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3月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艾伦(Anita L.Allen) 页数:235 译者:李志宏 等
Tag标签:无
前言
“美国人怎么啦?!”——这一质疑,自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一直不断被提出。本书英文名曰:“新伦理”,若将“新”做动词用,则恰恰应了奥巴马那句竞选名言:“改变!”美国需要“改变”吗?这是自二战以来,这个骄蛮的年轻帝国,这个自信在太阳底下最受恩宠的族群第一次自明要“改变”。作者的这种焦虑不安不仅在本书中,且在2008年美国大选中得到充分的应验,作者试图勾勒21世纪的美国新伦理的梦想图景被当下金融海啸无情地粉碎了。本书初版于2004年小布什刚刚赢得连任之际,那一刻盛世年华,然而在作者眼里笔下,美国满是问题,最根本、最直接的问题是:美国梦的坠落。对照今日之美国,作者颇有先知先觉。且看作者在本书中如何描绘美国金融海啸的前夜:“近年来,媒体充斥着惊人的关于欺骗的例子,包括亿万富翁、主流的公共社团和国家领导人”,“任何试图描述美国经济的尝试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允许工作人员对顾客、雇主、下属和国家进行抢夺、欺骗、偷盗和坑蒙拐骗”(本书第47页)。
内容概要
本书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当代美国那光怪陆离的伦理道德画卷,一个仿佛道德急剧滑坡、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改变的WASP的国度。可是,真的什么都没有改变吗?——总有一天,美国会像罗马那样衰亡,这个骄蛮的民族究竟何时并以何种方式退出历史的舞台,将会是人类历史的最大谜底之一。本书不会告诉我们任何答案,当然也没有预言,但是,在作者满怀希望的构想里,我们还是能穷尽出些许衰亡的影子。我们只是希望读者能够透过本书对当代美国的伦理与道德的热切评价,透过这本书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故事和华丽的辞藻,洞见到美利坚民族的末路。 艾伦,美国著名应用伦理学家。作为一个来自美国南方的黑人,她对种族歧视和分离、不平等、自由的剥夺和权力的奴役有着感同身受的敏感;作为一个西方知识人,她对种族的融合、普世理想和价值的实现有着特别强烈的认同与乐观的希望:作为一个长老会成员,她的信仰与理性在宗教上的会通支持着她对当下社会的整体解释。最后,作为一个无根的非洲裔美国人,她所能倚赖的也只能是她所置身其中的、那个也许暧昧地属于她的整个西方传统。面对现实,艾伦能看到问题所在,她的情感毫无疑问是生发于这个已然多元化、世俗化的、可能走向衰亡的美国一西方世界,但是她永远不可能像保守派白人那样原教旨地WASP,她只能有些浪漫、有些启蒙、有些过时地重拾起温和的自由主义者的思想武器,阐发出美利坚道德的乡愿。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 艾伦 (Anita L.Allen) 译者:李志宏
书籍目录
绪论 一、景观画卷的展开 二、道德讲坛 三、慎重的伦理学者 四、道德裁定所 五、评价自己 六、伦理缺失:美国的作风 七、资源丰富,但是为何我们并未更好? 八、生活设计的新奇选择 九、从容应对到从容选择 十、自满的岛式综合症 十一、为社区着想第一部分 怎么啦! 第一章 逃离指责 一、试图完美 二、我的道德崩溃 三、为什么要有道德 四、悲剧、冲突和意志力 五、缺乏意志力 六、AKRASIA:道德两难的代名词 七、不道德的道德家 八、参观展览 九、因道德而聪明 十、宽以待人的品质 十一、伦理多元化 十二、同情的代价 第二章 欺骗,严重的错误! 一、骗子经济 二、骗子大学 三、糟糕的体育界 四、为什么欺骗是错误的 五、天网恢恢 六、编造借口 七、渴望成功 八、面对我们的问题第二部分 还有救吗? 