.生词和短语13.词语注释4.练习15.课文2 五体不满足6.生词和短语27.练习2第八课 生活1.课文1 中国人的生活2.生词和短语13.词语注释4.练习15.课文2 日本人生活6.生词和短语27.练习2第九课 人口1.课文1 中国的人口问题2.生词和短语13.词语注释4.练习15.课文2 日本の人口问题6.生词和短语27.练习2第十课 家庭1.课文1 中国人的家庭2.生词和短语13.词语注释4.练习15.课文2 日本人の家庭6.生词和短语27.练习2第十一课 文化1.课文1 如何与中国人交往2.生词和短语13.词语注释4.练习15.课文2 日本人との付き合ぃ方6.生词和短语27.练习2第十二课 政治1.课文1 中国的政治2.生词和短语13.词语注释4.练习15.课文2 日本の政治6.生词和短语27.练习2

章节摘录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实行的是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人们的收入同企业的亏损或赢利无关,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所以人们的工作态度不太积极。那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非常低。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在不断增加。比如20世纪8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刚工作时的月工资只有40多元,而现在大学毕业生的月工资能达到几千元。80年代开始出现了人人羡慕的“万元户”,而现在月收入就达一万元的人也不是少数。  到了2l世纪,中国开始进入小康社会。2003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4000美元。同年,中国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已超过了一万亿元。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60年代,中国人追求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70年代,人们追求的“三大件”是:冰箱、彩电和洗衣机。到了90年代,人们追求的“三大件”又变成了空调、电脑和手机。而如今,人们追求的是房子、汽车和出国旅游。2003年中国出国旅游的人数达到了2022万人次。在消费方面,人们平均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在不断下降。2003年为41%,其中城镇为37%,农村为45%。预计到2010年将下降到30%左右。这意味着人们将有更多的钱用在其他消费上。在通信方面,2004年8月底。

编辑推荐

  《中国语新干线:日中现代事情(下)》为日本学习者量身定做。课文选取中日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比较中日现代社会的异同之处。主课文介绍中国情况,副课文介绍日本情况,课文均为中日文对照。练习结合日本学生中高级阶段的特点,加强词序、翻译及长句训练。  使用建议  《中日现代事情》分上、下两册,每册6课,适合日本大学二、三年级使用或短期班灵活选用。作为一学年教材,建议两周学一课,同时教授主课文和副课文。作为半学年教材,建议一周学一课,副课文作为自学资料提供给学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日现代事情-中国语新干线-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