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圈线上的湖水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晓萍  页数:240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镜头总是在移动”,在刘晓萍眼里,电影是现实的一部分,是比现实更真实的梦幻。作为观众的刘晓萍,就像电影的第三只镜头,横在现实与银幕之间,来回跟移。她这只镜头是双向的,在融入电影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摁着现实世界的自拍键,这种反转的抽离,使得电影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刘晓萍这里,成了既相互分离又相互交叠的平行世界。    “不要将之看作一场电影,我认为它们比真实还要真实”(《被瓦解的日常》);“我总将生活等同于电影,谁又可以避免呢!时光就像斜阳中的枝叶,随风摇动”(《日常之中,总有严重时刻》)。    刘晓萍坐在银幕前,银幕里深秋的落叶,却飘落在她随风飘摆的发间和现实的肩头。    刘晓萍走在街上,穿过人流,在上海陕西南路地铁口,却遇上了《在西尔维亚城中》隐匿的西尔维娅。“没有外在的现实,只有人的意识。”刘晓萍走在街上,就像电影在继续。    当电影在刘晓萍的目光里成为了现实的一部分,她穿过的一个又一个街景,街上红红绿绿的饮食男女,却成了一个个跟随的梦境。刘晓萍成了她自身的梦境。    是的,作为一个电影观众,或影评写作者,刘晓萍似乎显得不够专心,经就是笑谈。当然,我的这种假设肯定会引来奔走在康庄大道上的人们的一片斥责之声,他们有泰山压不垮的乐观主义精神,而我从来没有片刻脱离过悲观。我葆有悲观,就像葆有审慎。    我在日常的蛛网中,努力地剥开纠缠的丝线,仿佛我从来没有完整地踏进生活的中心。我们彼此瓦解,彼此瘫痪。    走神,偏移,介入,抽离,从电影的现实走向生活的梦境,在刘晓萍这些电影的文字中经常出现。显然,刘晓萍本无兴致将或华丽或简素的蒙太奇的故事在文字中再叙述一遍,那种电影导游手册般的影评在报纸刊物上已经登载得太多了。作为诗人的刘晓萍,她不想成为一个被动的电影评述者,她要让自己成为电影与现实之间的第三个镜头,一个游离的参与者,一个诗意的再创造者,使貌似影评的文字成为另外一种新的文本。影评《安娜与古瓮》,事实上就是一首迷离、梦幻、瑰丽、伤怀、隐痛,具有催眠般力量的呓语般的属于刘晓萍自己的诗,这样的一首不分行的诗,已经与电影《安娜床上之岛》没有多少干系了,或者已成了《安娜床上之岛》的再创造。她在另外一篇影评中这样写道,“当然你也可以将我的这些呓语,当作基于诗歌视觉的某种想象”。在《日常之中,总有严重时刻》中她又写道:“我有些自言自语,也有些言不由衷。我既沉湎于现实,又耽于梦幻。它们拼接起来正好是一部电影,胶片上印满黑夜,光影又照进黎明。”    刘晓萍的这些电影文字,属于另类影评。她不是一个坐在银幕对面的冷静的观赏者,而是一个跟随自己的梦的观摩者。然而正是她的这种迷幻,走神,偏移,镜头的反转,使这些文字有了别样的风味。    马休:诗人,画家。

内容概要

  这是另类影评,或者说,是诗性影评。作者惶惑、迷离、诗意的笔调,与电影一同舞蹈,像是影像与音乐的附丽,随着电影剧情与情绪而游荡出去的思绪之船上的文字飘带。
  在刘晓萍眼里,电影是现实的一部分,是比现实更真实的梦幻。作为观众的刘晓萍,就像电影的第三只镜头,横在现实与银幕之间,来回跟移。她这只镜头是双向的,在融入电影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摁着现实世界的自拍键,这种反转的抽离,使得电影世界与现实世界,成了既相互分离又相互交叠的平行世界。
  电影成了刘晓萍自身的梦境。
  是的,作为一个电影观众,或影评写作者,刘晓萍似乎显得不够专心,经常走神,她始终将自我的镜头架在电影与现实的边境线上不肯移开,她在介入的同时又在抽离,而抽离,却又让她成为了与电影角色并置的一部分。
  走神,偏移,介入,抽离,从电影的现实走向生活的梦境,在这些电影文字中经常出现。显然,刘晓萍本无兴致将或... (展开全部)
  这是另类影评,或者说,是诗性影评。作者惶惑、迷离、诗意的笔调,与电影一同舞蹈,像是影像与音乐的附丽,随着电影剧情与情绪而游荡出去的思绪之船上的文字飘带。
  在刘晓萍眼里,电影是现实的一部分,是比现实更真实的梦幻。作为观众的刘晓萍,就像电影的第三只镜头,横在现实与银幕之间,来回跟移。她这只镜头是双向的,在融入电影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摁着现实世界的自拍键,这种反转的抽离,使得电影世界与现实世界,成了既相互分离又相互交叠的平行世界。
  电影成了刘晓萍自身的梦境。
  是的,作为一个电影观众,或影评写作者,刘晓萍似乎显得不够专心,经常走神,她始终将自我的镜头架在电影与现实的边境线上不肯移开,她在介入的同时又在抽离,而抽离,却又让她成为了与电影角色并置的一部分。
  走神,偏移,介入,抽离,从电影的现实走向生活的梦境,在这些电影文字中经常出现。显然,刘晓萍本无兴致将或华丽或简素的蒙太奇的故事在文字中再叙述一遍,那种电影导游手册般的影评在报纸刊物上已经登载得太多了。作为诗人,她不想成为一个被动的电影评述者,她要让自己成为电影与现实之间的第三个镜头,一个游离的参与者,一个诗意的再创造者,使貌似影评的文字成为另外一种新的文本。
  刘晓萍的这些电影文字,属于另类影评。她不是一个坐在银幕对面的冷静的观赏者,而是一个跟随自己的梦的观摩者。然而正是她的这种迷幻,走神,偏移,镜头的反转,使这些文字有了别样的风味。
  (马休)

