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之争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梅尔文·P·莱弗勒(Melvyn P.Leffler)  页数:481  译者:廖蔚莹  
Tag标签:无  

前言

“弗宙尼亚大学美国研究”    我谨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向中国读者推出由弗吉尼亚大学相关作者撰写的一些美国研究最杰出的学术著作表示我深深的谢意。    弗吉尼亚大学的美国研究传统可追溯到她的创始人——托马斯·杰斐逊。他在1781至1782年间写的《弗吉尼亚纪事》是理解美国的第一次和最全面的尝试,这是当时他为了回答一位外国朋友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而撰写的。后来在杰斐逊成为合众国总统之后,他发起了横越美国大陆的第一次探察活动——“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弗吉尼亚大学的师生一直努力沿着杰斐逊的脚步,试图更深刻地理解美国。。  中美之间有着极大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差异,而这些差异为相互学习创造了机会。值得庆贺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率先推出了有关美国的这套丛书,我期望弗吉尼亚大学在增强对中国的了解方面也能够做出她的贡献。    约翰·卡斯延    弗吉尼亚大学校长

内容概要

  冷战的阴云曾笼罩全球达半世纪之久,当这场意识形态和政治对抗于1990年戛然而止时,哪怕再见多识广或权倾一时的人也不禁大惊失色。冷战究竟因何终结?又为何延绵了如此之久?对于这场乔治·H·W·布什总统口中的“人心之争”,著名历史学家梅尔文·P·莱夫勒基于新近公布的档案在本书中给出了独到的诠释。
  莱夫勒将读者带回到了美苏两国领导人试图纾解敌对状态的四个重要历史时刻,并探究了他们因何无功而返:1945年斯大林和杜鲁门适时规划了新政策;1953年马林科夫和艾森豪威尔探寻了和平的机会;1962年肯尼迪、赫鲁晓夫、约翰逊尝试缓解紧张局势;1975年勃日列涅夫和卡特旨在维持缓和状态。莱夫勒指出,这些领导人无不窥探到了和平的曙光,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压力、同盟国和庇护国的施压、国际体系的发展态势,以及他们自身的不快回忆,他们还是任由自己深陷似乎周而复始的敌对怪圈。
  尽管历经僵局与失败,到了20世纪80年代,里根、布什,特别是戈尔巴乔夫终于还是摆脱了曾束缚各自前任的政策方针与思维定势。莱夫勒用细致的分析展示了两极世界的格局如何重构而成,以及在历经数十年的对峙之后这一胜利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不仅是为两个超级大国,更是为整个世界洗涤了冷战的阴霾。

作者简介

  梅尔文·P·莱夫勒,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Edward
Stettinius教授,著有《共产主义的幽灵:美国与冷战的起源,1917—1953》以及荣获班克罗夫特奖的《实力优势:国家安全、杜鲁门政府和冷战》。

