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毛尖 页数:315 字数:23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作家孙甘露兄说过,为毛尖作序是自取其辱。我正在做这件自取其辱的事,没办法,谁叫我给她上过课呢。 话得从头说起。毛尖在华东师大中文系攻读文学硕士学位时,导师是王晓明兄,我只给她上过一学期现代文学史料学课而已。时光飞逝,那已是决二十年前的事了,具体情景早已不复记忆。印象中她并不是特别出众,好像还很调皮。她本科学的是英文,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毛尖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就去了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国球兄。接着又跑去旁听李欧梵教授的课,这一听非同小可,催生了李著《上海摩登》的中译本。转益多师,取法乎上的道理,她懂,而中文、英文也都派上了用场,初露锋芒,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 士别三日,真的该刮目相看。等到我在深圳与她见面,在太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年会上与她见面,我发现她好像换了一个人,已自成一番新气象了。而且,她学问越做越大,语速也越来越快。她拿到博士学位后,重返母校,这有点出我意外,我原以为她要远走高飞了。直到去年华东师大校庆六十周年,她应邀上台发言,语出惊人,“生为华东师大人,死为华东师大鬼”,我的疑团才完全解开。 毛尖当然能耍术语,秀理论,从马克思到本雅明,即使不头头是道,至少也是独有会心,但她好像志不在学院式的论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写起了专栏,长长短短的专栏,从内地一路写到香港,写到台北,两岸三地通吃不说,还远达新加坡。这是要有能耐的,不是一般的能耐,是大能耐,也不知她从哪里修炼成这样的大能耐。她原先弄文学,后来又弄电影,都有声有色,不同凡响。她是当年《万象》的重要台柱,她的电影笔记《非常罪,非常美》一经问世,就洛阳纸贵。她的文字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影评家,或许,可以换一种说法,毛尖写得太好了。 对毛尖的文字,大家都说精彩,都说犀利泼辣,不可名状,但包括我在内,恐怕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一次与华东师大另一“尖”——倪文尖兄谈起,他说要写篇文章好好分析一下“毛尖现象”,结果至今未见他写出,可见讨论毛尖文字之不易。毛尖虽然富于正义感、同情心,但冰雪聪明,不论写人还是写事,总是东一搭西一搭,有正经没正经,从古到今,从雅到俗,有时不动声色,有时又义愤填膺,经常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把人写活了,把事说绝了,把读者搞得晕头转向之后还啧啧称奇。 说毛尖是文体家,可能还为时过早,但说她开了一个风气,大概不会有多大的争议。不过,读毛尖的文字,千万要小心,她妙笔生花,往往玩纪实混杂虚构玩到了家。比如承她看得起,笔下多次写到我,有实有虚,虚虚实实,你如不信,无疑不对,但你如全信,也就真的上了她的当。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这才是毛尖,这才是毛尖的文学创作,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哪。 文章高手董桥先生对毛尖不吝赞词,认为当今文章写得机灵的已经越来越少,但毛尖是机灵的,灵光的,他“读毛尖文章于是惊叹,于是拍案,于是折服”。另一位被毛尖尊为“半仙刘公”的刘绍铭教授,每说到毛尖,也总是Dr.Mao长,Dr.Mao短,十分欣赏。刘先生不轻易赞许人,但他却认为毛尖有“独门武功”。看电影无数的郑树森教授也是毛尖香港科大的老师,他说,“毛尖笔下不时令人眼前一亮的比喻,加上皮里阳秋的机锋,每回都不禁忆起当年最爱看的Pauline Kael(宝琳·凯尔)”,并希望毛尖继续“迷失在电影中”。毛尖真是太厉害了,不服不行。 最近毛尖接受采访,表示香港专栏作家往往写专栏写了一辈子,她只不过写了十多年而已,言下之意,她也要把专栏进行到底,要继续专栏语不惊人不惊艳不罢休了。毛尖这部精选集《永远和三秒半》就是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证明。 跟毛尖太熟了,越熟这序就越不好写,硬着头皮,东拉西扯,胡诌一通,只能请毛尖和读者诸君多多原谅则个。 陈子善 二○一二年五月四日
内容概要
知名作家毛尖的专栏结集,包括代表作和最近原创新作。毛尖从儿时对电影的观感谈起,谈大学生活、六十年代的中国电影,谈欧美电影与文学、上海与香港的“双城记”……作品对世界著名电影和经典文艺片的评论,见解独特、笔调别致。本书由知名学者陈子善作序并倾力推荐。
作者简介
毛尖,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学士,中文系硕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涉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电影,世界电影和英美文学。近年来,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影视和都市文化状况,在上海、香港、台北、新加坡等地均有专栏。著有《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当世界向右的时候》、《乱来》、《这些年》、《例外》、《有一只老虎在浴室》等。
书籍目录
序 陈子善
第一辑 从童年到大学
普普通通的愿望
没有人看见草生长
共同记忆:六十年中国银幕
第二辑 欧美电影与文学
瑞芬舒丹:非常罪非常美
鲍嘉:永远和三秒半
钱德勒:来到好莱坞
希区柯克:比胖还胖
伯格曼与乌曼:看看我,了解我,原谅我
梅塞德斯:别说我从没给过你花
你的心已经干涸在你的写作中
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重复,坚持重复
和凡奈莎在一起
快乐、放荡、鲜艳、同性恋的邓肯
没有人能和你相比.