作者简介

  刘晓萍,女,诗人,随笔作家。著有诗集《失眠者和风的庭院》(北岳文艺出版社),随笔集《出门,遇见飞燕草》(待出)。

书籍目录

目录
序:跟随的梦境
——文/马休
安娜与古瓮
——《安娜,床上之岛》(西班牙)
一抹灰,轻声颤抖
——《睡美人之宅》(德国)
孤独,总在最深处
——《冬天的心》(法国)
风过蔷薇,寂寞深重
——《茉莉花开》(中国)
蝴蝶的爻变
——《蝴蝶》(台湾地区)
忧伤的相知
——《红气球》(法国)
迷幻药和葬礼
——《超完美告别》(美国)
戛然而止
——《搏击会》(美国)
在心灵的深海,有永远无法靠岸的舟筏
——《天涯何处觅知心》(美国)
寻找并不比丧失更清晰
——《变调》(中国)
且向行人致意
——《立春》(中国)
不可预测的命运的奇观
——《意外的冬天》(德国)
当我们用月轮的声调讲述时
——《在希尔维亚城中》(西班牙)
旅程,这旅程
——《生死朗读》(美国)
那在天堂中回旋的渐慢曲
——《入殓师》(日本)
我们都不是馈赠者
——《白鬃野马》(法国)
被瓦解的日常
——《寂静无声》(德国)
禁不住衰老,禁不住温暖
——《艾玛的礼物》(德国)
没有外在现实,只有人的意识
——《想飞的钢琴少年》(德国)
那被敲碎的核桃,便是生活
——《天水围的日与夜》(香港地区)
碎了,碎了
——《水缸》(伊朗)
奔波在人生之途,我们丢失了什么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伊朗)
我醒了,下着雨
——《大河之恋》(美国)
如果它降临,你只能接住
——《花落花开》(法国)
这衰竭,如此锋利
——《男人与狗》(法国)
最微弱的闪光触动黎明提前来临
——《沉静如海》(法国)
人性、公正和自由
——《指挥家的抉择》(匈牙利)
后来,一片坍塌之声
——《后来》(法国)
秋的最末一日,风将带着我去
——《随风而逝》(伊朗)
自寂静而来的火焰
——《邮差》(意大利)
我们永恒的追逐,只不过一个闪烁其辞的背影
——《父归》(俄罗斯)
日常之中,总有严重时刻
——《爱在山的那一边》、《生命宛如恶疾》(波兰)
风中的迷局
——《暗算》(中国)
极圈线上的湖水
——《极地恋人》(西班牙)

