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意匠

出版时间:2005-5-1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允鉌  页数:447  字数:92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小时候在私塾读到《论语》上的“不知生,焉知死”,不明它的意义,后来听到农民在夜校念到昔时贤文上的“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才悟到事物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是有所发生、有所发展、有所消亡的。同时,消亡了的东西,又部分地寄存在后来再生产的东西中。不管你怎么分类,那些共通的与特殊的东西总会貌似地存在着。 学习、研究和编写建筑史的,好像是“知死”,实际上是在“知生”。因为“死”了的东西不仅包含着它“生”的时候那种活泼生气,而且会影响或推动人们去再生产。这就是“知生”的必要和所以。同时,“死”或消亡的东西,又是再生产而来的。这消亡的东西,也会去再生产而延续下去。这是“无古不成今”的道理。若要“观今”之延续和再生产,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鉴古”,了解历史上的规律,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那就可保证顺利地延续下去和善于再生产。 中国古建筑是古今都在东亚地区,由东亚人民产生的。它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艺术和清静环境,是古代养目、养心、养身、遂生的具体表现。它既具有几何构成又有模式表达和逻辑组成。这是出乎今西方人意料之外的。 这可能由于古代中原地区是得天独厚的温带地区,即所谓“华夏地区”。同时又南有热带、亚热带地区,北有寒带地区,西北有戈壁、沙漠,东南有黄海、东海、太平洋、南海,西南有崇山峻岭,东北有白山黑水,所谓“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地”。不过,这里有地震,有台风,有风沙,有寒流,有大风雪,有洪水水患。这些地理气候等因素可能是使中国古建筑长期少变的主要原因。 另外,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科学技术、哲学艺术的发展才是促进中国占建筑从原始社会制经夏制、殷制、周制、春秋战国制、秦制、西汉制、东汉制、三国魏蜀吴制、两晋南北朝各地制、隋唐制、五代十国各地制、宋、辽、金制、元制到明制、清制及各地区制,这是中国古建筑主流。这主流在历代传到四裔、四海就又成了各种与当地人民建筑相融合的风格。 还有本土产生过儒教、道教,东汉前后有西域的西王母、南亚的佛教、西亚的波斯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中国形成一个亚洲宗教汇集之地。特别是儒教、佛教的影响最为深远、广泛。不过,这些影响似乎只影响到人的精神,而很少如同欧洲基督教、天主教之教堂建筑受影响之大,及南亚受伊斯兰教影响之大。也就是说,外来宗教建筑传到中国来,到后来都中国化了。 还有内战、外患之多,也促进了建筑材料、施工、建筑政策的发展,特别随着火攻、水攻战术的发展,建筑又受到多次破坏、烧失、拆迁重建之灾难,但较之西欧各国之迄今分裂,我国幸而早在秦代就形成全国统一,汉代也长期统。以后,虽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到隋、唐又告统一。此后,又有五代、十国、宋、辽、金、曲夏的分裂,但到元、明、清又告统一。这里要注意的是中国在历史上虽有分裂但建筑上的风格仍属统一。 由上面各种条件而论,我国是以汉族为主,各民族共同肜成的建筑历史,是一件光辉的成就。而这,是经过与自然斗争即与寒暑风雪、地震台风、大沙暴、大洪水、大寒流做斗争,同时又要与内战外患中之火攻、水攻战术进攻的社会灾害做斗争,再加上科学技术、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上的斗争,终于还足完成了本东亚地区的天文、地理、气象气候,山、河、湖、海等所应发生的建筑内容和其相应的形式和形式中的精神。 今允稣先生于编完《李研山书画集》后于1975年根据其建筑设计经验,从设计角度来著述一本探讨中国古典建筑的设汁理论的书,名之日《华夏意匠》。这是一本新体裁、新方法的著作。现在有这本著作出现,我看足会达到那种从设计角度要求学以致用的目的的了。本书最可贵之处,是在用现代建筑的观点和理论分析中国古典建筑设计问题,并希望能够较为系统地全血地解决对中国古典建筑的认识和评价问题。允鉌先生在本书中尽量引用中外古今有关文献著述以供讨论。同时他希望表达自己对建筑设计多年来积累的意见和体会,并对前人的有关著述中某些问题做出了一些讨论或提出不同论点,来请读者予以指正。这是符合百家争鸣的。本书又对中国古建筑术语作了注释,也会方便读者去阅读占籍;又特为读者做出提要,列于页边,这在题目章节分明外又添一提要,是方便人们去查阅的。本书插图丰富,排版醒目,足一本图文并茂的著作。特此推荐。 中国位于亚洲东南部,七地辽阔,历史悠久,建筑遗产极为丰富。数千年来,中国建筑随着社会发展与建筑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城镇规划、平面布局、建筑类型、艺术处理以及构造、装修、家具、色彩等方面,久已树立一套具有民族特点的艺术理论与缜密完整的营造方法,从而形成东方建筑的一大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有灿烂辉煌之一页。如北京的故宫、天坛,山西应县的木塔,江南的园林……既属中华民族优秀建筑遗产,亦为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宝库的珍品。 有关介绍中国古典建筑特征及其光辉成就的书籍,近年出版问世者尚不多,且往往偏重于营造及历史文献考据。而建筑师拿君允鉌所著《华夏意匠》,则是一部较系统地论述中国古代建筑优秀遗产的知识性书籍。著者从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对中国古典建筑的分类、设计原理与营造方法诸方面,均一了,以较全面介绍,并运用中外建筑对比方法进行分析,阐述其相互影响与渊源异同,立论有据,图文并茂,并有提示标题附于正文之侧,新颖醒目,对研究和热爱中华古典建筑的广大读者而言,李君新著乃一部有益之参考书也。

