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倪进 主编 页数:190
内容概要
《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学科考试手册))(以下简称《考试手册》),是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高中语文教材(试用本)内容编制而成的,是上海市高考语文的纲领性文件和命题依据。近几年,《考试手册》中考试目标已确立不变,即分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运用四大能力板块。但由于每一板块下所列测量点,在教学与考查要求上表述较为宏观,不便于课堂实际操作,所以我们于2010年编写了《长宁区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指南》,作为内部资料供本区高考语文复习使用,受到广泛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三语文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广大师生的要求,我们这次对《复习指南》作了认真修订,书名也改为《止海高考语文学科考试手册解读(2012版)》。
本书从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运用四大能力板块中,选择若干重要测量点作为专题,按以下步骤进行解读:
一、考试测量点基本含义、考查能力范围辨析
要求准确而简要地解释测量点的基本含义,明确考查的能力范围,使考生对该测量点有清晰的认识。
二、历年高考典型例题分析
选取高考(春考和秋考)试卷中该测量点的代表性试题,从命题意图、具体要求到答题步骤,作详尽解析。
三、解题思路与方法
在分析例题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一般规律,明确该测量点的基本解题思路和一般解题方法。
四、训练题
根据该测量点的考试要求,配置若干自我检测题。
五、训练题答案等第分析
设置不同答案等第,便于考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书籍目录
一、识记与理解专题
1.常用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运用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3.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二、分析与综合专题
1.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
2.分析作品的思路与结构
3.概括文章要点、段意与主旨
4.揭示作品写作意图
5.根据文意合理推断和拓展
三、鉴赏与评价专题
1.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语言风格
2.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四、表达运用专题
1.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2.高考作文中心的确立和表达
附录 常见文言词法和句式的运用
词法部分
句式部分
阅读部分
章节摘录
2.从修辞角度讲,语境义有时指的是比喻中的喻体词语或比拟中的拟化对象。做解释时要将此类张冠李戴的现象还原,指明是“张冠”而非借戴的“李冠”。例如长宁区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抽测试卷: 一千九百多年前,东汉有个大司马叫邓禹的在今天苏州吴县栽了四棵柏树。经岁月的镂雕陶冶,这树竟各修炼成四种神态。解析由于主语为“古树”,所以“修炼”首先必须理解为对“生长发育”的一种拟人化表达;其次,“修”、“炼”还照应上文“一千九百多年”、“岁月”等词,突出了生长之艰难,故答案作“艰难的生长发育”。 3.词语是文章的语言材料,每一个词语都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抒发的情感、论证的道理、说明的事物相关联。所以从与文段主旨的关系角度讲,阅读时必须透过表面意义把握词语所体现出的作者观点及感情色彩。例如上海2004年秋考卷: 世界报业协会在2003年度总结报告中说,在全球报业表现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报纸发行量却增长了8.5%,从1997年到2002年5年累计增长30.3%。解析首先,结合语境,明确本段大意是说明中国报纸发展形势良好,而世界报业的发展形势与之形成对比关系。再次,“低迷”的本义是低落不振作,感情色彩偏贬义,故结合前面的判断,可以确定该词是为了表现全球报业不佳的现状。因此做答案为“报纸行业不景气”。但也有观点认为,此例不够典型,因为严格来讲,“不景气”这个语词表达的就是“低迷”的基本义,不存在语境义。 4.根据具体题目的不同,语境义题型有时需解释一个词语,有时则需解释一个短语。就语法规则角度而言,我们必须关注词性及短语类型,使自己的解释和作者的意图相吻合。例如闵行区2009年二模考试卷: 对于中国人来说,从来就没有生,也从来没有死,因为中国人有怀念,真诚又深沉的怀念。而怀念来自人格,人格来自奉献,奉献来自觉悟,觉悟来自天地精神,来自“清明”。而要参透这个“清明”,则需要昼夜等长、万物复苏相佐。惟有此时,人们才能生死并参。而只有生死并参,人们才能留意生死之间的“我”,才能把握生的“清”,死的“明”,才能让灵魂春色永驻。解析首先看语境“人们才能生死并参”确定:“参”为动词,理解为领悟、思考;其次,“生死并”放在动词前,只能做状语,理解为“把生和死放在一起,并列”,从而与“参”一起构成偏正短语;再次,“参”为及物动词,可根据具体情况补足“参”宾语(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使答案完整。故答案为“把生和死放在一起来思考它们的价值”。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