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神话之镜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马特  页数:402  字数:300000  译者:吴雅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代之后的中国学术来说,修典的历史使命当不仅是续修中国古代典籍,同时得编修西方古典经籍。    “柏拉图注疏集”将提供足本汉译柏拉图全集(36种+托名作品7种),篇目结构从忒拉绪洛斯的古本“九卷集”,亦收义疏性专著或文集,共含三个部分:    1.注疏体汉译柏拉图全集    2.历代柏拉图注疏选刊    3.柏拉图今解

书籍目录

前言  忒弥斯:在神圣的门槛上第一章  雅典娜:神话的缝隙第二章  克洛诺斯:黄金时代神话第二章  阿波罗:婚姻数字神话第四章  哈得斯:洞穴神话第五章  赫耳墨斯:最后审判神话第六章  赫斯提业:灵魂神话第七章  卡俄斯:空间神话第八章  亩斯:时间神话第九章  波塞冬:大西岛神话第十章  爱若斯:爱欲伸话参考文献译名和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雅典娜:神话的缝隙在找寻柏拉图神话的同一结构之前,我们不妨先在muthos与logos之外了解一下限度(Limite),这个概念在柏拉图的全部对话中辟开了一条缝隙。这是我们思考的第一步骤,我们将藉此去触探雅典哲人之思想的特殊所在。我首先会效仿海德格尔,他开辟了这样一条道路:先解除哲学自身领域的局限,再来理解柏拉图神话。事实上,除了这位《林中路》(Holzwege)的作者以外,没有哪个思想家能贯穿始终地(或者不如说:从“此路”到“彼路”,limes恰恰是这里所说的limite[限度]的词源)触及形而上学领域,同时不忘在每个转弯处向身后的风景投去一个“斜斜的”(lumus,limite的另一个可能性词源)目光。当然,在柏拉图那里,哲学对话永在寻求支配其探讨领域的诸种局限,无论涉及人类居住的大地还是诸神栖息的广天。局限也有可能被征服,比如苏格拉底在有关死亡的言辞里、第俄提玛在有关爱欲的言辞里,或埃利亚的异乡人在谈论存在的最高种类时。每一回,柏拉图的对话术都会开启通往另一领域的入口,那回顾之光则会照亮新的道路。苏格拉底一生绝少走出雅典城邦,这个处于门槛与限度的人,以自身的全部存在证明赫拉克利特的一句箴言:要让人民为法律而战,为自然生成者而战,正如为城墙堡垒而战。(辑语44)城邦四面绕墙,在众人眼前为限度所环(即人的生活共同体);与此同时,不可见的律法在人的灵魂立起内在的堡垒。两者合而为一。海德格尔与其说是试图逾越形而上学之限以操纵之,不如说是踩在形而上学的边缘,揭示那涉及“同”之思想的“另一种思想”。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的理性就注定要被这“同”的概念所支配。

编辑推荐

《柏拉图与神话之镜:从黄金时代到大西岛》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柏拉图与神话之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纯本质领域永远地建立于“世界生命”也就是灵魂的基础之上;不管一切科学推理是什么样的,大地——赫斯提亚——总是静止不动。
       ——[法]Jean-Fran?ois Mattéi,《柏拉图与神话之境:从黄金时代到大西岛》
      
      在死亡的帷幕面前,努力通过赫尔墨斯的最后审判,挣扎着通过哈德斯的重重洞穴,最终重见光明。这是柏拉图演绎的一个灵魂救赎神话,由Mattéi的再阐释,演变成我们当今文化滥觞后的一场和风,拂去被罩着的重重迷雾。
      
      “'认知之境',一个天外的处所,亦称为‘真理的平原’,其中有一个‘牧场’”,“在这样的处所,我们面对的不再是赫斯提亚的形象,而是ousia[真实东西的本质],那'确确实实的东西'。这真实东西的本质无色、无形,也摸不着,唯有灵魂才能一对一地看见它”,而真实却是与灵魂相容的,而灵魂又何曾成为一种知识或我们所希望的文化?
      
      认知的那面镜子,折射出你我对世界chaos(混沌)的胆却,因此我们拼命地建构文化,以求生活意义。最终却发现,我们把灵魂都一并打包到文化魔盒中,在市场上出售。蒙羞的我们,终失却了讲神话的能力,我们都哑口无言,却言论灼灼。
      
      后记
      我想象现在世界的歇斯底里,想着想着,思路就转走了。也许,这是一个让人留恋的话语空间的社会,由现代语汇组成的颇让人兴奋的社群。一小撮人的烦恼,和一个总体的方针政策的实施之间的诡秘联系,是言论空间得以建构的城市特色文化。
      
      城市侥幸成了矫情文化的代码,铸就了言论的空间,川流不息。运动,言论,确乎是没完没了的,也略显做作。行动的暴力,令心跳加速。兴奋。病态。无意义。虚伪。……
      
      我们需要,需要一种东西来解说这个莫名的环境。以文化的名义话文化,这是一种意识形态欺骗,无辜百姓的落寞,是这种欺骗的后果。能够积聚和冲淡的东西,可能是关乎人之气的东西,这是自然流露的传统在招魂。
      
      言论上的唯心,说是不靠谱,却给人营造一种可以放松又入迷的气氛。而靠得住的话,确乎是要绝强的信仰的。生活,作为一种由态度限制的存在,彻底打败了自由的神话。借助于唯心论,可能导致颓圮;信仰于唯物论,也许就成了一架生活机器。人生活在两个极端,这是真实,生活轮番放演的伦理剧。生活的正剧,这是莎翁的遗产;宣告人命运的圣经,世界格局借此而布阵。
      
      个人的小小世界被联系起来,却孤寂难耐。言论厌烦的无休止,在消解意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