内容概要

李允鉌,祖籍广东,出身书香世家,其父李研山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岭南画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山水画大师”。李允鉌在其父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中国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基础。1953年李允鉌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他曾先后在沈阳、北京、香港、曼谷、新加坡、广州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室内设计工作。  李允鉌先生多年潜心研究中国建筑设计传统,长期实地考察东西方建筑,览中外建筑经典。他借鉴西方建筑设计理论方法,继承中国古代古籍的论著体裁,以现代建筑科技的观点和语汇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验证了中国自古便存在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其中许多设计思想及技法属中国独有或首创,在世界都居于领先地位;进而充分肯定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理念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华夏意匠》总结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对中国古典建筑文化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驳斥了少数西方人傲慢、狭隘的版面学术观点,批评了某些中国“学者”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西化倾向,字里行间不时流露出一位学者对祖国的拳拳热爱之情和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华夏意匠》涉及的学术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直接相关的艺术和科技之外,还包括了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等学科。它的内容意涵深邃,语言亲切隽永,堪称中国建筑文化领域中的“传世之作”。对于建筑师、设计师、美术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专业人以及从事一般文化艺术活动或爱好中国文化艺术的人士,它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李允鉌出身书香世家,其父李研山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岭南画家、书法家和诗人,被誉为“山水画大师”。李允鉌在其父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便打下了扎实的中国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基础。五十年代李允鉌自华南工学院建筑系毕业,他先后在沈阳、北京、香港、曼谷、新加坡等地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及室内设计工作;同时还对建筑理论,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书籍目录

卷首语第一章 基本问题的讨论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文化和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  木结构发展的历史原因  建筑的思想和政策  影响形制的特殊因素第二章 总释  中国的文字和建筑  名词和术语的变迁  建筑物的类型和名称  “门堂之制”及其他  台观的发展和意向第三章 分类概述  建筑物的性格和分类         住宅和房屋功能的演变  宫殿和宫城  礼制建筑  佛寺·浮屠及其他  商业建筑的集中和分散  古代为科技及工业服务的建筑物第四章 平面  建筑平面的构成  单座建筑的平面  建筑群平面  典型的平面制式  布局的组织和程序的安排第五章 立面  建筑立面的构图  立面构图的组织和展开  台基  屋身  屋顶第六章 结构与构造  结构·构造的设计  结构原则的演变  材料的选择和标准的制定  构件的形制  屋面的构造和屋面的曲线第七章 主要构件的形制  柱和柱础  斗拱  雀替·驼峰和隔峰  栏杆  槛框和隔扇第八章 色彩·装饰及“内檐装修”  色彩的由来  装饰和彩画  天花和藻井  门窗  隔断第九章 园林建筑  设计思想和意念  历史的基础  构图的原则  园的构成元素  “园群”的组织第十章 房屋以外的建筑物  非房屋建筑  城墙和城楼  桥及“桥屋”  陵堂与墓室第十一章 城市规划  古代的城市和规则  都城的盛衰和兴亡  城市形状的产生和变迁  城市的内容和组织  道路网和城市的布局第十二章 设计·施工·研究和著述   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家  古代的建筑设计工作  古代的建筑施工工作  古代有关建筑的研究和著述  近代有关中国古典建筑的研究和著述  发展的终结和传统的断承