第三章 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不成熟的道德家 二、道德发展争论 三、宗教教育 四、人格养成 五、为孩子们进行斗争 六、实质性的道德教育 第四章 大学里的道德规范 一、高等教育在倾听 二、学术任务 三、校园生活 四、医德 五、商业道德 六、合法的伦理 七、致命的力量 八、伦理的制度化 九、再教育社会,一劳永逸 第五章 职业道德观 一、工作场所中的道德规范 二、工作和家庭的防火墙 三、工作时的性 四、课堂里的性 五、职业女性的选择第六章 商业伦理规范 一、丑闻的反应 二、这仅仅是伦理,不是道德 三、伦理和道德的比较 四、赌博般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五、漂浮在伦理海洋上的法律之舟 六、“违背伦理,但却不是从商业角度上来说的” 七、明智的自我调整 八、伦理准则延缓策略 九、伦理顾问 十、创造自豪的价值观念第三部分 在新新世界里的正确选择 第七章 生个梦寐以求的孩子 一、设计一个家庭 二、基因艺术 三、挑剔的父母 四、你比你自己想象的更坚强 第八章 消费的伦理道德观 一、远离毒品 二、聚焦医用药品 三、吃正确的东西 第九章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漂亮 一、装饰品 二、拙劣的工程 三、长寿的伦理道德 四、患病的心脏 第十章 死亡的最好方式 一、计划自己的后事 二、错误的选择——自杀 三、保持一颗善良的心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第四部分 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 超越自己的群体 一、新的种族隔离 二、外来移民面临的种族隔离 三、生活在自己的群体里 四、孤立的岛国 五、替一名意大利人工作的经历 六、你坚持生活在自己的群体里,因此我也坚持 七、奇特而又能渗透的界线 八、不配做邻居的邻居 九、犹太人的墓地 十、极端的偏见: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第十二章 在选举那天外出 一、一个参加投票的理由 二、公民权的剥夺 三、承担起公民的责任 四、代表自己发言后记:提高道德水平迫在眉睫 一、怎样战胜道德失败 二、怎样能够作出让人满意的新颖选择 三、怎样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四、结束语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逃离指责你应该致力于做正确的事情。在我年少时,我想做一个好人,为此我走了一个极端,给自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道德准则。我称之为“完美主义”。虽然我那个时候并不了解这个词,但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即通过习惯行为的高尚来确定道德的高尚,哲学家们有时把完美主义归结为一种道德理论。但我幼稚的准则并没因仅仅对卓越的要求而停止,它是一种对绝对正确的呼唤。虽然完美主义被认为是改善我所知道的现存价值体系的一种准则,我还是从一个传统的原始材料(圣马丁的福音)中得到了启示。这个故事说有一次耶稣在山边布道,他以带有挑战性的话语结束了他向徒众的布道:让人们去爱他们的敌人。爱你的敌人就像爱你自己,他进一步解释到:“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完美”,“只要天堂中的上帝是完美的”。上帝发出的这种完美的召唤激发我提出了一个作为至善论者的信条,并记录在我的日记中。我的信条要求我诚实、守信、慷慨、宽容、勇敢、仁慈、谦逊和仁爱等。这犹如列出了一个西方的和犹太教一基督教的美德清单。由于确信有许多恶习要克服,我急切地要进行一场自我提高的攻坚战。我再也不会对大人的权威心存怨恨,我再也不会对与异性朋友约会的地点进行撒谎!我再也不会偷拿母亲的钱去买棒棒糖!一、试图完美想成为一个好人是一回事,想让自己变得完美是另外一回事。很难让人理解为什么人要想变得完美,更不用说一个血气方刚的美国少年。努力寻求完美是无意义的,花费精力想达到这一点也是自大的想法——正如俗语所说,“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我们有关道德失败的温情隐喻:犯了错误的人是“屈服于诱惑”所致,他们忽视了“良心的声音”、“自我提升”和“好天使”等信条。尽管在山边有布道,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伟大的宗教或世俗的道德传统会期望字面上的完美,没人会自找麻烦去要求完美。尤金?