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振宇 页数:234
前言
首先,让我从书名谈起。一个好的书名,应该集中反映全书的主题以及作者的科学理念和美学情怀。我将本书定名为《养育心理健康宝宝》,也许既没有“聪明”那样普及,又没有“攻略”那样震撼。但我认为,本书提出了早期教育最关键、最彻底的教养目标——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生活适应过程,是认知、情感、社会化的均衡发展过程,是个性结构的和谐状态。什么是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呢?第一,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要总体符合常模。动作发展,虽然属于生理学范畴的问题,但婴幼儿的动作发展与心理发展关系极为密切。动作的发展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外部指标。动作是思维的起点。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对思维的发展尤为重要。
内容概要
《养育心理健康宝宝》是一本畅销十年的经典育儿之作,轻松解答近百个常见育儿问题,版权销往海外。健全的认知能力,健旺的情感情绪,健壮的性格结构。
作者简介
王振宇,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授。他长期从事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发展与学前教育。著有《儿童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曾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儿童社会化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荣获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受国家教委师范司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委托,他主编的《心理学教程》和《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被列为“国家教育部规划教材”,系建国后的第四套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学教材;《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获上海市教委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获朱智贤心理学奖;还著有《学前儿童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等。他的学术信念是:“尊重儿童,就是尊重人类本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认知1婴儿怎样认识世界2为什么不要剥夺孩子爬行的机会3训练孩子的手指为何能促进智力发展4孩子为什么喜欢听重复的故事5孩子为什么喜欢把玩具拆开来6怎样对待孩子的好奇心7如何提高孩子的视知觉8如何改善孩子的知觉加工过程9怎样培养孩子的视觉观察能力10听力也是一种观察能力吗11除了看、听,还有其他的观察训练吗12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13孩子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吗14“见多识广”也是培养孩子辨别能力的途径吗15怎样发展孩子的分类能力16如何让孩子从摆摆排排中学到东西17同孩子多讲话能培养他的思维能力吗18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19怎样鼓励孩子自己学习20怎样才能知道孩子的智力水平第二章 语言1如何进行语音训练2用什么语调与孩子交谈3口吃影响孩子的智力吗4录音故事与父母讲故事效果一样吗5怎样培养孩子早期阅读的习惯第三章 亲子关系1什么是胎教2为什么说抚摸孩子至关重要3孩子总是缠着我怎么办4孩子为什么会怯生5为什么说父母要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反应6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亲近7怎样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8如何使孩子与家长合作9如何理解孩子的想法10孩子为什么喜欢模仿成人11孩子不肯上托儿所怎么办12父母如何对待不同气质的孩子13怎样听懂孩子的哭声14怎样看懂孩子的笑第四章 情感1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2为什么要提倡接受孩子的情感3怎样从游戏中了解孩子的情感4怎样防止孩子的情感受伤5怎样对待生病的孩子6肥胖孩子有哪些情感问题7怎样改善孩子的社会——情绪问题第五章 艺术教育1怎样发现孩子的艺术天赋2怎样教孩子欣赏大自然3怎样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4如何鼓励孩子画画5光让孩子临摹能学会画画吗6怎样看懂儿童画第六章 气质、性格1为什么有些孩子比较难带2怎样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3怎样鼓励孩子克服困难4怎样鼓励孩子取得成功5怎样教育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6如何培养孩子专心7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8怎样遏制孩子暴怒发作9我该如何纠正孩子的任性10怎样防止孩子过度自责第七章 习惯1如何使烦躁不安的婴儿安静下来2孩子“左撇子”我该怎么办弓孩子不喜欢讲话怎么办4孩子迷上看电视怎么办5怎样“消退”孩子的不良行为6为什么孩子会“人来疯”,怎么改变这种状况7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8怎样帮助粗心的孩子9怎样看待孩子说谎10怎样才能让孩子不啃手指头11怎样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12什么时候训练孩子自己排便第八章 社会交往1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合群意识……第九章 性别化第十章 家庭教育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一般说来,形成安全性依恋的孩子能很快适应与家庭的规律性分离,适应托儿所中新的人际关系。而形成不安全性依恋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容易产生强烈的紧张和不安,他们难以适应托儿所中新的人际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是造成孩子不肯进托儿所的原因。尤其是在送孩子进托儿所时,家长本人流露出一种依依不合的神态,包含着对托儿所照看工作的不信任感,或蕴含着对孩子分别时的怜悯感、不安感,那么,孩子也会相应地增强分离焦虑而拒绝走进托儿所的大门。因此,当孩子不肯上托儿所时,家长应首先克服自身的焦虑状态,只有这样才可能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其次,应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他们的交往动机和交往能力。这方面家长要与托儿所的保教人员密切配合。在孩子未能适应托儿所生活前,家长不要采取恫吓、威胁的方法或打骂的行为,因为这样只能增加分离焦虑,导致更严重的行为问题。顺便谈一下全托问题。有人问:婴幼儿全托会不会影响亲子关系?根据依恋理论,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于出生后的第7个月到2岁半之间。只要不是在剥夺母爱的恶劣环境里形成母性分离,替代照看人又能承担起母亲的责任,与婴幼儿建立稳定的关系,就不会导致孩子依恋的不良后果,也不会削弱亲子关系。专家认为全托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影响亲子关系,而在于如何提高孩子集体生活的质量,为孩子的自我发展提供更好的模式。一般来说,我本人不主张过早实施全托。
后记
初识王振宇老师,是因为查阅学前专业书目,发现他写了很多书。一次和学前教育系的朋友聊起王老师,于是,她邀我共同去听一次王老师的课。那天,教室里的座位全都坐满了,我只好坐在教室最后的加座上。王老师在那堂课上讲的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这之前我也曾翻阅过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总觉得云里雾里,深奥难懂。可王老师却把它讲得深入浅出,条理清晰。一个枯燥的理论被他演绎得既深刻又有趣,我当场折服。后来,我有幸读了学前教育系的研究生课程班,每周有一天的课。王老师是第一位授课老师,讲了4周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他清晰地梳理了各个学派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发生和沿革、建树和不足,更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我每次都争先坐在第一排,极认真地听课、吸收、互动,经常提出自己的困惑,每次上完课,心里都觉得满满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可惜,4周的课实在太短了。记得有位朋友告诉过我,小时候,有人从国外带回美味的饼干送她,她很喜欢,每天只品尝一点点,于是每天都有美好的期待。可是终有吃完的一天,那天她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她讲这个故事是为了比喻她读安房直子作品的心情,我想,我当时的心情大约也是如此吧。
媒体关注与评论
《养育心理健康宝宝》以儿童心理学的专业眼光,将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娓娓道来,不经意间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有理有据的教养理念和教育建议。作者十分了解孩子的特点,也十分了解年轻家长的需求。他把心理健康提到足够的高度,是抓到了早期教育的核心。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 朱家雄教授在这个信息时代,儿童教育的问题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养育心理健康宝宝》抓住了要害,帮助你培养孩子健全的认知能力、健旺的情绪情感、健壮的性格结构——总之健康的心理。这是一种充满时代感、责任感的教育理念。对家长和教师都是一种观念的提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幼特教部 黄琼
编辑推荐
《养育心理健康宝宝》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