章节摘录

  “华夏”指的是古代的中国,“意匠”可作建筑的设计意念,《华夏意匠》意即“古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意念”。用这样的一个书名好像比较“简而雅”,可惜就是不那么通俗。  这是一本意欲用现代建筑的观点和理论来分析中国古典建筑设计问题的书。论述这一类专题要涉及的学术范围非常之广,除了直接相关的艺术和科技之外,无论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等等也无一不与之有关,因此下起笔来就会自然而然地带来较为浓厚的学术意味。  笔者并不打算令这本书成为一本极为严肃的、枯燥的、语言无味的学究式之作,相反地力求取材和行文都能够生动活泼一些,尽量注意使它能够引起阅读的兴趣。为了方便更多人容易阅读,较为偏僻、少见的名词和术语都做出详细的解释或者注释,相信它同时也可能成为一本文化和技术基础知识的传播性读物。  全书的内容当然能够给那些意欲模仿中国传统形式的设计者们提供足够的参考资料和设计论据,不过更主要的目的却是希望能够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解决对中国古典建筑的认识和评价问题,由此达到建立一个较为合乎实际、恰如其分的价值观念。在这个意义和目的上,就是设想它将会负起一定的历史文化任务。当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个人的意愿,借此而自我鼓励去完成这一件颇不容易完成的工作而已。其实,限于笔者的学识和能力,眼高手低在所难免,它绝不会真的成为那么成功的作品。  虽然,本书大量地引用中外古今有关的文献和著述,但是,它绝不只是一本“述而不作”的东西,其实它的精神和重点还是放在一个“论”字上。坦白地说,写作本书另一动机就是希望同时表达自己对建筑设计多年来积累的意见和体会。本着“独立思考”的精神,书中也对中外著名的学者如梁思成、刘敦桢、刘致平、李约瑟、伊东忠太等人有关的著述当中的某些问题都做出了一些讨论,或者提出不同的论点。当然,在这许许多多的大胆地畅抒己见当中肯定存在着不少的错误或者偏见,不当之处希望高明人士能不吝指正。  两位审阅过原稿的建筑师都提出过这样的意见:它应成为一本建筑师或美术设计师都应存有的工具书,以便碰到有关问题时可以随时查阅。于是,为了方便查阅,特地在内文之外添加了“提要”。  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就一直盼望能看到一本较为完整和系统地论述中国古典建筑的著作,而且心里老是觉得总会有人正在为此事而努力。当然,写这样的一本书,当时自己是想也不敢想的,只是预计教过我“中国建筑”这门课程的梁思成教授、龙庆忠教授等专家迟早会出版这一类的著述。1957年,刘致平教授编著了一本《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可算属于这一类的书籍,但是似乎并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一个类型。  时问一下子就过去了二三十年,中国近代的建筑著述并不如预想中那么丰富。不知何故,我常常会想起或者可以以自己的力量来达到看到自己所盼望看到的作品的愿望。  1957年,我在欧洲参观了不少著名的西方古典建筑物,虽然它们大部分早在书本中熟悉,相见之下仍然还有另一番感受。回来之后曾以比较东西方建筑作为话题,写了一些游记在《广角镜》上面发表。也许是出于一时的兴奋,与该刊编辑部工作人员交谈时,我提及有过写一本有关中国古典建筑问题的书之设想,不料竟然得到他们的赞同和支持。他们不但让我将其资料室可供参考的书籍都搬回去,而且时相询问。于是“一时戏言”就成了“骑虎难下”之势。  平心而论,假如没有他们的督促和鼓励,这本书稿相信是不可能完成的。此外,取得一些专业人士的协助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陈洪业建筑师供给我历年收藏得来的中外有关中国建筑的图籍,其中且包括了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的出版物,今日来说就是十分难得和珍贵的资料了。美术史家潘业先生给我提供了他数十年来珍藏的有关中国建筑的史料和典籍,因而很快就使我手上的参考资料达到近乎完善的地步。假如没有他们提供的珍贵资料,这本书即使能够写成,内容肯定也会是十分苍白的。  开始的时候,应该使用什么体裁问题使我伤透了脑筋,想了又想,写了又写,在摸索的过程中真不知浪费了几许笔墨和纸张。几个月过去了,结果还是难于下笔,其后,终于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得到了启发。为了学习他的治学方法和文风,我首先将他的原著第四卷第三分册房屋工程部分小心地译成了中文①,做完了这项工作之后似乎由此而得到了一种突破,体裁问题似觉已经迎刃而解,思想好像突然开朗起来,结果这样才可以振笔直书下去。  1976年的夏天,初稿终于完成了。当稿什交给出版社捉意见的时候,自己很快就将它令盘否定,因为愈看愈觉得错误百出,无一是处,结果在秋天之后又重新从、大至尾改写了‘次。这一改写却把原来的规模扩大了,从十多万字变成了三十万字,也许是经过初稿写作之后,对要论及的问题有了更多的见解和体会。重写的工作量虽然较大,但是写起来就不像最初那样难于下笔,到了1977年的春天便冉次脱稿。接着的工作就是大量绘制和选择插图,一本完善的建筑著作中的插图肯定应该占较人的比重。  奉来计划可在1978年出书,因为广泛地征求有关学者、专家们的意见后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订,原定的计划就推迟了。“版向”的印刷设计本来已经做好了,因为添加便于查阅的“提要”¨义非重新来一次不可。幸而这是一本没有时间限制的作品。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华夏意匠》涉及的学术范围非常广泛,除了直接相关的艺术和科技之外,还包括了历史、哲学、文学、政治、宗教等学科。它的内容意涵深邃,语言亲切隽永,堪称中国建筑文化领域中的“传世之作”。对于建筑师、设计师、美术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等专业人士以及从事一般文化艺术活动或爱好中国文化艺术的人士,他都是一本不可多得参考书。