书籍目录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冷战的发端,1945—1948:斯大林与杜鲁门
 革命者斯大林
 二战中的斯大林
 杜鲁门
 斯大林与杜鲁门
 国际性政治混乱
 国内政治
 同盟国与附庸国
 意识形态、个性特点与国际体系
第二章 和平的机会,1953—1954:马林科夫与艾森豪威尔
 斯大林之死
 艾森豪威尔的反应
 克里姆林宫中的动乱
 和平的机会?
 军备控制,德国和印度支那
 恐惧与权力
第三章 躲过大决战,1962—1965:赫鲁晓夫,肯尼迪与约翰逊
 千钧一发
 赫鲁晓夫的退让
 肯尼迪等待时机
 给和平一个机会
 崭新的开始与唐突的收场
 约翰逊的痛苦与选择
 从大决战回到冷战
第四章 缓和政策的远去,1975—1980:勃列日涅夫和卡特
 勃列日涅夫与缓和政策
 华盛顿的新面孔,莫斯科的老面孔
 附庸国、霸权国和同盟国
 中国牌
 伊朗和阿富汗
 维也纳峰会
 尼加拉瓜和阿富汗
 缓和期的结束
第五章 冷战的终结,1985—1990:戈尔巴乔夫,里根和布什
 美利坚的清晨
 莫斯科的黄昏
 军备裁减
 撤军
 新思维,旧思维
 柏林墙的倒塌
 东西德的合并
 戈尔巴乔夫、里根和布什
 结语
 参考书目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冷战的发端,1945—1948:斯大林与杜鲁门 革命者斯大林 1909年,科巴走到妻子棺材的后面,手里怀抱着出生不久的儿子。“她使我的心变得柔软。”他对一个老朋友坦陈。“现在她走了,带走了我对人类的最后一丝情感。”科巴把手放在自己胸口,悲恸不已。“这里,就在这里面,一切都被掏空了,完完全全地掏空了。”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这个之后更名为斯大林的男子,青春期时非常喜爱科巴这个名字。在格鲁吉亚的民间传说中,科巴是个传奇式的革命者,一个一心想杀死沙皇的罗宾汉式人物。科巴被一个同伴所出卖,而他也杀死了那个叛徒。约瑟夫在妻子去世几年后逐渐把名字从科巴改成了斯大林,意即“钢铁汉子”。从传奇英雄到钢铁汉子,这就是斯大林自我形象的演变。 1909年,斯大林31岁。他当时还是个默默无闻但充满着热忱的共产主义革命者,在俄国的监狱和劳动营进进出出,不断躲避着警察和国内放逐。他没有知交,与他人也没有亲密的联系,或许他的母亲和妻子除外。他在格鲁吉亚长大,从小饱受父亲的拳脚,之后还被其抛弃,是母亲养育了他。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她把年幼的斯大林送去了哥里教会学校和第比利斯神学院。他是个诚恳、聪明、有抱负的学生。那其实是他仅有的几年正规教育,而那几年也留下了显著的烙印。斯大林学会了在绝对中思考问题——比如在教条、仪式和奋斗中。然而他却很轻视宗教。他的女儿斯维特拉娜后来写道:“无穷的祷告和强加的宗教规诫使他对所有神圣、崇高的事物产生了偏激的怀疑。” 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成为了斯大林的宗教式的信条、仪式惯例和革命之道。当他还是名神学院的学生时,就已经精通俄语并开始偷偷阅读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文献。1899年,21岁的他离开了神学院,转而支持一小群格鲁吉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且开始在第比利斯和巴库的工人阶级中进行鼓吹活动。斯大林从没有过任何真正的工作,他的工作就是革命。 是什么激发斯大林成为一个革命者呢?人们对此知之甚少,即使是他最权威的传记作家也几乎无法作出解释。布尔什维克革命过去几年后,那时距离他登上权力顶峰还有漫漫长路,他是这样回答这一问题的:“很难描述这一过程吧。首先人们确信眼前的形势是错误的、不公平的,然后就会下定决心去找出最好的补救方法。” 然而事实上,斯大林写到和谈到不公正这一问题的仅仅是只言片语。“他有颗冷酷的心。”谢尔格·贝利亚(SergoBeria)这般说道,他是斯大林手下一个秘密警察头领的儿子,同样也是个内心冷酷的人。一位出色的斯大林俄语传记作者写道:“斯大林的思想中完全找不到高贵的特征,也没有人道主义的痕迹,更谈不上人类之爱了。”斯维特拉娜尖锐地指出她父亲参与革命运动“并不是作为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想主义梦想家,就像我母亲一家那样……;并不是作为像高尔基那样热情洋溢的作家,用浪漫的夸张手法描绘即将到来的革命……他之所以选择革命者的道路,是因为他内心有一团反对社会的冰冷火焰在燃烧,在这样一团火焰中,他处于阶梯的底部并可能终其一生都停留在那里。他想要的多到数不清,而除了革命就没有其他道路是对他开放的了。” 身为一名年轻的革命者,斯大林对必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书目烂熟于心。他是名积极的宣传员和作家。但是这些年里他从未写过任何实质性的内容,除了关于如何在一个革命的多民族国家中对待非俄罗斯的民族团体。在战俘集中营里和流放过程中,斯大林往往更喜欢与罪犯和强盗为伍,而非那些革命同志。他有极佳的记忆力和深刻的思想,可他选择的是规划、操纵、组织和行动。 斯大林凭其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律精神在革命战友中声名鹊起。1917年2月沙皇统治被推翻时,列宁相信他能够依赖斯大林达成宏图伟业。4月,列宁就斯大林参与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选举给予支持。 布尔什维克在11月夺取政权之后,斯大林担任了举足轻重的军事职位。新政府面临着国内外的众多敌人。英国、法国、波兰、日本和美国都派遣军队援助分布于各战线的众多反布尔什维克集团。斯大林完全成了军阀式的军事领袖。他征发食品供给,组织地方上的契卡分部和新的秘密警察,接管区域性的军事活动。他冷酷无情,狡猾残忍。他厌恶听命于人,在整场国民战争中都与红军总司令列昂·托洛茨基(LeonTrotsky)争论不休。但斯大林非常听从列宁,后者的领导地位是从未受到挑战的。

