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登琨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婚礼、葬礼、寿宴,文人雅聚……这些民俗的场景,因一个人对美感的极致追求,而得以最眩目的姿态示人。如果说登琨艳从这些礼仪与民俗的空间布置汲取了创作的灵感,那何尝又不能说,这些短暂而华美的蜉蝣建筑,借由这么一个人、这么一双手,从千年历史中片刻绽放。
作者简介
登琨艳,台湾高雄人,学农出身,因缘际会投身建筑大师汉宝德门下,在台湾少年成名。九十年代初定居上海,从苏州河老仓库的保护性开发,到杨树浦工业历史建筑再生,他不断地将历史建筑保护和城市文化反省的思想传达于世。登琨艳不是一个悲情的传统守护者,他因设计而时尚,因时尚而更有发言的力量,然而卸去时尚的外衣,他依旧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品格的建筑师。
书籍目录
自 序引言结庐在人境掀起新娘的红面纱虚拟幻现的梦境花园婚礼 素雅庄严的告别亚太广告开幕酒会上海房产展的空间游戏台北慈善音乐会上海时尚都市进行式花月亮的中秋时报千禧文人春叙图这般良禽择木而居的酒会昨夜云门竹梦上海夜宴图 汤氏祖孙合庆百岁生日筵席 泥菩萨当然可以过江 上海三月满天桃花爱女生附:登琨艳年表
章节摘录
书摘婚礼用的喜棚,雅称青庐,是专门搭给喜事用的蜉蝣建筑。隋唐以前,上至战国时代就有记载,新婚夫妇的交拜礼都在布幔搭成的青庐中进行。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其曰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到了近代,搭喜棚的婚俗主要流行在北方。娶妻人家按照办喜事的规模及自家宅院的格局,请专业棚行采用竹木、芦席、彩布、麻绳等材料搭建成临时性的厅堂,远远望去,屋脊挂檐,画栋明柱,一应俱全。棚上的栏杆儿、天井子、角云儿、窗户,棚里的挂屏儿等类全是油漆彩画,非常鲜明:其余如棚里的花墙子、棚柱子,都是讲究的地方。喜棚必须在迎娶前夜搭好,主要供置酒设馔招待亲友用,故又叫“酒棚”。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卷载:“北朝婚礼,青(黑)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迎妇。”这种在青庐中成婚的习俗,一直沿续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多处提到。到了现代,虽说再难找到足够大的地方搭设青庐,不过也无妨,大饭店早一样可以玩出古雅的花样。红新娘,红新娘,新娘红红是新人结婚典礼闪入我眼帘脑门的初始影像。“国际牌”电器洪家要娶媳妇,找我回台北帮忙设计打造婚礼。因为我的工作基地已经迁到上海,所以这几年来对台北的工作遨约我不得不有所选择取舍。洪家对台湾的家电与电子科技发展有着无可估量的贡献,创办人洪建全的文教基金会又对台湾的文学艺术界出钱出力良多,是我非常尊敬的殷实大企业,加上又是洪家大房好友简静惠女士出面要我帮忙。虽然上海的工作忙碌异常,而且相对于建筑或室内设计工作来说,婚礼设计对我实在是一件很小很小的工作,但这却是洪家的大事,我应该也可以有本事把婚礼玩成大事,我衡量的结果,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婚礼宴请会场选在台北来来大饭店地下二楼可以容纳百桌的大宴会厅。这是我一直认为台北最不好再设计处理的喜庆会场,都已经快二十年的老装潢了,对于我这建筑人来说,很没有新鲜感,空间本身也不好,一开始我打心里就排斥,我怕我做不好,对不起主人的盛情与期待,又砸了我自己建立不易的招牌。但是事实上,台北也没有其他可以容纳百桌而又像样的宴会厅,没有办法,答应都答应了,不行也得行。一开始我一直很头大,这怎么搞法。婚礼会场一般可以进场作业的工作时间就只有几个小时,那么难看难处理的空间,我哪有什么本事。几次勘查会场。我心里有点着急,除非变魔术,把这难看的空间给变不见,否则我是不会处理这老八股空间的,何况主人老远从上海把我找回去,一定有很高的期许和等待,如果我没做出让他们出乎意料的意外,也对不起人家的赏识。唉呀!没错,变魔术,就是变魔术,把我最引为意的“来来”难看的宴会厅变不见,那不就可以让我为所欲为了吗?太好了,我决定以我一直以来的逆向思考办法,把最不可为的缺点当作最好的条件,既然难看就把它变不见,不给大家看,当作没有不就得了,很简单。这一决定让我豁然开朗,又很兴奋。只是想想容易,实行恐怕是很难的,尤其现场布置装置的工作时间又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对于材料的选择与作业的方式都是有很高难度的,当然我算是很有经验的设计师,也是很会执行的工作者,我做任何一件细节的决定都必须考虑是我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执行操作的才行。