编辑推荐

  《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认识现代科技的观点和建筑艺术语言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全书重点在总结中国古典建筑的设计原理和法则,并指出他们和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此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华夏意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8条)

 
 

  •   看过一个老前辈家中的1981年的台湾版本后一直年年不忘,但是没想到时隔27年的国内精装版,竟然还不如前者来得印刷精美和包装精致,实在太遗憾了~~
  •   感觉应该不错,可惜我没看完,买了好久了……
  •   建筑的弹性
  •   书的品相很好,内容更好,推荐
  •   書不錯啦
  •     一本类似建筑史的书,但是似乎比教科书更丰富一点,特别是每页边上的对每个部分内容的总结特别实用。可以通过快速阅读边上的总结来确定是否要精度该部分内容。兢兢业业地坚持了大半本下来,最后还是没能完全看完,古建或者建筑史与我们总是有点距离,有时候看完就忘了。但是这依旧不妨碍它作为一本好书的价值,内容的编排虽然很常规,但是很细很全并且方便查找,作为工具书,以后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是个不错选择。
  •      首先,值得敬佩的是一位建筑师写建筑史,或者应该称之为建筑文化史,能了解之多、理解之深,实属罕见。在我们周边徘徊了太多不知中国传统建筑原理之辈,奉别子为家宗,“数典忘祖”之属比比皆是。
       回头一想,建筑本就是一种实践,“营造”一名便是动词组成。假使中国建筑师都不谙传统营造之理,那还指望什么中国传统之“传承”?
       在具体问题的探讨上,李老展现出视野的开阔与知识的渊博,在很多老生常谈的问题上发出辩证、开放的回答。比如中国为什么高度发展了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而不是西方走的石材教堂的路子?中国为什么以相对固定的庭院组合形式建筑群来组织多功能的空间,而不是集中在一个单体建筑中来解决?。。。这些提问,层层突出中国古典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的不同。这里注意的是“古典建筑”,而不是“古代建筑”的全部,这里其实就已经透露出中西方在古典时期,或者说是封建时期发展历史与道路的不同造成了中西建筑的巨大差异。
       但是,也不难看出其时代的局限性。在书中的最后章节,作者做了当时的文献综述,看得出当时的建筑史研究还没有今天的“百家争鸣”,建筑考古的新资料和新发现还不足以看清古代建筑的细节方面。所以,李老当初的不少猜想也显得略微陈旧。
       总的来说,这一本建筑学科的必读“课外书目”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但是切勿当做“金科玉律”,相信李老当初也是怀揣着一种思辨的态度对待的这本著作。
  •     如今国内的城市规划向政治看齐,遍地的大马路和空荡的广场。大而无当的,模棱两可的,花里胡哨的所谓设计比比皆是。然而建筑不只是无感情的堆砌,不只是各种各样的历史“风格”,我们若只把精力集中在“哥特”,“古典主义”,“都铎”,“拜占庭”等等外观上,便只是个抄书人。勒·柯布西耶说“建筑虽是造型性的东西,但不是浪漫主义的。”它应该好用,在种种为了实用主义而进行的巧思之下建造起来的家伙,或许更能让我们见到一道理行的光辉。
      
      中国的古建筑有着深深的理性烙印,然而除此之外,还被礼制和迷信深深影响着。
      
      当我们走进明清故宫,立于太和殿前,才体会到建筑远不只好用那么简单。由于“礼”被统治阶级提高成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则,有关建筑的内容就不仅限于参考意义,而是成为非遵守不可,不可移易的典范。《营造法式》是古代中国的一本建筑手册,这本小册子的存在不只是为了建立模数化的科学标准,让工匠们对建筑的尺度了如指掌;也是为了确定一种制度。建筑的制度同时也是政治的制度,也就是“礼”的一个内容,成为了一种工具。
      
