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再生 编 页数:220
前言
2008年6月,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周的“第二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研究师资培训班”。作为培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培训的人员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完成预先拟定的研究课题,提交了相关的研究报告和论文,并在这里结集出版,提供给同行一起分享和交流。 此次培训班的主题是“构建社会性别平等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参加培训的人员主要是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性别、公共管理研究的国内高校、党校的师生代表以及来自妇联系统等机构的相关人员。他们有在校的博士生,有刚刚毕业走上教师岗位的讲师,也有研究成果颇丰的副教授,是一支很年轻而有朝气的科研队伍。他们在自身的工作和实践中对社会性别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而上升到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研究的层次,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推动社会性别意识的主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长期努力和共同参与,而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及课程建设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从事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研究的师资队伍,担负着面向决策者和社会公众宣传性别平等理念、普及社会性别平等知识的任务,只有他们很好地掌握了社会性别理论和研究方法,才有可能推动公共部门将社会性别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于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了社区妇女组织发展、女性政治参与、妇女土地使用权、农村留守女性、生育保险、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女性就业等诸多方面,作为培训学员的研究成果,有些内容还有待深化。不过,如果能将师资培训工作持续开展下去,让更多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加入进来,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国的社会性别研究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以及加快公共管理、公共政策领域社会性别平等的步伐。
内容概要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3辑)》是2008年6月在天津大学召开的“第二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研究师资培训班”的结业文集。文集收入调查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共19篇,内容包括社区妇女组织、女性政治参与、农村留守女性、妇女土地使用权、生育保险与女性就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与性别差异、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大体反映了目前我国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第3辑)》可作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从事社会性别、公共管理、妇女问题等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和学生的参考读物,也可作为妇联及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公务员培训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第二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研究师资培训班综述天津市“半边天”家园建设与社区妇女工作机制研究妇联组织在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和能力建设社会性别与村务管理研究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村社会泛女性化与乡村治理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农村女性参政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城市社区居委会选举中的妇女参与问题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农地制度、农地市场与妇女土地使用权生育保险政策中的社会性别意识与女性平等就业权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女童均等教育西部大开发政策背景下的西北贫困地区留守妻子的微观处境——基于甘肃定西地区的调查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研究理工院校社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性别差异分析——基于河北工业大学的个案调查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关于男女两性对建筑物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相关公共政策制定中性别因素的影响国外家族企业女性研究:历程、动态和发展趋势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基于天津的调查“公共管理硕士(MPA)教材中的社会性别意识”调研与分析
章节摘录
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推动社会性别平等——第二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研究师资培训班综述 梁汶洁 (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8年6月2日至13日,第二届社会性别与公共管理研究师资培训班在天津大学开班。此次由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师资培训班以“构建社会性别平等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为主题,邀请到国内外知名学者,就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与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举办专题讲座,对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性别、公共管理研究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代表及来自妇联等政府机构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为期2周的集中培训。 一、社会保障制度是立国之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战略目标,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建设是根本。2008年的“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我们国家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社会保障专家、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郑功成教授以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为例,总结出中国历次的农民起义无一不是在大灾之后民不聊生的背景下爆发,以抢粮为先兆、以解决基本民生问题为终极目标的。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上几个强盛时期包括贞观之治、文景之治乃至康乾盛世,并非因为幸运而几十年没有发生过大灾,而是因为在大灾荒后,国家有能力开仓赈灾、安抚灾民,避免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唐太宗时期建立的粮食储备,是用三至九个丰年的积蓄来解决一年的灾荒。如此完备的救灾方略确保了贞观之治得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不是因为没有灾害,而是因为救灾工作搞得好,这就是社会保障。由此可见,社会保障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对基本民生的保障,对社会的安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社会保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要长期准备、长期规划的,社会保障不是一个应急性的措施,它是一种长期的、预防性系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