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勇 页数:194 字数:14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有一个问题,很沉重,又很亲切,这个问题便是:教师有什么当头?或者说,“教书的日子”有何意义可言?这个问题曾被许多人思考过,本书重新提出它,首先是为了去细细体会大师的教书生活,然后为了能自己多感受一点教书的滋味。思考教书生活曾经教过书的,或正在教书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个世界上的教书生活经验也因此丰富无底,即使一个人可以活一万年,也体验不尽。然而,过去也好,现在也好,都可以看到,有许多人,在各种私下的场合,无数次地说,“教书没意思”,就像那些扮相“光怪陆离”的“后现代人”,不停地抱怨,“现代日常生活”的“无聊”与“压抑”。有意思也好,没意思也好,都不能否认:那么多人曾靠或正在靠教书养活自己,甚至还有家人和素不相识的人。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教书生活自有令人温暖的意思,值得作为沉思的对象,尤其对于我们这些靠教书而活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也许除了心灵的虚怀若谷和百感交集之外,做这种沉思,不能再给我们带来什么。比如,“名利”与“地位”,似乎就无法从这种思考中得到。但对我们这些教书的人来说,又有什么比心灵得到美妙的体验更适合的收获呢?这样说,不是“故作清高”,主张什么“教书的人不可以去追求名利”;这样说,只是在承认并安守教书人的命运而已。至于能得到多少名利,实在是自己难以把握的事情。何况与政界、商界相比,教育界的名利资源又那么稀缺,何必“为无米之炊”。自伟大的孔子提出“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以来,中国就有许多“清醒”的教书的人认为,他们不是手捧着“名利”和“地位”出现在三尺讲台上,更不会等到终于穿上“一品大员”的“官服”那天,才去做个教书的人。我们的前辈非常清楚:如果要去收获“一品大员”的名利与地位,他们早就不会去做教书的人了。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教书是受内心深处某种力量的驱使,而要通过教书的日子来释放它。如伟大的孔子所言,他的教书生活首先来自心中的信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确实伟大!我们在仰望至高无上的苍天的时候,从未能像孔子那样,勇敢地说一句:我之所以教书,首先因为,我是为求知而生。但我们这些一般的教书人或多或少总能感受到,在自己的教书生活中,也有某些善良的心灵力量在推动着,比如,以辛勤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和家人。此即如余英时先生所言:正是这一点“论据”,可以推出,思考教书生活的时候,最好也是以得到心灵的美妙体验为宗旨。若是为了计算一下得到多少“名利”与“地位”,恐怕就会让自己陷入失望与虚无了。如果能体验到“虚怀若谷”和“百感交集”,当然会非常美妙。但即使没这么幸运,仅仅是多了一点教书的体会,那也足够了。其实,无论研究教书生活能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什么样的收获,都符合孔子制定的求知原则:“学者为己”(为自己的心灵充实健康)。艰难的“文献综述”现在,已不用再去吃力地“论证”研究教书生活究竟有何意义了。不过,按学界时下通行的惯例,还得梳理一下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哪怕只想写一本像《论语》那样的“教师生活叙事”,也得额外加上一块“文献综述”,否则便没有“理论价值”了。多么厉害的一种说法!但如果将“文献综述”理解成为了进行“教师生活叙事”,曾看过那些书,“备”过多少“课”,便会发现“文献综述”确实重要。而真正厉害的叙事高手,例如余华,不仅读过许多“理论性”强的“大书”,而且连这些“大书”的叙事技巧都琢磨透了,所以他才可以写出许多思想内涵新颖、表达方式独特的作品来。从这一点来说,“文献综述”真的不可缺少。况且,能看到那么多人曾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本身也是一种快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写的《论语》清楚地表达了孔子的教学生活与体验。这或许是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相关著述,而且质量非常高,深刻揭示了孔子非凡的心灵体验,行文艺术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堪称佳作。这一点钱穆先生已做过详细的论证。其次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如果说《论语》是古典学人写的最佳“相关文献”,那么《围城》则可以算得上是现代学人写的最佳“相关文献”。尽管与让人感动的《论语》不同,后者是以讽刺的手法,刻画了一种令人哭笑不得、沮丧万分的教书生活。