      由于古代中国的皇权比起现在来更注重人民之间的平等,而不是总体上的可持续发展,故其所谓的为政治服务而大兴土木的工程多是为了皇族或贵族的私欲,而不是如今各地方政府的GDP。所以奢靡之风在皇族和官员的宅子随处可见,而更大体量的城市规划只能用上规整二字。古建筑的屋顶讲究尊卑,四阿和九脊不能随随便便按在官员或平民的屋子上。城墙从开始的圆形变成后来的四四方方,变成了君子的形状,里面也多少有点天圆地方的礼制思想。墨子的“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亦是一例。
      
      与此同时,学者们受到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很少正式研究风水这门学问。然而这种“迷信”暗地里却成了影响古建的另一个因素。其实,所谓礼制由孔老夫子创造出来稳定三纲五常,所谓迷信亦按着皇权尊卑来不断演化,所谓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到头来“语”和“不语”都是为政治服务。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到,古代中国的思潮主要由楚文化的神幻飘渺和儒家的理性风潮组成,两者并重。如果光切合实际而没有迷信的话,也不会有那些美妙的古建筑。如今我们常为木建筑的部件之精巧感到赞叹。斗拱,雀替,惹草,藻井等木刻实在绝伦。而这些木构件一是因为怕受了潮、闷坏了才故意露出来给通风;二来既然露了出来,就慢慢演进加上些装饰和迷信的色彩。比如惹草和藻井都是象征着水,只因木建筑们实在都太怕火了。
      
      下次出游遇到古建筑,我们再好好体会一番。
      
      原文链接:http://imminjie.wordpress.com/2013/08/09/rites-and-regulations/
  •     Flexibility therefore represents the set of all unsuitable solutions to a problem. --《建筑学教程》
      
      建筑的弹性有时会纳入建筑师们的考虑范围,因为部分专用建筑的利用率不高,便开始思考在平时能不能也挪作他用。宗教庙堂是经常可以发挥此类作用的,巴厘岛的宗教场所在空闲的时候便可用作学堂。但也不是所有的建筑都能作如此处理,比如一些西方的教堂高大宏伟,庄严肃穆,把孩子们置于其中还是很难想象的。这样一来,便要求建筑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巴厘岛的宗教场所挪作他用或许有其一定的环境因素,建筑生产力相对较低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如今在中国大街小巷充斥着千篇一律的民房,大型商场,大而无当的专用建筑,完全无法想象古代中国有着一种弹性建筑的典范——四合院。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及平面扩展为主,而不论你是走进某个官府,大户人家的庭院,佛寺道观,其建筑形式都极其相似。一样的前厅,东西走廊,厢房,几进几出的平面扩展方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弹性从何而来,想来似乎并不会是因为缺少建筑用地,也不会是因为建筑生产力低下,因为木构建筑在先秦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建筑形式了。相较于西方的砖石为主的承重墙结构建筑,其建筑周期更是要短了许多。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施工时间长达一个世纪,而中国帝王的新宫都要在几年或是几年内完工,以便皇帝们在有生之年可以享受起来。
      
      或许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人对建筑师这个行当的不重视。自古书生考学,申论,然后上官场,先是学文章,然后学治天下。学问二字只用在那些有利于考学和仕途发展的事情上,而建筑更多的是一种“工匠”技艺,万万配不上一个“师”字。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很早就有“模数化”的建筑范例,《营造法式》之类,以模板来规范建筑形式,降低了对工匠的要求,也提高了建筑质量。一本标准的弹性建筑范本,可用于许多用途的建筑物,如此一来,便有了那些大四合院。
      
      《华夏意匠》中说,“中国人对一切人工物品的设计、对使用的要求都保持很大的灵活性。预计到使用情况有了变化时也可以同样应用”,或许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托词。凡不知弹性和专用的解决方案之间总是有平衡的,更多地考虑了灵活性,就意味着在专用性,在针对特殊问题的解决上,不免有些妥协。
      
      原文链接:http://imminjie.wordpress.com/2013/05/19/architecture-flexibility/
  •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这本书我很喜欢,也很有意思。
      因教书需要,拿来再看了一遍,以往的喜悦多少不在了许多。
      总的来讲,书算大部头,有450页,洋洋洒洒,但我要说:
      “扯淡”+“糨糊”
      
      1.自己的东西也只停留在表面臆想,缺少有力的论据。
      2.全篇以马克思主义等为基础,而远离了意匠。
      3.图文对应说明含糊,表面。
      4.全书在表态度,而终于“态度”。
      5.“匠”多而“意”少。
      
