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建筑文化考察组 主编 页数:165
Tag标签:无
前言
在2006年夏秋之交,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与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工作室联合组成了旨在保护、研究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官方学术组织,名叫“建筑文化考察组”。这个考察组组成至今不过8个月,却已经踏访了8省40个县市约250处古建筑遗构、遗址,在《建筑创作》杂志上开辟“田野新考察报告”专栏,陆续发表考察报告8篇,约15万言、数百张新旧照片资料和实测图,这些连接传统与现代建筑的文献的发表,对业内可谓成绩斐然。现该考察组拟将其撰写的考察报告陆续结集出版,总名为“田野新考察报告系列丛书”,并已编辑完成了这个丛书的第一、二卷。出版在即,嘱我作序。我忙于公务,本无更多的闲暇,但这些报告我是每篇都读过的,因此愿以我的读后感言代序。记得前人说过:“史学即史料之学。”所谓史料,在现代史学界远不止是正史记载和档案记录,更有价值的往往是那些须通过田野考察才能得到的实证资料。这个具有现代科学理念的“田野考古方法”是西方现代史学的基础,于20世纪初被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等前辈引进到我国,立即引发了我国历史学领域波及思想界的一次飞跃:因为有了甲骨文的破译和其他各类出土文物的佐证,我们恍然发现现代人掌握的上古三代的可靠史料比孔夫子时代更为丰富、可靠。对于建筑历史学科和文物保护事业而言,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刘致平、陈明达、莫宗江等先贤也正是在这个社会氛围中,开启了一条以田野考察方法结合文献考证、建筑学本体理论,重新发见古代中国建筑体系的道路。他们是我国建筑历史学科的奠基人,亦是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先驱。
内容概要
在2006年夏秋之交,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与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工作室联合组成了旨在保护、研究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官方学术组织,名叫“建筑文化考察组”。这个考察组组成至今不过8个月,却已经踏访了8省40个县市约250处古建筑遗构、遗址,在《建筑创作》杂志上开辟“田野新考察报告”专栏,陆续发表考察报告8篇,约15万言、数百张新旧照片资料和实测图,这些连接传统与现代建筑的文献的发表,对业内可谓成绩斐然。 现该考察组拟将其撰写的考察报告陆续结集出版,总名为“田野新考察报告系列丛书”,并已编辑完成了这个丛书的第一、二卷。出版在即,嘱我作序。我忙于公务,本无更多的闲暇,但这些报告我是每篇都读过的,因此愿以我的读后感言代序。 记得前人说过:“史学即史料之学。”所谓史料,在现代史学界远不止是正史记载和档案记录,更有价值的往往是那些须通过田野考察才能得到的实证资料。这个具有现代科学理念的“田野考古方法”是西方现代史学的基础,于20世纪初被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等前辈引进到我国,立即引发了我国历史学领域波及思想界的一次飞跃:因为有了甲骨文的破译和其他各类出土文物的佐证,我们恍然发现现代人掌握的上古三代的可靠史料比孔夫子时代更为丰富、可靠。对于建筑历史学科和文物保护事业而言,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刘致平、陈明达、莫宗江等先贤也正是在这个社会氛围中,开启了一条以田野考察方法结合文献考证、建筑学本体理论,重新发见古代中国建筑体系的道路。他们是我国建筑历史学科的奠基人,亦是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先驱。
作者简介
