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页数:173 译者:王绪梅
Tag标签:无
前言
里尔克在1925年10月31日及稍后几天告诉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忍受着恐惧的煎熬。莎乐美知道这些情况后,觉得好像是洪水决堤了一般,而且人们无法预测它,无法堵住它。莎乐美就她自里尔克第二次俄国之旅以来对里尔克的了解,给他回了信。但她也是在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回的信,而且她越来越不知所措,好像她已清楚里尔克的身体对他的恐惧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人们必须查对一下通信的注释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在南妮,冯德尔莉一一福卡特还没有寄给她关于病榻上的里尔克的情况的第二封信之前,她就停止给他写信了,"因为我不敢再动笔,不敢在完全不知怎么办的情况下动笔……"在现存的莎乐美寄给里尔克的信中,最后一封信写于1925年12月12日。 莎乐美没有一直沉默下去。1927年夏,她写了《莱纳·玛丽亚·里尔克》,以此作为对里尔克的缅怀。《莱纳》是一种特殊的记录,莎乐美把它称作一种笔记。它不是报告体的回忆录,其中没有自娱性的、絮絮叨叨的内容。它是一种对话,是"再次对过往之事的占有,是最后一次团聚一一对话" 。她并没有专门写里尔克,而是围绕着他们之间的通信和她对他的了解展开。她没有谈到他们两人初次相遇的事情,却并没有因此给读者造成隐瞒的印象。 当时,莎乐美从里尔克的信里记录下来的话,是在她匆匆一瞥后出版的。而这次的新版本则将里尔克的原文一字不差地引用下来,并且复核了所有的日期。 哥廷根,1984年4月 恩斯特·普费佛尔
内容概要
本书含两部作品:《莱纳·玛丽亚·里尔克》和《与里尔克一起游戏俄罗斯》。前部作品是是后人研究里尔克其人其作最详实的资料。后部作品是里尔克在俄罗斯的日记作品。 莱纳·玛丽亚·里尔克,奥地利诗人。生于铁路职工家庭,大学攻读哲学、艺术与文学史。1897年后怀着孤独、寂寞的心情遍游欧洲各国。会见过托尔斯泰,给大雕塑家罗丹当过秘书,并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等人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应征入伍,1919年后迁居瑞士。他的早期创作具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亚民歌风味,但内容偏重神秘、梦幻与哀伤。欧洲旅行之后,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著名作品有借赞美上帝以展现资本主义没落时期精神矛盾的长诗《祈祷书》(1905)、《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晚年,他思想更趋悲观。代表作为长诗《杜伊诺哀歌》(1923)和诸多14行诗。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它不仅展示了诗歌的音乐美和雕塑美,而且表达了一些难以表达的内容,扩大了诗歌的艺术表现领域,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书介绍的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的传记。
作者简介
作者:(德)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译者:王绪梅
书籍目录
前言: 双性因素周围缠绕着一个隐秘的共同性莱纳·玛丽亚·里尔克 第一章 子期创作,生命与死亡 第二章 走进俄罗斯,“故乡”休验 第三章 置身了群体,诗人的恐惧 第四章 师从罗丹,艺术的升华和矛盾 第五章 《马尔特·劳利茨·布里格》,自我和超越 第六章 生命愿望,上帝之爱和游历体验 第七章 战争和远离,自我分裂 第八章 《杜伊诺哀歌》,祈祷和天使 第九章 结束语 出版者后记与里尔克一起游俄罗斯 第一章 莫斯科 第二章 图拉、切尔尼科夫 第三章 基 辅 第四章 波尔塔瓦 第五章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第六章 小母亲莫斯科,新莫斯科饭店 第七章 尼索夫加 第八章 诺温基 第九章 茹多夫 第十章 大诺夫哥罗德 第十一章 芬兰,后续 第十二章 龙加斯 第十三章 除夕
章节摘录
书摘翻开九十年代中期莱纳·玛丽亚·里尔克的创作,比如《宅神祭品》、《梦中加冕》,里尔克自己编辑的刊物《菊苣》中所收录的诗歌、其他散文集以及几部未保存下来的中篇小说,人们不免产生一种感觉,仿佛在诗人和死亡之间从最初开始就存在着某种关联。他所赞美的对象与死亡极其接近,似乎它们的柔弱、流逝和消亡促成了诗的升华,它们所散发的美代表了一种永恒;因此,它们向我们诉说的语调是轻柔的,具有一种感情奔放、激情洋溢的温柔,间或表现出某种无法言说的音乐性,却又夹杂着若有若无的感伤。但由此以来很容易造成人们的误解,每每把里尔克的创作视为一种虚假的浪漫主义;因为从创作早期或者说从一开始,诗人所赞美的消逝并非指向死亡,而是生命,对于里尔克来说,诗歌体现了死亡和生命互为一体的真实性。由于粗壮健康的对象拒绝与死亡产生任何关联,因此他选择游弋于对死亡有所体验的事物中,沿着“死亡”和“生命”这两个可怜的、无法接近的词汇得以交融的边界踯躅前行。对于这位天生的生命诗人来说,通过诗歌对死亡表达谄媚,从来就不是他的抱负。