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书光 页数:492
前言
作为现代概念的“领导”(1eadership)和领导教育(1eadeI‘ship edtleation),相对于民众和民众教育,是旨在培养领导者或具领袖气质人才的教育。这种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必然要烙上特定时代的印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其干部教育或在职干部教育就是一种较为典型的领导教育。同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英教育,也同样属于领导教育。回到中国传统世界,中国古代语汇中本没有“领导”这一流行语,与之相对应的是治理国家的各级各类官吏,如王、大王、帝、皇帝、天子、君、国君、诸侯、将、相、吏等名称;领导教育的目标,就是如何使人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或官员,也包括对当政者,即在职官员的教育。在此意义上,领导教育大致相当于陈东原先生所说的“养士教育”。他说:“汉代已有‘遗子黄金满簏,不如教子一经’之语;宋代而后,社会观念遂成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所以我称这一时期(指西汉至清末——引者注)为‘养士教育时期’。……养士教育就是统治阶级的教育。”①平心而论,这种旨在培养统治者的“养士教育”在先秦已经出现,并被不同程度地实施着,只是到汉武帝“独尊儒术”后,特别是隋唐科举考试兴起后,“养士教育”遂彻底儒学化了,且为官之后还须继续加强自我教育与道德修养。养士教育为底层的无数贫寒好学之士点亮了通向“领导”——未来统治者的希望之火,哪怕这种希望是十分渺茫的。经过相对公平、严格而又充满诡异变数的科举考试,真正脱颖而出的未来“领导”显然少之又少。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养士教育”其实是带有教化意味的“养士教育”,绝大多数的士子不得不面对落榜的残酷事实,回归本土本乡从事儒学的思想传播和教化实践,是传统读书人无可奈何的首要人生选择。
内容概要
领导教育学是近年来领导学与教育学联姻的产物,中国领导教育史则是一个有待深入开掘且极富魅力的研究领域。已出版的相关研究著作有:田广清等著《中国领导思想史》(九州出版社2003年)、许倬云著《从历史看领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曾宪年著《老子领导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但至今仍缺少一部较为系统的中国领导教育研究著作。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多年资料爬梳和思想积累,本书尝试以问题与时代相结合的形式,借重多学科交叉互补的思维理路和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领导教育的历史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深入透视,力求揭示中国领导教育的基本形态和本质特征,把握其运行轨迹和发展趋势,以期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提供必要的本土历史经验,并希望对领导教育学和教育史的学科建设有所贡献。全书共分十二章。 本书尝试以问题与时代相结合的形式,借重多学科交叉互补的思维理路和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领导教育的历史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深入透视,力求揭示中国领导教育的基本形态和本质特征,把握其运行轨迹和发展趋势,以期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提供必要的本土历史经验,并希望对领导教育学和教育史的学科建设有所贡献。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先秦多元的社会政治理想与领导教育方略 第一节 先秦领导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政治思想的多元激荡 二、官制的催生 第二节 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家领导教育设计 一、仁政与礼治:儒家的政治理想 二、“以德为先”——领导者的理想人格 三、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领导教育内容 四、在情境与对话中培养领导者——儒家的领导教育方法 第三节 道家——“无治主义”的领导教育哲学 一、“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家的无为政治与领导策略 二、“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家对领导人的期望 三、领导修养和自我教育方法论 第四节 墨家——平民主义的领导教育设想 一、“义政”与“圣王”:政治理想与圣王人格 二、“尚贤”与“兼士”:墨家的人才思想与领导者的理想人格 三、“博教”与“强教”:领导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策略 第五节 法家的领导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以法治为中心的政治理想与治国方略 二、领导人才的培养与选拔第二章 “独尊儒术”政策的确立与儒家领导教育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制度化与汉代官僚的儒家化 一、“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与官学的兴起 二、汉代官僚的儒家化:领导阶层的结构变迁 第二节 以太学为中心的领导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兴太学以养士”——汉代太学的建立 二、道德与治术:太学的教育内容三、太学的领导选拔功能 第三节 汉代领导教育制度的两翼:郡国学与私学 一、郡县学的初建与地方官员的培养 二、走入民间的领导培养机构——“精舍”三、从汉代循吏群体形象看汉代领导教育的理想人格 第四节 领导教育制度在后世的演变与异化 一、隋唐:“多元化”的理想 二、宋代:对社会下层的鼓励三、明清:程朱理学的全面渗透与学校独立性的丧失第三章 才性之辩与领导教育的学理沉思 第一节 “才性之辩”与名法派的领导教育观 一、“才性之辩”的历史考察 二、“唯才是举”与曹操的领导教育观 三、《人物志》与刘劭的领导教育思想 第二节 圣人人格与玄学领导教育目标的设计 一、自然人性论与理想人格设计 二、对传统儒家领导教育的批判 三、“有情无累,精神自由”的领导教育目标 四、“尊重才性,顺任自然”的教育模式 