后记

冷战作为20世纪最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进程,缘何而起?何以结束?冷战为什么会保持为冷战,而没有升级为热战?美国冷战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梅尔文·莱弗勒(Melvyn P.Leffler)教授在本书中以其独特的视角给予读者详尽的解释。    梅尔文·莱弗勒,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主要研究20世纪(尤其是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和对外政治经济关系,是著名的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研究专家。曾被任命为美国国务院外交历史档案委员会委员,担任过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华盛顿威尔逊中心国际冷战史项目、美国和平研究所等机构的高级或特聘研究员。除了本书以外,莱弗勒的主要著作还包括:《实力优势:国家安全、杜鲁门政府和冷战》(A Preponderance of Power: National Security,the Truman Administration,and the Cold War)(曾荣获班克罗夫特奖、弗雷尔奖和胡佛奖)、《共产主义的幽灵:美,国与冷战的起源,1917—1953》(The Specte of Communism: The United States and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1917—1953)等。    本书是莱弗勒教授的精心之作,可被视为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甄选出冷战过程中的五个关键时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斯大林和杜鲁门的全球战略目标和政策;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马林科夫和艾森豪威尔探索实现和平的可能;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后,赫鲁晓夫与肯尼迪、林登·B·约翰逊尝试缓和紧张局势;1975年赫尔辛基欧安会议后,勃列日涅夫和卡特旨在维持美苏缓和;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其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进行的努力及里根、布什的反应。书中着重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冷战缘起和终结;冷战的持续未升级;以及为何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都欲寻求和平的机会而和平迟迟未能到来。    莱弗勒教授认为,冷战起源于二战结束前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它“衍生出了杜鲁门和斯大林都不能接受的危机,以及双方都不能抵挡的机遇”。在危机面前,两大阵营的领导人都担心己方的权力遭到侵扰,便采取咄咄逼人的策略迎接挑战;在机遇面前,他们都曾考虑缓和,规避或终止双方的敌对态势。但是,这些领导人受到了意识形态、政治对手的压力、同盟国和附庸国的期望、动荡且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以及昔日大战给他们个人留下的深刻影响,所有这些因素的合力使他们深陷于一个循环往复、永无终结的敌意怪圈之中不能自拔。尽管世界政坛见证了诸多的固步自封和壮志未酬,然而,1980年代的里根、老布什和最为重要的人物——戈尔巴乔夫最终成功地将美苏双方从曾经桎梏了所有前任领袖的政策和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莱弗勒教授在终章的分析中详尽地阐述了两极世界格局重构的成因,以及双方在经历了数十载的对抗之后赢得世界和平是如何地来之不易——这场人心之争的和平落幕不仅对两个超级大国,乃至对全球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书具有众多显著的特点。莱弗勒教授采取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他站在冷战结束后的“局外人”的位置上,不仅将具体历史事件置于冷战全过程中加以考察,而且从整个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动中研究,将冷战的整体性和历史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方法论上,他突破了美国外交史和冷战史研究中以汉斯·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为代表的“权力政治学派”所倡导的以“权力分析”为中心的现实主义理论,把“软权力”之间的较量看作决定冷战发生、发展以及最终走向结束的过程中占有中心地位的关键性因素。