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振夺 主编 页数:185 字数:267000
前言
“卓越系列·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教材(计算机类)”(以下简称“卓越系列教材”)是为适应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配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天津职业大学为载体而开发的一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捆绑、体现工学结合思想的教材。 为更好地做好“卓越系列教材”的策划、编写等工作,由天津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丁桂芝教授牵头,专门成立了由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和企业、研究院所、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的专家共同组成的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的核心组成员为丁桂芝、邱钦伦、杨欢、徐孝凯、安志远、高文胜、李韵琴。核心组成员经过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就“卓越系列教材”的编写目的、编写思想、编写风格、体系构建方式等方面达成了如下共识。 1.核心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物色、推荐“卓越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成员和教材主编,组成工学结合作者团队。作者团队首先要学习、领会教高[2006]16号文件和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的思想。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教学资源。 2.“卓越系列教材”与国家示范校专业建设方案捆绑,力争成为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和课程标准体系的载体。 3.教材风格按照课程性质分为理论+实验课程教材、职业训练课程教材、顶岗实习课程教材、有技术标准课程教材和课证融合课程教材等类型,不同类型教材反映了对学生不同的培养要求。 4.教材内容融入成熟的技术标准,既兼顾学生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又体现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内容概要
本书重点介绍了电脑硬件各组成部件,包括CPU、主板、内存、硬盘、光驱、显示器、机箱和电源、鼠标、键盘等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介绍中简化了一些不必要的硬件原理及一些抽象、过时且意义不大的理论内容,内容务求实用。另外本书还介绍了电脑硬件的组装过程、BIOS设置、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及电脑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以及电脑日常维护的主要工作和常用维护软件的使用。使读者能够熟练掌握电脑软硬件安装、日常维护及解决使用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本书各章节配有教学目标及大量实物图片帮助理解,更加注重读者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深浅适中,简明实用,适合DIY爱好者、电脑发烧友、装机人员、电脑维修人员、IT从业人员、电脑培训学校及大中专院校师生作为教材或自学使用。
书籍目录
1 电脑组装与维修基础 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1.2 电脑的软硬件系统组成 1.3 购机流程 本章小结 习题2 主板和CPU 2.1 主板 2.2 CPU 本章小结 习题3 存储设备 3.1 存储设备简介 3.2 内存 3.3 软盘存储器 3.4 硬盘存储器 3.5 光盘驱动器 3.6 移动存储设备 本章小结 习题4 显示设备 4.1 显示设备简介 4.2 显卡 4.3 显示器 本章小结 习题5 其他设备 5.1 机箱与电源 5.2 鼠标与键盘 5.3 声卡与音箱 5.4 打印机 5.5 扫描仪 5.6 摄像头 本章小结 习题6 网络设备 6.1 网络设备简介 6.2 网卡 6.3 网线 本章小结 习题7 组装电脑主机 7.1 安装CPU 7.2 安装CPU散热器 7.3 安装内存条 7.4 打开机箱盖 7.5 安装电源 7.6 安装主板 7.7 安装显卡 7.8 安装网卡 7.9 安装软驱 7.10 安装光驱 7.11 安装硬盘 7.12 完成主机安装 本章小结 习题8 BIOS设置9 硬盘分区和格式化10 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11 电脑故障与维修基础12 常见硬件故障及解决方案13 电脑日常维护附录 BIOS自检报警声音及其意义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 电脑组装与维修基础 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计算机技术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十年,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此我们首先应对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1.1.1 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即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称为“埃尼阿克”。图1-1即为ENIAC,其体重28吨,占地170平方米,使用了18 800只电子管,耗电量150千瓦,但其速度只有每秒5 000次加法运算。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领域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个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了每秒几十亿次。 计算机的发展可按照所采用的电子器件的变化,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代(1946~1957)是电子管计算机。这种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成本高、运算速度慢,只能达到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的加法运算。 第二代(1958~1964)是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比电子管平均寿命提高100~1 000倍,耗电量却只有电子管的十分之一,体积比电子管小一个数量级,运算速度明显提高,每秒可以执行几万次到几十万次的加法运算。 第三代(1965~1970)是集成电路计算机。这种器件把几十个或几百个独立的电子元件集中做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硅片上(称为集成电路芯片),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大大减小,运算速度却大大提高,每秒钟可以执行几十万次到一百万次的加法运算,性能和稳定性进一步提高。 第四代(1971~今)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使计算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微处理器,从而推出了微型计算机,使得计算机在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