      说明如下:
      -----------------------------------------------------------------------------------------
      第一章:基本问题讨论,第一节:中国*传统*建筑
      通篇在介绍业界动态,全无自己观点,实只在“表态”,故为“扯淡”。
      看参考书:李约瑟,伊东忠太,弗莱彻。无---中国*传统---书籍。唯有建筑,可还全是老外的'建筑'。
      书名为'意匠",可全书参考书“意”书籍,少到可怜。
      -----------------------------------------------------------------------------------------
      第九章:园林建筑,
      设计思想与意念:
      通篇少谈“意”,而在“为了逃避种种清规戒律,不受管制约束的园林建筑就以另一姿态,另一种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法发展起来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矛盾阶级论里,展开论述。“为了……就……”,简单化了太多“意”,处处是另一种,哪一种呢?通篇读完未有清晰介绍。参考书一样的老外化,建筑化,而非“意”化。
      历史的基础:
      在园林发展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未有谈到?这可是关键“意”的生成期,山水画,山水诗,山水散文,山水园林。
      构图原则:
      可以说是通篇内容不符标题。
      ………………
      --------------------------------------------------------------------------------------
      
      当然还会有很多,不例举了。还是期待一本真正的“华夏意匠”出现。
      本人只希望提供一种不同的声音,勿怪为好。
      
      
      
      
      
      
      
  •     和国内的著名建筑师不同,
      海外的建筑师门也没有那种宏大叙事的爱好,
      而是愿意以科学的分析,写出自己的观点。
      对国内传统建筑文化的探讨,
      这是一本可以超越,但是无法逾越的书,
      虽然里面的部分观点难以苟同,
      但是在那个年代,能进行如此深入的思考,
      并作出成体系的论著,是值得敬佩的,
      这样的书,不在多,一个人一声能写一本就足够了,
      因为历史会记住他的存在的。
  •     近代一部从非器物层面上分析讨论中国传统建筑的存在原理,生长特点,以及别具特色的优越性和持久性,从文化层面上高度评价中国传统建筑的美。
      
      看名头就知口子开得很大,文章不好写。佩服的是,作者竟只用薄薄一本小书,把从前的对传统建筑的一般意义评论,上升到“意”的高度。足见作者思路清晰,用词精准,同时也反映出作者非同一般的语言功底。
      可读!
  •     最近正好又在重温这本书,比起那些述而不作的,客观得有点平淡的建筑史书要好多了。
      每次读都收益匪浅,当然你得用心才行。
  •      初次见到这本书,随手翻翻他的目录和内容。就决定要买这本书,虽然100元的人民币让我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咬牙买了。这本书比较《中国建筑史》来说,他的编排来说我个人觉的更为合理,内容更为详细些。至于图片我觉的已经够好了,里面有大量的手绘图,其中更为难得的是有好多来自古书。每一个构件都有图解以及同一构件不同时期的图例及演变过程。我买他并不是为了考研,可买了他之后决定要考研了。的确这本书能够让我比较全面的了解中国古建筑。那一百块花的值!
  •     看到前面的评论都是说这个书的不好
      我觉得有些不敢苟同
      如此一本好书怎么能这样评论他呢?
      要知道这本书不论是建筑学子还是规划学子向往崇拜的一本书啊
      许多考研的兄弟姐妹为了这本书可是淘心掏肝的找啊
      在网络书籍还没普及的时候
      这样一本书即使是不打折也是被人抢到空
      还好现在当当也已经有售
      让多数人感到为之欣慰
      