在史料运用上,莱弗勒教授广泛而深入地挖掘了美国各大档案馆所藏的相关档案和俄方档案,大量运用了美国外交关系文件(FRUS,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国“解密档案参考系统”(DDRS,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NSC,National Safety Council)、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的数字国家安全档案(DNSA,Digital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真正作到了多边档案互证。同时,他引证了美国、俄国、德国、东欧国家、中国学者所发掘和引用的各种新资料,完整而清晰地诠释了多方资料互引互证在“冷战史新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重要价值,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冷战史研究的国际性。    因此,本书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它为国际关系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翔实而新颖的史料,很多一手资料对于研究者梳理史实、进行客观判断具有重要作用。且莱弗勒教授将众多相关历史事件纳人本书考察的范围,并非就苏美关系而论苏美关系,冷战不再仅仅被视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东亚、南亚、非洲和中东也被囊括在其中。这种多角度、整体性的研究范式对于研究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国际关系和世界形势变动不居的20世纪,美国与苏联及其继承国俄罗斯的关系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双方关系的演变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的变化产生着重大影响。纵观这段变幻莫测的历史,先是苏美从二战时精诚合作的盟友演变为冷战时期水火不容的对手,后是俄美从冷战结束之初的“蜜月”之旅发展到目前既对抗又合作的关系,每一次变化无不轰轰烈烈,震撼世界,每一次无不将盟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席卷进历史的漩涡中,每一次无不将全球的资源和人力动员起来。冷战结束已近二十年,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冷战的遗产仍然无法消除,与冷战相关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仍然无法解答,值得深思。比如:在整个冷战进程中,为什么热战(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均发生在亚洲?柏林墙倒塌已有二十余载,为什么冷战所造成的国家分裂局面在亚洲各国尚未得到解决?这些问题促使冷战史研究者和国际关系史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尽快找出具有规律性的答案。    在本书的翻译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学者同仁和朋友的帮助,尤其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余伟民教授、饶淑莹老师、陈弘老师和李秀芳博士,在此我们谨表示由衷的感谢。本书的编辑夏海涵老师仔细校读了译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我们非常感激她所做的大量工作。    本书翻译费时两载,译者力图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想法,并努力准确地把握冷战史研究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尽可能忠实地传达原作者丰富而深邃的思想。但由于译者才疏学浅,加上翻译的局限性,遗憾在所难免,恳请各方面专家、同仁以及读者批评指正。

媒体关注与评论

凭借对细节的敏锐把握、对领导人个人决策的关注,以及一丝不苟的评论分析,莱弗勒为读者带来了引人入胜的重要新观点。这一划时代的研究超越了诸多冷战研究中的常规论点,将笔墨聚焦于安全策略及优势转换的实质:斗争的焦点在于哪一种政体更能满足人民需求并构建更为美好的世界。    ——罗伯特·杰维斯,哥伦比亚大学    此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睿智的视角解读冷战的始末。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西方权威之一,梅尔文·莱弗勒探索了大量新资料,从美苏对抗史中截取了五个关键时刻。予以立意新颖又颇具启发的分析。他对冷战中历任领导人的刻画令人信服又言简意赅。正如莱弗勒所描述的,那些领导人所经历的内心挣扎、艰难抉择和最终成功显示了在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中。领导层在维护和平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诺尔曼·M·奈马克。斯坦福大学    梅尔文·莱弗勒对冷战期间的关键阶段进行了出色的审视。他兼顾了对组织机构与执行部门的强调分析。这样的视角始终发人深省。本书不落俗套、旁征博引、引人入胜而又生动逼真。是既能让普通读者“好看”。又能让专家学者“看好”的上乘佳作,也定将成为冷战研究的经典文本。    ——马克·克拉默,哈佛大学

