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4-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贲 页数:291 字数:25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政治不是道德清谈。政治是正义和伦理原则碰到现实问题的灰色地带。知识分子介入政治,他们的责任就是在道德完美主义和功利政治之外,帮助并不完美的公共生活寻找自由与理性的支点。有人说,民主就像是渡人的木筏,看似简陋的木筏虽然总很湿漉,但却可以让人安全地落脚,没有沉船的危险。民主的政治也是如此。只有哪些不怕湿了脚的知识分子,才能上得民主政治的木筏。
作者简介
徐贲,美国加州圣玛科学院英文系教授。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sals(1992)、Disenchanted Democracy(1999)、《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1996)、《文化批评往何处去》(1998)和《全球政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书籍目录
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序)1 政治和伦理现代性 理性、伦理现代性 宪法爱国主义和民主政治文化 秩序、道义和国际人权 “平庸的邪恶” 知识分子和政治存在主义 自由主义和公民共和2 知识分子和公民政治 科学知识分子和知识政治 知识分子和民主社群:50年后说杜在妻 教育场域和公民学堂 萨义德《东方主义》和后殖民知识分子 道德罪过和公民责任 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主义政治3 价值认同和群体意识 “后”学和价值相对论 宽容的困惑 宽容、权利和法制 1990年代中国学术争论和国族认同 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 冷漠和不参与4 文化批评与大从文化 假面大众社会和犬儒主义 弱者的抵抗 平反、道德与现代道德政治 东欧知识分子政治 文化经济中的福楼拜 文化批评的记忆和遗忘
编辑推荐
徐贲人在国外,熟悉国际上前尚学术思想成果,同时拥有最为恰当的对于中国问题的现实感。他绵密晓畅的行文,是运用知识和理性把问题讲清楚的典范。他的这本书正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崔卫平 作者虽然长期生活在美国,但他的关怀、思想和文字却一直是中国的。他的思考总是有关中国最重要、最深刻的时代困境。在作者的问题意识当中,有着历史岁月留下的记忆创伤,也有来自于对当下现象的敏锐观察。他总是将中国的民族经验,提升到普遍的人类困境中,分析个中的内在哲理。这是一个很难用科学来界定的问题型学者,是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也是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而激情与理性的奇妙混合,可以称之为一种知识分子的学者写作。 ——许纪霖 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虽然热闹非凡,但是其中真正具有真知灼见、切中中国本土现实的并不多见,许多文化批评或者食洋不化,或者有意回避中国的切实问题。徐贲先生既有深厚的西方学术修养,又能够直面中国的真实问题,故其文化批评常常能够借助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和出令人警醒的诊断,显示出尖锐的批判锋芒和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 ——陶东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