类似的古今相关文献还有许多,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及清代笔记中的私塾先生“画像”,到叶圣陶、叶小凤等现代作家创作的描写普通教师日常生活的作品,不胜枚举。只不过,这类作品同样都没有额外加上一块学术意义上的“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尽管它们其实很能启发人们思考教书生活的意义。接下来是“专业”的研究文献。就此来说,国内专业学者近十年来已经拿出了相当多的成果。归纳起来,国内专业学者大抵推出了三条探究教师职业生活的路径。一是不断引进西方专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表的各类“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直到最近,又翻译出版了一系列旨在思考“教师专业文化”的著作,如哈格里夫斯的《知识社会中的教学》。这些著作能启发我们思考,在当代复杂动荡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学校变革不断地提出“要求”的背景下,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应该”或“可以”追求什么样的自我认同与专业形象。二是立足于国内“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理想教学——比如,加强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教学的对话特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途径。从这类文献可以看出,教书的意义在于:努力追求以“新课程改革”为本的教学生活,将“新课程改革”视为自己的事业。第三种探索同样是面向国内教师,但它不是以激励教师努力尝试“新课程改革”作为思考的出发点,而更侧重于理解普通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基本上都是按这一点宗旨创作出来的,并向人们揭示了,当前一些默默无闻的教师如何立足于自身的教育与人生信念,在学校琐碎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追求“意义”。
内容概要
类似的古今相关文献还有许多,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到清代笔记中的私塾先生“画像”,到叶圣陶、叶小凤等现代作家创作的描写普通教师日常生活的作品,不胜枚举。只不过,这类作品都没有额外加上一块学术意义上的“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尽管它们其实很能启发人们思考教书生活的意义。 接下来是“专业”的研究文献,国内专业学者近十年来已经拿出了相当多的成果,归纳起来,大抵推出了三条探究教师职业生活的路径: 一是不断引进西方专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表的各类“教师专业发展”文献。直到最近,还又翻译出版了一系列旨在思考“教师专业文化”的著作,如哈格里夫斯的《知识社会中的教学》。 这些著作能启发我们思考,在当代复杂动荡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学校变革不断提出各种“要求”的背景下,作为“专业”人员,教师“应该”或“可以”追求什么样的自我认同与专业形象。 二是立足于国内“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理想教学——比如,加强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教学的对话特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与途径。从这类文献可以看出,教书的意义在于:努力追求以“新课程改革”为本的教学生活,将“新课程改革”视为自己的事业。 三是面向国内教师,但不以激励教师努力尝试“新课程改革”作为思考的出发点,而更侧重于理解普通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基本上都是按这一点宗旨创作出来的,并向人们揭示了,当前一些默默无闻的教师如何立足于自身的教育与人生信念,在学校琐碎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追求“意义”。 必须承认,上述三类研究都曾对本书的酝酿产生过影响。 西方专家善于创造“概念”,来透视教师职业生活的意义。几十年来,他们发明了一大堆的概念,而这些概念也确实能揭示教师专业生活某个方面的内涵,比如康奈利的“教育信念”就是如此。教师总归有自己的“教育信念”,遵循或背叛教育信念自然也会是教师生活可能蕴涵的基本意义,康奈利当然可以拿它来研究教师的职业生活。
书籍目录
