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国际心理科学进展

出版时间:2006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厚粲,陈烜之、张侃  页数:951  译者:张侃  
Tag标签:无  

前言

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获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次大会被国际心理学界认为是最好的一次大会。大会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是大会之前和会议期间的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和大家艰苦工作的情景还时时在我眼前浮动。这次大会是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一次全面的亮相,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心理学界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全国心理学同行,特别是直接参加大会的心理学工作者付出了无私的奉献。作为从一开始就参与这个全过程的人,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全国同仁的共同努力,绝对不可能有这次成功的大会。我们是1992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参加第25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的时候,想到了要在中国举办一次国际心理学大会。当时荆其诚先生刚当选为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的副主席。为了推动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他对我说,我们应该主办一次国际心理学大会。可是,在那个时候,我们申办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个机遇很快就来临了,1994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决定联合国际应用心理学会举办一次地区性的国际大会,而且是国际心联的第一次地区大会。经过荆老师和大家的努力,我们争取到这次大会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定在中国的广州召开,由张厚粲老师担任大会的组织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又委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具体负责在广州的筹备工作,组成了以莫雷老师为首的当地的组织委员会。当时,我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副秘书长和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受荆老师的委托,一年之中,我去了广州四次,每次都得到华南师范大学的同志们的热情接待,工作非常顺利。1995年夏,这次大会在广州按计划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全体执委和国际应用心理学会的主要负责入,以及各国的心理学家共500多人。国际同行对这次大会的组织非常满意,对中国的心理学发展和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学术大会的能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心理学会争办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内容概要

《当代国际心理科学进展》是2004年8月-13日在北京举办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的特约报告论文集。这次大会是第一次在亚洲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国际心理学大会,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最际心理学大会,参加大会的有来自78个国家的6000余名代表。本书收录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等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的58篇特邀报告,内容涉及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社会文化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领域,反映了当前世界心理学前沿领域的发展概况。    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当代国际心理科学进展》收录了大会的58篇特邀报告。这些报告人来自22个国家,报告的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领域,代表着当代心理学的发展的趋势。在这些报告中包括中国大陆和港台的7篇报告,代表中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是成功的,获得了国内外广泛的认同,这次大会就是一个重要标志。仔细阅读本书中的文章,会使我们对心理学的科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心理学是以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一门学科,由于有巨大的理论和应用意涵,不但在世界各国学术界受到重视,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留下了不容忽视的轨迹。国际心理学大会是由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第四年组织一次的学术盛事。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第28届大会,将这一会议的规模和影响推向了一个历史高点。本书收集的是在这次大会发表特邀报告学者的论文,为心理学不同领域的重点课题及研究成果提供了富贵资料,是了解全球心理学之现状和发展的必读之作。    心理学各领域学者2004年在北京国际心理学大会中,回顾20世纪成就,瞻望21世纪发展,含英咀华,发为文章,阐明心智的研究,下立于生物机制,上达于文化思维,并企求解决人类实际问题。如今这些菁英论文的中文版汇编行世,将会使更多同胞学子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大势,并投入这一亟待突破的学门。该次会议与此论文集,将成为心理学在中国重生茁状的里程碑。    这本论文集的内容是对目前国际心理学现状的实际表达,也是对未来5到10年心理学发展方向的指导。中文版不仅提供读者快速了解整个心理学领域的方便,还保留了每位原作者的联系方式。这样,需要更深入地了解某一个方面的问题的读者就可以和原作者直接联系。这部集大成的论文集不仅可供我国心理学学人参考,也为想了解心理学的全貌或者某一个方面的各行各业的读者提供了一条捷径。