      此书我只能说没有完全阅读完整
      但是粗略的翻看后觉得说的内容比书本还是要来的强多了
      如果只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的话确实不算是一本资料翔实的书籍
      但是这本书讲的大略都是古代建筑的成就构成和演化过程
      以及一些构造的搭建
      尽管图片资料还是那么小
      但是和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更小的图片比教起来我还是满意了很多
      人家分门别类的给你介绍起源历史 每种建筑形制的开端发展
      这些都是需要自身的功力合成的
      而且作者已经是极其谦逊的说明 自己一家之力那于讲中国所有的古建一一详细叙述
      更多的是要自己去探求
      尽管这样
      从近代到现代或者说是到当代几乎没有一本古建能比华夏意匠叙述的更加仔细了
      当然古代文言的经典之作实在不缺乏
      不过那些专业名词术语从白话来讲都很难理解记忆
      更何况是我们本来就不熟悉的文言?
      从这个方面来看就应该佩服作者的功力之深
      明白一种专业知识是很好
      但是到自己写出一本好书就是另当别论了
      至此
      我还是希望这本书能被好好的认同。。。。
  •     用现代的思维分析古建 和别的历史书口味不同~
      天大这个版本 只是把以前的繁体转了简体出版 图片不大好
  •     也就是说属于我这种不打算钻到古建圈子里面去的人用来学习古建的书。书主要以作者观点展开,可以学习看中国古建的角度,史料则不够翔实。
  •   其实,大家都看的来,故而我在废话了~
  •   对于这样的一本书,正面的评价相当高,我自己在对比看了关于中国古建筑的其他书籍之后,不得不说此书的确是本好书。因此在正面评价如山海时,你提出的负面是相当珍贵的。不过你提出的五点质疑,我想当不敢苟同。并不是因为我认为此书是好书而反驳你。:)你的很多想法只是点到为止没有继续深入,所以我很期待您能给出具体的意见。
    首先“自己的东西也只停留在表面臆想,缺少有力的论据。”我不清楚你是否仔细看过这本书,本书相对其他的建筑书籍更讲究论证,也更严谨。何为缺少有力的论据呢? 论据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真假程度,另一个是关系程度。有力的论据毫无疑问是真的论据来自真的资料和数据。至于关系程度有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之分。如果引用直接关联的资料做论据当然更有力。其实此书给的论证多属于真实的资料以及大量的直接关联的资料,例如在第四章平面里举例单座建筑平面的时候作者举出了许多论据,图片就是很好的论据。真实直接有力。书中大体上涉及到有实物存在的建筑方面的论证很严谨,但是涉及到了很多没有实物直接证明的问题上作者在那方面有一定程度上臆想,但这绝不是表面的臆想,实际上可以解读为用现有的资料和逻辑来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理推理。又例如在《华夏意匠》的205页,在讲中国的梁架如何形成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直接的考古证据或者实物证据来证明,而是根据周代定制的《土寝图》和人居住对空间的需求的逻辑来推理,并配有图来说明。当然推理成不成立是另一回事,有待考古的证明。即使推理不成立并不代表本身完全是臆想而非合理推理。而用有限资料推理本身就是严谨的治学态度。
    “全篇以马克思主义等为基础,而远离了意匠。” 呵呵,你有后有举例证明:“第九章:园林建筑,
      设计思想与意念:
      通篇少谈“意”,而在“为了逃避种种清规戒律,不受管制约束的园林建筑就以另一姿态,另一种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法发展起来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矛盾阶级论里,展开论述。“为了……就……”,简单化了太多“意”,处处是另一种,哪一种呢?通篇读完未有清晰介绍。参考书一样的老外化,建筑化,而非“意”化。
    这本书是我看的最没有受马克思影响的一本书。内地很多书籍不管是建筑还是其他反而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受马克思影响的书的特点往往有这么几点:逻辑逃不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史观,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引用资料常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语汇上爱用马克思著作和我们党宣传的用语,如劳动人民和统治者,又如‘对于这件事我们要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等等。例如陈志华教授的《外国建筑史》一书在第四章古罗马的建筑中的第四节古罗马建筑的矛盾是这种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典型论述。就上面的标准而言,李先生的《华夏意匠》怎么都看不出是有马克思的影响。你举例的第九章里的那些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的矛盾阶级论。呵呵,马克思有矛盾论有阶级论,但是没有矛盾阶级论,呵呵。你可以查查。我才考过研背过马克思的理论。所以不知道他的分析怎么就马克思呢:)
    “图文对应说明含糊,表面。”图文对应说明的确有些含糊,有时候要花一定功夫才能理解文字。至于图文对应说明表面倒不至于,作者根据自己理解到时画了不少分析图,这些分析图可不表面。当相比总量还是少了些。个人认为赵广超的书是图文结合最好的,梁文道说他的书以图来解释图,图文不分离,我很认同。我看过他三本书《大紫荆城》、《不只中国木建筑》和《一章木椅》后大为赞叹,李先生此书和赵广超的书在图文上还是又高下之别。