贝博士是我们国家长老会的一位杰出的牧师,在他退休之前,这个温文尔雅的牧师经常引领着一群穿着考究的会众(大约有三千多人)在费城外靠近我家的地方布道。我发现了他们的礼拜之后,经常到他那里听他在主臼布道。有一次,我私下里拜访了贝博士,向他讨教关于完美主义的内涵。贝博士解释说,《新约》要求人变得完美是一种错误的解释,通常被译为英文的“perfect”(完美)的希腊单词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purpose”(目的)。“你必须完美”或“完美的你”意思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你必须要实现你最终的目的”。耶稣恳求他的追随者摆脱仇恨去追求人类最高的精神境界。洁白无瑕从来不是他的恳求。长老会,同其他新教一样,认为教会和个人都是易犯错误的。事实上,在贝博士所在的教堂,每星期的礼拜祷告中都有一个“赦罪的确据”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上,会众认为仁慈的上帝会原谅真诚的悔过者。贝博士对人们错误解释基督教教义感到十分遗憾。在他的经历中,完美主义使人们变得主观臆断、苛刻,甚至是狂热。相关研究为贝博士的观察提供了支持。咨询专家说宗教上的完美主义损害了来自于自我认同的天赋的精神成长。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心理学家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性格。在耶鲁医学院的精神病科就职的西德尼?布莱特博士把完美主义与临床抑郁症联系起来。其他的研究把完美主义与年轻少女的焦虑、致命的饥饿失调、神经性厌食症联系在一起。看起来,似乎完美主义导致了道德的败坏、宗教的沉沦和精神健康的滑坡,但事实上,作为人类道德伦理的基础,教条的完美主义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二、我的道德崩溃你应该致力于做正确的事情,但是你也可以玩世不恭。当我21岁的时候,我是一个全职学习道德哲学的研究生。我的学术工作就是智力上的激发,但是我不再关注像我少年时那样以这样极端的方式去做一个好人,道德是一种学习,而不是一种日常的实践,我那时盘算的事包括舞蹈课和一个广泛的朋友圈,有一段时间我的生活中心围绕着艾米和赖尼。艾米是我新交的最要好的朋友,赖尼是她的情人。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艾米和赖尼形影不离。赖尼喜欢做饭,所以我们三个在午饭的时候经常聚在他厨房里。当艾米和我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她就向我透露关于她生活中所有重要的事情,包括她与赖尼之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艾米对赖尼要求的更多,这使她很沮丧。我们关于赖尼不情愿去作出承诺的谈话有时要进行几个小时。但是我们手头还有时间,我们还是大学生,没有工作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在我和艾米相处了八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呆在寓所中,这时门铃响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位深夜的造访者竟然是赖尼!喝了几瓶啤酒之后醉醺醺的样子,在这极小的居室当中,他把自己扑通一声摔在沙发上,然后说他为何要路过这里。他说他被我吸引了,他想和我睡觉。虽然在我以前的想法当中,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也十分喜爱赖尼,于是那晚我和赖尼发生了性关系。我们彼此约定不把我们之间发生的事告诉艾米。艾米、赖尼和我依然在一起消磨时光。艾米继续向我透露她的秘密。艾米和赖尼的关系已经恶化。她是如此痛苦以致决定离开大学回到她的家乡去找一份工作,一天下午,艾米坐在我的寓所中,深思着她对赖尼爱恨交织的情感。她说他有一个让人喜爱的阑尾术后的伤疤,就在他腹部的右下方,“它看起来就像一排电话线竿”,她慨叹道。“是的”,我附和道:“确实像电话线竿。”艾米和我对我嘴里冒出的话都感到十分吃惊。“你怎么可能知道那种情况?”她尖叫道:“你一定和赖尼睡过觉,对不对?”我陷入了困境。我已经出卖了我最好的朋友并且被她抓住了把柄。