金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第29届奥运会安全顾问;第七届、第八届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专家;北京减灾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减灾白皮书专家组专家;建设部综合减灾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处长;《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高级工程师。
书籍目录
序言承德纪行引子避暑山庄: “山庄山水佳,天然去雕饰”外八庙:肖彼三摩耶,作此曼拿罗喀喇河屯行宫、穹览寺等世守之工:承德大木匠师路凤台访问记不应该的建设:承德今日之建设现状述评结语河北涞水、易县、涞源、涉县等地历史建筑遗存考察纪略引子2007年1月27日,天气晴北京—涞水—易县—涞源2007年1月28日,第二日, 天气晴涞源—唐县—满城~邢台—邯郸2007年1 H29日,第三日, 天气多云 邯郸—涉县—北京结语西安古建筑考察纪略引子10月8日,第1 13晴北京—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10月9日,第2日晴北京—西安周至老县城鲁迅与易俗社与汉长安遗址与金石拓本2003年8月10日晴天水—西安西安易俗社、汉长安城遗址附记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大量实例和历史文献表明,作为藏地佛寺建筑基本范型的“都纲法式”,无论具象性的艺术式样,还是类型性的图式语言,都曾刻意观照并表现了“曼荼罗”这样一种佛教密宗本体论的宇宙图式。乾隆皇帝在其御制诗文中,即凝练表达出此种创作意匠。诸如:“肖彼三摩耶,为奉天人师,作此曼拿罗,严洁身口意”、“因教仿西卫,并以示中华”、“岂必东西定拘泥,适然潇洒正何妨”、“第印度金刚座辽远难稽,讵若西藏都纲法式具备,为天人摄受之闳规,藩服皈依之总汇也哉。”,申明藏式建筑之“都纲法式”即为承德外八庙藏传佛教建筑创作意匠所尊奉之法规。承德外八庙之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平面布局变幻丰富,外部形象不尽相同,惟以“都纲法式”论之,或可辨析其显著的共性特征:即寺院之中心部分平面布局均呈“回”字形,楼房周匝环绕,中央矗立高峻之殿堂,并于厚重墙壁之上辟高侧窗以通风采光。此种布局具有曼荼罗图式中须弥山之世界中心意义,佛寺主尊造像即供奉于此。主尊旁边环护菩萨像,四壁悬挂绣绘着菩萨和护法神的唐卡。与之相应的建筑立面,多釆用梯形构图,加之窗户狭小,周围平顶,愈显厚重敦实;立面之中部突起坡屋顶多为歇山式样,木构门廊及阳台处理细致空灵,整体风格雄浑华丽。由此观之,“都纲法式”乃为藏传佛教寺院之基本类型,其具象形式及精神意义上,均为曼荼罗图式“聚集”和“道场”意义之具体表现。清代皇家御苑中大型藏传佛教建筑之经营,以北京为例,诸如西苑之永安寺、西天梵境、阐福寺、极乐世界。颐和园之大报恩延寿寺、须弥灵境,香山之宝谛寺、宝相寺、长龄寺、方圆庙、梵香寺。静宜园之昭庙、碧云寺;圆明园之清净地、舍卫城、普福宫、功德寺、梵香楼、新正觉寺等,可谓盛况空前;而承德避暑山庄之永佑寺、同福寺及外八庙之溥仁寺、普宁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殊像寺、广安寺诸寺,则以其异彩纷呈的建筑形象,即以隽永的喻意反映佛教之审美理想,更彰显出“盖以绥靖荒服,柔怀远人,俾之长享乐利,永永无极云””之政治意图。其中,曼荼罗以方圆同心、九宫分格、十字对称的宇宙图式不再局限于宗教奥义,更被赋予体现王权集中、万法归一、宇内一统的意义,成为清代建立多民族统一帝国的理想图像。承德外八庙之建筑的单体设计,引入并改造汉地前所未有的藏式平顶多层碉楼的寺庙形式及色彩,建筑构造和细部做法也融合了鲜明的藏式建筑风格。其建筑主体之平面多奉“都纲法式”,平面呈“回”字形周匝围合,中部主殿高耸以容纳主尊造像,此种平面布局则或可变衍出诸多类型,在造型上进一步突出表现了曼荼罗原型之特点和意义,形式上亦更加多姿多彩。
编辑推荐
《田野新考察报告》是建筑文化考察组主编《建筑创作》杂志社承编,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