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治良,孙连荣,唐菁华 页数:483 字数:57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记忆心理学》(第三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记忆的基本问题。其中结合四个章节回顾了记忆研究的历史和发展进程,并从传统信息加工的视角探讨了记忆的编码、储存和提取问题。(2)记忆的类型。介绍了目前备受关注的几种记忆类型,并分别阐述了它们各自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神经生理机制和应用范围。(3)记忆的特性。主要对围绕记忆的场合依存性、自我参照特性、源检测特性和情绪性等特征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记忆心理学(第3版)》相比第二版,本版再次系统梳理了记忆研究的经典理论,而更具特色之处在于,系统增补介绍了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在众多记忆研究领域所获的最新成果。具体就研究内容而言,关于源记忆、错误记忆、前瞻记忆、提取诱发遗忘以及建构性记忆等方面研究成果的介绍:就研究思路和方法而言,关于各类记忆神经机制和脑内加工特点研究的介绍。此外,第三版中还着重笔墨论述了新近研究成果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相信本书的出版不仅对于帮助人们从科学的角度全面、立体地认识记忆的本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促进研究结果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日常生活记忆心理学的研究实践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
杨治良
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士。2011年获得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1993-2008)、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1997-2005)、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杂志主编(1993-2009)、国家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学科带头人(2002-2009)和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2003-2011)。他先后主持了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全国教科规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近二十项。他与同行们共同开启了国内内隐记忆研究的先河,近期研究聚焦在前瞻记忆、源记忆、错误记忆等人类记忆研究中的前沿热点问题上,其中的4篇代表性成果先后于1
995年、1998年、2003年、2009年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记忆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记忆研究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记忆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基础
第二章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
第一节 感觉记忆
第二节 短时记忆
第三节 长时记忆
第四节 联结主义模型
第三章 记忆信息的暂存与加工
第一节 工作记忆概述
第二节 中央执行系统
第三节 长时工作记忆
第四节 工作记忆研究的新进展
第四章 记忆与生活
第一节 提取诱发遗忘
第二节 自我参照记忆
第三节 靶记忆
第四节 建构性记忆
第二部分 记忆的类型
第五章 元记忆
第一节 元记忆的概念及理论
第二节 元记忆的测量方法
第三节 元记忆的研究
第四节 元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
第六章 内隐记忆
第一节 内隐记忆概述
第二节 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内隐记忆的特点
第四节 内隐记忆的解释和理论建构
第五节 内隐记忆的应用
第七章 前瞻记忆
第一节 前瞻记忆概述
第二节 前瞻记忆的研究
第三节 前瞻记忆的理论
第四节 前瞻记忆的老化效应
第八章 错误记忆
第一节 错误记忆概述
第二节 错误记忆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错误记忆的心理机制
第四节 错误记忆的神经机制
第三部分 记忆的特性
第九章 记忆的场合依存性
第一节 场合变化中的遗忘源及其心理机制
第二节 环境与记忆
第三节 语义记忆中的场合效应及其模型检验
第十章 记忆的自我参照特性
第一节 自传体记忆概述
第二节 自传体记忆的研究内容及特征
第三节 自传体记忆的组织与提取
第四节 自传体记忆与情绪障碍
第五节 婴幼儿的自传体记忆
第十一章 记忆的源检测
第一节 源记忆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 源检测的研究范式
第三节 记忆源检测的研究内容
第十二章 记忆的情绪性
第一节 记忆中的情绪表征
第二节 情绪事件细节的记忆
第三节 闪光灯记忆
第四节 情绪记忆的生理机制
第五节 信源检测与情绪聚焦
第六节 情绪与记忆的理论整合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激活扩散模型得到一些实验的支持,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关于启动效应的实验(Freedman&Loftus,1971; Meyer et al,1971)。实际上,激活扩散模型是对层次网络模型的修正,它用语义联系取代了层次结构,因而更加全面和灵活。它不仅可以解释范畴大小效应,而且,由于该模型中概念间的联系不仅有紧密程度,而且还有强弱,所以它能解释熟悉效应和典型性效应;由于加工过程中包含决策机制,所以它还能解释人们在作否定判断时的表现。总之,激活扩散模型比层次网络模型更具弹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因此更加适合于解释人类的行为和现象。 (二)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 1集理论模型 集理论模型由Meyer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该模型将语义记忆看作是由许多集合构成的系统,每个概念均可表征为若干个信息集,这些信息集又分为样例集和特征集两类。样例集由该概念的一些样例构成。特征集则包含这个概念所具备的各种属性或特征。不同概念的信息集之间没有现成的联系。对句子的真伪进行判断时,可以分别搜索两个概念的属性集,根据这两个属性集的重叠程度作出判断:重叠程度高,就作出肯定判断,反之则作否定判断。由于两个集合共同属性越多,重叠程度就越高,因此,该模型能说明范畴大小效应。而且,它也能较好地解释某些迅速作出的否定判断。更值得注意的是,集理论模型提出了非预存的思想,即概念间的联系不是现成的,而是要通过比较计算才能得到,这样它就包含了更多推理的可能性。集理论模型已得到一些实验的证实,例如,根据该模型,对特称语句的判断要快于对全称语句的判断。Meyer( 1970)的实验结果支持了这个预测。然而,后来的研究也发现了对该模型不利的证据。例如,它无法解释熟悉性效应和典型性效应;还有在Meyer的实验中,特称语句与全称语句是分开呈现的,而Rips( 1975)发现,如果在实验中将两种语句混杂呈现,则没有出现特称语句的判断快于全称语句的结果。这是集理论模型无法解释的。 2特征比较模型 特征比较模型由Smith、Shoben和Rips (1974)提出。与集理论模型类似,语义记忆中的概念是由语义特征的集合来表征的。但是,该模型认为,各语义特征在确定某一事物是否属于某类别时重要性不同,其中那些必须具备的特征称为“定义性特征”,另一些不大重要但也有一定描述功能的特征则称为“特异性特征”。特征比较模型认为,当被试判断一个简单的陈述句时,被试会将两个概念的特征分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价征,然后分别进行比较。为了给自己的理论收集证据,Rips等人(1973)运用“多维量表程序”,用二维空间的距离来表明一些样例和其类别的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被试应用了几个特定维度的语义特征来评定两个概念间的联系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特征比较的重要意义。 特征比较模型的加工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提取该句的主语和谓语两个概念的全部特征加以比较,以确定相似程度。如果相似程度高,就直接判断为“正确”;如果相似程度低,则直接判断为“错误”;如果相似程度中等,则进入第二阶段,只比较定义性特征,然后作出反应。 特征比较模型可以解释范畴大小效应和典型性效应,甚至可以说明对两个句子的反应为什么有不同的反应时。而且,对于这些效应和实验结果的解释都只依据一条原则,即语义特征的相似性。当然,特征比较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Glass和Holyoak( 1975)发现,一些包含相似项目的假命题比包含不相似项目的假命题更容易被否定。特征比较模型对于这种情况难以解释。而且,如何将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加以区分,也存在着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各类模型对先前信息和当前情境的合适度都很敏感,但是,生活中人们有时也从Bayes统计的角度来理想化地综合信息。这种能力使人们能够在当前提取合适的信息,虽然Bayes推断统计不是直觉性的,而且人们的意识判断常与之不符,但是它确实是一个简单的机制。这样,通过简单的统计推断,我们就能在知识应用中获得很大的适应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