困难的是我们都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我是胆战心惊地一直在伤脑筋,况且我更怕主人有意见,弄乱了我想象的整体。多年来,我在台北工作就一直怕业主有过多的意见,可是这次洪家主人和新人也让我意外。从头到尾对我的提议都没意见的接受,当然是不是因为我的盛名,又老远从上海回台北帮忙,他们才不好意思有意见,也是我心里头打鼓的。所以几次讨论过程中我一再表示有任何意见事前尽管说没关系,这是他们的婚礼,他们应该要有想象有意见,否则到时候呈现的不是他们期望的景象就麻烦了,主人越没意见,我其实是越害怕的。P12-15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是不是随波逐流的俗者太多了,觉得应该多一点登琨艳这样的人,敢于特立独行,敢于怪僻。登琨艳是敢“玩”的人!他其实颠覆了“礼仪”,也颠覆了“建筑”,有一天他也许会像张爱玲一样,看着台北和上海,故作忧伤地说:“无论是繁华或浮华,都只是蜉蝣!”——蒋勋台湾美学家我相信,以登琨艳卓荦不羁、思想家兼行动家的个性特质,为他保留这部分昙花小品并编辑成册,将会是空间设计史上一页有价值的记录。——黄湘娟台湾《室内杂志》总编辑登琨艳迷恋于十里洋场,梦怀的是古老的中国,游民式的他执着于文化底层的厚度,鄙弃眩惑经济浮夸的堆砌,倾心地打造每一件设计作品,留下—章章诗篇般的作品,—一余范英《中国时报》副董事民
编辑推荐
也许是因为个人心性缘由,不愿意着于这一外在虚相,加上恩师再三叮咛告诫年纪尚轻,不要急于发表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一直以来都婉拒两岸出版社的盛情,不愿意出所谓的个人全集或传记。可是日子一天一天的过,资料一天一天的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渐渐丢失,又担心自己年岁将老,记忆力总有衰退时候,加上上海经营出版的朋友仁定兄再三的劝说,要我就当作是阶段性个人资料整理,以及取得华东师范大学的出版认可,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点头,还因此被师父训了一顿,说我正事不做就好这些,实在有点冤。是啊,我不答应,出版社能奈我何,我不坚持啊 !而对于那些常来向我要资料的人,真是抱歉,以后他们只好自己出钱买这些书了。说来惭愧,除了交出资料,接受编辑采访之外,个人并没有实际参与其事,所有初稿平面设计到我手上已经是送印刷厂的前三天了,我这个被认为从来挑剔的人已经失去插手自己出版的权利与机会,又无奈地要在一天交出这篇自序这实在也就是我坚持不愿意出版这些被恩师汉宝德先生认为不会是我最好的成就的乱七八糟的个人成长资料的原因,免得将来自己后悔,现在我是已经在后悔了。而心理上,我却又很感激仁定兄的关心与努力,这实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我是个被别人认为什么都参与的多面向工作者,所以大半生走来才留下这些堆积如山的资料。也许自己自信将来一生了结时候当有小成,所以也才尽力保留这些资料,多亏劳心的仁定和他的工作团队里的高飞与霍覃,以及我没见过的年轻朋友了,感谢!当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接受,我也必须佩服与感激他们的胆识。如果真的认真读过这些资料里的文字,一定会发现这些结果论的显像其实都是被因缘的外人邀请或委托的工作,设计的专业工作、文字写作,出现在这些资料集子上的都有个外人,自己只是不自生的共生参与者,自己清楚自己在哪里,而因缘而来的他生外人却又说是因我而起,而读者似乎也被这些虚幻外相误导了,而我却没有说清楚的机会,也许人生就是如此吧,否则怎么会有人生难得一知已的说法呢。只是我向来好命,我相信总会有一天会有除了我师父之外的中国人理解我的,就像那些把我赞美得我都觉得惭愧的外国人一样,那么我要对我师父交差的建筑一相就有机会出现了。而其实在我个人的标准里,我一生的建筑相早早已出现了,只是别人读不懂而已,否则我哪里招来的那么多外在虚名?所以我自己连这一相也不想着了,由你们去说吧,笑骂由人,反正我依然是我思、我说、我做、故我在,犹如在无人之境。出了这些个人资料集子,我真想说清楚的是外人都以为我做的事都很热闹,让人眼花缭乱,以为我是个哪边凉快哪边去的人,而其实我自己自认为自己是个安静如清水的人,只是别人看不见而已,难道我必须剃光头吃素?!离开名利缠身的台北,迁居上海,忽乎已越十六载,辛勤工作,劳碌异常,无奈屡招国人嫌弃,又自忖一事无成,如今发已秃,齿也摇,身体垂垂老去,慨叹无颜返乡,夜半梦醒也会泪水盈眶呢。惭愧啊!惭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