我和赖尼寻欢作乐却没有顾及到艾米的感受。一个学道德的学生,却在非常重要的关系上丢掉了忠诚、信任和诚实。我感到深深的内疚,因为我由于自己的错误行为而出卖了自己的良心。我试图减缓我的罪过,为自己的不安进行辩解:“我们三个人都是成年人,没有一个人结过婚,赖尼和我是最要好的朋友,艾米和赖尼有如此糟糕的关系,我并没真正伤害艾米,因为她永远都不会发觉。”事后一想,我终于明白了我的辩解究竟意味着什么:自私自利的合理依据。对于破坏我自己的道德准则的行为,我没有真诚的辩解,我也没有正当的借口。我不是智力上的无能,我也不是成长在不遵守道德准则的家庭。我只是简单地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不可思议的是,艾米居然原谅了我,然后踏上了返乡的路。三、为什么要有道德威廉姆?富兰克纳(William Frankena)教授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他身材瘦小、驼背、话语温和。听他说话,得费点力气。我常去密歇根大学安吉尔楼演播大厅全神贯注地听他讲课。我尽量靠前以便看清粉板上写满的各种定义、特征和论点。他的伦理课程是为成长中的问题而设计的:“为什么我应该有道德?”我花了几周的时间,费力地读完那些晦涩难懂的伦理学理论的历史和逻辑之后,在这学期的最后一天,威廉姆先生最终给出了答案:有道德的理由不是快乐、安全或和平,也不是财富或智慧。这些都无法保证你去做好事。他以真诚的口吻静静地问道:“那为什么我们要有道德?”“因为我关爱”,他回答道。有道德的理由就是你关爱。这是一个简单得让人吃惊的答案,但是对于他的学生,经过越南战争和水门事件而变得冷酷的一代青年来说,听起来的确有点幼稚。然而,关爱是一个动态的道德灯塔。事实上,在富兰克纳教授去世之后,一个新的伦理学派诞生了,该学派以关爱作为其行动指南,其关爱行动的主要创建者是教育心理学家卡罗尔?吉莉安(Carol Gilligan)和哲学家诺尔?诺丁斯(NelNoddings)。关爱的道德规范通过对多种责任心、信任感,以及关爱施予的整合来建构负责任的人际关系。当人们以特殊的方式照顾到别人的道德请求时,“我们必须暂时搁置起我们自己的计划,摆脱掉我们自己的事项单,从而支撑起我们最初的期望。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理解别人的现实处境”。在富兰克纳教授看来,关爱是一种道德的动机,而当代的关爱伦理学家视关爱为道德有组织的主题、中心态度和方法。关爱不仅仅是为什么要有道德的原因,关爱也意味着正确的行为和所有相关的美德。非关爱伦理学派的思想家们对关爱的理念也持认同态度。我尤其喜爱另一个说话温和的密歇根哲学家艾伦?盖笆(Alan Gibba—rd)所描述的,人们关注自己和别人的方式:“我们希望其他人健康,我们关注公平。我们希望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互交往,我们总是以自己的道德观去要求别人。”关爱现在以一系列高水平道德美德出现,这些道德美德被许多有个性的教育家所标榜。他们太认同这样一些说法:“关爱能够表达我们处理彼此间关系的重要方式……超越……必要性或无理性的生存。”
后记
本书的翻译由三位译者共同完成。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由李继力翻译;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由李志宏翻译;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由朱复林翻译,李志宏最后统校了全文。
编辑推荐
“美国人怎么啦?!”——这一质疑,自人类跨入21世纪以来一直不断被提出。《美国人怎么啦!》英文名曰:“新伦理”,若将“新”做动词用,则恰恰应了奥巴马那句竞选名言:“改变!”美国需要“改变”吗?这是自二战以来,这个骄蛮的年轻帝国,这个自信在太阳底下最受恩宠的族群第一次自明要“改变”。作者的这种焦虑不安不仅在《美国人怎么啦!》中,且在2008年美国大选中得到充分的应验,作者试图勾勒21世纪的美国新伦理的梦想图景被当下金融海啸无情地粉碎了。《美国人怎么啦!》初版于2004年小布什刚刚赢得连任之际,那一刻盛世年华,然而在作者眼里笔下,美国满是问题,最根本、最直接的问题是:美国梦的坠落。对照今日之美国,作者颇有先知先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