导言 大师与教书的滋味钱穆:漫长成名路 10年小学教师生涯 苏州中学的4年美好时光 朱自清:中学教师岁月 从家道中落到“佩弦以自急” 奔波于江浙与上海之间 走出精神危机与告别春晖中学 鲁迅:在教育界的18年经历 百草园的“少爷”及其颠沛命运 只能回浙江教书的留学生 在北京教育部“做官”的日子 错误的旅程与彻底离开教育界 顾颉刚:真正的大学教授 出路艰难的北大哲学系毕业生 “暴得大名”之后的经济危机 复杂人事关系中的教授生涯 因得意门生而起的“爱恨情愁” 陈寅恪:名气、学问与人格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创建 陈寅恪与清华国学院的缘分 “全中国最博学”的导师 沈从文:寂寞的教书生涯 从逃学湘西到漂泊北京 身陷失恋痛苦的大学讲师 以美好情感为本的教书生活 附录任桐君:不跪着办学的小学女校长 专业背景与艰难的发展道路 “与官厅周旋”始终“没法遵命” 后记 回望走近大师的旅程
章节摘录
10年小学教师生涯相比于受教育学熏陶、以研究教育教学为本的专业成长道路,小学教师钱穆走过的是一条以“做学问”为本的专业成长道路。这条道路上的诸多风景,比如昔日乡村小学教师默默追求学问的感人经历,同事、学友之间潜心向学与互相勉励的真挚情谊,以及过去小学堂那种浓郁的中国文化味道,都可以让人思考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两种教师专业生活方式从历史上看,现代中国的中小学教师首次学习如何以“教育学家”的姿态思考、安排自己的专业生活是在20世纪20年代,这当中关键的促成因素包括,1919年杜威来华传播其新教育哲学,以及一大批留美教育学博士、硕士归国后进人中小学领域寻求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尤其是留美归国的教育学者,更是纷纷直接面向实践界传播教育学专业知识,努力使中小学教师将研究、改善教学当作自己喜爱的专业生活,使之真正成为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
后记
断断续续努力了一年后,终于有了这本《大师的教书生活》。2002年,我随丁钢教授学了6年的教育史。当时很想继续读个十年,怎奈“博士生培养体制”不允许,我只得被迫离开独自一人住惯了的宿舍。正当我几乎得去外面谋职的时候,钟启泉教授接纳了我,使我仍可以留在校园里,继续做“学生”。钟启泉教授主持的“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氛围很好,与各位同人的相处则打开了我的视野。原先的我自不量力地习惯于从“思想”的角度来做文章,而各位同人则让我渐渐喜欢上了从“学校”、“教师”和“课程”等维度去考察“中国教育史上的学术文化风景”。“学校”、“教师”和“课程”是主导“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构思课题研究的三大关键词。我侥幸充数于其中,细心揣摩各位同人营造的“学术文化”,亦渐渐勾勒出了两大可供平时消遣的“课题”:一是研究朱熹、王阳明、黄宗羲及清代大儒怎样努力通过书院或其他民间的途径来传递各自推崇的儒家学术,追求他们心中的“真正的教育”。二是考察清华、北大、燕京、东南等中国现代大学的文科教育体系,以及苏州、南开等著名中学的课程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些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是以什么样的学术文化与教育理想来支撑着自己的体系运作的。应该说,陈平原、桑兵、罗志田、王东杰、徐雁平、苏云峰、陈以爱等国内学人在这几个方面都做过许多精彩的实验,但上述两大“课题”的“子课题”实在太多了,怎么做都做不完。我即因此觉得可以慢慢努力,先一点一滴地寻找、阅读资料。然而,大学的考评体制却总是使我难以静下心来搜集、阅读资料。每年都要发几篇文章才可过关。在体制的逻辑中,写文章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文章难写,因为资料难找,而平时忙得乱七八糟,哪有时间静下来找资料?多亏结识了雅奇斋、心中、大夏等书店的老板,尤其是远在外地的雅奇斋,一有世面上很难见到的旧东西,就会为我留着,且常常先把它们寄给我,随便我什么时候付钱。也正是在找资料的过程中,许久没有联系的吴国平兄,通过一位学生了解到,我平时在钻民国的“故纸堆”,所以要我写点民国教师的旧事。我当时也确实想为他写点什么。工作都快5年了,却没有为他办的“内刊”写—个字,心里自然会愧疚难耐。于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掂量了一下手头已有的一手和二手资料,决定写民国教师。接着,便遇到了法源兄,他要我给“大夏书系”写一本书。在写民国教师的过程中,我还有幸“看到”另外两位尊敬的前辈。—位是同样在《教育参考》做专栏的吴康宁教授。每次拿到刊物,看到吴老师的文章,总要感慨,自己怎能有理由连一年的专栏(总计6篇文章)都做不下来。另—位便是鲁洁先生。我能“看到”她,是因为组织翻译许美德教授的《中国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鲁洁先生的那一章正好是由我翻译,所以有幸看到她的自传(由许美德教授复印给我)。
编辑推荐
《大师的教书生活》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