他唯一的目的在于:对他认为的真实性进行哪怕是最为粗劣和柔弱的表达。诗歌即诗人内在的、凝结为词汇并以诉求的形式,得以表达的对真实性的体验一一是存在,而非音节。这是因为,不管这听起来有多么矛盾,我还是想在此提前说明,这个柔弱无比的诗人曾经具有粗暴的特质,这一点可以从他的激进的阐述中得以体现:天国一一采用《圣经》的说法一一是强力的天国,它不属于那些束手等待的人们,而属于通过抢夺而占有的人们,他们不可侵犯和愚弄,对于他们来说,死亡和生存不再相互。P004割裂,这种不依赖于渐进的、预期的发展状态,我们姑且称之为不可发展性,其本身所含有的现实性以及可视的“现存性”构成了诗人青年时代的精神魅力。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里尔克在刚过二十岁的几年中没有普泛的生命计划,而是像他在早年的一封信中所说的那样,对外部的、“许多可以称为生命的红色强力中的”经验体验怀着一种急不可耐的渴望。只是如果可能的话,他打算把那些从内在上倾泻于自身的东西纳入一个整体,以免其分崩离析。他仿佛双手捧着一件价值连城的器皿,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生怕外界的什么东西与之碰撞,使器皿产生晃动,因为外界的东西是不受他的意志为转移的:他对于外界没有安全感。确切来讲,他说到底就像那只器皿,那些不可避免的将要从外部黏附自身、把自身包围的事物,绝不可能以任何一种方式进入内在的体验。毋庸置疑,这种对自身肉体状态的恐惧使堅尔克的境地曰渐困难;很久以前他就曾经对我说“我不久就要倒下厂一一不论是心脏还是肺部”,尽管那时人们绝对有理由认为,里尔克的身体完全健康。倘若人们就此而对他发出疑问,他往往就会回答说他曾经有过此类的体验,他的任何一种怀疑都是有根据的,只是那些体验先于所有的现实体验,追溯到一个无法忆起的过往、但依旧在他的记忆深处留有阴郁的烙印。仿佛他降生于一个内部世界,被强制推移到一个仍然半怀敌意的外部世界面前,因此他对自己的肉体充满了不安全感:肉体是外界和内在相互交汇、不得不达成妥协、以一种同一体的形式而登场的舞台。另外,里尔克的一个小姐姐在他出生之前夭折,里尔克的母亲把他看作小姐姐的替代物一一小瑞内而抚养,这一点对于里尔克性格的形成大概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P005
编辑推荐
莎乐美说,“这一点对于里尔克性格的形成大概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不利的影响”,意味着里尔克的性格有缺陷。比如,由于父母培养他的主导理念和他的名字所产生的自我心理暗示,他性格中就有了明显的女性倾向,有点像贾宝玉。他渴望身边的人都是女人,而所有的女人又都是他的姐妹。莎乐美说:“里尔克把所有的女性都看作自己的姐妹。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里尔克许多早期诗歌以及后来一再出现的女性诗歌显得那么柔和、忧郁。”岂止是姐妹,他甚至称有些女人为母亲,如莎乐美本人就是。这不仅因为莎乐美比他大14岁,也不仪因为他有恋母情结,而是因为他需要母爱,他打小就缺乏母爱,正常的、母亲对儿子的爱。莎乐美说,里尔克的父母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他成了他们争吵的砝码,他的感情天平在父母之间摇晃,有时离父亲近,有时离母亲近。从长远看,离谁都不近。他所受的父爱也是匮乏的。尽管后来牛活中有许多人爱他、帮助他,但他对爱的需求是饕餮式的;当然,他有他满足和感激的时候,但很少。 从社会常识或世俗的角度来看,他确实有点乖僻、怪异,不合群,性格不健全。但从天才诗人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用这套逻辑来评价鲤尔克的性格。有人说,里尔克是双性人,甚至被“同志们”纳入他们的行列。对此,我不敢苟同。说他是同性恋者的始作俑者是他的初恋女友,而且是在双方都进入了晚年的时候。那个为里尔克终身未嫁的女人之所以要这么说他,是因为由爱而恨,由恨而报复。要知道,在那个年代(1920年),西方人骂别人同性恋就如同中国人骂别人断子绝孙,是最严厉的;因为同性恋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罪恶,工尔德就曾因同性恋而坐了牢。里尔克的初恋发生在他的出生地布拉格,那时他才14岁,他为她狂热地写情诗,厚厚的一大本,合成他的第一部诗集《生活与歌》,献给了初恋情人,并由这位情人掏钱出版。这对少男少女的恋爱关系维持了两年半。之所以分手,是因为單尔克移情别恋。因此,女友如果骂他是负心汉,完全正当,能博得人们的同情;但骂他是同性恋,则近乎诽谤,只展现了她本人的刻毒。后来,许多人以讹传讹,则是荒谬了。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就是沙乐美对里尔克的专论。当时,她已经65岁,却还能有这样才华四溢的文字、超凡夺目的气度。在女作家中,她几乎是独步古今。那时,她已经追随弗洛伊德研究精神分析学达十余年,所以,已经能熟练地运用精神分析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里尔克其人其文进行深入而独到的解剖。与一般女作家不同,她的文字中充满的是紧张的思维和思想的累累硕果,而不是婆婆妈妈的絮语、细枝未节的交代和暴露狂式的隐私。 在我所渎过的有关里尔克的文章中,这篇是最精粹、最丰硕、最切中肯綮的。是啊,在这个世界上,有谁能比莎乐美史能理解甲尔丸呢?她是甲尔丸的姐妹,而里尔克是她的兄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