    “全书在表态度,而终于“态度”。”其实李先生在卷首语说的很清楚:“全书的内容……更主要的目的却是希望能够较为系统和全面解决对中国古典建筑的认识和评价问题。”李先生又说此书不是“述而不作”更在于“论”字上。从这个角度讲全书当然重在态度,因为认识和评价不可能没有态度和观点。终于“态度”我就不太理解了。
    最后“匠”多而“意”少。意匠是指建筑设计的意念。不知你这里的“匠”是否是指“器”物质层面的东西,“意”是指“道” 观念文化上面的东西。 如果是指这个方面,对于这个我无法给出判断。有机会麻烦多说明一下,我很有兴趣。
    “扯淡”+“糨糊” 我觉得适不适合老先生的著作,这个更适合那些止血不严谨一心为钱的人出的书。只是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   首先谢谢仁兄的恳切指正,不得不说我的评论有些偏颇,“扯淡”+“糨糊”也不适合老先生的著作,这里需要道歉给李老。
    当时我刚刚开始教授中国建筑史,对一些东西的认识也还不够成熟,后来我回来看自己的评论已经感觉很多过激之处,但觉得这表达了我当时的认识,虽然偏颇但保留着。
    我教授建筑史的过程中也阅读了不少书籍,能好于李老的不多,有本《匠学七说》不错,可以读来看看。
    也许真正的-----建筑意匠-----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思考的时候注意到,“意匠”是在意还是在匠的问题,看李老拟定“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为副标题看,李老是重在“匠”上的。而我一直认为“意匠”应该是“意”多而“匠”少为好,尤其是就当下的环境来讲。如兄所讲,“匠”更多是指“器”物质层面的东西,“意”更多是指“道” 观念文化上的东西,那么对照《华夏意匠》,包括李老所列举参考书目,便很清晰的看出李老所思考的,并没有多少从文化入手。从文化入手很难,很容易变得大而空,读过一些文艺学者写的古建筑的书就是这个问题,翻来覆去的说了此道又是彼道,但你就知道作者都没搞清楚“道”如何转化成了“建筑”---------一个由多种物质材料组合在一起的观念系统。所以,我心目中的《华夏意匠》,是要说清“道”么,“匠”是什么,和“道”一步步体现在“匠”上的。
    李老作为尝试者,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视点,从这个角度说此书是顶好的。但作为一本真正的—建筑意匠----的书,不得不说,《华夏意匠》还是有不满意之处。
    关于“马克思”影响,是当时对此书的一个感觉,细分析便站不住脚了,这个更像是我当时看了李老偏实证和物质而缺少文化的一个情绪反映。所举例子------第九章:园林建筑,
        设计思想与意念:
        通篇少谈“意”,而在“为了逃避种种清规戒律,不受管制约束的园林建筑就以另一姿态,另一种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法发展起来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矛盾阶级论里,展开论述。“为了……就……”,简单化了太多“意”,处处是另一种,哪一种呢?通篇读完未有清晰介绍。参考书一样的老外化,建筑化,而非“意”化。
    看得出的情绪化,但也有对的地方,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非文化的,是宏观的,如果把理论分出从打到小的层级,它应该在很高的地方。如果拿它来说明具体问题是不合适的,只能带来对问题的似是而非的解答,如果就此打住,那么问题便等于没有解决。李先生正是陷入了这个理论陷阱,才没有真正做到对问题的解答。假如我通过对古建筑的观察和理解,觉得古建筑在屋顶形态以外的地方是静穆的,那么提问“木构建筑的静穆气质如何表达?”我认为能解答这个层面的“意匠”才算是解决到问题。
    关于“图文对应”问题,兄也看出是有问题的,当然像这样一本大部头的试图说明大问题的书,这方面即使放到现在也是有很大困难的。赵广超的《一章木椅》我看过,对于图文对应自然是很好,但书并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好,不知道是过分在意图还是怎么,总觉得同样的选题和方法还可以更好,书给70分,可以到90分的本来。还有,书定价太高,不应该的。
    应该还有没说到之处,但是现在手头没拿着这本书,有机会我们再详细讨论吧,多多感谢。
  •   老书,有空看看去
  •   也不能算是薄书吧....但真的是好书
  •   薄薄·····你让科林罗情何以堪·····
  •   嗯,很是鼓舞人心!
  •   同意LZ说的……的确很好的一本书!值得:)虽然我什么都不考,就是纯喜好!!
  •   这里有个下载链接,与大家分享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63365/
  •   看到这本书让我觉得书就应该这样编的 有详尽的论据 和自己的观点 多么的不容易 比起那些现在可以轻易出版的专业书 不知道要好上几千倍 我甚至觉得这样对比都是对作者的亵渎 真的是写得太好了 这才是做学问的人
  •   我想学建筑…………
  •   这本也是考博必备的书
  •   本身是建筑专业,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比较感兴趣,近期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那本《立面的误会》赵晨的论文集里面提到这本书才买的,还没有详细的看过,暂不评论。
  •   20年没有出版社出啊 我们老师让它再版的心血 好好理解一下吧
  •   这个我知道, 我还珍藏了建筑系馆买的翻印本……
  •   呵呵 我们图书馆还有以前那个老的版本呢
  •   我们这边也有 ^_^
  •   我觉得装帧还行,纸质很好。图片可能有些是老照片,清晰度不是特别高,但也不错啦。
  •   可惜是精装的。。。
  •   这书是贵了些,不过确实也是经典书。
  •   对于建筑专业的来说,太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