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雷玲 页数:228
内容概要
这本书是要通过众多一线教师对名师经典课例的听课、思考、品悟,以及名师们自身对课例的教学反思,启发老师们真正领悟什么是通过千锤百炼磨出来的好课。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聚众人之精华,不断提升每一个参与者的自身素质。 无论您是刚入杏坛的年轻教师,还是名扬八方的优秀教师,细细品读这本书,相信您总会有收获。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品味细节的精彩 1.一石三鸟——特级教师吴正宪《平移与旋转》赏析 2.设计: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听特级教师黄爱华《数的大小比较》有感 3.请你当主持人——特级教师钱守旺《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赏析 4.评价,到位而不越位——青年名师张齐华《因数倍数》教学片段赏析 5.多媒体与“啃”书本整合的魅力——特级教师李新《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细节赏析 6.常态中的“内力” 平实中的“匠心”——全国名师刘可钦《100以内数的连加》精彩片段赏析 7.大胆猜想技巧验证——特级教师黄爱华《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段赏析 8.一堂常态下的好课——听全国名师刘可钦《两位数乘一位数》一课有感 9.一说一摆巧识“倍”——特级教师钱金铎《倍的认识》精彩片段赏析第二篇 教法的完美与缺憾 1.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特级教师黄爱华、张齐华、朱乐平、贲友林教学导入赏析 2.孕伏渗透:为了下一次的有效生成——特级教师刘永宽、钱坤南课堂精彩片段对比 3.异曲同工促反思——特级教师朱乐平、刘延革课堂教学的共鸣点 4.师生呼应——绝妙的“导生术”——听特级教师李烈一节数学活动课有感 5.抓住细节与忽视细节的差异——听两位名师执教《射线和角》的感悟 6.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变脸”——对优秀教师仲崇恒《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思考 7.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巧妙建构——对市级学科带头人尤佳《可能性》的两种评析 8.留足探究的空间——从教坛新秀郑丹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看课堂教学的弊端 9.弹好上课的前奏曲——特级教师黄爱华课前导入的启示第三篇 经典课堂反思与升华后记
章节摘录
三、深化知识做得扎实 这节课虽然从认知目标来看只有两个“初步”,但是要让学生真正达到这两个“初步”的目标,还需要有多层次的训练才能达成。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知识上,设计也是独具匠心的。我们回放一下这节课的练习:本节课中,课内练习共6组,第1组,看图研究,从哪个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黄球。第2组看文字回答,在什么情况下摸到的球一定是黄球,什么情况下摸到的球一定不是黄球。第3组是转盘游戏。第4组是判断,让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回答问题。第5组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一定”、“不可能”、“可能”产生的概率事件。第6组是帮机灵狗分糖。这里我想特别提出的是两个练习。首先是转盘游戏。对于转盘这个学生并不陌生的活动工具,教师通过一个活动方式的简单介绍,让学生通过摸学号产生先来摇奖的同学,实际上摸学号也是一种随机事件,在摇奖的过程中,学生体验转盘活动的随机性,对可能性的结果又有了一次实际体验,这个可能转到××奖品的认识,是在学生亲身体验中得出的结论。其次是装糖果游戏。这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练习,这一过程是通过帮机灵狗分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研究“一定”“不可能”和“可能”。学生通过装糖果比赛,在装的过程中自己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怎样装糖果才是符合要求的。通过对“装糖果”的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加上老师的适度提问,学生在可能性问题上的思考和探究又深入了许多。这一过程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通过活动,不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互相谦让的习惯。 总之,这节课学生是在经历了“猜想——实践——验证——推测”的过程中展开的,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实现了两个“初步”的认知目标,同时在几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快乐的,是轻松的,而且在小组这种宽松氛围下大家的参与又是积极的,可以说,在这节课上,不同的人获得了不同的发展。 (江苏省特级教师 赵云峰) 【评析二】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国标本苏教版数学教材,大量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并在三个学段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置了相应的内容。 尤佳老师施教的《可能性》属于第一学段的学习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可能性”的这一学习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说的:“初步感受事件发生有些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要求学生初步体验事件的发生有些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另一层意思是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够用诸如“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
编辑推荐
无论您是刚入杏坛的年轻教师,还是名扬八方的优秀教师,细细品读这《好课是这样炼成的》(品读名师经典课堂数学卷),相信您总会有收获。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品读名师经典课堂(数学卷)-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