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学渊 页数:225
Tag标签:无
前言
大约十年前,写了一篇历史语言的研究文章,是说匈牙利人的祖先是女真民族,它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后来又牵出北方民族出自中原的线索,和中原人类有戎狄底层血缘的结论,这些论文归集成了《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一书,由北京中华书局以“世界汉学丛书”的一部出版(○二年初版,○四年再版)。此后,《历史月刊》连续刊载我的文章,原社长虞炳昌先生对我鼓励有加,建议把这些文章结集出版,这就是《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的孕育和出生的由来。虽然《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较为通俗,但在华夏民族与北方民族同源的问题上,却比《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有了更多的头绪,如上古中原人名大都是后世戎狄族名:“虞舜是乌孙”、“句践是女真”、“叔孙是肃慎”、“孟柯是蒙古”、“墨翟是勿吉”、“荆轲是准葛尔”等等。于是,我就拿北方民族当作上古中原社会的一面镜子,达成了“姬姓、九姓是通古斯民族”“五帝是爱新氏,华夏是回纥国”等人类学的结论。中国人“以书证书”的落伍意识,使传统学术自外于世界潮流。直到二十世纪前半叶,因为解读甲骨文字和考古器物的努力,才有了“以物证书”时代的到来。然而,语言作为另一种传承系统,它的“人类历史化石”的作用,却被国人束之高阁。而这种集体漠视的表面是中国文字研究的优越感,背后却是“大汉语民族”的错误观念,中国人大凡以为万古不变的祖宗,是毋须求证其分合由来的。本书要推动“以言求真”的研究。夏商两代之际,中原社会经历了“汉语”或“雅言”的一个形成过程;于今来看,此前中原流行的是北方民族的语言,否则许多先秦人事就无法理喻。如甲骨之“帚”字是“妇”,早已被郭沫若破解;但甲骨氏族名“帚好”、“帚妻”、“帚妹”、“帚妊”、“帚白”、“帚婡”中的“帚”是音符,还是意符?始终没有正确的理解;如果我们能有语音实证的自觉意识,它们不是“回纥”、“兀者”、“乌马”、“斛律”、“悦般”、“恶来”,又是什么呢?或许有人会质疑本书书名的科学性:蒙古女真都是后起于唐宋之间的民族,怎么可能是秦始皇的家身?事实上,世间民族既不可能无中生有,也不可能骤然湮灭,如果上古没有蒙古女真民族,何来孟轲、蒙骜、蒙武、句践、句井疆这样一些春秋秦汉人名?蒙古是东胡鲜卑的后裔,女真是通古斯系民族的代表。说“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是用现代人类的表像,去看古人的血缘和语言的归属,非此还不能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本书议论秦始皇的身世,或者选用了忽必烈、慈禧、溥仪、康生的面容,也只是研究他们的种属,而不是搬弄他们的历史是非。充斥本书的“汉虏同源”的种种立论,却没有任何一点政治的企图,因此这是人类学的纯洁探索。而本书又旨在成为一本通俗的读物,所有的注释又都被略去了。前书《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问世后,曾想在台湾出一个繁体本,我在纽约的一次会上结识了周策纵先生,这位有“真君子”之称的学者,竟于八十六岁的高龄,费时四个月,写就了一篇充满鼓励的〈原族:对《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的几点意见〉,后来《历史月刊》和北京的《读书》杂志都刊行了这篇令人耳目一新,又回味无穷的文章。作为本书的代序,〈原族〉或许能让的读者了解一位二十世纪大学者的睿智。推动一种思维,在任何社会中都很困难,在中国社会就无比艰巨。但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知名语言学家王士元教授,将我的长文〈古代中原汉语中的通古斯、蒙古、突厥语成分〉推荐给美国的《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cs,Berkeley)发表。最近,中国语言学界在汉藏语理论的基础上,开始注意汉语中的北方民族语言底蕴,当然又是对我莫大的安慰。《历史月刊》新任社长东年先生和他的同仁,对《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书稿的接受,引发了作者完成使命的喜悦。周策纵王士元等先生曾予的帮助,乃至一切对本人学术观点的批评,都有益于学术公器品格之完美。还要感激内人张宁华女士的不懈支持,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携手克服了许多病痛和困难。朱学渊二○○六年四月十七日
