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登琨艳 页数:153 字数: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也许是因为个人心性缘由,不愿意着于这一外在虚相,加上恩师再三叮咛告诫年纪尚轻,不要急于发表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一直以来都婉拒两岸出版社的盛情,不愿意出所谓的个人全集或传记。 可是日子一天一天的过,资料一天一天的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渐渐丢失,又担心自己年岁将老,记忆力总有衰退时候,加上上海经营出版的朋友仁定兄再三的劝说,要我就当作是阶段性个人资料整理,以及取得华东师范大学的出版认可,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点头,还因此被师父训了一顿,说我正事不做就好这些,实在有点冤。是啊,我不答应,出版社能奈我何,我不坚持啊 !而对于那些常来向我要资料的人,真是抱歉,以后他们只好自己出钱买这些书了。 说来惭愧,除了交出资料,接受编辑采访之外,个人并没有实际参与其事,所有初稿平面设计到我手上已经是送印刷厂的前三天了,我这个被认为从来挑剔的人已经失去插手自己出版的权利与机会,又无奈地要在一天交出这篇自序这实在也就是我坚持不愿意出版这些被恩师汉宝德先生认为不会是我最好的成就的乱七八糟的个人成长资料的原因,免得将来自己后悔,现在我是已经在后悔了。 而心理上,我却又很感激仁定兄的关心与努力,这实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我是个被别人认为什么都参与的多面向工作者,所以大半生走来才留下这些堆积如山的资料。也许自己自信将来一生了结时候当有小成,所以也才尽力保留这些资料,多亏劳心的仁定和他的工作团队里的高飞与霍覃,以及我没见过的年轻朋友了,感谢!当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接受,我也必须佩服与感激他们的胆识。 如果真的认真读过这些资料里的文字,一定会发现这些结果论的显像其实都是被因缘的外人邀请或委托的工作,设计的专业工作、文字写作,出现在这些资料集子上的都有个外人,自己只是不自生的共生参与者,自己清楚自己在哪里,而因缘而来的他生外人却又说是因我而起,而读者似乎也被这些虚幻外相误导了,而我却没有说清楚的机会,也许人生就是如此吧,否则怎么会有人生难得一知已的说法呢。只是我向来好命,我相信总会有一天会有除了我师父之外的中国人理解我的,就像那些把我赞美得我都觉得惭愧的外国人一样,那么我要对我师父交差的建筑一相就有机会出现了。 而其实在我个人的标准里,我一生的建筑相早早已出现了,只是别人读不懂而已,否则我哪里招来的那么多外在虚名?所以我自己连这一相也不想着了,由你们去说吧,笑骂由人,反正我依然是我思、我说、我做、故我在,犹如在无人之境。 出了这些个人资料集子,我真想说清楚的是外人都以为我做的事都很热闹,让人眼花缭乱,以为我是个哪边凉快哪边去的人,而其实我自己自认为自己是个安静如清水的人,只是别人看不见而已,难道我必须剃光头吃素?! 离开名利缠身的台北,迁居上海,忽乎已越十六载,辛勤工作,劳碌异常,无奈屡招国人嫌弃,又自忖一事无成,如今发已秃,齿也摇,身体垂垂老去,慨叹无颜返乡,夜半梦醒也会泪水盈眶呢。惭愧啊!惭愧。
作者简介
登琨艳,台湾高雄人,学农出身,因缘际会投身建筑大师汉宝德门下,在台湾少年成名。九十年代初定居上海,从苏州河老仓库的保护性开发,到杨树浦工业历史建筑再生,他不断地将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文化反省的思想传达于世。
登琨艳不是一个悲情的传统守护者,他因设计而时
书籍目录
自序编者手记·从几个关键词说起第一章 号角 回望苏州河 老瓶子的新可能 上海苏州河沿岸仓库保护性的发展计划 Loft的灵魂 Partly与时尚地标 获颁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审思 第二章 虚像 苏州背后的中国意象 城中之城 苏州城里千年的魅艳 错置和讽喻的脚本 正视 第三章 蓟 “旧情绵绵”咖啡馆 解放人性的空间 “现代启示录”啤酒馆第四章 阵地 黄浦江岸十五里 失落的空间 空间的生产 打造一座设计产业的梦想天堂 这就是产业升级 未来的上海亚太设计中第五章 燎原 看到长沙窑 高级餐厅里的铜官窑 千年古窑本体的再生 定位 出发点第六章 革命 一个人的事业及产业更替的思考 农村和都市化的出口 营造更有人性的空间 无相·有象无相异魅附一:Bench Marking附二:登琨艳编年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