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柱 页数:1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庸通义》者,句漏陈子之所着也,生乎今之世,志摩古之道,痛乱世之末流,惧父子之相食,故发愤而作此;所以辨邪正,崇圣学,维人道者也。既毕业,召诸生而诲之,曰:「孔圣之道在乎中庸,中庸之本在乎慎独,女知之摩?」对曰:「生不敏,何足以知之?虽然,愿闻焉。」陈子曰:「居,吾语女。昔扬子不虖?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欲,人自禽门;由于礼义,人自入门;由于独知,人自圣门。扬子《法目·修身篇》。此三门者,并建吾前,惟吾所入,差以豪厘,缪以千里者也。夫在明则敬,在玄则肆,此众人也。若是者,告而人于入门焉,告而人于禽门焉;行之既久,习之既竺,则一入于禽门,而不能出矣。圣人惧其然也,故超然独知;戒慎乎其所不见,恐惧乎其不所闻;不为不见改操,不为不问易节;虽独居一室,弗惭其景;孤眠一榻,不媿厥衾。夫然,故精诚在躬,而中和自致;神明在心,而秽恶不来矣。
章节摘录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见,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柱谨按:串,郑玄注:「循也。」循其性之谓道,则以人性奉善也。修,郑玄注:「治也。」治其道之谓教,则物咸受其教化也。就其质而言之,则谓之性;就其体而言之,则谓之道;就其用而言之,则谓之教。戒慎恐惧,修道之工夫,所以率性也;位天地,育万物,修道之事业,所以广教也。《礼运》曰:「人者具天地之德,五行之秀气也。」夫然,故人性无不善,扩而充之,无不可以位天地,育万物者。故《尚书》曰:「天工,人其代之。」《礼运》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然而天下之人有圣人,有贤人,有愚人,有小人,则又曷故哉?亦所修者异耳。修之时义大矣哉。修则道存,不修则道亡。道存则尽己之性,以尽人之性,尽人之性,以尽物之性,故其性存;道亡则贼物之性,以贼人之性,贼人之性,以贼己之性,不道之人不爱物,即不爱人,即不爱己。故其性亡。其性存,故为圣为贤;其性亡,故为禽为兽。是故人有须臾之修其道,则须臾而为贤圣,人有须臾之离其道,则须臾而为禽兽。尧舜周孔,须臾之积也;桀纣操莽,须臾之积也。牛山之木虽美,日日而伐之,不知其尽也;太山之石虽坚,滴滴而溜之,不知其穿也。故君子见显而修微,察见而慎隐。惧其去圣贤而趋于禽默担。善乎近儒曾涤生之言也,曰:「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夫圣贤与禽兽,其相去诚不可以道里计。然卒不容裴回踌躇于其问者,须臾易忽而易积也。嗟乎!圣贤邪?禽兽邪?微乎微哉!吾闻夫历史学者之言曰:「太古之民噩噩尔,后世圣人教之以仁义礼知。」又闻夫人类学者之言日:「人类之始猿猴之所进化也。」然则太古之民,其去禽兽也无几耳。唯有圣贤人焉,教之以修其道而尽其性,故卓然有以异于禽兽,而进为人。今世之人,其去禽兽也固已久矣,唯自离其道,而贼其性,故意然自居于小人,而将降为禽兽。圣人生乎千世之前,而逆知千世之后,必将有相率而为禽兽者,故教学者以率性修道。夫不率性则亡道,不修道则失性,二者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率性修道,莫先于养气,养气莫要于中和。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