十问:关于罗杰弗莱
第三辑 上海—香港及其他
所有能发生的关系
人民不怕贪官
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
二十世纪感情备忘录
上海,1930
它到底是我们的
四季故事
上海没有过去时
香港时态——也谈《胭脂扣》
香港制造
香港电影
第四辑 导演三论
《女篮5号》的房间:谢晋的美学
例外:论小津安二郎
《大路》变窄:费里尼和新现实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夏天雷雨 楼下有个发廊,小姐长年累月穿得清凉,我们抱着儿子在巷子里蹓跶,冬天我们穿棉袄,她们却白花花的肉身裂帛,儿子就说,阿姨老面皮,不穿衣服。 好在,夏天来了,发廊小姐一定欢喜这么热的夏天吧,全国人民都穿泳装,发廊小姐也就成了芸芸众生,成了邻家女孩。以前,那些发廊都关着门开着空调,四五个女孩一字排开,一个涂指甲油,一个吃头发,另外两三个玩着牌。隔着玻璃门望去,她们青春的身体像散乱的麻将牌,既是邀请,也是警告,但现在情形完全不一样了。 多么好的夏天,发廊小姐趿双凉拖鞋拿把桃花扇坐到屋檐下来,她们把手搁在旁边水果摊的西瓜上,路人走过,对着她们问,“老板娘,西瓜哪能买?”她们唧唧呱呱地笑,也不否认,只积极地对着里屋喊,老板娘,生意来了!几天下来,原来不怎么搭理她们的水果摊真正老板娘倒喜欢上她们了,尤其是生意忙的时候,她们帮着称这称那,而且,对水果摊老板,竟是一点轻浮举动都没有。所以,星空下,她们坐在一起,比着衣服料子比着腿脚长短比着皮肤黑白,倒像多年姐妹淘,反而显得一旁的老板被排挤了,落寞地狠狠吃着西瓜,但他脸上浮着笑容。 这笑容一会就被打乱了。发廊里突然传出一个声音,“阿兰,洗头。”老板娘回头看看墙上的钟,他们水果摊要收摊了,隔壁发廊生意开始。一下子,弄堂里非常安静,彼此有些尴尬,好在天空适时地打出一个雷,雨点同时落下来,打烊喽打烊喽! 我曾经很仔细地观察过那个叫阿兰的姑娘,我们保安叫她邓丽君。仔细看,脸型和嘴真有点像,而且,她喜欢唱歌,一边吃冰激凌一边还唱“我只在乎你”,路边的小流氓对她吹口哨使眼风,她不像其他几个噼里啪啦一串骂,她还是好心情地笑。后来和水果店混熟了,倒是老板娘有时还帮她出头,碰到保安一类的调戏她,老板娘山高水长地骂得保安一路逃窜,几个女孩子就在后面笑。那时候,她们就是天真的需要保护的好女孩。 好女孩还是出事了。晚上回家,救护车从小区门口开走,我还没问,保安已经回答,邓丽君。我问怎么回事,保安指指对面水果摊,水果摊已经收摊,门口站着一些人。我不好意思再问,想着我们家阿姨一定知道,而且,好像本事也一目了然:水果老板和邓丽君出状况了,然后水果老板娘就开杀戒。 但我们家阿姨的版本却一点爱恨情仇没有,老板进货回家,发现六岁的儿子一个人看摊,老婆放着生意不做,却在“下三烂”的地方打牌,而且,旁边还有一个“垃圾瘪三紧紧挨着我老婆坐着”。怪只怪天气太热,烧得人脾气火旺,后来事情我们阿姨讲不清楚,总之,老板娘跌破一小块头皮,阿兰流了很多血,因为握住了一把水果刀,但性命不要紧。 水果店关了两天又开了,阿兰也回到了发廊,就是手上缠着雪白纱布。但那几个女孩不再到外面乘凉,上海是天天高温,天天午后一场大雷雨,雷声大,雨点大,弄堂排水系统不好,一会就积了水。每次我趟着水接儿子从幼儿园回来,隔着玻璃门,总看到她们空洞地在看雨。每次,我都会想到雷蒙德卡佛的一篇小说名字,这么多水离家这么近。
后记
一九八八年踏入华东师大校门的时候,我没想到会在这里度过这么长时间。二十多年来,在师大散过的步有一万里,在师大吃过的肉圆有一万个,认识了一万个师大人,一万次,我走过华东师大出版社的门。 终于,“华东师大作家群丛书”也要让我走进亲爱的学校出版社。感谢阮光页老师,是他的鼓励和耐心让我有勇气从十来年的写作中挑选出部分,加上新近写就的文章,有了这本书。不过,其实我也只是提供了一个杂乱的篇目,文章的组合筛选,目录的编排改定,都出自阮老师的亲自策划与编辑。 二十多年来,师大的老师和同学向我馈赠了无尽的帮助和友谊,尤其是我的导师王晓明和我的师兄妹,炼红、丽敏、罗岗、文尖、启立、薛毅、倪伟、晓忠、春林等等。有时候,我觉得,我写啊写,就是想让你们说一声“不错”,虽然我经常得到的是批评。不过每一次,饭桌上和你们在一起,我就感觉幸福。 感谢陈子善老师为小书赐序。陈老师是世界上最可爱的老师,我们和他没大没小,他不生气,我们称呼他张爱玲的男朋友,叫他“张陈子善”,他也不生气。这些年,他的工作其实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文学地平线,他自己却始终没有一点点架子。感谢朱杰人老师,多年来一直关心与督促我的写作。感谢对外汉语系的所有师生,你们的包容和鼓励对我很重要。感谢母校。 毛尖 二○一二年五月四日
编辑推荐
《永远和三秒半》编辑推荐:从童年到大学,从电影到文字,从上海到香港……毛尖在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时说:“没有人看见草生长”,也没有人看到她如何从一个青涩的新锐作家成长为通行于两岸三地华文世界的学者兼专栏作家。此次十年专栏精选结集,或许能提供一个角度够全、距离够近的了解毛尖的可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