书籍目录

第一卷:神经、认知和发展心理学  诺贝尔奖得主报告    1. 一种关于判断和选择的观点:映射有限理性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报告    2. 多学科交叉环境下的心理科学  第一部分 学习、记忆与动机    3. 学习的本质和脑的功能体系    4. 条件反射的生态机能观点    5. 鸽子的分类与概念形成——一种比较认知的观点    6. 遗传和血管健康对记忆功能的影响:Betula研究    7. 记忆与记忆障碍:与脑损伤和心理创伤相关的脑成像研究    8. 成功追求目标  第二部分 认知神经科学    9. 脑成像人知:最新进展及其分层认知模型    10. 大脑两半球    11. 心理表象与人类大脑    12. 物体、动作与信息供给:动作选择的认知神经科学    13. 执行功能的分离    14. 有意识视觉现象的元理论框架  第三部分 注意、情绪与语言    15. 注意的分配如何决定我们的所见    16. 注意模型    17. 情绪的自动加工:注意捕获与情绪激发    18. 从杏仁核出发探讨躲避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回路    19. 恐怖症患者威胁加工的神经基础    20. 情绪及其成分研究的双重结构的结构方程模型    21. 语文认知历程:中文研究的启示    22. 认识和神经科学视野中的言语和手势语加工:来自耳聋者、听力损伤者和听力正常人的证据    23. 有意识和无意识认知:一种分组的动态观点  第四部分 终生发展心理学    24. 认知老年化:最新进展    25. 年老化的认知神经科学    26. 多巴胺与认知老化:密切的关系    27. 婴儿期的触觉:幼年早期触觉能力的发展    28. 儿童如何掌握世界的因果结构    29. 心理理论:人类的核心认识      30. 社会变化与向成人的转变  词汇表第二卷:社会和应用心理学  第一部分 教育心理学与测量    1. 拓展心理学——从个体学习到学习机构    2. 心理学如何为教育服务    3. 拉丁美洲教学法的历史和概念的承接    4. 非英语教师指导下的英语学习:攀登英语学习方案的效果及其启示    5. 智力的规定和工具:智商的概念为何陈旧了    6. 跨文化人格测验发展中的一体本客位结合的研究方法——CPAI案例    7. 中国的人的人格:结构与测量  第二部分 健康心理学    8. 应激、情绪和A型行为对心胜病和心理紊乱的影响    9. 气质类型可以作为极端主应激情情况下行为适应不良的预期:一项关于波兰的自然灾害的研究    10. 心理过程与免疫    11. 健康行为改变的自我调节过程    12. 对女性使用暴力: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13. 世界职业心理学:五十年进展报告  第三部分 社会与文化心理学    14. 东西方的认知和知觉    15. 跨文化心理学的生态文化方法    16. 文化、父母教养、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些元理论的问题    17. 对待违规者和广义违规者:思维的文化差异还是动机性行为的文化差异    18. 文化和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SWOT分析    19. 日本文化里的心理与身体    20. 流体文化时代:对文化心理学的概念上的启示    21. 文化背景中的自尊:日本    22. 了解人类潜能、创造力和成就:本土化观点:文化学观点和心理学观点  第四部分 组织、应用与国际心理学    23. 研究领导行为的五个主题:角色、决策、特征、关系和历程    24. 领域胜任力特征与内隐测评的建模策略    25. 作业单元形成的控制过程    26. 思维的疆域:作为心理学内在理论的政治体系    27. 处于十字路口的俄罗斯心理学    28. 20世纪应用心理学回顾词汇表

章节摘录

插图:现在很明显大多数参与者更支持方案B’——风险寻求选项。尽管这两个版本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它们显然激发出了不同的联结和评价。很容易看出,在确定选项中,因为相对于高或中等概率的结果,确定的结果会被过度强调(Kahneman&’l'versky,1979)。于是挽救人类生命的确定性所具有的吸引力将被过度夸大,而死亡的确定性也将被过度回避。这些即刻的情绪反应分别支持方案A(与方案B相比)和方案B’(与方案A’相比)。正如在图1.1.2A和1.1.2B中,对结果的不同表征突现了情境的某些特性而掩盖了另一些特性。如何判断两个决策问题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答案。为了避免这个问题,Tversky和我把框架效应的定义限定为:当决策者经过思考后认为实际上是相同的两个选择问题间所存在的分离。亚洲疾病问题通过了这个检验:当参与者被要求对比这两个版本时,他们几乎一致认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相同的行为。评论者认为让一个肤浅的细节描述来决定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是轻率的。在对另一个令人为难的框架效应的著名论证中,McNeil、Pauker、Sox和Tverskv(1982)通过对存活率和死亡率的结果统计描述,诱发了对手术和辐射疗法的不同选择。因为90%的短期存活率比10%的即刻死亡率的威胁性更小,生存框架会诱发出对手术具有更高的偏好。如同在病人身上所发生的,框架效应在有经验的医生中也会发生。Shafir(1993)证明了另一种不同的框架效应,他向参与者呈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个情境中,他们扮演一个法官的角色,来判定离婚父母对一个孩子的监护权。用一系列的特性对每位父母进行描述。其中对一个人的描述比对另一个人多:它包括了更多的正性和更多的负性特性。指导语的设计发生变化。一些参与者被问到应该接受哪位监护人的请求;而另一些人则决定应该拒绝哪位监护人的请求。在两种指导语下,参与者都会选择描述丰富的那个人,可能因为当任务是选择接受哪位监护人的请求时,众多的优点就会突现(可获得的),而当任务的焦点是拒绝时,众多的缺点就会变得突现。

编辑推荐

《当代国际心理科学进展(套装全2册)》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国际心理科学进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心理学合集,好书
  •   本人请购此书全二卷,且交了两卷的书费,可是却只给我送了下卷,还少了一本上卷。到现在还没有处理!发了邮件到服务邮箱查询,没有音讯,打电话到服务中心,要排队到几十位,打着这样的长途电话排队,那得要多少电话费呀?而且,这套书是我用来准备1月份研究生入学考试用的书,时间紧迫,非常重要!如果有哪位好心的工作人员看到此信息,请千万帮忙查询并解决一下,本人万分感激!!!!!我的订单号是:1524743116下单日期是:2008年6月12日请千万帮忙!!
  •   如果是想深入了解心理学领域,学习开展研究,一定要读。不建议初学者看,如果入门那本心理学与生活很好
  •   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本人请购此书全二卷,且交了两卷的书费,可是却只给我送了下卷,还少了一本上卷。请及时处理。
  •   好像报纸上抄的。订份《心理学进展》,比这值。
  •   这本书不是一共有两本的吗》也写了全二卷,为什么我们收到的是一本书?
  •   还行,有一定启发性,但稍嫌枯燥。翻译有待改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