章节摘录

他者永远是自己的对立之物,有时候,甚至就是脚下的悬崖和深渊。一个他者就是自己的另一个星球,遥远,陌生,时刻充满幻变的可能,有时候,避免与他者的亲近和交锋就是避免让自己更加孤独,因为他者是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实体,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一种对照关系而达到某种平衡的需求,与内心的那个主旨相隔遥远。是你病了吗?因为你正在逐渐向一种单一个体的“完整性生活”靠拢,或者说,你认为惟有自己的这个星球与所有他者的星球保持着一定距离时,才能避免无妄之灾,唏嘘。    一部构思精巧的戏剧,也许就在此刻开场。走进一部戏剧,不是走近就是远离生活。    看《暗算》时,看到的是层叠的象征。剧中三部,《听风》,《看风》,《捕风》都具有自身独立的意象,彼此又存在万缕千丝的关联。在三部中,尤喜前两部,《听风》中的阿炳,《看风》中的黄依依,令人动容。两个不同时代,不同遭际,不同性别的人物,却具有同一个特质——某方面的超常禀赋,和让人难以接受的死亡。阿炳只是水乡乌镇一个整天无所事事脏兮兮的盲人,他似乎没有出处,因为他从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一连乌镇人也无一知道他的父亲是谁。在乌镇那个弹丸之地,他一出生就带着自身的双重残缺,身体的和心灵的,所以他既是个盲人,也是个“傻子”(在乌镇的所有人眼里他就是一个地道的“傻子”,当他离开乌镇之后,他的“傻”几乎被他的天才掩盖)。当阿炳被千里迢迢赶来的安在天找到时,他短暂的幸运和最终的不幸才真正开始。阿炳的天才在于他有一双世间罕见的灵敏的耳朵(这双耳朵似乎是对他的盲和傻一种宿命性的反讽),他所能谛听的东西上至难以捕捉的神秘和自然的一切生息,下至人世间的一切魑魅魍魉,没有一种东西能逃过他的耳朵。阿炳的天才几乎是对人世间所有天才的一个隐喻,某方面致命的残缺和某方面令人难以匹敌的卓越。他注定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生和不一样的死,这是天才生命轨迹的外在形式。而《看风》中的黄依依则表现了天才生命的内在形式。黄依依有很好的背景,在西方游学,接受过最高端的教育,取得过众所周知的成绩,被周总理点名成为解放后支援祖国建设的二十四个世界级科学家之一,黄依依的天才不像阿炳完全是一种自然的天性,她的天才似乎更像是饱学之士的一种内心感应,在于一种内在的禀赋。作为一个天才,黄依依还是一个女人,正是这种性别特征,黄依依的天才之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许这是天才生命内在形式的一种极端表达,因为女性本就是一个内向性的性别,她们内心的丰富程度和感受能力本身就像一根被自己无限拉长了的纤细游丝)。我并不准备在此大谈什么天才,实际上,我在说出以上言论时,惟一还没有说出来的想法是:天才的特质也只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生命而言,它仅是一种象征。    作为发掘并一直守护在这两个差异如此之大的天才身边的安在天,是极具魅力的,这种魅力既可以让阿炳对他像父亲一样依赖,也可以令黄依依对他一见倾心。而在一个作为观众的我眼里,安在天的魅力在于一个真正男人的真正温情,他稳重,深沉,坚韧,有极强的责任心和担当能力,同时有极少男人有的细腻(是一种真正打动心灵的纤细),他的智慧和胆略一样过人,他的温情和坚韧一样持久生动。如此完美的安在天应该也有他的阿基琉斯的后脚跟,不然,他不会令黄依依这个死心塌地爱着他的天才虽生已死。也许,安在天的不完美正是这完美的注脚,但更是他作为一个具有极强信念的生命体的一种宿命。对于一直肩负着“破解密码”重任的安在天,其生命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在某种程度上是悲剧性的(这种统一同时具有完美性,也许,有时完美就意味着脆弱),因为你不知道这个“密码”到底是信仰之密还是生命之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这个“密”的破解都将意味着支持生命本身生生不息的信念的瓦解,因为,这个“密”是不可破解之真相的大白于天下,如果换一种说法就是:不可言说之物的被言说,终究有泄露天机的味道。一旦连生命之中那最难跨越,也是诱使生命生生不息的“密”变成必须被跨越和破解之物,生命也就只剩下了某种使命,犹如秧禾,努力成长只为在送出饱满的稻穗时干枯。所以在安在天的一生中从未真正享受过寻常的温情,他十岁成为革命遗孤,被送至前苏联,经历二战,亲眼目睹纳粹的种种残忍,刚结婚就与妻子两地分居,有了孩子却几乎没有相聚,后来妻子间接死在自己的枪下,将他视作父亲且他也像父亲般怜爱的阿炳,却在他不在场时悄然离开人世,对于狂热地爱着他的黄依依只有到变成植物人了,才能得到真正地接纳。对于安在天来说,这一切生命的无常都因他需要解密而起。这种生命的悲剧到了《捕风》中则表现得尤为激烈,钱之江(安在天的父亲)为了这份“密”,毅然绝弃生命,自杀而亡。而也正是这趟“解密”之旅,作为天然天才的阿炳和作为性灵夭才的黄依依,同样也经历了不寻常的生命历程和生命终结,阿炳触电而亡(他的自杀在某种程度上与钱之江殊途同归,他们的死都在“解密”之后,只是死的外在形式和缘由存在差异),黄依依倒在一个肮脏不堪的厕所里,这是对解密的回报吗?或者说是对解密的直接回击?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还是让我们保持沉默吧。P212-216

编辑推荐

《极圈线上的湖水》是另类影评,或者说,是诗性影评。作者刘晓萍惶惑、迷离、诗意的笔调,与电影一同舞蹈,像是影像与音乐的附丽,随着电影剧情与情绪而游荡出去的思绪之船上的文字飘带。  在刘晓萍眼里,电影是现实的一部分,是比现实更真实的梦幻。作为观众的刘晓萍,就像电影的第三只镜头,横在现实与银幕之间,来回跟移。她这只镜头是双向的,在融入电影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摁着现实世界的自拍键,这种反转的抽离,使得电影世界与现实世界,成了既相互分离又相互交叠的平行世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极圈线上的湖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