第三节 儒玄兼综与儒家领导教育的嬗变 一、太子和皇子教育 二、士族高门的领导教育观 三、傅玄的领导教育论第四章 科举制度的兴起及其对中国领导教育发展的制衡第五章 中国传统领导教育的个案考察:帝王教育的历史透视第六章 传统官吏的考核与基层领导的教育及自我修养第七章 “义利之辩”的再兴:事功派、理学派领导教育的理论争锋与学术影响第八章 “西学东渐”与中国领导教育传统的近代转轨第九章 “人尽其才”与中国领导教育思想的深层变革第十章 中国女子领导教育的萌生与发展第十一章 现代文官制度、教育制度的建立与中国领导教育的现代转型第十二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领导教育智慧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先秦多元的社会政治理想与领导教育方略第二节 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儒空领导教育设计一、仁政与礼治:儒家的政治理想(一)仁政儒家对社会秩序的设计出于他们对人性的认识。社会控制理论的创始人E•A•罗斯(E.A.Rose)认为,弄清人类的天性在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他看来,同情心、友善、正义感和怨恨是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中,这些天性能够产生出一个纯粹的自然秩序,但这样一种秩序远不完善。当社会交往日益密切、社会利益日益分化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时,自然秩序就会受到破坏。这时,就需要通过社会控制建立和维护一种人工的社会秩序。对儒家而言,对人性的假设正构成了如何进行社会控制的理论依据。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后天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差异,人的品行、习性才逐渐有了差别。在孔子看来,人之“相近”的性是“仁”。作为一种德性,仁既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也是社会整合的原则。理想的政治就是每个人都能够本着仁的原则做好自己的本分。因此,孔子主张实行“仁政”,施行仁政就是把道德作为社会控制的手段。《论语》“为政篇”开篇即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的意思是,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围绕着它。孔子仁政的思想在战国中期被孟子和荀子发扬光大,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基础。孟子主张要用“仁政”和“王道”来建立社会秩序,实行社会控制:“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同样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荀子对人性的看法与孟子截然相反,但同样得出必须行仁政的结论。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亦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如果没有“化性起伪”的过程,就会走上恶的道路;而“化性起伪”的工具就是礼,也就是社会性的道德规范。基于此,荀子提出了一整套以“礼”为主体的从观念到行为的规范体系,并为推行这套规范体系构想了具体的运行机制。
后记
2005年6月的一天,应好友郑金洲教授的邀请参加了由奚洁人教授主持的有关“领导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小型学术研讨会。本是抱着拓展学术视野的学习目的前来参会,到会后才知道是编写“领导教育学丛书”,且要我考虑中国领导教育的历史发展问题。虽然在会上听到了多位教授的许多新鲜见解,但如何结合历史探讨中国领导教育变迁,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几乎很少有直接对应的前期研究成果。不过,经过几番的资料沉潜消化和课题组多次交流碰撞之后,我们慢慢地体悟到这一课题研究的魅力所在。事实上,现代的“领导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相当于传统的“养士’’教育,而现代的“民众教育”则类似于传统的社会“教化”。由于刚刚出版了由我主编的《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转过来对中国领导教育的传统及其近代变迁作一番历史探究,我和我的课题组成员都不免兴趣盎然。但进入深层次的问题领域之后,我们才知道要科学地揭示出中国领导教育的来龙去脉、基本特质和内在底蕴,并非易事。两年多来,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驱散了不少迷雾,也尽了各自的最大努力;但是否真正“回到事物’’本身而得其要义精魂,则有待于专家学者和读者诸君的批评指正。感谢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科研部的立项资助。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荣幸地得到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奚洁人教授、科研部主任郑金洲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陈桂生教授、单中惠教授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借此深表衷心感谢。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再惠允延长交稿时间,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得以相对从容地完成;对责任编辑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我们亦在此深表敬意和谢意。
编辑推荐
《中国领导教育的历史探究》尝试以问题与时代相结合的形式,借重多学科交叉互补的思维理路和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领导教育的历史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深入透视,力求揭示中国领导教育的基本形态和本质特征,把握其运行轨迹和发展趋势,以期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制提供必要的本土历史经验,并希望对领导教育学和教育史的学科建设有所贡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