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3-08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严晓翠,余宁 页数:329 字数:12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唐诗摄影版和宋词古画版的面世,既是读图时代的回响,也是传统的延续。 宋代张舜民的论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似乎有意强调了诗与画的天然联系,要把两者的关系放在一个转换自如的同一时空里来充分展开。 图像与诗歌的结缘,虽然可以引发我们从多种角度来探讨两者的关系,中外古今的类似研究,曾被钱钟书先生戏称为理论界的旧仇宿怨。但在我看来,我更愿意把两者的关系理解成是互为谜底与谜面。 顾恺之面对嵇康四言诗引发的一种感慨与无奈,即所谓画手挥五弦易,画目送归鸿难,苏东坡观王维画体会到的一种诗意,都可以理解成是在各自不同的谜面前而产生的求得谜底的冲动。然而,诗与画的互为谜底与谜面却有其特殊性,在谜面中求得的谜底并不是惟一的,由于各自所属世界的独立完整,使得任何一种图咏或者诗意图,只能在两者间构成一个切点,却并不能完全重合与涵盖,这种谜底对谜面的不可穷尽,说明了何以同题材的诗意图,如陶渊明诗意图、王维诗意图在古代会源远流长,常画常新。 同样的道理,也说明了有关唐诗宋词图文本的书籍每次推出都会亮人眼睛。 较之已有的一些版本,此书的特色更为一目了然。 在诗歌的选目上,编者在尊重经典版本所选篇目的前提下作了较大调整,基于配图的需要而更侧重于收录诗词中图画感较强的作品。这种侧重,自然是有一定的依据,古代的各种画论曾屡屡道及。例如《宣和画谱》称王维的诗句皆有画意,所谓“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昕画也。 更为重要的是,以现代的摄影图像来配唐代的名诗,在出版界还是首次。如果说,历代画家是从各自的理解出发来对作为谜面的诗歌提出了一种图像式的解答,那么我们看到,这种寻求谜底的冲动甚至激情,在一些当代摄影家的心头仍然挥之不去。而且在现代目光的观照下、现代技术手段的表现中,获得的谜底,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意味,其与谜面之间的特有张力,使得我们不禁要对已有的配图做出新的审视。就这点言,唐诗之与当代摄影,宋词之与古画,这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配图方式,已经构成了一种缤纷和错杂的对照。 然而在唐诗摄影版中,我们还可以走向另一种对照式阅读思路。在图像与诗歌互为诠释时,昕附的历代评点,已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诠释方式,这样,在打开本书时.不但我们的感官世界有了一种近乎于全息式的享受,而就听觉来说,在感性的诗歌与理性诠释的交织中,也形成了一种多声部的声响效果。 当诗人让他们的歌声飘荡在时间的延续里,图像似乎曾经拥有过一个更深邃的耳朵在旁默默倾听,并努力把自己的倾听表达出来;当图像以光影和色彩把空问打扮起来,没有具象的文字如一片混沌的背景托起了这些耀眼的图画。 面对这样的声音与图像魅力,我们的感官将因此而变得异常敏锐。
书籍目录
序言徐昌图 临江仙李煜 望江南(多少恨) 虞美人 浪淘沙 望江南(闲梦远) 相见欢王禹偁 点绛唇·感兴苏易滴 越江吟潘阆 酒泉子林迪 相思令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 渔家傲·秋思柳水 雨霖铃 斗百花 采莲令 凤栖梧 少年游 定风波 望海潮 满江红 安公子 迷神引 鹤冲天张先 醉垂鞭 减字木兰花 天仙子 千秋岁晏殊 浣溪沙 清平乐 玉楼春·春恨 踏莎行 破阵子·春景张昪 离亭燕李冠 蝶恋花·春暮宋祁 玉楼春·春景 锦缠道·春游欧阳修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朝中措 踏莎行 生查子 南歌子 临江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