编辑推荐

《人心之争:美国、苏联与冷战》是梅尔文·P·莱弗勒教授的精心之作,可被视为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名人推荐

凭借对细节的敏锐把握、对领导人个人决策的关注,以及一丝不苟的评论分析,莱弗勒为读者带来了引人入胜的重要新观点。这一划时代的研究超越了诸多冷战研究中的常规论点,将笔墨聚焦于安全策略及优势转换的实质:斗争的焦点在于哪一种政体更能满足人民需求并构建更为美好的世界。 ——罗伯特·杰维斯,哥伦比亚大学 此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睿智的视角解读冷战的始末。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的西方权威之一,梅尔文·莱弗勒探索了大量新资料,从美苏对抗史中截取了五个关键时刻。予以立意新颖又颇具启发的分析。他对冷战中历任领导人的刻画令人信服又言简意赅。正如莱弗勒所描述的,那些领导人所经历的内心挣扎、艰难抉择和最终成功显示了在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中。领导层在维护和平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诺尔曼·M·奈马克。斯坦福大学 梅尔文·莱弗勒对冷战期间的关键阶段进行了出色的审视。他兼顾了对组织机构与执行部门的强调分析。这样的视角始终发人深省。本书不落俗套、旁征博引、引人入胜而又生动逼真。是既能让普通读者“好看”。又能让专家学者“看好”的上乘佳作,也定将成为冷战研究的经典文本。 ——马克·克拉默,哈佛大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心之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观点很独到,虽然或多或少站在美国立场多一些,但对冷战看法的角度比较新,史料也比较详实,值得一看。
  •   冷战史大家的作品,刚到手,担心翻译质量
  •   冷战研究新作,有启发。
  •   东西方人心之争,争什么?东西方究竟孰优孰劣?用历史的眼光看,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历史的内幕一旦揭晓,可以提醒人们对现实的释然。这本书引用的史实非常权威,值得拥有。
  •   喊口号、大阅兵、到处炫耀武力,貌似强大,但人心向背。所以最有力的武器就是人心所向!对苏联如此,对美国也是如此,对历史上以及未来的强者,都是如此!唯有人心所向,才是真正的强者!
  •   快递给力啊啊,书就是太贵了撒
  •   本书不错,喜欢。
  •   很好的书籍,精品没的说,建议购买。
  •   加油啊!!!!!!!!!!!!!!!!!!!!!!!!!!!!!!!!
  •   写的很好,建议购买!!!!!!!
  •   莱弗勒是一位谦恭而扎实的学者,只需要看注释就知道功底了。
  •   正在看,感觉还是不错的, 要好好看一下在说了。
  •   这本美国人写的书自然体现的是美国人的冷战观,不过客观上讲对崛起中的中国如何与美国争取世界人民的认同、包容、理解和接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主要是强硬派倒了,妥协派回避斗争,开始没得写了,但,书不错
  •   名家名作,写作方法值得学习。
    翻译有些草率,有些专有名词需要查对
  •   有时间了再看
  •   作者的角度很新颖,叙述也很到位,翻译也给力,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学术著作
  •   书中里根总统的言语很经典。
  •   不错的著作,值得一读啊!
  •   一部名著被几个狗屁翻译弄得惨不忍睹。作者要是懂中文,看了不知作何感想,哀哉。想购买者慎之,还是看原版吧。
  •   意思形态极端浓厚的书,冷战结束后出的著作就不能客观一点描写冷战的发端经过和结束么。当然这书资料够多的,虽然有些为黑而黑的,却也当得起名著之称。翻译的混账翻译毁掉了这本书啊!
  •   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不可不读。
  •   值得一看,学习学习.
  •   正如书名,《人心之争》,作者的着眼点就是从人性(人心)出发,从苏、美两国的领导人的心态来探求冷战的人性根源。正所谓“历史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人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