内容概要
秦始皇叫“赢政”,清朝雍正皇帝叫“胤稹”,秦始皇是否女真人?空子父亲名“叔良纥”,蒙古语把朝鲜叫做“肃良合”;还有不少古人名字也与北方民族的族名相关,如“虞舜”是“乌孙”、“句践”是“女真”、“叔孙”是“肃慎”、“孟柯”是“蒙古”、“墨翟”是“勿吉”等等,上古中原好像曾经是个戎狄世界,北方民族是不是从中原出走的呢? 中国传统学术重文字轻语言,几千年来步履艰难;欧洲一些汉学家则兼识多种语言,研考东方民族新解纷出。然而,外人治中国史毕竟有条件的限制,中国人理自家史又有传统的束缚,因此成效还不尽理想。朱学渊博士的专业是物理,思维严谨,他不受传统拘束,以比较语言着手,对北方民族索源穷流,还以北方民族为镜子,对史前中原社会有突破的见解,别开了一个历史—语言—人类学研究的生动领域。
作者简介
朱学渊博士,1942年生于广西桂林,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曾于四川、南京等地任中学教师十余载。1978年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83年于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曾于能源部属下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87年起经商。他以自然科学之学力,有志于人文科学的探索,从史料中星星寥寥的语言记载切入,洞察了许多人类科学的重要线索。
书籍目录
一 中国北方诸族研究始末二 中国北方民族的族名三 五帝是爱新氏,华夏是回纥国四 《百家姓》研究五 “姬姓”、“九姓”是通古斯血缘氏族六 “女真”与“句践”七 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八 以“祷杌”一字,为中华民族寻根九 匈奴民族的血缘和语言十 匈奴的兴起、败灭和出逃路线十一 阿梯拉和他的匈人十二 突厥民族之由来和辉煌十三 匈牙利人与女真人同源十四 鲜卑民族及其语言线索十五 蒙古民族中的通古斯血缘十六 藏民族中的北方诸族成分十七 安息国是爱新国十八 条支国是女直国十九 大秦不是罗马,是阿塞拜疆二十 若干欧洲族名、国名之东方由来二十一 《后汉书·远夷歌》中的人文信息二十二 从匈牙利人姓“女真”,谈“女国”和“鬼国”二十三 中原古代人名的戎狄特征二十四 结束语:为中国史学的实证化而努力
章节摘录
三 五帝是爱新氏,华夏是回纥国《史记·五帝本纪》是口传的故事,中国人自引为“炎黄子孙”,是“三皇五帝”带来的荣耀。因此,这些传说人物是否真实可靠,自然是我们骄傲中的隐忧了。一般认为,黄帝、颛顼、喾、尧、舜即是“五帝”。《五帝本纪》开卷就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后来又逐一说到“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等是为帝尧”,“虞舜者,名日重华”等,公孙、高阳、高辛、放勋、虞舜当是姓氏。但是在结束该卷时,司马迁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项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其中,又突然冒出了“有熊”、“陶唐”、“有虞”三个姓氏,与前面的说法大相径庭。从此黄帝既“姓公孙”又“为有熊”,就成了众说纷纭的历史公案。如果不认识这些姓氏,就根本无法认识这些人物,中华民族祖先的面目也就难于信服了。传统学术是按字面来解释传说姓氏的,如“神农氏”是领头农耕的氏族,“燧人氏”是发明钻木取火的部落。而含“有”字的族名,如有熊、有莘、有巢、有娥、有扈、有虞、有邰、有殷等,则有更简单化的解读:“有巢氏”是开始巢居的氏族,“有扈氏”是率先开门凿户者的子孙,云云。这些的肤浅的说法,却已经深入了我们的意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