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让·马里·古勒莫 页数:284 译者:孙圣英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常去的图书馆里,我们在他人的目光注视下阅读。阅读常常让我们置身于一种缺席的状态,一种精神上的别处,比周围的世界更加真实。阅读时我们忘记了投射在自己身上的或愉快或不以为然的目光,也逐渐忘却了身体的束缚。被书吸引的读者完全沉醉其中,就像一个嗜睡的人一样任凭身体做出一些冒失的举动。沉浸在阅读中的读者自己毫无察觉就会做鬼脸,抓头皮,叹气,傻笑,皱眉,有时还会以一种小心翼翼的技巧挖鼻孔,掏耳朵。我的本意并不是谴责这种随便的行为,人们可以将类似行为视为一种重获的自由,或者正相反,一种不合时宜地追求自由的结果。 我到图书馆进行真正工作上的写作。如果说有时我会对自己当了四十年的教师感到遗憾,而且我今天可能又比昨天更后悔,那么我却从未质疑过在图书馆度过的那些小时、天、星期、月,还有年。作为对这些罗列式比较的结束,我可以说我认识的图书馆绝对比我认识的女人多。 长久以来,我都乐于相信黎塞留路的图书馆是一个理想之地,不会受到世间沧桑和偶然事件的影响,是一个安宁的避风港。能够被它接纳,我感到骄傲和幸福。我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对我来说,这个图书馆就是天堂存在的证据。 仔细想来,我在图书馆度过的时问比吃饭,看电影,参观博物馆,还有到海边度假的时间都要多。可能不如睡觉的时间多,但比在书房或躺在床上写作或阅读的时间要多。我可以发誓我用于阅读,或者概括一点说在图书馆的工作构成了我的主要活动内容。
书籍目录
开篇一、里程碑二、起源的神话与现实初始时分……图书馆也会死亡关于亚历山大的记忆三、新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近代历史不确定的遗产19世纪或穿越沙漠的奇特旅程新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四、关于我的发现的回忆最初的发现凡尔赛市立图书馆马德里五、黎塞留路的回忆六、黑色年代重建的记忆(上)七、黑色年代重建的记忆(下)八、被焚烧、删节或扭曲的书九、校园十、图书馆之梦朝拜介绍的图书馆,想象的图书馆理应如此简要书目译后记:以书之名
章节摘录
这些信息处于缓慢但是确定的衰退状态——也有人会说是麻木状态。人们走了一条奇怪的捷径,在历史的研究中,几乎从它的建立猛然就到了它的毁灭,先是部分的,随后又是确定无疑的。它的建立和毁灭一样,在不同文献中的记载相互矛盾。在这里神话并没有服从某种定论。就这一点而言,它很像图书馆里的书籍,任由人们进行不同的,有时甚至是相反的阐释,完全由读者的心情、占统治地位的派别,还有历史环境来发落。 很久以来,人们的讨论局限于阿拉伯的征服者放的大火,他们在古兰经的启示下投身于对世界的征服,一直到他们在普瓦捷的溃败和撤退到安达卢西亚②的事件。人们一定会感到惊讶,因为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大火正是读书人的杰作,而且正是以书的名义发布的命令。 641年,阿拉伯军队进入亚历山大。埃及被征服。阿拉伯军队的军事首领安鲁向哈里发奥玛尔询问,该如何处理在城里找到的大量的纸莎手稿的书籍。他接到一个在皮埃尔·拉鲁斯看来体现了一种“狂热逻辑的简单粗暴的方式”的回复:“……应该销毁它们。”根据阿布·法拉吉的记录(他在1286年去世,是阿勒颇的主教),安鲁把纸莎手稿送到亚历山大的众多浴室烧洗澡水。而且据说用了六个月才烧完。 这些后来的见证有些靠不住,但是总体上并不乏可信度和象征意义。西方经历的宗教式微与世俗化使我们把亵渎神灵的行为抛到遥远的过去。尽管清理灵魂的火堆不断出现,提醒我们,破坏的欲望从来就没有真正离开人类历史的堤岸。玻利耶克特并不仅仅是高乃依的悲剧里一个远古时代的人物而已。有时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我们的一个邻居,或者是我们的一个兄弟。最后的烈焰出自“侵略”的说法显然被基督教的欧洲接受了,同时也被启蒙时代的人接受了,尽管他们反对教会,而且总是控诉教会的审查和焚书。布鲁藏·德·拉·马蒂尼埃的《地理、历史与批评大字典》就采用了这种说法,伏尔泰也在《论风俗》的第六章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观点:就是在这次征服中,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焚毁,这是人类知识和谬误的纪念碑,始自托勒密·菲拉戴普,经过众多皇帝的努力得以不断扩充。但是撒拉逊人只想要古兰经这种科学,他们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才能可以扩展到一切领域。伏尔泰认为,阿拉伯人洗劫亚历山大的观点并没有把奥玛尔的那句话也归到这件事,尽管这句话对那些攻击不宽容的人来说非常合适。 斯兰教是一种“迫害性的”宗教。虽然他承认“立法者是强大的人物,他们以勇气和军队建立他们的教义”,但也认为“伊斯兰教变得宽容,容忍”,和基督教的演变历程截然不同,基督教是从最初的福音之道发展到狂热的不宽容——这种对伊斯兰教的文化上的宽恕更清楚地揭示了犹太人的厚古薄今文化。此后,人们对伏尔泰丝毫没有影射包围亚历山大城的恺撒引发的图书馆的第一次大火感到非常惊讶 在第一次大火之后,根据一种被围困的城市进行反抗的逻辑,图书馆得到了帕加玛国王们的重建,藏书得以丰富,据说安东尼把它献给了克莱奥帕特。390年,在基督教徒和异教徒的战争中,图书馆重新遭到了部分的焚毁,在此之前它大概拥有超过300000册书。6世纪初,它重新得到修缮,641年,它被彻底毁灭。西方对最后这个时间特别关注,相比之下却遗忘了以前的破坏,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因为奥玛尔的洗劫行为把亚历山大图书馆上升到一个典范的地位,并且使它的历史具有了代表意义。但是消灭了亚历山大海军的恺撒所破坏的图书馆的确值得我们关注,就像关注一种预兆一样。在这个事件中已经出现了火与水,它们总是破坏的共同因素。火无法摧毁的可以被水破坏。它宣告了纸莎手稿,以及后来的纸的书籍的悲剧命运。但是安东尼把帕加玛的书献给克莱奥帕特,并重修毁坏的图书馆。这种抵消的损失表明一种希望,那就是所有被破坏的图书馆都从灰烬中重生,和以前不同,但却相似
编辑推荐
“字乃天地间之至宝,大而传古圣欲传之心法,小而记人心难记之琐事;能令古今人隔千百年观而共语,能使天下士隔千万里携手谈心;成人功名,佐人事业,开入凭据,不思而得,不言而喻,岂非天地间之至宝?与以天地间之至宝而不惜之,糊窗粘壁,裹物衬衣,甚至委弃沟渠,不知禁戒,岂不可叹!故凡读书者一见字纸必当收而归于箧笥,异日投诸水火,使人不得作贱可也。尔等切记!” 让·马里·古勒莫很认同中国人敬惜字纸的理念。《图书馆之恋》就是作者在面对数字阅读时代依然深深眷恋纸质图书的情感记述。让·马里·古勒莫细致入微地讲述了纸质图书的故事,令人体会到纸质图书行将远去的一丝悲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